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 | 《衔接的认知语用研究》

《衔接的认知语用研究》

  • 对回指、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等衔接手段进行认知解读

  • 为更多的语言研究做出良好的示范




内容简介


《衔接的认知语用研究》以作者2009年提出的回指研究“三段论”(即概念匹配、回指释义、概念转移)为理论框架,对回指、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等几种主要的衔接手段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的认知解读,揭示了衔接作为一种宽泛回指机制的完整、系统、连贯的认知运作过程。本书扩大了回指研究的范围,展现了各种衔接手段的共性认知特征,改变了人们对衔接手段的固有认识,为衔接研究注入理论活力,以促进相关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本书对回指、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等几种主要的衔接手段进行了系统的认知解读,与作者此前专著《英汉语篇间接回指》(2013),在内容上有很大承接关系。书稿说理清楚,内容严谨求实,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值得语言研究学者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王军,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东吴学者,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驻院首席专家。任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期刊主编,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符号学等,研究内容涉及回指与间接回指、隐喻与转喻、复合名词、形体语言、韵律、符号与空符号等。在语言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已出版专著《英语叙事篇章中间接回指释义的认知研究》(2004)、《英汉语篇间接回指》(2013)。


绪论选段

……


语言,毫无疑问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有人喜欢把语言视作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然后把其分割成不同的构成成分,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还有人乐于从综合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研究;有人崇尚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语言进行精确的描写,用统计学、计算科学的手段来处理语言问题,还有人基于使用,按照人文学科的规律来探究语言的功能作用。不同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各有其长处,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这里面没有孰是孰非的问题。单纯站在自身的角度评价他人研究的是非曲直并不可取,以开放、平和的心态看待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方是正途。

 

具体到本研究中,我们是要在前人学术贡献的基础上,进行一种整合性研究。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对研究对象而言,我们是把回指、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这四种主要的衔接手段整合在一起进行探讨。虽然我们前面也提到包括韩礼德与哈桑在内的一些国外及国内的学者也做过整合性的研究工作,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发现、描述及介绍性的研究,尽管也包含一些创新性的理论及应用方面的发展,但研究视角却主要局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之内。除此以外,还存在大量的针对单一衔接手段的研究,尤其是围绕回指进行的研究。如果说对衔接的研究一直以来并未停止发展的脚步,那么其中的贡献主要是对单一衔接手段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其次,是对研究的理论框架而言。我们的理论框架由三部分构成,即概念的匹配、释义和转移,其中匹配是基础,释义是过程,而转移是目的和结果,三者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体现的是衔接手段完整的认知语用过程。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整个过程的中段,即释义部分,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极为丰富的成果,对整个过程的前段及后段的关注极少,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尚未有学者把三个阶段整合在一起进行探讨。

 

正如前面所言,对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我们所要进行的整合性研究自然也不例外。我们会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就的基础上,集思广益,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揭示和阐释一个相对来说沉寂已久的话题,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回指研究三段论

第三章  回指的概念运作机制

第四章  替代的概念运作机制

第五章  省略的概念运作机制

第六章  词汇衔接的概念动作机制

第七章  衔接研究的新思考

参考文献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延伸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英汉语篇间接回指》书讯


《语言、使用与认知》《语用学原则》

 《语言与全球化》《词库音系学中的声调》

《语用学与英语》

《法语在英格兰的六百年史(1000—1600)》

名师的“翻译讲堂”

《词语侦探:〈牛津英语词典〉编纂回忆录》
“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丛书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

微信号:CP-English



点击“阅读原文”选购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