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印好书 |《语用学原则》

英语室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 2022-06-09

最近,我们的《语用学原则》加印了,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这本书是世界著名语言学家利奇的经典之作,语用学必读书目。对语用学感兴趣的读者不要错过。


《语用学原则》

  • 世界著名语言学家利奇的经典之作
  • 广大语用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必读的书目
  • 阐明语言使用中的语用理据和人际交往的语用原则
  • 研究人类交际、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等方面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图源:http://wp.lancs.ac.uk/geoffreyleech/)


杰弗里・利奇(1936—2014),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在英语语法、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语料库语言学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主要著作包括《语义学》(Semantics,1974)、《语用学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1983)、《礼貌的语用观》(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2014)等。

利奇教授非常关心我国的语言学和外语研究,曾多次来华讲学,并在我国多家语言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他的语用学理论对我国语用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者简介


(图源:https://clal.gdufs.edu.cn/info/1265/2838.htm)

冉永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美富布莱特学者(2009—2010)等;是Journal of East Asian Pragmatics (Equinox)、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outon)、《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期刊编委。他长期从事语用学研究,在Intercultural PragmaticsJournal of PragmaticsPragmatics,Pragmatics and Society,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Discourse Studies等国际及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独立及合作出版《认知语用学》、《语用学:现象与分析》、《新编语用学概论》、《词汇语用探新》等著作。

内容简介


《语用学原则》是一本探索语法与语用、语用学与语义学,以及语用原则的专著,系统介绍了语法与语用学之间的关系,综合了语言哲学、逻辑学、科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人际交往所涉及的人际修辞理论,并提出了人际修辞理论的核心原则——礼貌原则。

前言

 
语用学可以定义为研究话语如何在语境中产生意义的一门学科。本书中,我提出一种语用学的互补论,意在总体框架中探究作为交际系统的语言。简单而言,这意味着研究语言使用不同于作为形式系统的语言,但它们互为补充。或更简单地说,语法(在广义上)与语用学必须分离开来。为了证明这一点,从否定的角度来定义语用学是不够的,因为那样的语言学研究不能很好地适应语言学本身。相反,我们应该构建语用学本身特有的理论和描写方法,并体现与语法理论及方法之间的不同。那么,我们就能够界定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把语用学与语法区分开来,同时揭示如何在一个整体框架内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语言。 

迄今为止,对建构语用学范式影响最大的就是奥斯汀(Austin)和塞尔(Searle)的施为用意及格赖斯(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的两种意义观。同样,它们也对我在本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影响最大,但我采用的语用学路径则是基于交际是解决问题的观点。作为交际者,说话人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假如我想对听话人的意识产生某种结果,为了实现该目标,那么使用语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对于听话人,有另一种问题要解决:“假如说话人说了些话语,那么说话人借此想让我理解什么呢?”这种交际观引发了语用学的修辞学路径,说话人在“得体交际行为”原则与准则的制约下努力实现目标。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反讽原则等其他原则都在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总而言之,语用学不同于语法,本质上受目标驱动,并具有评价性。通过这样的定位,我希望本书将有助于实现语法与修辞学之间的新“和解”。

第一章概述本研究的历史脉络与知识背景,并提出将在第二章和第三章详细阐释的一系列假设。第三章提出将语言学哲学领域里的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整合起来。第四章开始涉及本书中更多的描述性内容,将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拓展应用到更为宏观的人际修辞框架之中。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人际修辞的其他准则,尤其是礼貌的各条准则。接着,第七章用前面三章论述的框架,描述与解释英语语法中特定否定句和疑问句类型等语法现象是如何在英语中体现语用的。“交际语法”这一标题可以合理地应用于语言描述,将语法形式与各种语用效用联系起来。呈现这样的实际问题之后,第八章与第九章再讨论更具争议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语用修辞观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施为句和以言行事行为,以区别于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这种观点指出,塞尔的以言行事行为类型应该重新解释为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类型。

与国内外同行学者和读者的多次讨论,使我受益匪浅。我要特别感谢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生苏珊·乔治(Susan George)、安德鲁·麦克纳布(Andrew McNab)和迪莉斯·索普(Dilys Thorp),他们与我一起讨论了本书初稿。最后,我同样要感谢詹妮弗·托马斯(Jennifer Thomas)对书稿后期的多次讨论和提出的修改意见。我的兰卡斯特大学同事黑尔(R. L. V. Hale)帮忙从敏锐但友善的哲学视角,审读了多章内容,并提出了很多的改进建议。朗文语言学文科的合作编辑罗宾斯(R. H. Robins)教授也很友善地对本书终稿提出了有益的评论。我对本书存在的缺陷负全责,照例在此申明是尤其恰当的:探讨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如本研究,即使对我最友善的评论家已经发现了提出异议的充分理由,而且将来一定会有更多不同的意见。

我要感谢阿姆斯特丹的约翰·本杰明(John Benjamins)出版社允许我使用《语用学与会话修辞》一文中的部分内容,使其成为本书第七章的一部分,该文我原来曾投稿给由赫尔曼·帕里特(Herman Parret)、玛丽娜·斯比萨(Marina Sbisã)和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联合编著的《语用学的可能性与局限性》(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Pragmatics),于1981年由阿姆斯特丹的约翰·本杰明出版社出版。

利奇
1982年5月
兰卡斯特大学

目录




前言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一系列假设

第三章 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

第四章 合作原则的人际角色

第五章 得体准则

第六章 人际修辞观概观

第七章 交际语法:例证

第八章 施为句

第九章 英语中的言语行为动词

第十章 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往期回顾

书单 | 30种语言学好书

书讯 | 《语用学原则》
书讯 | 《语言与全球化》
书讯 | 《语言、使用与认知》
书讯 |《法语在英格兰的六百年史(1000—1600)》
书讯 | 《语用学与英语》
书讯 | 《词库音系学中的声调》
书讯 | 《衔接的认知语用研究》
书讯 | 《隐喻的认知符号研究》
胡壮麟总序 |“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丛书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

微信号:CP-English



点击“阅读原文”选购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