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 | 胡壮麟:要发展、要创新,特别是年轻人

北大120周年校庆 应用语言学研习 2022-12-05
共享学习,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加油,研习人!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转载来源:翻译教学与研究公众号2018-05-12

转载编辑:研习君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分享请转发




敬请关注并星标,欢迎点赞、在看、转发!


本文转自: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名家访谈

记者: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7级硕士生 陈斓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5级本科生 缑清睿


编辑: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5级本科生 田淼



 教授简介 


胡壮麟,男,1933年3月生,上海市人。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二部翻译、参谋,1959年任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室翻译、编译组组长、情报组组长。1973年回北京大学任教,现已退休。


曾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语教研室教员、讲师、副教授、英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导、系主任,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英语组副组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会长。此外,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30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外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英语教学法等,著有《语言学教程》(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系统功能言语法概论》、《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理论文体学》、《认知隐喻学》、《跨越太平洋——胡壮麟澳大利亚研究论文集》等。其中,1992年主编的《语言学教程》,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语言系统与功能》、《英语学习百科词典》、《新意识意式558易用汉语词典》、《北京市21世纪教材(英语)》、《语言学高级教程》、《新世纪英语大词典》等。发表论文230余篇。






记者:您在40年代就读于上海市私立圣芳济中学,在那里读书的日子应该是一段对您影响深远的岁月吧,想听您谈谈您的少年时光。

胡壮麟:我的中学叫圣芳济中学,原名圣芳济书院,是法国天主教在上海办的。这个中学的资格老到什么程度呢?比北大还早,1874年就成立了。在上海四个男中当中,它的影响力非常大。它的淘汰制度非常厉害,每年要淘汰一个班,直到高二为止,保留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从今天的教育角度来说,你应该想办法让全部学生能够提高快一点,所以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个学校对体育运动比较重视,比如说我所在的高一丙班就有三个足球队。上海是从三年级开始有英语的,我进小学是1938年到1944年,一共6年,1944年到1950年是中学。但是1932年到1945年之间,爆发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略上海。我对日本侵略者很痛恨,那个时候我家住在复旦大学附近,炮弹打过来把我们家炸掉了,只好逃难到徐家汇,那是个生活设施很落后的地方,家里没有抽水马桶。到五六年级的时候让你学日语,日本教员觉得你学得不好,就要打你手心。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这个时候就是中学了。蒋介石从重庆回来,上海还有租界。外国人的军队在租界上耀武扬威,我看了觉得心里不舒服,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土地。罗马的天主教派了一个比较高级的神父来学校视察工作,带了饼干分给每人一小块,说你们上海人喜欢吃五香小蚕豆,说在他们国家那是牲口吃的,人不吃。我们听了以后非常不舒服。



记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您是怎样培养自己的兴趣的?

胡壮麟:这个我倒是体会很深的。我在中学对英文不感兴趣,我喜欢中文,我所有的零用钱都是买书,或者是到书店里坐在地上看书。当时我是想当记者。因为有个记者叫萧乾,很有名,我想当他那样的记者。那么为什么我后来学的英文呢?因为另外一个人,他是郭沫若的学生,是我的邻居,他说你要想当记者,英文要学得好,不然你做不到萧乾这样的记者。
我很喜欢文学,写东西什么的。当时高考如果国文好的话,分数达到一定程度大学可以免修的,但是我没有免修,说明我写的还不够好。我的国文老师朱德熙先生就强调,写作时要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这对我以后的写作有一定的影响。后来到了部队以后,部队的领导一再强调,你提供情报,每一个字都要有每个字的分量,空话不能有,因为领导都很忙,一百字就是一百字,不要长篇大论,所以以后我就是这个风格。就是这样,我在17岁上了清华的外文系。
到了清华,第一个学期我因为贪玩没有好好学习。第二个学期开始参加学生会的活动,出黑板报。我主要负责采访。因为我粉笔字写的不好,写了人家会擦掉重写。表面上我毕业后没有当记者,没有去新华社;实际上,我的工作都是和此有关系,比如说我毕业以后到总参二部工作,搞的是情报工作,一开始我在资料室是翻译,整天翻阅国外的英文报纸,美国的、英国的,然后把有关内容弄成中文。这跟我的兴趣是吻合的。




记者:您入读大学两年后,从清华到了北大,能谈谈这段特殊的经历吗?

胡壮麟: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按大区统一招生,如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等,另有一些私立大学单独招生。一个暑假我考了四次,因为报了四个学校:华东区的复旦大学,私立的圣约翰大学和沪江大学,华北区考的清华。东北我没有报,我有同学报了那边。在这四个学校中,上海的复旦和圣约翰,我报的都是新闻系。因为我对新闻感兴趣,就是从中学我就想当记者。虽然我考上了复旦和圣约翰,可是我没有念。一个原因是清华的牌子比较大,另外一个原因,我一直都在上海生活的,我没有到过北京,所以就想离家远一些,到北方去看看。
到了1952年,教育部决定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学习苏联的路子。我那个时候在清华已学了两年,读文科就要到北大。
我在1950年—1952年是清华大学外文系英文组的学生,1952年秋院系调整后被统一调派到新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三、四年级继续学习。1954年夏从北京大学毕业离校,获得马寅初校长签名的毕业证书。1972年底我又被母校接纳,回到北大任教,直到1996年退休。在此校庆120周年的时刻,往事浮现,百感交集。这里,谈谈我对北大1952年后的一些感受。
人们谈起北大,不是谈京师大学堂或者是沙滩旧址的老北大,以及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历史人物,就是联想到以“一塔湖图”为象征的新北大。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新北大,是我亲身经历的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新北大。我是从这个新北大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

1952年暑假,院系调整后的新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我当时正被借调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校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已把我的行李从清华新斋全部搬到新北大了。
此前,我去过原燕京大学多次,对未名湖和博雅塔,沿湖北侧的男生宿舍和1—6院的女生宿舍还是熟悉的。待我在当年12月到新北大报到后,才发现情况变了。
新北大宿舍是挨着燕南院墙外小胡同南边的一个临时建起的小区(现经济学院和电教中心所在位置)。在小胡同上搭了一个天桥,连接宿舍区和燕京旧址。新建宿舍区有15栋二层的简易宿舍,每栋宿舍上下左右共有4个大房间,每个大房间有2个隔断,在隔断之间的3个空间各有4张双层床,也就是说,可容纳三八二十四人。这样,新北大西语系英语专业一、二、三、四年级的男生各占一个房间。在这样的空间内,保持宿舍安静异常困难。一人打呼,另外23人就得“洗耳恭听”。在四个双层床之间有两张桌子,只能供四位学生使用,其余同学或躺床上看书,或“另找出路”。原燕京大学的图书馆(现档案馆)座位很少,我们只能去教室或临时搭建的阅览室做作业,练就一套抢座位的硬功夫。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新北大设有三个外语系。由于国家需要大量俄语人才,俄语专业学生最多,独立成系,占俄文楼。另有东语系和西语系,分占外文楼和民主楼。东语系最能体现老北大的传统,下有日语、越语、朝语、蒙古语、阿拉伯语等专业;西语系下分英、法、德、西四个专业。就综合大学的外语院系设置来说,新北大的规模为全国之冠。

我首先是党员



记者:您从翻译到当情报组组长,差不多在中国农科院呆了13年。您从那个时候开始搞了13年农业情报工作,后来又到高校做老师,您觉得这中间情报工作有什么实践的意义?

胡壮麟:清华第一次动员参军,我不敢违抗家长意志,没有报名。第二次,我思想觉悟提高了,但体检后因为我高度近视也没有去成。毕业时,我觉得我应该继续去完成我过去没有做到的事情,又加上我的中学和大学同学(后来成了我的亲家)比我早一年提前毕业,就在总参二部。所以我就参军了,参军后搞了四年情报工作。
应该说我的人生的发展有顺利的方面,也有曲折的经历。当时一进清华,系主任就找我们新生谈话,说中国刚解放,国家需要大批的翻译,你们这批人是培养当翻译的。所以让我当翻译我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后来翻译工作中,领导发现我有研究分析的天赋,就把我调到情报处专门去研究情报了。
研究情报时我还立了一个功。就是美国在太平洋搞氢弹实验,8月份要搞试验,我5月份就把这个情报汇报了。这样,处长交给部长,部长刘少文看了觉得不错,直接交给彭德怀。当时的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又传给书记处,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所以不到一年我就立了一个功。而且部长在军人大会上介绍时,就说他才20来岁,我们这群老参谋已经30岁了。搞情报大多是把事情发生了以后写个总结,打仗死了多少人。仗已经打完了,就失去情报价值。胡壮麟把8月份的事情在5月份就提出来,我们需要这样的情报。所以这是对我的表扬。(后来)反右时我写大字报出了问题,因为我立了功,没有打成右派或中右,而是参加十万转业军人建设北大荒了。
在北大荒劳动一年半,刚巧农业部外事局局长在一次外事活动中遇到总参外事局局长,就把我和另一位五七战士调到农业部去了。那么到了农业部以后呢,人事局局长就通知我们去下属的中国农科院报到。农科院领导又跟我们谈话,问我们愿意去外事处,还是去情报室?我说我愿意去情报室,因为外事处政治条件要求比较高,我觉得我已经是不合适的了;那么情报室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搞过情报工作的。



记者:在您身上可以看到很多身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作家,您自己最喜欢哪一个身份?

胡壮麟:就是教师。我以前想成为作家,但我始终不是作家。尽管我在中学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不是当作家的料。为什么呢?我从小生长在城市里头,小说里头要描写自然景物,如一棵树,这样的风景,我这都不熟悉,你没有这种体会,你写不出来的,所以我不适合当作家。
我也不是一个翻译家,尽管一开始说我们将来是当翻译的、而且我在部队和农科院也当过翻译,但是我没有太多能够公开发表的翻译成果。除了我和我的大儿媳妇黄倩,她是北师大外语系的学生,合翻过一本尤金·奈达的《懂英语》,但还不能称为翻译。但是我支持翻译家的工作,他们搞研究我都给他们“点赞”,但我不是翻译家。
我不是教育家,我没有在这方面做过系统研究。我回国以后,教育部找我开会,一步一步受到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点。我认为北师大的王蔷才是专门搞外语教育研究的,跟她合作,我学到不少东西。
我也不是一个语言学家。我教过国外的语言学理论,特别是功能语言学,也写过一些文章,但我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学理论和流派。
至于符号学研究、澳大利亚研究等都是领导下交的任务。
不是专家,是什么呢?我是一个杂家,什么都知道一些,但不精通。我承认,确实有一些人是往专家的方向发展,除某个专业或方向外,其他什么都不管,我不是这样的人。因为我刚刚说了我首先是党员,党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事做好,发挥我的作用。

要发展、要创新,特别是年轻人



记者:您对未来外语系教学有什么期待?


胡壮麟:从外语教学方面来说,我们要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也就是对传统跟创新都要一分为二,同时要互相融合。有创新才能有进步。
另外一个方面,从如何培养我的学生来说。我对我的博士生、硕士生,我从来不要求因为胡壮麟是搞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你们都搞系统功能语言学,我都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你觉得你搞哪一方面你最感兴趣,而且觉得能搞出成绩来,你就去选择。我是这个宗旨。
我认为一个教师做得好,就是能培养出来能超过自己的学生,这个是起点。如果你培养的学生都超不过你,那你白活了,你这个教师白当了,这是我的看法。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人家就说了既然这不是你的特长,可是你要去带他,你不是唬人吗?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我跟我的学生一块学,就学生探索的新课题充实自己,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导。



记者:现在很多西方世界想要进一步了解中国,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胡壮麟:这应该是我们党今后的政策。从我们搞外语的来说,应该考虑如何从外语角度,发挥我们的作用来推广政策。
我碰到过一些情况,有一些单位或者老师们对学外语好像看不起,比如说我那时候是英语系系主任,有一次去参加学校的学术委员会,讨论学术问题和博士生的审批等等。我经常听到其他系的老师发牢骚,说学校太重视外语了,这些意见相当多。像我去年年初参加教育部的两个会,一个是高中的教材,一个是基础教育的教材审议。在分组讨论以前大家都在一块,物理系、化学系、中文系的提意见,说中学教材外语的课时太多,每周6个小时。那时我是不好吭声了,但是我注意到主持人没有搭理他们,因为他知道国家政策和领导意图,这个不是他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您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另外,2018年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您认为,我们今天如何更好地传承北大的精神?

胡壮麟:第一,就是希望你们在做到学习好以外,要把身体锻炼好。第二是希望你们该玩的时候玩,该跳舞的时候跳舞,该交朋友的时候交朋友。
除了刚才说的那些,再有就是要发展、要创新,就得依靠年轻人。因为我现在出去做报告,像我们这个年纪搞研究比较困难了。为什么呢?尽管都是用电脑,但是电脑稍微有些变化,有些新的操作技术和程序出来又要重新去学,非常费工夫。其次,要找材料,好多找材料的方法我老是学不会。有的时候好容易从网上看到国外一个什么材料,它要你网上放多少钱可以拷贝下来,这些都学不会。因此,我干脆跟领导说,我不招研究生了,这下更没有年轻人来帮我了,所以搞研究就比较困难。
当然,年轻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新技术,而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效果。我们既要对事物一分为二,也要探索其合二为一的途径。新时代提倡多种知识和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学习和工作中碰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情绪低落。这个时候,应该冷静下来,仔细琢磨。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交流群二维码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研习君

课程讲座

南大核心CSSCI全学科期刊目录(含扩展版)

讲座视频 | Stephen Krashen: 语言习得的三个阶段
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要点、重点和关键点

讲座回看 | 黄忠廉教授: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书的设计与书稿的打磨

研究方法指南
‍国内外常见语料工具一览
讲座回看 | 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
翻译必备术语库和语料库合集(附网址)!
收藏 | 国内外好用的语料库资源汇总
书单 | 41种语言学好书推荐,值得收藏!

技能提升


黄忠廉教授主讲


乔姆斯基专题推荐


基础文献荐读

推荐阅读:
如何查找习近平讲话官方外文版?收藏这几个网站
请查收全网最全的论文搜索下载渠道
Chomsky最新讲座回放:“语言学创新”系列讲座(二)
重磅!《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解读(PPT分享)
书讯 |《认知语言学》中译本出版!
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要点、重点和关键点
重磅新书 |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第2版)汉译本
书讯 |《认知语言学》中译本出版!
讲座回放 | 许家金教授团队:语言、科技与艺术
讲座回看 | 黄忠廉教授: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书的设计与书稿的打磨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升级版)”又上新啦!(互动赠书)
访谈视频 | Noam Chomsky教授答学生问
重点栏目介绍 | 中国外语教育变革大讨论
陆谷孙:中国学生应该如何学英语?
科研工具 | 46款免费机器翻译平台大集合
唐山打人事件的隐喻
“我真的栓Q”用英语怎么说?
近四十年国内外学术英语研究:主题与进展
国外网络语言生活研究的发展与思考
文秋芳 | 对“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思考:课程思政视角
2022年“第五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演讲(英语)大赛” 三号通知(信息已更新)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讲坛6月讲座预告
“粽子”的英语竟然也叫 dumpling!饺子哭了!
王蔷 | 新版义教课标的课程内容由哪些要素构成?如何理解和把握?
南大核心CSSCI全学科期刊目录(含扩展版)
教育部发布:第1~13批外语词中文译名,建议收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目次及电子刊
【名家论坛】姜望琪 / 好翻译的标准
Stanford课程| 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你需要知道的十大基本知识
纠正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误解
大家观点 | 邢福义:“复制”与“抄袭”
重磅资源丨新冠疫情英语语料库
人工智能时代下语言学研究的理念与取径
拖延症、社恐、社牛、剁手党、选择困难:这些“症”用英语怎么说?
文献综述高分模板:引言、主题+结论
近五年国际中文教育领域高层次立项清单
首部对标《等级标准》的《国际中文学习词典》
非法期刊特征、名录及鉴定方法!
微沙龙|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复盘
李宇明 | 中国语言规划学的四大理念(主旨报告PPT分享)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详情表(截至2022年4月12日)
福利 | 273款答辩PPT模板送给辛勤写论文的你(附答辩攻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
《外语教学》2022年第3期目录
讲座回放 | 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乔姆斯基:关心语言,更是关心人类的命运(Chomsky新书《我们是谁》节选)
【学术前沿与动态】国外课堂二语习得研究动态(2010—2019)
王守仁 | 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及其变化(论坛发言最新修改稿)
生成语法学的科学性质及哲学基础(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节选)
生成语法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选读)
资源分享 | 语言学、文学公开课精选
重磅丨2022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出炉(附中国大学完整排名)
负面清单!研究生千万别在这些刊物上发文章!
郭英剑:今天还有多少教师在快乐地、充满激情地工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放33门精品在线课程!
西安外国语大学开放25门精品课程,附课程链接
上海外国语大学开放50门精品课程!(内含链接)
北京语言大学开放45门在线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设交叉学科名单(不含军队单位)
推荐10本最适合学英语的外刊
争鸣 | 语料库语言研究的“器”与“道”
热点聚焦 | 英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专栏
讲座 | David Crystal: The future of Englishes (回放链接+笔记)
吴岩司长近5年(2018-2022年)报告汇总(35篇)可下载
快收藏!第94届奥斯卡10部获奖大片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学术前沿 | 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研究: 综述与展望
【双语字幕】乔姆斯基:语言最大的用途并不是交流
Noam Chomsky | Mind Your Language
陆俭明 |“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李宇明:语言规划学说略
文秋芳丨“云连接论”的构想和应用
文旭:翻译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访谈视频 | Dan Jurafsky:AI 如何改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
翻译常用的22个语料库
书单 | 北京大学中文系及英语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100部必看的高分英文电影,千万别错过!(资源合集)
陈平: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称”问题研究
CSSCI来源期刊最新总目录(含扩展版,2021-2022),建议收藏!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6.99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欢迎点赞、在看、分享三连!

一个,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