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赣西城市群如何舞动腾飞之翼

叶景顺 刘杨 当代江西 2023-09-23

从全省区域版图来看,由宜春、新余、萍乡组成的赣西城市群犹如江西之西翼,江西要变强,翅膀必须强。新时代,赣西三市如何贯彻省委提出的“坚持以转型促发展”的总要求,既实现自身华丽蝶变,又抱团发展形成合力?


从高空俯瞰赣西大地,浙赣铁路、沪昆高铁及沪昆、昌铜、昌栗高速横卧东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越织越密的立体交通网络,让宜春、新余、萍乡三市主城区基本形成1小时经济圈,在全省区域布局中的赣西板块互动越来越活跃。宜春因锂而盛,新余因钢而生,萍乡因煤而兴。赣西历来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城镇化水平较高,中心城市紧密相连、同城化趋势明显。作为传统工业与传统农业交织并存的地区,一个时期以来,赣西钢铁、煤炭、盐化、花炮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结构不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势在必行。“以转型促发展”,这是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对赣西城市群发展的定位和要求,也是宜春、新余、萍乡三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清晰主线。面对新一轮区域竞争升级态势,赣西城市群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互利共赢、共舞精彩?

江西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组装动力电池包,为产品下线测试做准备工作。廖凯 / 摄

宜春:“锂都”焕发新机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进一步明确宜春赣西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这是宜春宝贵的发展机遇。而宜春要如何挑起赣西区域中心城市大梁?“要在区域协调发展上聚力攻坚,做强宜春中心城区,做活县域经济,推动全域协同发展,加速打造一批经济强县和特色名县,使宜春成为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高地。”宜春市委书记严允在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以产业之进赋能中心城区之强。在宜春经开区,记者欣喜地看到,国轩高科、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头部企业竞相落户,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实现“井喷式”发展,催生出头部企业聚集的“宜春现象”,带动一批中下游配套企业相继落户。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日渐形成,激发出宜春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的雄心壮志。2022年,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营收达111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成为宜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产业之变激活县域经济一池春水。智慧化种植、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物流……数智赋能让“中国药都”樟树的中医药产业焕发新机。“每年我们投入真金白银引导企业数字化改造,更新自动化设备。”樟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廖春红说,通过改造提升老园区,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中药饮片产业园,实施“机器换人”项目175个,带动企业相关配套投入超34亿元。袁州医药产业、宜阳新区数字产业、明月山文旅康养产业、丰城循环经济、高安清洁能源等蓄能成势,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国内国际“双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设施完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丰富的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是宜春手握的又一张“好牌”。今年8月8日,宜春港樟树港区河西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通过交工验收。该项目大量运用智能化和节能环保技术,建成后将承担樟树及周边丰城、高安、新余、新干等地大宗物资中转运输任务。以樟树港区建设为缩影,宜春大力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宜春铁路综合物流园、中国(宜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宜春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流通平台加快建设,商流、物流、信息流与产业深度融合,区域消费能级持续提升。宜春,这座“其气如春,四时咸宜”的产业新城,正脱胎换骨、吐故纳新,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中国宝武新钢集团生产的0.1mm宽幅超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林文韬/摄


新余:“钢城”迎风起舞新余因钢设市,有着鲜明的工业基因。一千多年前,新余就点燃了采矿冶铁的炉火,到明代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铁基地,诞生了《天工开物》这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余钢铁厂、江西钢厂的成立,奠定了新余钢铁之城的地位。然而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等弊端愈加凸显。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余发展的关键命题。借船出海,靠大联强。去年11月,新钢集团正式加入中国宝武大家庭,借助中国宝武在管理、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重组后的新钢持续优化资源配置,高端产品研发硕果连连。创新驱动迸发乘数效应。从0.15毫米到0.1毫米,从“国内最薄”到“世界最薄”……今年3月至6月,在短短3个月时间,新钢集团“手撕钢”实现50微米的跨越,这既是新钢牵手中国宝武之后结出香甜果实的一个缩影,也是新余产业转型升级之变的有力证明。今年上半年,新余市钢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40.43亿元,钢铁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40%,支撑起全市工业经济基本盘,也成就了自身产业的华丽蝶变。8月18日,新余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吹响“以转型促发展,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强市”的进军号角,成为响彻赣西大地的新强音。新余市委书记郑光泉说,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放大中国宝武与新钢集团重组效应,携手新钢集团打造央地合作典范、转型发展典范;另一方面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赣锋、东鹏、雅保等企业稳产扩产,持续巩固锂盐前端优势,同时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走进新余高新区锂电新能源产业园,一派火热场景跃然眼前,在江西赣锋锂电动力电池四期项目建设工地上,一台台挖掘机奋臂挥舞,一辆辆运输车来回穿梭。而在数十公里外的分宜县江锂科创园标准厂房项目施工现场,100多名工人持续奋战一线,已有3栋厂房提前完成封顶。延续去年高速发展的态势,新余实施锂电产业千亿冲刺工程,在新能源赛道跑出“加速度”。今年上半年锂电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7%,营业收入252.81亿元、同比增长31.1%,有力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铿锵战鼓已经擂响,渝钤大地处处涌动着向新型工业强市奋进的信心和豪情。

萍乡上栗花炮文化节。

萍乡:“煤城”华丽嬗变萍乡是江西的“西出口”,作为一个老工矿城市,与宜春、新余同样面临产业转型难题,萍乡的转型之路又在何方?向西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向东融入赣西城市群,赋能自身产业转型升级,东西逢源的萍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支持萍乡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这是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对萍乡的鲜明定位。标杆城市如何立标杆?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走进“最具湘情的赣地”上栗县,这里与湖南浏阳接壤、醴陵相连,两省三地之间产业相近、人文相通、交往频繁。“以前都说浏阳的花炮是天上飞的,我们上栗的花炮是地上响的。现在湘赣花炮产业抱团取暖、形成互补,既消除了安全隐患,还上了档次,成了附加值高的奢侈品。”金圆花炮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叶贤桂介绍,目前公司研发了18项外观造型专利,烟花的观赏性和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产品污染明显降低。由上栗、万载、醴陵、浏阳四地组成的湘赣边烟花爆竹产业联盟(F4),花炮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7%,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让现代花炮有声音、有形象、有示范、有品牌,成为全国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新兴产业“新树扎深根”。来到佳禾电声公司,一批批从四面八方来的客商到此参观、洽谈。从2021年1月份开工至今,项目已经建设了3期,总投资达60亿元。“目前3期项目已投产运营,提供就业岗位5200余个,今年上半年仅内销产值就达7.78亿元,9月份一、二期厂房可全部搬迁完毕,实现统一生产。完全达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年产无线耳机3000万台、智能手表 2000万台、智能眼镜500万副,年产值可超20亿元。”佳禾电声罗姓负责人说。构建具有萍乡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萍乡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全力推动“新材料、智能制造、食品、电子信息细分领域,以及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4+2”新动能培育,全面提升10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材料加工、装备制造2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6个工业园区加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150余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异地通办、跨省通办,签订新一轮赣湘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协议、赣西国际港成为湘赣边深度合作示范点……萍乡以城市融圈、发展融合、科创融智、服务融通为抓手,持续释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政策红利,加速形成“人来人往、物来物往、熙熙攘攘”的生动局面。发挥好萍乡(长沙)飞地科创中心作用,加快推进与中南大学共建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与南昌大学共建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加大科技型人才培育力度……以“科技论英雄”,萍乡科创动能愈发强劲。转型升级是解答赣西城市群“发展之问”的“金钥匙”,“锂都”“钢城”“煤城”正攥指成拳、合力致远,为赣西之翼乘势而起、展翅高飞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省域副中心,赣州成色几何?
抗战牺牲的第一个江西籍将军
省会都市圈,南昌何以挑大梁
你所不知道的《资治通鉴》幕后推手
华为归来,逆袭有道
合力奏响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新乐章
“李佳琦们”翻车背后的流量陷阱
美酒加咖啡,创新不能止于“一杯”
全省第一批主题教育“面面观”

李渡烟花为何那么“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