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刊·回顾】苏杰《疫情所感》(2022年版,第14期)

海上·渝音 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 2024-06-27

帖子底部 ▼ 点击可阅 多篇 会刊旧文

作者:16经管_苏杰  

--------------------------------------------------------

本文刊登于 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 会刊

《海上·渝音》第14期(2022年出刊)

所在栏目 ■■■【疫情共渡】■■■

--------------------------------------------------------


2019年12月底,我结束了第一次考研。

山城的雾带给我的是安逸,让我觉得社会很远。重庆的烟火气带给我的是散慢,让我觉得人生很长。结束了看似努力的一年,考研结束的我就像是被释放出来的笼中雀,在空中肆意地飞。灯红酒绿之间,我第一次听到武汉爆发了流感,但那时并没有如何感同深受,只觉得东方水深火热,西南歌舞升平。荆楚的风吹不到巴蜀,川渝的雾飘不到华中,正值大四的我也无法领会到这滚滚红尘中的挣扎。2020年初的寒假,我早早地回家。在飞机上,我听着大家操着乡音,说着天南海北,恍惚间感觉身处茶馆,听着说书人,讲着不属于自己的故事,谁也没有意识到下一次见面已经是五月,而这也是自己最后一次在公共场合不用隔着口罩说话。疫情离我太远了,远的就像水中月,镜中花。我看着社会,雾里看花,那样的不真实。


没多久,疫情彻底爆发,随着春运扩散到全国。我隔着屏幕,刷着手机。庆幸着自己早早归家。老家地偏人少,家里琐事繁多,似乎大家的生活节奏并没有被疫情打乱。我只记得那年响应国家号召,过了一个只有三个人的新年。新年过后,我期待着考研放榜,畅想着下一年新的城市新的大学的生活。二月底,朋友圈里陆续分享登科喜讯,而我一次次地打开手机,确认着手中的信息。是的,我落榜了,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梦破碎了。名落孙山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正在的挫折是什么滋味,如同煮的很久的红汤火锅,辣到发苦。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无书可读了。我开始慌了,还没打算进入社会的我终于领略到了疫情的艰难。我错过了春招,疫情打的各大企业猝不及防,纷纷开始观望形势。我也找不到工作了。疫情离我太近了,近的就像桌上菜,碗中汤。我看着社会,洞若观火,那样的真实。

五月返校,我收拾心情,期待着嘉陵江的水能带走我的迷茫。我无疑是幸运的,疫情带走的只是封校的两个月。最后两个月的在校时光,可能是我四年里最清醒的日子。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疫情下的重庆依旧那么有人情味,封校也抵不住大四学生想要出去的心。那段时间,我经常以理发的名义出校园,真正意义上逛遍了整个重庆。出租的商铺,关闭的店门,紧闭的商场和依旧在坚持的小摊贩,我看到了疫情下的挣扎和红尘中的争渡。原来这才是疫情下真实的样子,艰难却有着希望。我也渐渐找到了该走的路,收拾好心情准备毕业。


2020年6月底,我毕业了,并决定尝试第二次考研。而这次我来到了上海。

我一直觉得上海是个风情万种的城市,这个城市可以满足年轻人一切的幻想。它年轻,包容,充满活力,有着远超于重庆的繁华。但是钢筋水泥的钢铁森林里,我始终找不到融入它的方式。这里没有我熟悉的烟火气,不过有着我熟悉的一群人——重大人。我最感谢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刚来这个城市的时候,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就联系了我,让我在这冰冷的城市里也能体会到一丝市井气息。念锅人很好,某些时候让我感觉我还在重庆。疫情我也逐渐学会了去融入和接受它,在远离西南的东方大都市,我开始觉得我深处红尘。疫情下的上海生活很枯燥,逃不开的核酸检测和社区封闭,我收拾心情努力在这城市里试图找寻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不在乎结果如何,现在的我只想去好好体验这个过程。就像歌里说的那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22年8月份,我即将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的生活远比本科的生活枯燥,经历过前两年的疫情生活历练,我只是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试图在上海这座城市扎根下来。这是我的疫情三年,也是一个平凡学生在疫情下的一点感悟。愿疫情过去,春暖花开!

--------------------------------------------------------------------

作者姓名:苏杰

出生城市:安徽省 池州市

在校年份:2016~2020年

院系专业: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能源经济

就职单位:小红书

现任职务:电商运营

微信账号:13856624059

作者寄语:手持树枝剑,身披明月衣。做生活的侠客,迎着理想的荆棘丛,放声高歌。

--------------------------------------------------------------------

欢迎广大校友踊跃投稿

请将稿件用电子文件方式

图文分离为word文件和JPG文件

发送到会刊邮箱 cqush_hk@163.com


别担心所谓的文采

这可不是文学杂志,而是联谊性期刊

重点是文章具有【校友阅读的可共享性】


点 击 下 方 题 目 ▼ 可 阅 相 关 文 章


❤【海上·渝音】第15期︱诚邀校友参与

———————————————————————

上海校友创作文集《依旧追还》被收藏 ❤ 

柏凡淋《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卷首语】—

❤ 张斌《有些事 值得浪费生命》

❤ 张斌《依旧追还》

❤ 张斌《疫情下的校友力量》


—【校友足迹】—

王勇《当紫禁城遇见耶路撒冷》

张轮大《没有花开的花儿沟》

吴婷婷《四季流转,一些相逢》

余岚《30岁,选择自由生活思密达》

熊伟《西方世界的建筑解读》

黄虹《带娃进藏,我都准备了什么?》

王德华《重大人在伊朗》


—【家有重二代】—

❤ 董翠荣《你是我的宝,我为你骄傲》

❤ 高爱华《有一天啊,淘淘》


—【那些回忆】—

刘永峰《为西藏建设献青春》

段森《2班叻些娃》❤

李阳《雨中缙湖》

薄宏涛《山城记忆》❤

张峰辉《忆青春》❤

洪东涛《我和重庆二十年的故事》❤

高爱华《平凡生活里闪亮的热心 采访王柔嘉校友》

高爱华《拨动百年记忆的琴弦》❤

李汪洋《重大你好,难说再见》❤

雷杨《我的青春“三块五”》❤

童渊媛《曾在“建大之声”》❤

霍精民《由抢占座位所引起的……》❤

何佳佳《重大92岁了,我想夸夸她》❤

潘杰《虎溪图书馆十一楼的故事》❤

董翠荣《师恩如海》❤

黄健《大学生活记忆》❤


—【再续渝缘】—

❤ 张斌《同学相逢是首歌》

❤ 安旭东《念奴娇·十年》

❤ 牟晓榆《七月山城的相聚》


—【我与校友会】—

孙翠华《花 草 石 泉 焰》❤

王丹《沪上校友情》❤

施筱青《人在魔都》❤

《2021新人 看重大上海校友会》

《2022新人 看重大上海校友会》


—【校友职场】

❤ 陈春兰《跳槽那些事儿》

❤ 周闯《假如上天注定你有一个亿》


—【校友艺文】—

吴华《花花画笔下的校友们 I》❤

刘飞芳《记忆中的小山村》❤


—【校友杂论】—

❤ 丁松《我的新农村》


—【疫情共渡】—

赵鹏《疫情中,我在小区做志愿者》❤

吴华《我是团长》❤

王嘉春《花园的春夏》❤

蔡鑫《任病毒变千遍,我们亿心一疫》❤

董翠荣《精气神儿》❤


—【鸣谢赞助】—

❤【翁金荣|龙策设计】做有灵魂的设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