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县域经济如何更“经济”

彭迪云 当代江西 2023-09-2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全盘活。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抬高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底板?我们特邀南昌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彭迪云进行解读。


在我国新一轮“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繁荣兴旺”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县域是重要的基石和支撑。

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深化完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江西实践路径,加快构建“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支撑”区域发展新格局。

这一部署策应了“多极化+一体化+均衡化”的空间整合趋势,凸显了县域经济“战略底板”的支撑作用,勾勒出强县富民、抬高底板、多点支撑的空间奋进路径。

永修星火有机硅粗单体年生产能力已达50万吨,排世界前三、亚洲第一。卢园林/摄

县域经济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强基赋能的战略使命。

县域是指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和县。截至2022年末,我省辖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61个县、186个街道、832个镇、560个乡。

县域经济则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是国民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底部基础,处于承上启下、沟通城乡、总揽农村的战略位置,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点和难点。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

区域经济、省域经济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上。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短板、潜力等均在县域。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持续强化县域经济支撑,是把省委思路举措落实到位的紧迫任务。

新时代以来,我省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其发展面临市场主体不多、经济底盘不厚、经济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等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

当前,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总量跨越、质量提升、动能转换、城乡融合、开放协同的关键阶段。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为空间和有效支撑,围绕“县域经济提质、县域治理提效”合力攻坚,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抬高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底板。

高位推动,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统一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工作,对县域发展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面对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全省上下要深刻认识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必须肩负的战略使命,是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紧握的战略抓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拓展的战略空间。

尽快出台我省推进“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及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重点明确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目标定位、主要任务、专项行动计划、考评与奖励办法及保障措施。

召开一年一度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实施分类管理及考核评价,引导各县(市、区)在各自赛道上比学赶超。

示范引领,推动县域竞相发展

实施经济强县工程。聚力打造一批产业有特色、竞争有优势、发展有后劲的经济强县。支持南昌县全国百强县争先进位,培育丰城市、贵溪市、高安市、樟树市、乐平市、进贤县等全国百强县后备梯队。鼓励各县(市、区)竞相发展,实现弱县赶超,强县跨越。

打造特色产业。重点选育和打造优势明显、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建成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板块和网状经济,带动形成“一县一品”“一业一品”。

加快培育特色县(市、区)。支持各县(市、区)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发展潜力、增强综合实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培育一批制造强县、农业强县、服务业强县、信息化强县、旅游名县和生态建设标杆县。

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建设治理

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科学编制县域规划,提升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和基础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功能,完善县城功能品质。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以城乡融合畅通县域经济循环、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激发县域增长潜能、助推县域绿色转型。深化多点多极支撑的城乡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打造区域核心节点,重点建设中心集镇及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和农业特色镇,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村邮站、电商服务站点、农村便利店等网点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

改革创新,释放县域动力活力

持续深化放权赋能改革。重点推进扩权强县赋能改革,探索实施县(市、区)“点菜”、省市“上菜”的菜单式赋权模式,按照“依法下放、应放尽放、宜放则放”的原则,合理有序下放一批省、市两级相关权限到县(市、区),提升县级自主发展能力。

以创新求变的精神解决县域发展难题。在闲置资源利用、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政策扶持、用地保障、人才智力支撑等方面探索制定有一定改革含量的政策举措。例如,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土地指标差别化配置机制,推动县(市、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参与省内交易等。

扩大开放强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困难已不再是“县”而是“域”的问题。需要通过扩大开放盘活资源、汇集要素、吸引人才、升级功能、激发活力,形成更具引领力、竞争力和辨识度的县域矩阵。

健全机制、有效管理。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主体赋能机制、发展竞合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坚持上下共担责、条块相结合。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团结就是力量》为何经久不衰
赣西城市群如何舞动腾飞之翼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吴志军:“两翼”联动助力赣鄱崛起
省域副中心,赣州成色几何?
抗战牺牲的第一个江西籍将军
省会都市圈,南昌何以挑大梁
你所不知道的《资治通鉴》幕后推手
华为归来,逆袭有道
合力奏响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新乐章
“李佳琦们”翻车背后的流量陷阱
美酒加咖啡,创新不能止于“一杯”
全省第一批主题教育“面面观”

李渡烟花为何那么“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