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渝,向“绿”破题

伏一晨 重庆瞭望 2024-01-12
山之下,江流永。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重庆,不仅盛满了巴山渝水的独特韵味,也承载着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无限可能。

日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在重庆举行。川渝两地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在会上表示,将打破行政界线和部门分割,共同保护“六江”生态廊道这一天然纽带。

1月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迎来四周年。在这个节点上提出“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既是两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要求,也昭示着未来深化合作的方向。

同饮一江水,共谋新发展。那么,在接续唱好“双城记”的路上,川渝两地如何进一步用好“绿色”筹码,破解以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课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神奇的北纬30度线,孕育了地球上最为闪耀动人的文明;其中的中国段,则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

重庆、四川同处北纬30度附近。该纬度属于亚热带回归高压带,理应干热少雨,但青藏高原隆升,使川渝两地气候温润多雨,造就了“山城雾都”“天府之国”。

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西南大地上,六条江水纵横交错,贯通城市与乡野,有如一条条涌动的大动脉,将川渝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此次规划亮相的“六江”生态廊道主要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和涪江的干流沿线区域,涉及总面积约3.51万平方公里,串联起了成渝地区双核及46个重要节点城市。

而当我们以空间规划中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概念观瞧“六江”,更能体味其中独特的价值所在。

优质绿色产品的生产地。“六江”生态廊道地处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独特的地形地质,为沿线地区发展特色渔业、林业、立体农业等奠定了基础。比如我们熟知的护国沙田柚、合江荔枝、泸州桂圆、宜宾夏橙、巫山脆李、忠县柑橘、江津花椒、涪陵榨菜等特色农产品均来自“六江”沿线。

而此次《规划》中提到的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推动天然食品、竹木产品、道地药材、矿泉水、天然纤维等特色生态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也皆因“六江”独特的自然禀赋构成了最大的“绿色”生产力。

两千八百万人口的生活区。《管子·八观》中有言:“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为足矣。”而“六江”无私哺育着千千万万巴渝儿女,数据显示,2020年“六江”区域总人口约2804万,人口密度约798人/平方公里,在川渝两地平均人口密度中居于高位。

宜居宜业宜游,让“六江”成为川渝两地的经济腹地和对外传播的重要文化窗口。

长江上游与美丽中国的“生态线”。“六江”横跨川渝、联通长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带,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区。此次《规划》中专门划定出了一份保护名录,涵盖“六江”地区的江心绿岛、河流湿地、峡谷、湖库、珍稀动植物等5大类、共180处重要生态资源,其中部分更是“六江”流域独有。

不夸张地说,“六江”既是我们可感可知的美丽“生态线”,也是中国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抹“绿”,值得我们悉心呵护。

工作人员查看长江鲟生长情况。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而川渝两地在这条绿色的现代化之路上,已有不少合作:成立川渝“双碳”产业计量创新联盟、协同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联合打造川渝河长制合作3.0版……但如“六江”这样,针对两省市流域做出大范围的生态保护联合规划,还是第一次。

川渝将《规划》的完成期限确定为2035年,这与国家规划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时间节点高度一致。换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是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一环。

但目前来看,仍有部分问题让川渝的绿色纯度不够、成色不足:

发展质量不均,区域生态呈现“渐变色”。重庆工商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虽总体稳中有进,但区域间的差异却在变大。

尤其是成渝双核及周边地区存在“生态环境凹陷”:愈靠近城市圈中心,绿色便“褪色”地愈发明显。早期粗放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模式让自然环境恶化,也让绿色越来越少,成了地区发展中的“渐变色”。

治理方法不当,绿色成为脆弱的“附着色”。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广泛普及,环保成为许多地方工作的“重头戏”。

但也有一些地方治理方法草率,忽略自然生态科学性,甚至搞“盆景”项目、环保形象工程,“伪生态、实损害”,产出的“绿色”往往昙花一现。

机制尚未健全,评价体系缺少“标准色”。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李佳佳看来,川渝两地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奠定了此次《规划》的基础。但仍需看到,“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是跨省域、跨流域的一体化保护修复工作,川渝两地在保护机制、修复标准、资源共享、一体监测等方面,还有许多壁垒需要打通。

只有让绿色在两地的评价体系中成为“标准色”,才能让两地一体化生态保护更有抓手、川渝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更上层楼。

南岸区广阳岛美丽的田园风光。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六江”一条廊,川渝两地绿。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双方继续深化拓展合作领域,守护好这一抹“绿色”早已成为题中之义。川渝两地跨界江流的保护,如何双向奔赴?

推进“破壁并轨”,共绘绿色画卷。地理上的川渝毗邻地区众多,亲如一家,而要让绿色画卷在川渝大地上连点成片,两地还须同心同力。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专门提到了两地“破壁并轨”的多项举措,比如:细化体制,依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国土空间专项工作组”,打破区域、流域、行业领域分割限制,细化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主体责任;健全机制,建立沿江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制度、支持科研平台协同攻关、共同探索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注重“数治”,统筹川渝地区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大数据,建立水文、水质、地灾等数字化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机制……

如此,才可让两地使出合力,解决真问题。

下大力更要下准力,绿色之中更显亮色。“六江”生态廊道呈“带状”分布,流域沿岸既有人类聚居区,也有生态保护区,需要因地制宜,找到关键问题,一地一策,明确保护方向。

在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所高级工程师师贺雄看来,“六江”流域内的生态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需要既从全域出发,看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互构关系,也看到一域之内不同生态主体带来的影响。

比如,《规划》中提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只有充分认识保护对象的差异性,才能保证保护手段的科学性,并协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陆地,分流域明确生态廊道建设主攻方向,系统推进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综合治理。

▲奉节县长江边的脐橙林中,村民正在运送新鲜采摘的丰收果实。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以常态促长效,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六江”生态廊道建设目标之一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区域范例”。可以预见,对“六江”生态廊道的生态保护利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科学治理与自然修复,而这离不开常态化机制、多元化参与。

师贺雄认为,每个人都是人地关系、人水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参与者和构建者,针对“六江”生态廊道的保护建设,大众力量和专业力量缺一不可。长远来看,仍要持续推动规划宣传、普及和互动的常态化,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工作,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川渝携手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通过共建、共保、共享,定能让生态廊道更美丽、长江上游屏障更稳固、人民收获更丰裕。


责编丨杜铠兵
责校丨冉苗俊 周宝琴
主播|伏一晨
审核丨王方杰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2024,重庆经济怎么发力?

● 叫停“牵连”,值得点赞!

● 重庆如何“雪”里掘金?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成渝,向“绿”破题

伏一晨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