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劳动时间还有“上涨的空间”?

Jason不跪 不跪的世界 2024-05-23

之前关于统计局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创下新纪录49小时已经写了一些。

查阅相关资料时恰巧看到了某时评——

 

总结:

1、工作时间长是好事;

2、多数人愿意工作时间长换取更多报酬;

3、虽然违反了劳动法的一般规定,但距离特殊规定还有上涨空间(即每周55小时)

4、至于加班有没有相应补贴,这是企业的事情。

。。。。。。

你看,看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我们看看联合国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目前它的数据截至到2017年——

 

可以看到2017年,联合国测算的中国打工人年工作时间为2174小时(每周41.8小时),比印度还高一点。

但每个人的小时工作产出却——

 

注意,这是以每小时工作所产出的GDP衡量的,而我们知道中国居民收入/GDP的比例常年只有42-45%区间——

 

而印度则有7成5——

 (中泰证券2020年)

也就是说,2017年中国打工人从每小时工作换来的报酬收入,极有可能低于印度。

(演算:中国11.4GDP/小时*43.5%=5美元/时薪,印度7.2GDP/小时*75%=5.4美元/时薪)

这是一个感情上不可接受的“现实”。

印度的差距主要是在劳动参与率尚处于低位——

 (2022年中国67%、印度只有49%)

说明其人口红利尚未完全发挥,从年龄中位数看印度比中国年轻10岁+——

 

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国居民部门“未富先老”的真相——从个人工作产出中获得分配比例太低——导致38岁的人,比印度27岁的人收入更少(虽然企业要支付的人工成本比印度更高)。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会升破50小时吗?

如果不往上升,能否用生产力提升来填补劳动力总数下行?——

这就要求生产力提升的价值,要更多向劳动力倾斜,广义财政能同意吗?(因为它的分配就要减少)

所以这两件事得同时满足,才能改变未富先老的趋势:

1、追求生产力提升;

2、追求向居民部门倾斜利润分配

第二点尤为重要。

切莫自我安慰——


12省叫停基建和6.8亿巨奖

从数据看,日本当年也想软着陆

这个数据,决定你和你的孩子未来累不累

上海出了3炸——不结婚的非沪籍也能买房解读

这两张表,新闻不会说这些

为什么我认为体制内工资还要降?

日本在2012年后做对了吗?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星球1满4000人后,可以进星球2,每天更新内容一样)

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