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子越造越高,生育会越来越少?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4-05-23

 

房子的高度,和生育率,有关系吗?

首先,关于高楼层的经济解释,推荐一篇周天勇的文章《不断上涨的地价持续推高住宅房价和增高居住楼层》,其中写道——

由于土地价格的上涨,房价上涨还不能消化的地价部分,则房地产商和地方GOV用加高楼层的方式消化,全国住宅楼由2000年时的平均4.5层左右,20年的建设过程中,新建商品住宅楼年平均增加1.65层,到2020按照当年地价新建房平均要提高到37.5层,才能保证开发商有10%左右的利润可赚。

 

(每年新房消化地价上涨需要增加的楼层)

37.5层?!才10%利润?!

恐高症犯了,果真如此的话,毫无疑问,开发商只是地方GOV的小跟班。

经济解释,实际上是财政解释。

推此及彼,公摊面积特色,表面上看起来是开发商“黑心”(黑掉了多少人的收入),其实......

和高楼层一样,无非也只是一个“准财政工具”。

所以房子的高度,和生育率,不是因果关系。

不是因为人们住的高了,才不想生。

房子的高度,由地价(土地财政决定),土地财政本质,就是向居民部门(尤其年轻人)在新房环节一次性征税,而地价和各种房地产税收越来越高,导致房价越来越高,也就是房价中包含的一次性税收金额越来越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猜想,影响年轻人生育率降低的,真正原因是对购房年轻人征税太多——

有人或许会疑惑,那么为什么之前人们不觉得税高呢?

因为之前经济处于人口红利期,主力刚需人口增长(包括城镇化)叠加工资增长,共同助推房价上涨,即买入后的人们看到了房价被推高,所以对房价含税这回事儿选择性的忽略了。

但随着2016年主力人口红利消失,人口增速放缓甚至这两年转负,工资增速也出现了大面积疲软,青年失业率维持在高位(即使改了口径),支撑房价的动力消失,房价快速下跌——

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说了那么多年的土地财政,到底谁是纳税人。

原本他们始终以为是没买房的人。

当然,没买房的人和高位站岗的人,没有必要互相伤害,因为大家都是“财政游戏的受害者”。

关键是,这个游戏的规则,怎么设计。

我们得理清以下几个悖论——

悖论一:你不可能对年轻人征高税率的同时,还指望他们多生育(支撑未来经济中枢);

悖论二:你不可能在刚需人口红利消失之后,还指望继续把土地财政作为地方财政的核心(之前一半以上);

悖论三:你不可能在购买需求降低的同时,还继续维持高地价,来扩充地方债务的膨胀能力;

悖论四:你不可能在地方债务受到约束的时候,还指望继续使用过去的低效投资模式来印刷GDP。

简而言之,现在就是“计划”vs“市场”两者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经济博弈。

有人说“因为计划收不了,所以市场好不了”;

也有人说“因为市场好不了,所以计划收不了”。

就像我昨天说的,获利的人,一定要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它才能持续从中获利。

无论计划还是市场,就是你最核心的目标是服务什么,对象是谁。

是服务财政背后的那些支出和GDP(既得利益),还是服务生育率(年轻人),还是服务消费(中低收入人群),名词归名词,最终看这个对象,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有人问以后这些高楼怎么办?

别忘了,高楼,只是工具。


某直辖市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最新数据)

劳动时间还有“上涨的空间”?

存款为了什么?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星球1满4000人后,可以进星球2,每天更新内容一样)

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