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楼市的“恐慌性下跌”,究竟啥时才是个头儿?

拓海 大碗楼市 2023-02-11

大家好!我是大碗楼市头号碎嘴拓海同志!

非常高兴跟大家聊聊“楼市风向标”深圳楼市那些事儿。

稿子不长,我努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文章后面的实战狠招,也许同样适用于你的城市…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添加我们小助理的微信,回复“收割房东”免费索要关于该话题的深度研报一份哦!

11月10日,一枚重磅炸弹在深圳楼市炸开了花——

传说中的“房投第一城”这次竟然连招呼也没打,一口气发布了4422套人才房:

不要积分,也不要轮候,均价20520元/㎡起步,相当于照同板块新房直接打了个六折。

最关键的是,认定人才的门槛真心不高:

本科(或符合本市发展需要的二级技师)、深户、3年社保;

没买过政策性住房,也没享受过人才购房补贴;

这些房子合同满10年取得完全产权后就能转手。

看到此情此景,遥想那个花式炒房的曾经,让我忍不住想问候一句:

“二狗子,你变了…”

深圳楼市的变局,超乎想象…

其实,人才房的进击,只不过是深圳楼市变局的冰山一角。

其真正的变化,还在于阶段性的供需关系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市场信心。

时至今日,无量下跌的行情,就像传染病一样在这座“地方很小、产业很强、需求很足、业主很会”的城市蔓延:

刚刚过去的10月份,深圳二手房只成交了1733套,勉强够5000套荣枯线的1/3。

而当前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已经突破了10万套大关(存在重合挂牌)。

掐指一算,就当月月都能成交2000套,去重后全部清空也得3-4年。

还记得当初二手房指导价刚刚出炉,深圳房东与客户的关系是这样的:

-孙Z,你看二手房指导价出来了…

-爱上哪指导上哪指导去,反正我不接受它指导!

现如今,还是这俩人,画风却变了:

-大爷,来看房啊,指导价出售!

-嗯,我也不想接受它指导…

就连一些过去表现异常坚挺的区域板块,现如今也扛不住了;

“深圳永远涨”的信仰图腾——百花、香蜜湖、八卦岭、华强北四大学区,成交价纷纷跌回了三年前。

除此之外,11月、12月全深圳还有约12000套新房上市;

叠加没卖出去的新房库存,岁末年初能有近4万套新房在寒冬里群殴。

你以为深圳新房的日子,就那么好过吗?

非也!刚刚过去的10月份,深圳新房整体去化率只有23.8%;

较往年45%的平均水平相比,是个大写的腰斩。

当说不说,深圳有多少新盘在维权,麻烦0755的朋友在评论区留个言讲讲,让大伙儿开开眼…

至于维权的老少爷们,也不妨扪心自问一下:

咱维权到底是因为外立面缩水、地板空鼓、厨卫设备不达标,还是因为加着杠杆往上冲,但房价没涨到心理预期?

话说到这个份上,恐怕各位看官心里都有了答案。

其实,深圳房价阴跌跑不了俩原因——

其一,从2018年起,大量投资需求高位入场,现如今基本面和信心双双遇冷,观望情绪加重,那帮搂着杠杆冲锋的勇士实在撑不住了;

其二,有二手房指导价的前车之鉴,导致人们对税改、人才房这类消息面因素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强悍如我与观望调控:深圳这座城的AB面

可即便如此,深圳仍然是座神奇的城市。

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着500多家上市公司、但商品房只有200多万套;

尽管城市配套略逊色于其它一线城市,但它已经开始“砸钱恶补”;

1700万常住居民,平均年龄只有32岁,真正住在商品房里的连1/2都不到。

当然,我还听过更邪乎的说法:在深圳有一套商品住宅,你就跑赢了93%的常住人口。

不管是吃饱喝足拍肚子的,还是走街串巷摇铃子的…只要在深圳这一亩三分地搬砖,就没有不想在这儿买套房的。

所谓“来了深圳,迟早当上惠州人”,不过是许多匆匆过客无奈的自嘲与调侃。

购买力强、供给量少,原本是深圳楼市最大的基本面;

可现如今,增长下行压力、美元加息周期以及二手房指导价等因素冲击着需求端;

人才房、安居房、租赁住房、商改住等多类型物业冲击着供应端。

在这种极度拧巴的情况下,深圳楼市呈现出极其特殊的一面——

短期供过于求,长期供不应求。

换句话说,眼前的高挂牌、低成交现状,更多是结构性、阶段性问题。

需求并不是真的不存在了,只是被无数复制粘贴的观望情绪暂时掩盖。

斗胆猜测一下,如果深圳也像杭州那样“认房不认贷”了,那么房价分分钟就能冲上去。

正是这样的现实,才更加削减了深圳进一步松绑的可能性。

那么,深圳就没有卖地的冲动吗?

有,但是不强烈。

从2017年至2020年的四个年份里,深圳累计卖出1200万㎡土地,在全国一二线城市里排名垫底。

2021年,全深圳累计卖出524万㎡,作价1121亿,尽管卖地规模空前,但其土地财政依赖度连40%都不到。

除此之外,2021、2022两个年份里,深圳土拍依然维持着相对较热的局面:

国央企、城投系托底的情况非但没有大规模出现;

甚至在2022年4月底的土拍中,还贡献了7宗成交地块溢价全部触顶的名场面。

在这种情况下,若需求端进一步放开限购,对拉升土拍的边际作用已十分有限,但对拉升房价的作用会十分明显。

显然,从房住不炒和先行示范区两重维度去考虑,深圳完全没有动力去干这个事。

如果没有更多实质性松绑利好,深圳楼市的下跌局面恐怕还要持续一阵子。

退一万步说,即便商品房市场真要出现实质性松绑,恐怕也要等到新税制改革落地+各种保障房供给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目前,中央财政已经明确将加大对深圳的支持力度。如此一来——

不仅个税比例将有所降低,高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会进一步提高;

而且,相信深圳会借此机会加速补齐教育、医疗等配套方面的不足。

毕竟,当下的深圳要完成两个历史使命:

其一,要保证科创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前沿竞争力;

其二,要保持对中高技术人才的持续吸引力。

想实现上述两个目标,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大众心理预期是必要的前置条件。

深圳要腾笼换鸟,本质上说,就是要驱赶炒房客,召唤回曾几何时最敢想敢拼的那群人。

某种程度上,这座城市的基本面有多尖锐,其遏制投机情绪的手腕就有多强硬。


慢牛的深圳,置业逻辑正在悄然生变…

所以说,房价高速上涨的时代真的很难再有了。

但你要将好城市的房地产当作慢牛市场来看,深圳依然是最值得看多的城市之一。

产业端,深圳凭借一己之力,坐实了“湾区硅谷“的名头;

供给端,商品房的低规模供给一时半会难以扭转;

需求端,深圳的购买力与安家愿望依旧双双有增无减。

加之近日央妈和银老大发布16条,楼市的再度转向几乎已成定局,接下来,全国范围内不排除更大规模的救市;

从外部因素看,待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像深圳这样的核心城市资产价格,也大概率会迎来回暖。

若当前手上没有深圳房票,且职业发展与深圳强势产业配套度不高,不建议挤到深圳来凑热闹;

若当前已手握深圳房票,无论刚需也好,改善也罢,眼下确实可以准备好银两,慢慢挑、慢慢选。

种种迹象表明:接下来的2-3个季度,很可能就是深圳置业的又一黄金窗口期。

不过,要格外注意考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当前深圳普通住宅的倒挂现象正在走向消弭;

仅存的倒挂现象,只在少部分区域的豪宅项目才有。

纵观整个深圳的新房价格,未来大概率还会以稳为主——

譬如年均涨幅保持在5%上下,似乎已经成了各方的理性共识。

自住家庭不妨多从需求本身出发考虑问题:配套如何、通勤时长、居住体验、家庭现金流等等;

如果是纯投资,就要琢磨琢磨:

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体量被占用4-5年,到了卖的时候能否接受年均5%的涨幅…

如果你盯紧的是深圳的二手房市场,不妨再给自己一些耐心——

根据自家预算划定好区域和板块后,马上去活捉高价位、高杠杆入局的房东。姑且称他们为“两高人员”吧。

这帮人大多入场于2018-2021年二季度前,其中,高杠杆人群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三成首付进场的;

2)抵押贷额度过高的;

3)首付都是东拼西凑的;

4)好巧不巧目前面临失业的;

相信我,全深圳1700多万常住人口中,比他们心理防线脆弱的人不多。

后半夜酒吧门口“捡尸”都看到过吧?

这时候,咱们一手准备好票子,一手准备好华子——

充分发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十六字方针,与“两高人员”周旋。

接下来一段时间,深圳或许不缺笋盘,但缺的是挖掘笋盘的眼睛…

各位老铁,更详尽的深圳楼市话题内容,欢迎添加小助理微信,回复“收割房东”即可免费索取相关研报哦!






专题研究:

万字长文:上篇 | 中篇 | 下篇

专题研究:

万字长文:上篇 | 中篇 | 下篇
螺旋解体:上篇 | 中篇 | 下篇

 城市调研:

重庆:一线调研 | 城市分析 | 政策分析 | 两江四岸 | 集中土拍
杭州:楼市预警 | 行情分析 | 购房现状 | 新房摇号 | 趋势判断
环京:固安 | 雄安(上) | 雄安(下) | 北三县 | 燕郊 | 香河
上海:调控政策 | 大虹桥 | 改善置业 | 五大新城 
苏州:城市发展 | 规划布局 | 楼市现状 | 工业园区
西安:城市发展 | 城市规划 | 选筹建议
成都:成都商业 城市板块 楼市分析
武汉:城市分析 | 武汉与重庆
南京:楼市概况 | 板块分析
合肥:楼市规划 | 板块分析
天津:学区房 | 楼市妙计
长三角:宁波 | 嘉兴 | 南通 | 义乌 | 温州 | 台州
大湾区:投资逻辑 | 东莞(上)| 东莞(下)| 佛山
其他城市:石家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