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情

其他

汪惠迪:用普通话“讲好香港故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香港特区政府在社会层面推广并普及普通话已是刻不容缓。拥有逾98万名追踪者的抖音博主“沪漂女孩艺轩”拍短视频实测“在港一日游只讲普通话”。(视频截图)《联合早报》2月12日转发网媒的一则新闻说,一位有98万粉丝的抖音大陆女博主,日前在社交平台晒出一个题为“挑战在香港一天只说普通话,会不会被翻白眼”的视频,显示她这次到香港因只说普通话而屡遭港人不公正对待。据这位网红说,她先请广东的朋友用粤语询问酒店职员,得知入住时需交按金500港元(约85新元),当她用普通话询价时,答称要收1000港元。她到换汇店用普通话说“我要换港币”,女店员随即向她翻白眼,挂牌汇率是1港元兑换人民币0.86元,店员却用1∶1的汇率给她换汇。到旺角朗豪坊一家食肆买饮品,问道:“你好,请问有人吗?”男店员“当佢冇到”。女网红说,倒是走进“歧视最严重”的餐馆用餐,“店员服务态度正常”。所谓“歧视最严重”的餐馆,我想就是港人所谓“黄丝”经营的餐馆。这并不奇怪,自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警方共拘捕236人,检控140多人,“揽炒派”(乱港暴力分子)已经识相多了。女网红总结说,半年来虽然遇到翻白眼的不少,但友善的人也很多。这也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绝大多数港人对内地同胞还是友善的,乐于助人。不过有位广东网民似是火上加油,留言称“别说会不会粤语了,我们会粤语的过去玩,年轻服务员也会甩白眼,以及给我妈拽英文。”“拽英文”,意思是一个劲儿地飚英语,笔者倒是头一次听说,倒也发噱。《联合早报》2月14日又发表一则续闻,标题是《称在港说普通话被歧视大陆网红被批“为流量抹黑香港”》,新闻说“有媒体人批评网红为了流量抹黑香港”,口出此言者该不会是要“抹红香港”吧。谁不知道,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5年,虽然推行“两文三语”的语文政策,但从社会、家庭、教学、校园、广播、影视、报刊、办公到柜台用语统统是广东话,粤语依然一枝独秀。可是去年7月1日上午,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全世界电视观众都见证了这一幕:从司仪宣布会议开始到会议结束,新任特首李家超和所有宣誓的政府官员及行政会议成员,都讲普通话。普通话成为本届政府就职典礼的会议用语。这在香港史上可是破天荒第一次!因此“七一”当天,笔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香港,普通话的春天来了!》发表在《联合早报》去年7月5日言论版。半年过去了,立春了,香港的春天终于盼来了,可是普通话的春天的脚步,有谁听见了?我们看到的是,当内地有人批评港人对内地讲普通话的同胞“翻白眼儿”时,有的媒体人竟按捺不住,不知从哪里捡来一顶“抹黑香港”的帽子,扣到人家头上。香港特区政府的长官们应该知道,2020年5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就有人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民族地区、港澳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提案》,提出要在全国20%未普及普通话的地区推广普通话,香港就在这20%之中。“东方之珠”香港可是国际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啊,竟然被列入“全国20%未普及普通话的地区”,这是件很光彩的事儿吗?有人呼吁香港政府,要对内地同胞“讲好香港故事”,让他们看到拨乱反正后香港的诚意,感受到香港新的精气神。这个建议我很赞成,但三句不离本行,请问,讲好香港故事用什么话讲呢?是普通话,还是广东话,还是拽英语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因此对内地同胞“讲好香港故事”,首选应是普通话。特区政府的长官们肯定也知道,国家的目标是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要达到85%。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在社会层面推广并普及普通话已是刻不容缓。作者简介:汪惠迪先生是江苏常州人,1984-2000年间先后任新加坡《联合早报》新闻改写员兼培训、高级新闻研究员和语文顾问。退休后先生笔耕不辍,先后担任《全球华语词典》和《全球华语大词典》副主编,新加坡组主持人,在《咬文嚼字》主持“华语圈”专栏。汪先生在华语传承、传播,华语词典编纂,华语规范和协调等领域深耕多年,发表出版了大量的成果。来源:联合早报,2023-02-16声明:本栏目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好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gyq@wh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支持!业务编审:赵世举常务编审:覃业位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把新冠感染者称作“羊”,是歧视的次生伤害

年初至今,全国多地爆发新一轮新冠疫情,感染者数量增多,网络上对感染者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调侃式地把新冠阳性感染者称作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2022年“两会”中的语言文字类提案 (二)

07陈红天委员:加强网络低俗语言管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祥祺集团主席陈红天博士带来的是“关于加强低俗语言管理的提案”。陈红天博士表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这些年来,各类不文明网络“用语”泛滥成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低俗的话语随处可见,更有甚者,连官方媒体和政府官员都频繁使用如“劈腿”、“卧槽”、“尼玛”、“撕逼”这样的词汇。如果任由此种现象长期发展而不加以管治,将不利于国民道德素质提高,更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严重破坏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优秀中华文化。他建议,相关部门需明令禁止官方媒体使用,传播低俗的网络词语。官方媒体和政府官员应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楷模,更应保持应有的格调和操守,拒绝传播不恰当的污浊词句,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加强网络文明监管方面,陈红天博士认为要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建立搜索统计系统,定期对各网站不文明用语出现数量进行统计和排名,定等次、划级别,对情况严重的网站要严厉处罚,限期整改,甚至关停。文化、宣传、工商、工信、公安等部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要积极作为,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定期检查网站不文明“用语”或“词条”屏蔽、管理情况;同时,要将网站维护文明上网环境工作与其今后的资格审批挂钩,用红线督促网站加强自身约束,维护网络文明。来源:《香港商报》,2022-03-0408海霞委员: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材料增加中国故事比重“普通话水平测试覆盖群体规模较大,而且参与测试的人群或将通过新闻、文艺影视作品等发声,或教书育人、肩负立德树人使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负有重要的舆论引导责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海霞日前对记者说,“应特别重视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导向的正确性、内容的贴近性,在朗读备选材料中增加中国故事的比重很有必要。”海霞表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个重要部分(成绩占比30%),是朗读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从国家语委颁布的测试大纲给出的60篇备选材料中随机抽选,“所以每位备考者都会认真准备、反复朗读、熟练掌握,很多人对内容非常熟悉,有些甚至都能背下来”。当前测试大纲的60篇文章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从国外作品翻译过来或是讲述西方的故事。对此,海霞认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背景考虑,同时鉴于庞大测试群体的特殊职业身份,我们更需要多让他们了解、多讲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充分发挥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成就的正能量内容的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各族群众加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调整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朗读作品内容,增加一些新时代中国故事文章,很有必要。”为此,海霞建议,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备选材料中,首先要加大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故事的比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张桂梅老师,还有我国乡村振兴、两次举办奥运会,等等,这些故事真实鲜活生动,充分展示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自立自强、拼搏奋进的精神。其次要加大有关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内容的比重。帮助各族群众增进彼此了解,潜移默化加深民族感情,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03-0409刘宏代表: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讲好中国故事
2022年3月10日
其他

2022年“两会”中的语言文字类提案 (一)

李克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3-0501张云勇委员:应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和运用网络语言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勇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他在2022年提案中提出,应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及运用网络语言。他表示,近几年,网络热词受到广泛欢迎,但也乱象丛生。有些观点认为网络语言跟随潮流,是年轻化的表现。张云勇认为,目前的网络语言有“走偏”的趋势,“许多是简单粗暴、错别字连篇”,中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缺乏判断力,容易被误导。因此,他呼吁,应高度重视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加强监管,建立负面清单。为未成年人营造积极文明、风清气正的互联网语言文化环境。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2-2802王灿龙委员:加快语言文字法修订进程,依法推进和提升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体形式的变革,社会语文生活空前活跃,异常丰富,人们的语言文字使用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语言文字的应用及其相关工作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着一些新挑战。比如网络语言良莠不齐的问题、信息处理中字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比如盲文、手语的地位与规范问题,比如媒体、网络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以及网民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导向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再比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监管职责等,还有涉及语言文字工作的奖励或惩罚措施等,都需要重新从法律上加以审视和明确。对此,教育部高度重视,早在几年前就专门成立课题组,开展语言文字法修订工作的调研和论证。2021年初,教育部又将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于当年10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我作为国家语言文字研究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比较关注语言文字使用及其相关工作情况。2019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提案”,当年被批准立案,并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的办复。鉴于目前语言文字法修订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今年我再将语言文字法的修订作为提案议题,提请国家立法机关有关部门考虑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需要,尽早安排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进入立法程序,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和社会大众的意见,完善修订草案,适时审议通过,使国家各个层面的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得到法律的保障,让语言文字法发挥更加强有力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宣传部门、新闻单位和有关行业借助这次修订,更好地开展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精神和理念深入人心,让全国各族人民切实了解和认识到: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具有法定地位,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03-0203范小青委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零和博弈”热播网剧、火爆IP,网络文学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面对网络文学热潮,传统文学如何坚守阵地、保持初心?这波奔涌而来的“后浪”对“前浪”是吞噬还是助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提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零和博弈”而要“百家争鸣”。“我偶尔也会看网剧,有的是通过视频平台随意刷到,有的是别人推荐。不可否认,其中有些作品还是很不错的。”范小青分析认为,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非常适合快节奏阅读,善于调动情绪,故事节奏紧凑,受到年轻读者追捧。同时,网络文学的创作特征使其更容易被改编成电视剧、游戏、动漫等,从而得到更广泛传播。范小青认为,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文学存在过度迎合大众、不符合史实等问题。同时,网络文学的版权问题、门槛较低以及监管问题亟待重视。“我认为可以对网络文学及影视作品做一个分类分级制度,注明该作品分属哪一个类别,同时对阅读年龄段作出建议。就目前来说,中国的阅读分类并不细,尽管这项工作非常不易,但对于推广大众阅读、引导分类阅读来说还是有必要的。”对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关系,范小青认为应当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做大蛋糕”,以“百家争鸣”的姿态互相促进,共同培养读书土壤,推进全民阅读深入。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3-0304樊一平代表: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堪忧
2022年3月7日
其他

语情快递 | 国家标准:学生教科书字号不得小于“小5号”

今后,无论是中小学、幼儿园还是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教科书、教辅材料、考试试卷、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还是教室灯具、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都必须符合近视防控的要求才行。其中,学生教科书最小用字不得小于“小5号字”;而教学多媒体则不应出现可察觉的闪烁,并符合蓝光防护要求。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受多重因素影响,青少年视力健康每况愈下。2020年,教育部对九省份部分学生的一项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生增加了8.2%,高中生增加了3.8%。孩子们的眼睛太疲劳了,如何从各个方面进行近视防控?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而这一新标准,已被确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记者注意到,新标准将与近视防控相关的教科书、教辅材料、学习用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习用报纸、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以及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都纳入了管理。无论是企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还是校外培训机构等生产、制作、经营或提供的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都必须遵守新标准。比如,按照新标准,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对字号的大小和字体,均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教科书用字,应不小于“3号字”,汉字以楷体为主。小学三、四年级用字应不小于“4号字”,汉字以楷体和宋体为主,由楷体逐渐过渡到宋体。而五至九年级和高中用字应不小于“小4号字”,汉字以宋体为主。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读物,字号应不小于“3号字”,字体以楷体为主。对于教科书中的目录、注释等辅文用字,可参照正文用字适当减小,但小学阶段最小用字应不小于“5号字”。初中和高中阶段最小用字应不小于“小5号字”。新标准对教科书中文字每行之间的行距也进行了“差异性”规定。其中,小学一、二年级,行空应不小于5毫米;小学三四年级应不小于4毫米;其他各年级应不小于3毫米。此外,新标准还要求,课业簿册要图案、文字印刷清晰完整,不应有明显污迹。学习用报纸要墨色均匀,深浅一致;印迹清晰,不应有影响识别的糊字;不应有明显水印。而对于如今教学中常常使用的多媒体,新标准则提出,教学多媒体不应出现可察觉的闪烁,符合蓝光防护要求,使用时屏幕亮度不应过大。。来源:北京日报,2021-03-10
2021年3月12日
其他

讲座预告 | 苏金智:国家话语能力:生成、传播、管理与提升

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语言规划与国家话语能力建设”系列讲座
2020年12月8日
其他

良言三冬暖,恶语六月寒:危难之时更需语言正能量

近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四处肆虐,一场生命保卫战正在全国激烈展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既需要医疗队伍和相关物资的援助,也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更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古言道:“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可赋能,能通心,也能暖心,还会伤人。在这场生命保卫战中,如何发挥好语言的力量,让语言赋正能、不伤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据我们观测,在有关抗击疫情的各种表达中,既有鼓舞斗志、增强信心、感人肺腑的暖心话,但也出现了有损文明、令人不快的不雅音。这不仅仅是语言表达问题,而且折射出社会文明,也关系到这场“战疫”的成败。为此,我们应该为良言致敬,为恶语说不!1.
2020年1月31日
其他

语情快递︱人工智能正在倒逼翻译行业进步

语言的信号和信息功能完全可能被AI替代,但语言的感知、感受、交流以及人文和专业知识传播的部分,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所以语言才是人类最后的智慧高地。
2018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