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群书治要》48 师尊则道隆

▲点击上方[国学经典智慧语录]关注我们

48 师尊则道隆

《余莉开讲》第四十八集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学习师尊则道隆。我们知道孝道和师道,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承传,也就是因为尊师重道。


在《学记》上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可以说尊师对于明德、传道、治国,都至关重要。首先我们看看尊师于明德。在《大学》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论语》上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也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从这里我们看到古人所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他所学的是什么呢?所学的是“道”。目的就是“明明德”。那么要想开启明德,明心见性,那尊师就非常重要了。因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如果不尊师,就没有办法超凡入圣。所以修齐治平也就谈不上了。


那我们看一看今天的社会,无论是贫富贵贱,都是身心不安。因为我们的痛苦和烦恼,都是根源于自身,还有我们所处的环境,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那从根本上讲,就是不学圣贤教诲,迷失了本性所导致的。所以学习圣贤经典,力行


圣贤教诲,可以帮助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进而回归本性,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所以你看,在《说文解字》上,把这个“学”解释为“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也”。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师就是先觉者也。那么弟子就是后觉着也。弟子为什么要拜师呢?目的就是求得觉悟。而这个觉悟的是自性本具的明德,必须从真诚恭敬之心中求得。如果一个弟子遇到了名师,但是却不知道尊师念恩,那也就难得师道之真谛。即使他的老师像孔子再来,也没有办法帮助他,开启自性之明德。所以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份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在佛教的历史上,有一位净土宗的大师,叫莲池大师。他在年轻的时候学佛,听说遍融禅师很有智慧。他是三步一叩首,走了很远的路来拜见遍融禅师。见到了遍融禅师,就向他请教,怎么样学佛才能够契入,结果这位遍融禅师只说了一句很普通的话。他说:年轻人千万不要被名闻利养所迷惑,一定要把名闻利养放下。这一句话听起来平淡无奇,那一般的老师,学习圣贤教诲的人,也都能说得出来。旁边的人听了,甚至会觉得挺可笑的。但是因为莲池大师的心地真诚恭敬,这一句话就像当头棒喝一样,让他终身受益。那么他以后的成就,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句话。所以同样是一位老师讲课,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契入的境界不一样,进步的快速程度也不同。那是什么原因呢?不是老师讲的有区别,而是学生的恭敬心有区别。


在《曲礼》上,有一句话说:“毋不敬”,那就是告诉我们一切要恭敬。没有任何时候不保持这种恭敬的态度。那么在《中庸》上也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说这个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片刻离开的那个东西,就不能称之为“道”了。那么诚敬心一旦不见了,就会随顺习气,背离了我们的本性。所以对万事万物,都要始终保持诚敬的态度。那么这种诚敬的态度,从哪里培养起来呢?实际上就是从对老师的恭敬态度之中培养而来的。我们把对老师的这种恭敬,推而广之,来恭敬我们身边的一切人事物,你看一看那个效果有多好。


那我们再看一看尊师与传道的关系。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社会,有两种人最受尊重。就是医生和老师。因为中国古人重义轻利。而医生和老师这两种职业,它是无私无求,为社会大众做贡献,而不讲回报、不讲利益的。比如说这个医生救人生命,他也不会跟你讨价还价。老师是成就人的慧命,使人明道。所以古人说:“千金不卖道”。古代的老师不用学问来牟利。所以他遇到清寒但是又真心向道的学生,不仅不收学费,反而还要补贴学生的生活,让他继续求学。所以正是老师这种“谋道不谋食”的品质,所以才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尊重。


所以什么是老师,说“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说老师啊老师,这个童子的法身慧命,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所以老师这个职业,也特别地受尊重。韩愈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这个“道”,就是圣贤相传之道。而师道他之所以尊严,就是因为真正的名师,都不是为了标榜自己,为了自己出名,而只是为了“为往圣继绝学”。所以“传道者”所传承的,是古圣先贤道脉的这种无我的精神。正是为师者这样一种品质,这样一种精神,所以才光载千秋,赢得万众的敬仰。


那么在中国古代,对老师的尊重是通过礼来加以保证的。比如说这个孩子和父亲,初次去拜见老师的时候,这个父亲都会带着很好的礼物,这不是为了谄媚巴结老师,而是为了表达对老师内心的恭敬。那见了老师之后,这个父亲带着儿子,像孔子像行最重礼,这个最重礼,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三跪九叩首的礼。而我们现代社会的最重礼就是三鞠躬。然后又请老师上座,他再带着儿子对老师行最重礼。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知道这个孩子,他最尊敬的人就是他的父亲,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对于老师如此地敬重,那对老师所讲的话,怎么敢不听从呢?那么老师教导他什么呢?老师教导他孝敬父母。这个家长在家里教孩子尊敬老师。所以这个老师和家长一配合,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受教了。


那么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教不好了呢?因为现在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了。这个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稍微说得重了一点,孩子回家就告诉父母,他的父母又不懂得教育,他就去找校长告状,校长再去批评老师。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孩子犯了错,老师也不敢给他指正过来,那他怎么会不一错再错呢?


而在古代的时候,不仅仅是老师可以指正孩子,教导孩子。凡是和孩子父母平辈的这些长辈,看到孩子做错事,都可以给他指正。他的父母会带着贵重的礼物去感谢人家,感恩戴德。说我这个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幸好你及时纠正,才没有让他酿成大错。


那我们现在的父母,对别人纠正自己孩子的错误,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父母经常带孩子一起出来吃饭,饭桌上坐着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姑姑、阿姨、叔叔、舅舅等等,结果这个孩子也没有学过《弟子规》,就拿起这个桌子上的菜,把自己喜欢的摆在自己的面前,还把这个桌子乱转,他的舅舅看到了就说:“孩子,不可把桌子乱转,你看别人都吃不到菜了。”结果舅舅的这个话一出口,我们再看这个孩子父母的脸色怎么样呢?一下子就拉长了,表情变得很不好看。意思是说:我自己的孩子我还不会去教育吗?还用得着你管。而且他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挺好的。中国古人说:“人莫知其子之恶”。因为这个父母太喜欢自己孩子了,而且每一天都跟孩子相处在一起,所以怎么看他怎么可爱。他有一些明显的错误,父母都看不到。那结果别人看到了,帮他纠正过来,父母不感恩,反而对别人不满意。所以现在的人都学乖了。这个孩子已经无理到极点了,甚至都快闹到天上去了,旁边的叔叔阿姨还在那夸,说这个孩子可真活泼。所以你看这个“夸”字是怎么写的呢?上面是个“大”字,下面是一个“亏”字。告诉你,你就夸他吧,你就夸他吧,不适当的夸奖让他吃大亏了。那久而久之,确实让这个孩子分不清是非善恶和美丑了。


所以中国古人对老师很尊重。比如说在《礼记·典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就是说男子20岁要行冠礼,就是成人礼。这个时候他的朋友、平辈送他一个字,表示对他的尊重。因为他已经成人了,不能再称他的名了。从此以后,他的亲朋好友,他的亲戚同学都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他去朝廷里做官,皇帝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那么只有他的父母,还有就是老师,可以一生称他的名。这告诉我们老师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给我们慧命。当皇帝要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面南背北,以君臣之礼来接见。但是他在接见老师的时候,他必须是以主宾之礼来接见。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这就是提醒皇帝,虽然你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是一国之君,但是老师他永远是你的老师。所以你看“上行则下效”,皇帝都这样尊师重道,在全国,也就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气。


那么在丧礼之中,父母过世的时候要守丧三年,要穿孝服。老师过世的时候,学生要守心丧三年。也就是说,虽然你不用穿孝服,但是要在内心感念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这个就叫心丧。所以你看中国古人对于老师的尊重,都是通过具体的礼仪来表现的,渗透到他生活的点点滴滴。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那什么是“人师”呢?这个“人师”,就是德行和才识都非常卓越的人,这样的人才称为“人师”。他可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不一定是在朝廷做官。我们看在人类的历史中,出现了不计其数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等等,但是真正的“人师”却如真如瑞,特别地稀少。因为他们无论是在诚意正心的修养上,还是在奔驰天下的智慧上,都堪为学人表率,足为后世取法。正是因为他们表里如一地,为人演说圣贤之道,才令无数人重拾对圣贤教诲的信心,是圣贤文化薪火不灭,代代相传。


所以你看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皇帝,但是人们能记住的,不过是那几个知名的皇帝而已。但是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而且尊他为“至圣先师”,称他为“万世师表”,称他为“素王”。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个圣贤之道,要靠谁来弘扬光大呢?要靠行道之师而发扬光大。那么弟子要承传老师的道业,所以要必须具足恭敬之心。那我们看孔老夫子的弟子曾参,他本来是很鲁钝的,但是因为他对孔子有十足地恭敬,所以他能够承传孝道。正是因为孔老夫子看到了他的恭敬之心,所以专门就把《孝经》传授给曾子。在《孝经》中记载,孔老夫子和弟子曾参对话的时候,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古圣先贤有至高的德行,至简要的道理,能够使天下和顺,老百姓之间能够相亲相爱,上下之间没有怨恨,你知不知道?这个“至德要道”是什么呢?曾子听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马上怎么样呢?“避席曰”,也就是赶紧恭恭敬敬地起身回答,“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我自己不够敏达,不够通达,怎么能够知道这样的“至德要道”呢?在这里,我们从“避席”这两个字,就可以体会到曾子对老师的那种恭敬之心。这个“避席”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古人都是习惯于席地而坐。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虚,“避席”就是要离开自己的坐席而伏于地。那么曾子他很尊敬老师,所以老师这一发问,他自自然然地避席而答。显示了他对老师的这种恭敬之心。所以当曾子听到,他的老师向他要传授道的时候,那么要闻道,可不能还漫不经心的,所以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而且也是为了行尊师之礼,表示对老师的尊重。那我们知道孔老夫子曾经评价曾子说:“参也鲁”,说明曾参在弟子之中不是最聪慧的,甚至还很鲁钝。有一次,这个曾子和父亲一起去耘苗。本来应该把这个草给除掉,曾子却不小心把这个苗给除掉了。曾参的父亲非常地生气,情急之下就拿着大杖打在了他的背上。曾子没有躲避,结果这一下打得太重了,曾子就昏倒在地。等他醒来的时候,还向父亲请罪,还关心地问父亲,您刚才教诲我的时候,是不是生气了,对您的身体是不是有影响。而且他为了让父亲安心,没有把他打坏,所以他还怎么样呢?弹着琴唱歌,歌声还非常欢快,目的是让父亲知道,自己的身体并无大碍,请父亲放心。大家认为曾子非常孝顺。但是孔子听到这件事,却很生气地说:你们去告诉曾子,不要再来见我了,我没有这样一个弟子了。于是怎么样呢?他就请人向老师请教原因。孔子说:假设曾子的父亲在盛怒之下,一不下心把他给打死了,那就是陷父亲于不义之中。那你想想,他的父亲这一生还有幸福可言吗?别人也会纷纷地指责他。说你看这个人这么样地狠心,居然把自己的儿子都打死了。所以孔子告诉曾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如果父亲拿的是小柳条,这样很小的很轻的东西打你,你可以接受。如果拿的是很重的,像锄头、大杖这样的东西打你,你赶快就跑,不要让父亲打到了。那么曾子从这里才明白了,原来并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才是孝。一味地顺从父母而没有智慧,可能会陷父母于不义之中。


那么关于曾子的孝道,还有一个典故。有一位朋友来见曾子,恰好他有事外出了,不在家。曾子的母亲非常有仁慈之心,能够为对方着想,她想怎么能够让曾子知道家里来人了呢?他在情急之下,就把自己的一个手指咬破了。中国古人说“母子连心”,曾子他是一个孝子,他的心中时时刻刻惦记着他的母亲。所以他的母亲手指一咬,他的心马上就痛了一下,知道母亲在家里有事情,他就赶紧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才知道,原来母亲安好。只是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想让他回来。那我们现在的人听到这样的故事,可能会觉得不太可能,原因在哪里呢?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里,并没有常常地惦记着父母。我们惦记的是自己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想的是怎么样吃喝玩乐,怎么样赚更多的钱,怎么样获得更高的官位。结果心不空灵了。所以你看“空灵”这两个字,说得特别有味道。你这个心怎么样才能“灵”呢?只有“空”才能够“灵”,你装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那你的心就不敏锐了,不灵光了。所以我们体会不到父母真正的需要,甚至父母把这个手指头都要掉了,我们都没有感受。因为我们对父母的这种爱心没有了。


正是因为曾子他对老师有恭敬心,所以虽然天资鲁钝,但是仍然承传了孔子的大道,而被后人尊称为“宗圣”。


那么后边,也有一个典型的尊师的例子。那就是孟子,孟子虽然没有能够成为孔子的徒弟,但是他学习孔子的书,成为孔子的“私淑”弟子,最后被称为“亚圣”。他的学问道德甚至怎么样呢?超过了孔子的很多门生。那么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有“至诚”这两个字。所以中国人有句话说,“至诚如神”,唯有至诚之心,才能感通天地之道,感通夫子之教。那么从这里告诉我们,对老师的尊重,也就是对圣贤之道的尊重,也是传承圣贤之道所必须的。


那我们再看一看,尊师与治国有什么关系呢?《论语》中说,季康子来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 ,风;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风,必偃。”如果你真的想让民众向善,那民众一定会向善。你看,在位者的、领导者的德行像风一样,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一样。这个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如果君主希望百姓都能够尊师重道,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自己要率先垂范,做出一个尊师的榜样。这样“上行则下效”。所以“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我们看历史上的汉明帝,就是一位尊师的典范。汉明帝在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向桓荣学习《尚书》,在他做了皇帝之后,仍然是以学生的身份自居。老师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这个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而且专门负责皇帝膳食和医疗的官员,都络绎不绝地去服侍桓荣。明帝还亲自到老师家询问病情。进入老师所居住的街巷的时候,下车步行,手捧经书,走到老师的跟前,轻抚老师,垂泪哭泣,久久都不忍离去。在他的带动下,文武百官来探病的时候,再也不敢到门口才下车。而且都在桓荣的床前下拜。桓荣去世的时候,汉明帝他也是亲自换丧服送葬,并且把老师安葬在尊贵的位置。


所以历史上的这些明君,之所以能够创下太平盛世,都和他们尊师重道的做法分不开的。比如说唐太宗,之所以在隋末战乱之后,短短的时间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天下太平,万国来朝,就是因为他尊师重道,并且都让皇子、诸王们学习《群书治要》。而康乾盛世的缔造,也是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特别设立了李景、儒释道大德为国师,并且坚持讲经说法的这个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康熙皇帝就说,“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他领会到,千古相传的心法就是这两个字,那就是“诚”“敬”,所以清朝能够成就康乾盛世,那不是偶然的,和这些皇帝尊师重道密不可分。


那么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要想使“道”弘扬光大,那就必须从最高的领导者做起,率先垂范尊师重道的质量。那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者,都能够尊师重道,那我们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风气,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那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 看更多往期经典视频,点击下方小字即可跳转 *

▶ 《品读群书治要》01 认识群书治要

▶ 《品读群书治要》02 一阴一阳之谓道

 《品读群书治要》03 真正的风水在哪里

▶ 《品读群书治要》04 致富理财秘诀在哪里

▶ 《品读群书治要》05 发怒是拿别人错误罚自己

▶ 《品读群书治要》06 修身始于戒贪

▶ 《品读群书治要》07 贪色为淫,淫为大罚

《品读群书治要》08 好名之患

《品读群书治要》09 欲不可纵

《品读群书治要》10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品读群书治要》11 奢靡之害

《品读群书治要》12 谦德之效

《品读群书治要》13 君子欲讷于言

《品读群书治要》14 境随心转

《品读群书治要》15 交友之重

《品读群书治要》16 境缘无好丑

《品读群书治要》17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品读群书治要》18 君子四重

《品读群书治要》19 好学近乎智

《品读群书治要》2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品读群书治要》21 夫妻相处之道

《品读群书治要》22 为什么必须重视女德

《品读群书治要》23 至要莫如教子

《品读群书治要》24 教子之方

《品读群书治要》25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品读群书治要》26 孝的四个层次

《品读群书治要》27 事亲当竭力

《品读群书治要》28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品读群书治要》29 兄友弟恭

《品读群书治要》30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品读群书治要》31 中国式管理的精髓

《品读群书治要》32 管理的三境界

《品读群书治要》33 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

《品读群书治要》34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品读群书治要》35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品读群书治要》36 高度艺术化道德教育

《品读群书治要》37 愧之,可使小人为君子

《品读群书治要》38 爱民而安

《品读群书治要》39 重农务本

《品读群书治要》40 用人的重要性

《品读群书治要》41 用人要用贤

《品读群书治要》42 用人七忌

《品读群书治要》43 西方民主选举的弊端

《品读群书治要》44 观人之法

《品读群书治要》45 尊贤者王

《品读群书治要》46 官人无私

《品读群书治要》47 得人之道

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真经】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