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 | 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的主权与文明意识





2022年6月22日晚,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撒克逊政治思想”系列学术讲座第三期:《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的主权与文明意识》于线上顺利开展。本期嘉宾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康子兴副教授。讲座由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赵雨淘老师评议。





本次讲座从主权和文明两个维度,通过分析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呈现了斯密作为一位政治思想家的贡献。

讲座伊始,康老师引用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误读”观点,强调了斯密的学说中政治哲学的面向及其重塑道德哲学的野心。彼时,纵向的社会形态转变和横向的文明间冲突交织。斯密力图倡导一种普世性的政治与历史哲学视野,以理解殖民地的文明问题与本国的主权危机。首先,斯密从一切人共有的“同情”机制入手,认为人人都有利己心,而“同情”是感受和理解他人的“自利”。在“同情”中,人们认知道德秩序,寻求社会承认;也改善个人境遇,追求社会财富和地位。可见,道德心理动机客观上影响了社会秩序、推动了文明进步。其次,斯密对商业社会中合乎正义的秩序提出关切,并通过“价格”分析了商业社会的结构。在斯密这里,自然状态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互支配的关系。基于以上两个维度,斯密指出了重商主义的弊病和根源。在重商主义的政策体系下,法律的不义使商人得以蒙蔽和侵蚀本国的主权,这也在客观上压制了殖民地的文明进程。最后,斯密提出了解决危机的方案,主权者必须知晓国民财富的自然秩序,才能驯化资本,使之合于正义与公共利益。这既是在守护国家的利益,也是在保卫文明的基石。


在评议环节,赵雨淘老师肯定了本次讲座对于理解斯密的思想、乃至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的启发性意义,并分别从两个具体和宏观的角度,对斯密学说中政治自主的逻辑和文明观的西方中心色彩等问题进行了专业的评议。康老师对以上评议进行了回应,并对观众们的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次讲座参与人数达到百余人,最终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往期回顾

讲座回顾 | “撒克逊政治思想”系列第2期:莫尔“乌托邦”再探


讲座回顾 | “撒克逊政治思想”系列第1期:漫谈苏格兰的文明史观——以休谟、弗格森为例





文稿 | 陈怡平
编辑 | 尚余子铭
审 | 杨天虹
审核 | 张朝枝

审核发布 | 屈琼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