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研

其他

收割宝妈,张庭卷土重来

根据TST庭秘密3月电子阅览集,“工具”是2024年的核心,TST已落实了翻译、GPT搜索、AI绘画、AI会议、AI生活助理等应用。未来,AI助理将链接所有,按需做计划、分析、安排、整合信息和提醒。
3月27日 下午 7:03
其他

4年飙涨280%!中国海油闷声发大财

神枪手来源
3月4日 下午 9:00
其他

以岭药业:成也连花清瘟败也连花清瘟

款中药创新药(连花清咳片、解郁除烦胶囊、益肾养心安神片)。15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以岭药业就占3个,是同期获批数量最多的企业。在研发人员配置、研发投入、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都还不错。
2月26日 下午 9:00
其他

A股,全线翻红!

1月10日上午,长白山一度走出7连板,中兴商业3连板,浙江自然2连板;大连圣亚、中国中免、华天酒店等跟涨。不过,截至发稿,旅游高标股出现筹码松动,长白山炸板,大连圣亚跳水转跌。
1月10日 下午 9:13
其他

感谢中年人,始祖鸟真要IPO了

Holding的权益占比为52.7%。根据公开资料,方源资本持有亚玛芬体育21.4%的股权,lululemon创始人Chip
1月8日 下午 9:00
其他

涉嫌洗钱被罚43亿美元,华人首富赵长鹏为什么此时认罪?

CEO的帖子下,满屏的留言都是“Thank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孙宏斌,给杨惠妍打了个样

作者:赵一川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经历了18个月的漫长流程,融创的境外债务重组宣布成功。孙宏斌终于暂时上岸了。融创中国股价连日大涨,股民估计热泪盈眶。债主们同意不着急还钱,至少给了融创两三年喘息时间。作为第一家完成境内外债务重组的大型房企,融创也给了全行业一针安慰剂,皆大欢喜。看下重组方案的细节,融创现有的百亿美元境外债务,主要以四种方式被置换:发行新票据、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以及融创服务的股票。从规模上说,分别对应57亿美元、27.5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浙江国祥背后的机构,藏不住了

人们越来越不好忽悠了。01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公募机构参与打新算是股市的传统艺能了,本也无可厚非,但越来越离谱的报价,已经不是专业能力的问题了,简直是把人当傻子耍。双节期间发生了不少事,浙江国祥上市被叫停,算是股民、基民、自媒体以及监管通力合作的结果。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自媒体的发展,关键信息得以被公开,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便捷,人们已经越来越不好忽悠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媒体的发展,帮助人们“睁开”了眼睛,让我们得以知道,并促成了将事情还原成它本该有的样子。事情的经过其实很多媒体已经讲得差不多了,简单来说,就是一家基本面挺差的公司,在卖壳退市后,经过一番包装又卷土重来,准备在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也就是10月9日上市募资,并且在机构的助推下,超募16.47亿元。从浙江国祥的招股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空调及相关产品,和格力、美的算同行,但无论是知名度还是业内地位,显然很难与相提并论。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AI退潮了?二季度全球AI领域投资总额暴降38%

的交叉点这一重大机遇,一方面试图通过建立研究团队加大该领域的理解和影响力,另一原因则是向医药公司输出算力与解决方案。Meta、腾讯、华为等中美科技巨头均在参与。而马克·扎克伯格(Mark
2023年9月6日
其他

基金反腐风暴将至

阿尔法工场DeepFund
2023年8月1日
其他

恒大系公司开始揭底

昔檐责任编辑
2023年8月1日
其他

400亿芯片龙头闪崩,发生了什么?

尺度财经作者
2023年7月2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双面”唐双宁

巨潮WAVE作者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新造车4月销量:蔚来下滑、小鹏挣扎、二梯队猛追

二梯队的哪吒没有将智能驾驶作为卖点,跟零跑一样,哪吒最大的标签依然是便宜,或者说是在同价位里有一定性价比。最近哪吒在重点推销新车哪吒GT,这是一款号称百公里加速3秒级别的跑车,价格只要20万元左右。
2023年5月3日
其他

歌尔股份利润崩了,果链“打工人”何去何从?

苹果的小弟,不做也罢。1利润崩盘2023年4月17日晚,歌尔股份发布了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整体来说,槽点盖过亮点。亮点是营收状况不错,槽点是利润跌太惨。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全年营收1048.94亿元,同比增长34.1%;净利润17.49亿元,同比下滑59.08%。2023年一季度营收241.22亿元,同比增长19.94%;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减少88.22%。可以看到,去年利润本就在下滑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的利润更是直接崩盘,跌去了近90%。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面里藏刀”背后,桃李面包难出东北?

以后吃个面包都得小心了。1“面里藏刀”背后的信任危机桃李面包上热搜了,有消费者吃出了刀子。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排队退卡,关店150家!春节最惨巨头,为何败走中国?

作者:张一弛来源:金错刀(ID:ijincuodao)文章已获授权过了今天,还有两天就是大年三十。每年春节前,中国人的消费力就能给全世界上一课,全国各地山姆人山人海,购物10分钟,排队一小时起步。河南胖东来新店开业,各地的粉丝把创始人于东来团团围住,成了大型粉丝见面会。这几天,家乐福也陷入了排队盛况,不过排队的理由却相当魔幻。家乐福深陷倒闭传闻,人们担心购物卡中的钱花不出去,开始连续几天跑到家乐福扫货,连货架都抢空了。“听说快倒闭了。在家乐福的会员卡已经有一年没用,就想在最后一天把余额花光。”家乐福站出来辟谣,宣称公司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请广大消费者不信谣、不传谣,理性消费。话虽然这么说,但去年一整年,家乐福一直没停下关店的脚步。家乐福在亚洲规模最大的旗舰店,北京中关村家乐福也正式关门歇业。单从辈分上看,家乐福中国堪称不少本土品牌的“教父”,被业内人士评点为零售业的“黄埔军校”,在中国学徒无数。从背景上看,家乐福是欧洲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连锁集团。一直躺赢的家乐福,没想到在这个春节拿到了“又惨又虐”的剧本。家乐福犯了三大“致命错误”,也彻底把胜利送给了对手们。供应链之败:2015年之前,竟没有一家配送中心2010年7月,西安一家家乐福率先撑不下去关店。这是家乐福第一次关闭在中国的门店。但当家乐福开始出现关店危机时,永辉超市才刚刚从福建扩张至北京。当时的门店毫无设计可言,大红色的招牌带着一种土气。而大润发也一直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低线城市策略,也对家乐福构不成威胁。家乐福开业时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相当高级的卖场购物模式。跟见惯了门口的菜市场和小超市比起来,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大卖场超市=家乐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中国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周末坐班车去家乐福逛超市,在门口吃一顿肯德基。巅峰时候,家乐福中国有门店数量达到319家,营收超过500亿元。而家乐福之所以王者变青铜,是率先在供应链上栽了跟头。别看家乐福在中国已经成为巨头,但既没有自己的供应系统,也没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高高在上的家乐福,物流体系一直是由供货商将货品直接送到超市,供应商处于相对弱势。当时,家乐福内部相当清楚这个情况,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在采访时骄傲的说:“家乐福不需要建立配送中心,所有商品均由供应商直接送至家乐福门店仓库。”谁在暗中做了这件事?是当时土里土气的福建超市永辉。永辉当时在生鲜供应链端通过买断、直采等方式,在生鲜领域打的家乐福毫无喘息之力。举个例子,永辉在生鲜采购上,省去所有中间环节,直接找渔民进货,并连夜送到超市,为此还专门组建了一支采购大军。采购农产品时,永辉干脆把生产也包了,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先进农具,最终产品保底收购。这保证了永辉在任何季节都能及时供应新鲜、低价的蔬菜瓜果。在这背后,永辉是下了血本的。比如它花1.2亿建的物流中心,前期投入虽高,此后的运输成本却降到了最低。拿捏住成本,就掌握定价权,永辉的生鲜价格比菜市场还低。业内人士告诉刀哥,“永辉在国内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供应链扁平化的高手了。”避开竞争是最聪明的竞争。这时候的竞争对手,都先后意识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大润发搞定了生鲜供应链产地直采,沃尔玛采用供应商送至全国配送中心模式。但唯独家乐福,并没有及时补足供应链和物流上的短板,而是选择保持现状,以至于10年来都“躺平”度日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妖股”全聚德:300瓶白酒,炒出30亿市值?

前段时间,曾经的“烤鸭第一股”全聚德,新增酱香白酒的概念后,股价一路高飞,短短十个交易日,市值就上飙升了近30亿元。但是36氪财经相关发文中有统计,全聚德的两款白酒产品在平台上的合计月销量不足300瓶。不到300瓶的白酒,将市值推高近30亿元,属实有些令人费解了。1贴牌卖酒,卖到停牌据21世纪经济报道,1月2日午后,全聚德公告表示,自2022年12月16日至2022年12月30日股票交易第4次触及异常波动,公司股票自2023年1月3日开市起停牌核查,自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
2023年1月4日
其他

半生归来,“天才少年”李一男再度梦碎?

今年5月,“华为前太子”李一男接受采访时,被问到造车路走不下去时会怎么办,李一男回复道:“走不下去就走不下去。肯定会难过,你只能回家哭,你还能怎么样?自杀吗?我也不是第一次经历公司倒闭了。但至少我们要留下最后一笔钱,付遣散费,N+1,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大不了看钱不行了就不搞了,先把供应商的钱还了。”如今看来,似乎一语成谶。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自游家以其创始人李一男的独特经历获取了市场不小的关注。无论是“天才少年”,还是“华为前太子”,李一男身上都笼罩着绝大数人都难以企及的光环,少年得志的李一男在出走华为后,几次创业似乎都不太尽如人意。12月7日,大乘汽车公布了一则《致NV用户的一封信》,宣布无法按时交付车辆,同时承诺将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并为用户送上NV车模以及200元星巴克消费卡。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小红书,又失败了?

01小红书不上市了?电商一直是互联网最隐秘的江湖,不仅有阿里巴巴这个超级巨头牢牢把持王座,同样还有京东这样的准巨无霸。对于所有的电商创业者而言,阿里京东似乎就是他们的苍穹之顶而无法逾越,然而拼多多的异军突起却让行业重新相信,电商领域依然存在创业奇迹。2018年7月,拼多多登陆纳斯达克,股价开盘报26.5美元,较IPO价格19美元高39.47%,收盘价报26.70美元,较IPO价格涨40.53%。首日市值为295.78亿美元,超过了老牌互联网公司携程,“杀”入中国互联网公司TOP10。作为电商新贵,拼多多的崛起得益于其创新的社交电商模式。在传统电商接近天花板之际,新模式的电商成了“后浪”们的主要发力点。但想法美好,事实总是残酷。拼多多的成功只证明了一个道理,强者的成功之路往往不可复制——拼多多之后,电商再无奇迹。今年是小红书创业的第9个年头。《人民日报》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总结:“小红书=亚马逊+Instagram。”换言之,小红书是一个融合了“电商+社交”的平台,这样的评价听起来简直太美好了。说小红书是国内跨境购物平台的鼻祖并不为过。至今已经历6轮融资,最近一轮是发生在2021年11月的融资,由腾讯、淡马锡等机构领投,阿里巴巴等机构跟投,融资金额为5亿美元。此轮融资后,小红书估值达200亿美元。也正是这一轮融资,使得小红书在同类社区平台中估值遥遥领先,是微博市值的4倍,知乎市值的20倍,B站市值的2倍多。同样以内容社区标榜的B站、知乎,一个在去年3月上市,另一个在今年4月上市。以小红书的估值体量,在上市后成为一个B站2.0或者知乎3.0不算啥难事。但这事还真的难,难就难在小红书几次上市的传闻,都出了乌龙。想到之前微博、知乎此类平台赴境外上市,近乎一气呵成,偏偏轮到了小红书,这就难产了。02小红书的资本梦小红书的IPO之路,还得从一个人的入职说起——杨若。2021年3月,杨若加入小红书,担任公司CFO一职,负责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财务管理及内控等工作。公开资料显示,杨若的履历为:2000年,中山大学会计和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2003年,在普华永道担任高级助理;2003年-2004年,在美国圣母大学攻读会计学硕士;2005年-2010年,就职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旧金山分;2008年-2010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MBA;2010年-2021年,花旗集团TMT投资银行部担任亚太区董事总经理;2021年2月-2022年9月,任小红书CFO。他曾参与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58同城、YY、中通快递、世纪佳缘、国双软件、万国数据等公司的美国IPO,分众传媒、天合光能等公司的私有化,文思和海辉的合并,腾讯债券发行等。在金融圈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熟悉二级市场运作和财务审查工作的杨若,对操盘小红书上市是再合适不过的。在杨若入职一个月之后,便有消息传出小红书计划在年中赴美IPO,募集约5至10亿美元。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红书已经秘密提交了美国上市申请。但仅三个月后,小红书将暂停在美上市的消息又传遍网络。同时,据彭博社消息,小红书考虑将上市地点从美股转回港股,计划募集至少5亿美元。不过,小红书对此消息进行了否认。之后,到了10月,仍有媒体不断在关注小红书上市计划,分析小红书可能最快在2021年提交在香港IPO申请。等到2021年底,小红书上市依旧没有动静。直到最近传出个大新闻:杨若离职了。近日,小红书CFO杨若已正式离职,加入复星集团。小红书方面称,因家庭原因辞职,并感谢他在职期间为公司的付出,祝他一切顺利。CFO离职,无疑会对上市进度造成影响。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黄世忠教授曾给过CFO(或财务总监)一个通俗而精彩的总结:CFO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大瓜!知名量化投资人丁鹏竟让儿子渣一点 还准备带儿子看小黄片

据券商中国去年7月的一篇报道,一位山东投资者2018年1月斥资100万购买上海兴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兴盾资产”)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兴盾期权套利1号,号称丁鹏操盘,基金托管方为中泰证券。
2022年2月12日
其他

练就A股九阳神功?赛道投资初识

A股虽然只发展了30多年,但已经是一个多元化、包容性很强的市场,在这里各种投资方法、投机方法都有一席之地,都可以赚钱,核心还是因为不学习的散户众多,无论什么方法都有超越普通散户的一面,有小散户为该方法最终买单,所以作为普通散户,加强知识储备和建立符合自身的交易体系,是唯一出路。但股市永远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招式,金庸武侠小说里,张无忌掉进山崖,无意习得九阳神功,就从无名小卒化身武林翘楚,这种事情只发生在小说里,不可能在股市发生。在股市中想要持续稳定获取收益,就需要逐步搞清楚股市运行的底层逻辑,至少也要学会从现象中去寻找原因,再结合诸多投资大师的书本经验以及自身的思考,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021年8月1日
其他

人为什么要热爱工作?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他在《干法》中说了一个故事,他曾在一个电视节目访谈中听到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木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2020年4月1日
其他

“工作是为了赚钱”这个观念害惨了多少年轻人

他在《干法》中说了一个故事,他曾在一个电视节目访谈中听到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木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2019年9月20日
其他

人为什么要热爱工作?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他在《干法》中说了一个故事,他曾在一个电视节目访谈中听到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木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
2019年6月25日
其他

“网红”直播跳河死亡:别用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国馆文化(ID:guoguanwenhua),转载请联系国馆。01前段时间,看到一条让我痛心的新闻。浙江28岁“网红”郝中友,为博网友关注,穿着撕烂的衣服,直播跳河。视频里,郝中友表情轻松,朝着河面,还不忘和网友互动。“很多老铁说我的段子不够刺激,今天,我就给大家来点刺激的。”“现在气温只有四度,我就在这里给大家拍个跳水的段子。”说完,纵身跳进河里。但由于河水太浅,郝中友一头撞在河底,抢救无效死亡。图片来源:红星新闻翻开他的账号,一共有90多个视频。最开始都是唱歌,没多少人看,后来在公园里拍些无聊视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为了涨粉,成为真正的网红,郝中友决定富贵险中求,表演跳河。拍摄前一天,他还自信地对朋友说:“等我火了,以后就可以不用上班了。”可讽刺的是,直到他死亡,帐号仍然只有386个粉丝。用尽生命的一搏,还是没能换来成为“网红”的梦想。02很多人觉得,做网红赚钱容易,随便拍个视频,做个直播,只要火了就能赚大把的钱。导致许多幻想一夜暴富的人,剑走偏锋,不择手段去博取眼球。前有“黄鳝门”女主播被刑拘,后有“极限永宁”坠楼身亡。还有千千万万投身“网红”事业,耗费大量钱财和青春的年轻人,最终却一无所获。他们不知道,“网红”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正逐步趋于成熟化。那些出现在我们视野的网红,基本都是专业出身。要想单靠碰运气,吸引眼球就在网络上一夜爆红,简直是痴人说梦。作为近几年最火的网红,papi酱坐拥2000多万粉丝,共获得1200万融资,公司估值1.2亿左右。先后以2000万天价签下综艺首秀,出演吴君如执导的喜剧电影《妖妖铃》
2019年6月3日
其他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长期存在双省会,曾经分成南北两省

作者:最爱君来源:最爱历史(solovehistory)越是紧要的历史关头,就会有越多隐秘的历史细节被忽略。辛亥革命那年前后,大家都盯着大清怎么被解体而亡,很少人注意到一个省份内部的事情。1912年初,江苏一省之内竟然出现了三四个都督府、好几个军政分府,一度处于严重分裂的状态。难怪当时最大的报纸《申报》,将江苏的情况比喻为唐末藩镇割据。具体来说:革命党人陈其美,最早在上海(当时属江苏管辖)成立了沪军都督府;前清江苏巡抚程德全,反正后在苏州成立了苏军都督府;南洋新军将领林述庆,在镇江设镇军都督府,随后他率军进攻南京,镇军都督府改为镇江军政分府;革命军攻克南京后,程德全将苏军都督府搬到南京,建江苏都督府,后庄蕴宽接替他代理江苏都督;北洋陆军出身的蒋雁行,在清江浦(今属淮安市)设立江北都督府;与此同时,无锡、常州、扬州、松江等地,都出现了颇有势力的军政分府和头面人物……一时间,当时的中国经济第一省乱成了一锅粥。表面上看,这仅是特殊历史节点的乱象,但其背后,反映了江苏省根深蒂固的地域纷争、族群歧视与省籍认同问题:一是江苏VS上海。沪军都督府裁撤前,淞沪军界一帮人通电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说必须让陈其美做江苏都督,不然说不过去。江苏省议会知道此事后,坚决反对,说江苏是江苏人民的江苏,不是都督的江苏,也不是总统的江苏。言下之意,决不能让上海这个“下邑”来领导江苏。反过来,上海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今非昔比,显然也看不上江苏。上海人的独立意识早已觉醒,不愿屈居江苏之下。二是江北VS江南。江北都督府方面,诉求更加前卫,他们要求独立建省,理由很简单:江北在江苏省内的地位一直被无视。江北都督蒋雁行吐槽说,以前江苏省谘议局开会,会场中竟然都讲吴语,江北人士根本听不懂,导致有关江北的议案十有八九通不过。看来,江苏省内的江南中心主义,一直让江北人很不爽。南北之间注定还有大事要发生。三是南京VS苏州。谁是江苏省的一哥?长期以来,这两座城市就互相较劲,互不相让,以致辛亥革命后短短的时间内,省会在苏州和南京之间转了两圈。连程德全都一度非常郁闷,直接找庄蕴宽代理都督,自己跑到上海“养病”去了。两城争执不下,舆论看着干着急,纷纷建议超脱宁苏之争,让镇江来当新省会吧。这个建议当时没有回响,但十几年后竟然成为现实。如今,在网络上,全国最爱内斗的省份排名中,江苏永远排在第一位,甚至得一别名“大内斗省”。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不单单是网民的调侃,而是有某种深刻的历史根源。▲江苏几个城市区位图,下文将会反复提到。一康熙初年,江南省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之后,就给江苏内部的地域之争埋了一颗雷。按照惯例,自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以来,一个省一个省会。但江苏省却出现了“双省会”格局:江宁(南京)和苏州。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寄设于江宁府的安徽布政使司迁走后,清廷在江宁府增驻江宁布政使司,与驻苏州府的江苏布政使司并存。这样,江苏一省之内,分成两个区域管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以及海州、通州两个直隶州,归江宁布政使司管;余下的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由江苏布政使司管。对于这种怪异的“双省会”制度,清朝最高领导人一直也是默认的。乾隆曾得意地说,他下江南的政绩之一是给江浙两地蠲免了三成的赋税,尤其是“省会驻跸之地,加恩更宜优渥”,然后他点了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省会的名。一直到清末,人们仍习惯称江宁为“江南省城”,苏州为“江苏省城”。细究起来,清朝在江苏设立“双省会”其实别有深意:南京扼长江、控南北,虎踞龙蟠,且为明朝故都,在政治上、军事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苏州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经济上。明清两代,苏州一直是长三角的经济核心城市,整个长三角的商业物流网络均围绕苏州展开,地位类似于后来的上海。直到1843年,苏州仍是仅次于北京的全国第二大人口城市。江南财赋的稳定征收,关系帝国的正常运转,而为保证江南财赋的稳定,苏州是重中之重。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反向传导并提升了苏州的政治地位。此外,将苏州设为省级政治中心,可以对南京所在的上江地区进行权力牵制。这是清廷玩区域权势平衡术的一种策略。1860年代以后,受到交通枢纽转移和太平天国战乱的双重影响,苏州的经济地位被开埠仅十多年的上海所取代。尤其是太平天国期间,苏州等地的大量官员、绅商、士人与普通劳动者纷纷避往上海,促进了人才、资金和劳动力在上海的聚集。至此,长三角中心城市由苏州移至上海。历史上,上海曾被称为“小苏州”,到了20世纪初,苏州反过来被称为“小上海”。▲苏州曾经力压上海,全国人口排第二,仅次于帝都北京。二辛亥革命催生新时代,已经失去经济霸主之位的苏州,亟需抓住江苏省会的帽子,才能确保不会在政治上同步陷落。不过,在两江总督驻地南京被苏浙联军攻克后,程德全立即决定将苏军都督府迁往南京,想做真正的江苏都督。这表明在江苏头面人物的心目中,南京的政治地位仍然高出苏州半截。苏州本地绅商担心苏军都督府迁走后,在宁苏之争中处于下风,因此极力活动,希望保住江苏政治核心城市的地位。加上程德全移驻南京后,苏州发生兵变,秩序大乱,苏州商民呼吁江苏都督回驻苏州。此时,程德全在南京遭遇了身份的尴尬。致力于江北独立的江北都督府的出现,使得他这个江苏都督变得有名无实;与此同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决定设在南京,这样南京成为首都,江苏都督也无法在南京继续待下去了。程德全一怒之下,让庄蕴宽代理江苏都督,自己跑到上海“养病”去了。没过多久,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以“苏州事务甚繁”为由,命令庄蕴宽移驻回苏州。庄蕴宽于是回到苏州,整顿秩序,苏州又成了江苏省会。至此为止,经过宁苏双方的博弈,一个成为民国首都,一个成为江苏省会,堪称各得其所。但紧接着,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且拒绝南下任职,北京遂取代南京成为民国首都。作为立法机构的江苏省议会这时强烈支持南京做江苏省会,并强调一省只能有一个省会,要求江苏都督庄蕴宽赶紧回南京。苏州绅商当然极力反对省议会的决定。在此情况下,庄蕴宽突然宣布辞职,程德全再度被任命为江苏都督,并回苏州主持大局。就像我在文章开头所说,当时的江苏出现多个都督府和军政分府,由于各方矛盾调解不下,南京临时政府立法院一度想将江苏划为三个省。袁世凯上台后,以南北统一为号召,不希望各省的分裂导致全国的分裂,因而坚持裁撤江苏省内各个地域山头:沪军都督陈其美想做江苏都督,不被江苏省议会接纳,最后由袁世凯安排了民国工商总长一职,总算化解了矛盾;袁世凯派人到扬州,以中央拨饷30万为条件,让徐宝山自动取消了扬州军政分府……在袁世凯的努力下,江苏终于渐趋统一。程德全亦顺应大势,从苏州再次移驻南京。苏州在与南京的省会之争中,最终落败。清代以来的江苏“双省会”制度,落幕了。▲袁世凯对江苏的统一,堪称居功甚伟。三但是,江苏的麻烦还没完。在宁(南京)苏(苏州)合一、南京被确定为江苏唯一省会的背景下,江北问题就显得十分刺眼。辛亥革命过程中,蒋雁行等人在江北成立江北都督府,与江南相抗衡,意欲从江苏独立出来设省。这既是当时革命大环境的影响,也是江北、江南畛域之分的必然结果。无论是地理、语言还是文化,江北与江南均差异甚大。用蒋雁行的话来说,江北江南强行揉为一省的结果是,江北人士在吴语当道的全省会议上毫无存在感,导致文化上处于弱势的江北,利益常常被无视。宝宝心里苦啊,所以江北人多数不愿附和江南。江南人则把江北当成了文化与族群鄙视链的底端。江北、江南分省的提议由来已久。最晚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就有官员鉴于战争期间江南江北存在文化隔膜、呼应不灵的弊端,建议变通江苏省区划,在江北、江南分别设省。这个建议遭到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反对,遂作罢。到了1904年,正值清末新政改革,江苏著名绅士张謇上书朝廷,建议在徐州设省。张謇的建议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加强控制苏北的目的出发,清政府决定改漕运总督为江淮巡抚,正式设立江淮行省,省会定在原漕运总督的驻地清江浦(今属淮安市),辖区则包括原江宁布政使所辖四府、二直隶州。从张謇上书,到江淮省成立,仅用了一个半月时间。不过,这次苏淮分省却遭到了江苏籍官员,包括张謇本人的强烈反弹。张謇认为江淮省的设置与自己提议的徐州设省建议大相径庭,简直是“非驴非马”,十分失望。一帮江苏籍的头面人物也出来发声反对,指出苏淮分省后,江淮失去苏松的富庶,转为贫,而江苏则失去淮徐的地形,转为弱,对两省都是失分的决定。当然,他们最担心的是,江淮贫瘠,分省后划江而治,盗匪流寇将对江南发起财富劫掠。在各方的反对下,江淮省仅存在不到三个月便宣告“寿终正寝”。由于存在时间太短,绝大多数江苏人都不知道江苏省曾被一分为二。仅仅七年之后,清江浦又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设立了江北都督府和江北议会,要求江北单独设省。江北各县连发通电,呼吁社会各界支持江北分省。江北都督蒋雁行与江北议会均强调,江北在前清时代一直受到苏属人士的轻视和漠视,导致江北人的权利与江南人极不平等,这是“江北列祖列宗之耻”。号召江北人一起努力,争取地位,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对于江北的分省要求,急于重建中央集权的袁世凯当然不会接受。他说,假如江北分省成功,浙江、河南等省纷纷效仿,那国家怎么办!随后,袁世凯电令蒋雁行到北京,另有委任,并裁撤掉江北都督府,归江苏都督管辖。蒋雁行只得表示服从。消息传来,江北民众团体“异常愤激,纷纷集议,拟以死力争
2019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