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 | 李宏图:发现“个体性”:约翰·密尔的思想历程






2022年7月5日晚,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撒克逊政治思想”系列学术讲座第五期:《发现“个体性”:约翰·密尔的思想历程》于线上顺利开展。本期嘉宾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李宏图教授。讲座由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黄涛老师评议。




本次讲座以密尔的《论自由》作为文本基础,从历史的视角梳理密尔思想中“个体性”的形成过程,以及去除“社会污名”(Social Stigma)作为《论自由》的写作动因,借以深化对其思想的理解。

李宏图教授认为,密尔在《论自由》中系统性地表达了“个体性”思想,源于其20岁时所经历的一场“精神危机”。在密尔的成长中,密尔的父亲对其抱有极大的期望,一手操办其生活、教育,这使得密尔在20岁时患上抑郁症,接下来的好几年生活都为之所困扰。机缘巧合之下,25岁的密尔结识到了未来的人生伴侣哈瑞特,彼时哈瑞特还是医药商人约翰·泰勒的妻子。密尔通过自身在理性的反思中,兼与哈瑞特在智识上的交流,终究是达成了精神上的“弑父”,走出了“精神危机”,提出了“个体性”思想。李教授认为了解这一思想脉络有助于更好地诠释密尔的“个体性”思想,深化对《论自由》的理解。

密尔与哈瑞特的相遇可谓是福祸相依,虽使得密尔走出了“精神危机”,但也让他饱受“社会污名”的困扰。为了清除“污名”,也为了在社会权威面前保障个体自由,密尔与哈瑞特在婚后决定通过写作进行反击,并由此相继写出了《论自由》与《自传》,表达了他们期待改造这个社会,实现一个每一个人的个体性都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的社会。密尔提倡一种“个体性”的表征体现,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生活实验”,让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讲座最后,李教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供大家思考:当把选择权交给个人的时候,个人的选择真的是一种自主性选择吗?即使这真的是自己的选择,也有可能是一种“随大流”的选择。这就涉及到了思想史上的“本真性”(authenticity)的探讨,即个人的自主性这一根本性问题。

在评议环节,黄涛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思想家的写作动机与思想家的个人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否会使得文本的解释范围变得狭窄?二、真的存在一种脱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个体性吗?单纯的自我选择会不会是一种虚假意识?对此,李宏图教授一一作出回应,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往期回顾

讲座回顾 |“撒克逊政治思想”系列第四期:“边缘”上的“统一”——大不列颠与美利坚“联合”的建立方式及其秩序意义


讲座回顾 | “撒克逊政治思想”系列第三期: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的主权与文明意识


讲座回顾 | “撒克逊政治思想”系列第二期:莫尔“乌托邦”再探


讲座回顾 | “撒克逊政治思想”系列第一期:漫谈苏格兰的文明史观——以休谟、弗格森为例




文稿 | 黎梓淇
编辑 | 尚余子铭
审 | 杨天虹
审核 | 张朝枝

审核发布 | 屈琼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