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时代的冷热|麦克卢汉“冷热媒介”概念辨析(三)

批评·家| 院外 2022-10-04


编者按|

《理解媒介》一书自问世以来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冷热媒介”这一对概念就是讨论的焦点之一。麦克卢汉认为,冷媒介是清晰度低、要求受众高度卷入的一类媒介;热媒介则与其相反,是一种清晰度高、允许卷入程度少的媒介。BAU学社成员专门就“冷热媒介”概念进行了一次辨析,希望以此作为理解麦克卢汉的一处切口。院外将分四期推送全文。本次推送的是第三节,院外分三期推送该论文的其他部分,以及媒介论与技术论之异同的相关研讨专题。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概念辨析 (三)

本文4000字以内|接上期

今天的冷热:颠覆还是延展?



我们不妨还是从电影和电视这对例子入手。上一节中谈到,电影的硬件是高清的、剪辑是紧密的,在电影院里的观众是没有选择权的——电影是冷的;而电视屏幕是粗颗粒的,编排是松散的,沙发上的观众是手握遥控器的——电视是热的。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麦克卢汉并不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当然他也没有看到法国新浪潮电影人对电影的更新,那些马赛克似的剪辑给电影的“完整”内容撕开了裂缝。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这一类电影,我们自然有理由质疑:电影还是热的么?这是不是说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在这里失效了呢?像我们之前谈到的一样,麦克卢汉谈的冷热媒介不是一对二分的属性,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和体验。


同样的,《理解媒介》写于1964年,那时候麦克卢汉看到的电视屏幕的确是粗糙的、低画质的。到了莱文森写《数字麦克卢汉》时,电视屏幕可以达到的尺寸已经远远大于麦克卢汉的年代,并且已经具有了录像功能,可莱文森仍然认为即便如此,他看见的电视在视像感染力上和电影相比仍然是望尘莫及的,虽然电视的确是在升温,但它还没有热到能把自己的冷外壳击穿。那么今天呢?今天的电视是什么样的?


今天电视屏幕的尺寸大小、画质的清晰度,早已不是限制视听体验的技术因素,甚至可以说,今天的电视屏幕在清晰度上和电影屏幕已经相差无几,具有3D功能的电视也已经问世。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戴上3D眼镜,配合立体声组合音响,再关上客厅的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和坐在电影院的座位上看电影,已经可以达到几乎相同的视听体验了。


另外还有一条值得关注的变化发生在电视上,“小米盒子”一类的产品让电视屏幕变成了电脑屏幕的另外一个版本。在麦克卢汉的时代,虽然观众手握遥控器,但如果错过一档节目的播出时间,就要等到电视台重播时才能看到;在莱文森的时代,录制一场球赛,需要提前将录像带塞进录像机,设定时间,并且确保电视机在那场球赛播出的时段停留在那个频道。但是今天,我们只需要连接上网,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从“盒子”里调出任何你想看到的节目。在这里,人主动性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变化和莱文森谈到的,当热的文字出现在冷的网络上时发生的变化相似“把文本上网,就是热性的印刷物,放进全球互动网络的冷性互动中去,而这一互动还配备了屏幕。”印刷术将文字固定在纸上,使它成为麦克卢汉笔下的一种重要的热媒介;电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要求互动,或者说提供互动的冷媒介,以电话为原型演变出的网络同样也是冷的,那么当热文字成为冷网络的“内容”时,热性的文字也有了冷性互动的动力。


而电视虽然在技术的更新下,在清晰度上的确还在升温的路上,但另外一方面冷性网络的拉扯力让高清电视依然保持了一种温情默默的姿态,邀请着我们的互动,同时它又容忍和吸纳了这种互动。所以说,今天的电视仍然具有冷的元素,虽然今天的冷和麦克卢汉所体会到的冷已经不尽相同。

 

上一章中我们还谈到了麦克卢汉引用的“女子戴眼镜,男子少调情”这一谚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用这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冷热媒介这一概念,并且由此链接到了莱文森谈到的网络匿名聊天室带给新千年初的人们的刺激。这个状态延续到今天依然适用,今天网络聊天室已经消声灭迹,取而代之的是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中的人们所给出的信息似乎比聊天室里的要丰满的多,在今天想了解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比如照片、星座、血型,只要打开他/她的微博主页便一目了然。我们可以把这视为冷网络中的热元素。但社交网络中的网络红人鲜少在现实中拥有和网络上一样的受追捧程度,甚至有当网络红人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时,网友纷纷大喊失望的事例。因为在社交网络中,红人们刻意或非刻意的给出的信息不完全,留下的空白邀请观众补充。这里的说的形象不仅仅是照片,而是人格上的不完整,网络的冷给了他们可以给自己“塑形”的空间,或者说给出了空间,让观者为他们“塑形”,但现实的热却不允许这样的“塑形”。或者说,网络的冷塑造了他们,当他们来到温度稍高的媒介中时,便会不适应。


还有一种例子,在社交网络中,当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被它激发出的讨论往往是非常热烈的,而这种“热烈”恰恰是由网络的“冷”造成的。网络上不完整的个人形象使得说话人不用为其言论负责,于是“键盘侠”们可以“畅所欲言”,他们往往会给出许多漫无边际的评论。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发生爆炸袭击事件,在警方宣布嫌疑犯之前,网友们充当起侦探的角色,人肉搜索出了“嫌疑犯”,甚至官方媒体也引用了自媒体的“侦查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嫌疑犯”的家属受到了匿名者的骚扰、恐吓甚至是死亡威胁,直到警方不得不提前公布侦查进度,以此保护无辜者。在这个例子中,网络的冷,成为了信息发布者们的“保护伞”,在“保护伞”下的言论似乎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于是在网络中的人们常常做出一些在现实中不会做的事情。


这个例子还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提示,麦克卢汉所说的冷和热既不是媒介的固有属性,也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对于温度来说,过热和过冷都是会让人不适的,媒介也是一样,过热和过冷的媒介所带来的影响,或是所给人造成的伤害其实是相似的。在媒介的拉锯战中,保持一个中间的温度,才是最让人舒适的。

上节中,我们还谈到了关于电话为什么是一种冷媒介的问题,我们说电话是一种冷的媒介是因为它本质上便是一种邀请参与的媒介。再来审视一下我们自身。之前我们谈到了当文本出现在网络中时发生的变化,那么当电话聊天出现在网络上时又是什么样的呢?麦克卢汉没有能看到今天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一类的应用程序同时具有了印刷媒介和电话的效用,但是这些效用又是搭载在网络之上的。用文字发送微信时,文字允许互动也要求互动,这一变化和之前谈到的,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字相似,但不一样的是,出现在网络聊天中的匿名性在这里被取消,我们发微信时明确的知道对方是谁,但是口头交流中的许多细节还是无法在那里被体现,比如我们无法把握对方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甚至是语气。这是文字信息的情况,但微信同时还具有语音信息的功能,发送语言信息和打电话的不同在于,语音信息没有电话的即时性,打电话时得到的即时回复是电话中带有的热元素,而这一热元素在语音信息中也被取消。


我们再回想这样一个细节,当我们使用微信时,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发送文字信息,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语音信息。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你更加愿意收到文字信息?什么情况下更加愿意收到语音信息?这和电传打字机与电话的关系相似。今天的我们像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字给我们更加正式、确定的感觉,所谓“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这个情况看起来有一点复杂,这让我想起了麦克卢汉的一个比喻,他说新的媒介很像是俄罗斯套娃——媒介层层相套,媒介里还套着媒介,直到最古老的思维这种媒介本身。我们接触到任何一种媒介时,都会体会到走在它前面的媒介,但一种新媒介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以什么方式使我们注意到它所包含的旧媒介。那么打开套娃,微信包裹着的依然是文字、电话、以及屏幕这三个更为古旧的媒介,这种嵌套结构让我们在遇见新媒介时往往觉得棘手。更加复杂的是,媒介和它生长的环境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交互的、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关系并非我们所熟悉的由因到果,而是一种相互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但值得高兴的是,面对加速中的媒介,在它扑向我们之前,我们起码开始学会分析,试着理解它们了,这对于麦克卢汉来说,便是习得“艺术家”本领的第一步。

 

这一节中我们从麦克卢汉的语境出发,把麦克卢汉所用的例子放到今天,我们看见了电视的升温,看见了冷网络中的热元素,看到的电话在今天的变体,也许有些变化看起来与麦克卢汉的判断不同,但这并不说明麦克卢汉的判断出了问题,或是他的理论在今天已经破产。这些变化恰恰再一次说明了,冷热媒介的交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是交错相连的。在接下来的一节中,我将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麦克卢汉为什么要写“冷热媒介”,或者说,对于麦克卢汉来说,“冷热媒介”到底意味着什么?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论文邹雪尔 

导师|周诗岩

责编|XQ   

相关推送|


从自恋者到艺术家

纳喀索斯的宿命

上|总体危机……更是西方两千多年文明进程中,技术发展使人的自主性不断败下阵来的感知危机。

中|你的肉身在这里,而你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却加速延伸出去与他人共享在电子的世界。

下|要么挑战,要么崩溃。而艺术是唯一的解救之路……“艺术,是任何你能够凭之侥幸逃脱的东西”。

本文选择麦克卢汉思想中最容易被简化和误解的三个要点切入,作为重新读解的引线:其一是媒介与内容的关系,以此深入媒介隐蔽的作用机制;其二是媒介与人的关系,以此深入媒介在社会世界中带来的危机;其三是面对危机的解救之道,以此深入他对“艺术家”的界定与期许。这三方面同时也构成我们在该书面世五十年后的今日,在关于“媒介”的论争被反复刷新之后仍需要重新阅读它的理由。


《理解媒介》校译与辨析

一|校译练习以加注的形式将字、词、句从多重语境中爆破出来,在“冷”与“热”的感知交替中指向一种新批评的可能。

二|我们神话性地活着,却继续在单一平面上支离破碎地思考。
三|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幻。
四上|我们的文化太过偏重技术,以致产生麻木。
四下|在电子时代,我们身披全人类,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

本文是针对《理解媒介》前四章所做的校译练习。参考的英文版本是:Routledge Classics出版社的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2001年版 ;简体中文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下文中称“原译”),何道宽译,2011年版;以及台湾猫头鹰出版社的繁体中文本《认识媒体:人的延伸》(下文中称“台译”),郑明萱译,2006年。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各版块汇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