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人敢于消费,这才是实体经济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4-05-23

2010年起,国内消费增速中枢就一直处于下行——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我们生产了越多的东西,就是实体经济。其实这只是跛脚的实体经济。

正常的情况下,生产和消费是要循环的。

不循环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都读过《半夜鸡叫》这个故事吧。

半夜叫起来生产是实体经济吗?

那么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消费呢?

我想用几个数据来解释它的原因。

首先,大部分人的人生追求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前半生,忙碌于支付自己的“劳动时间”——换来“劳动收入”——支付给广义财政(买房+缴税)以及组建家庭、生娃养娃——然后适度反馈自己的父母——等孩子长大能独立了、房贷还得差不多了,基本上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慢慢发出衰老信号了,后半生人们开始为自己的养老/健康进行储蓄。

一句话总结——留给人们可支配的消费机会太少了。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有四个因素影响这个消费机会——买房还贷的金额、生娃养娃的成本、养老金替代率、医疗的自费比例。

我把它分拆——

管是房价收入比,还是房贷利率,

不管是彩礼旧俗,还是教育竞赛,

这几项开支在全球都是处于绝对的“遥遥领先”。

而与此对应的是,宏观对民生财政支出又不够——

城乡养老金的替代率更是低得离谱——

医疗自费比例依然太高——

这两个数据,就是告诉人们,老了的保障,还得靠你自己多存款。

最近国内某机构就做了调研,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在40岁以前就开始进行养老财富储备,调查对象对于整个养老期间的养老资产储备预期的平均值为124.89万元,而目前调查对象已经储备的养老资产的平均值为45.6万元。

说明现在国内居民存款激增,除了资产荒之外,也反馈了快速老龄化背景下人们投资诉求的转变——一个为养老未雨绸缪的准老人,除了压制消费,也是不会去“赌场”risk on的。

日本也是同样的情况——

国内社科院2016年也做过类似的调查,得出的结果是中国城镇居民年龄达到23岁时,消费支出达到最高水平,之后消费支出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在年龄达到85岁时,消费支出降至最低点,在23-85岁整个区间,年龄每增长1岁,平均消费支出降低1.8%

除了老龄化因素外,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也是抑制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社科院的计算,top10%的消费率不足5成,而bottom10%的消费率超过9成——

再来,除了人口老龄化+收入差距拉大这两个因素之外,还有另一个角度——收入增速降低、导致消费增速降低。

而收入增速降低和国企大量存在并占用资源有关——

即双轨制

这点不多讨论。

根据以上数据,于是我们可以得出10个方向,改变消费中枢的下行趋势——

1、降低房价收入比——降低房价、退出土地财政;

2、降低房贷利率;

3、减少结婚一次性成本;

4、避免教育过度内卷;

5、增加财政开支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6、增加财政开支降低个人医疗自费比例;

7、国企改革;

8、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GDP的分享比例;

9、抑制收入差距扩大;

10、增加人们可支配时间(用于消费)。

每个人敢于消费,这才是实体经济,该有的样子。


房子越造越高,生育会越来越少?

某直辖市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最新数据)

劳动时间还有“上涨的空间”?

存款为了什么?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星球1满4000人后,可以进星球2,每天更新内容一样)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