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象牙塔阴影下:当大学成为城里最大的房地产商 | 翻书党人札记

李华芳 读品贩子 2024-04-12

读《象牙塔阴影下:大学如何掠夺我们的城市In the Shadow of the Ivory Tower: How universities are plundering our cities

李华芳 | 匹兹堡大学


翻书党人札记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大学作为合供者

象牙塔总是带给人美好的印象,那些宏伟壮观带有厚重历史感的校园建筑,更是具象化了印象。比如匹兹堡大学的“学习大教堂”(cathedral of learning)作为西半球最高的教育建筑,你不管是站在外面看还是进到里面参观,都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直以来,民众一般认为大学作为创造知识的象牙塔,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知识引领文明,社会变得越来越好正因为源头有人创造知识。所谓大学并非是大楼,而是因为有大师。

当然时过境迁,当下大学已经不单单只是创造知识,与政府一起共创美好社会的价值,而是扮演了多重角色。其中一项就是经济发动机,不仅提升大学周边的房产价值,而且提供安全的环境(至少校园里是比较安全的),以及就业机会。很多在城市里的大学甚至是当地最大的雇主,匹兹堡大学以及所属的医药中心(UPMC)就是匹兹堡地区最大的雇主,拥有大量房产,还在不停盖楼,也创造就业机会,从教授到临时学生雇员等。

当大学成为房地产开发商

大学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所以如果城市经济发展前景不妙的话,市领导就有动力去鼓动大学扩张,去某个经济不太行的社区建个楼甚至弄个分校区之类的。

背后的考虑是一旦有大学建筑,就会有人和相应的活动,目前最受政府欢迎的往往是医药和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就需要配套,就能创造就业。因为有了大学老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周边就往往会更安全,因为学校常常会有校警维持治安,这样周边房产价格就会提高。

而对大学来说,也有扩张冲动,也许是学生教师需要,学生多学费收入就高;也许是政府拨款或合同经费多,加上捐赠的资金,就要花出去。盖大楼和建新校区是非常显眼的成就,尤其当它们也能成为校领导业绩的时候,校领导和市领导往往就一拍即合。而且因为学校是非营利组织,所以大楼也不需要交地产税,对学校来说,扩张动力就更强劲了。

时至今日,所谓大学,常常不是大师,而是大楼也。何况别忘了大师往往也喜欢大楼啊。

这样一来,在美国,大学已成为事实上的大企业,甚至当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象牙塔的阴影下
这本书《象牙塔阴影下》讲的是城市里的大学是如何让城市变成大学的城市,而不是城市里的大学。尤其是一些城市里只有一个巨无霸大学的时候,很可能不是大学在城市里,而是所谓“城市在大学”里。大学让一部分人活在阴影里,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大。
从哈特福德到芝加哥,从凤凰城到曼哈顿,作者笔下的大学,展示了另一番面貌。首先大学成了当地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有时候不是之一),大学建筑并没有完全照顾原有住户的利益,被大学和市政联手压低的补偿甚至低于市场价格,而承诺中的创造出来的新就业岗位原有住户要么没有机会,要么工资太低。
低工资也是大学作为雇主刻意压低的结果。最近一系列美国大学研究生助理和教员罢工争取自己权益的事情时见报端,可见低工资问题严重。连教员和研究生助理都压榨,更不要说其他雇员了。
而这些被大学重塑的社区往往又是非裔和西裔人口聚集的地方,经济不平等现象因为大学扩张进一步恶化。
大学为了安全往往还雇佣大量校警,但校警执法权限往往随着时间慢慢扩出了校园的边界。尤其是美国的大学往往没有校门,主要交通道路还从校园穿过,要清晰界定校园边界,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
比如芝加哥大学的校警甚至慢慢部分取代了城市警察,管辖范围越来越大。但城市因为预算有限警力紧张,乐见其成,甚至主动与芝大校警合作,让芝大校警管辖更多街区。
问题在于城市警察是公共财政支持,而芝大是私立非营利组织,校警严格来说就是非营利组织下属的“保安”组织,应该在校园外具有执法权吗?一旦让他们扩大执法范围,你猜怎么着?还是非裔和拉丁裔人口遭受了更多不公平的执法。
我所在的匹兹堡大学同样如此,下属UPMC俨然是城里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也是最大的雇主之一,更是本地垄断性的医疗服务机构包括医药保险在内。匹大这个匹兹堡城里的巨无霸组织还在不停扩张,这个对原有本地居民造成的压力,和《象牙塔阴影下》描述的相差无几。只不过本地非裔和拉丁裔人口稍微少一些,压力转给了贫穷的白人。
中国的大学城
《象牙塔阴影下》这本书提醒我们,大学并非只是纯粹为了公共利益那么简单,大学也不再是杜威说的民主基石。正如本书所展示的,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很复杂。而象牙塔造成的阴影,可能使城市里原本就处于不利境地的居民雪上加霜。
这似乎迥异于中国的大学城。中国大学城往往也是征用民房,然后再建。当然与这本书中讲的城中再建不同,中国大学城主要是郊区再造。可能因为人少,比较好办事。而美国城中人多事杂,利益纠葛复杂,就难办一些。
而且中国大学城引发的问题往往主要涉及补偿不公,就业什么的反而是另一番景象。而且学校保安因为大学通常有围墙大门,不会出门执法。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学在讨论要不要开放校园,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我的一点疑问
但我自己对这本《象牙塔阴影下》还是有疑问的。主要是这本书没有讨论反事实。从研究上来说,要确认大学带来的不公平,也得看看如果没有大学盖楼,提供警力,原来的社区是会变得更好吗?原来社区里有的不公平会减轻吗?
这本书默认大学建新楼或盖新校区对原有居民造成了不公平的局面,主要的衡量是新就业机会没有惠及原有居民,有就业的工资水平又很低,而且校园警察不公平对待原有社区里的非裔和拉丁裔。
但是没有大学建新楼和新校区,原有的社区会有新增就业吗?安全程度会提高吗?有什么证据能表明“大学新建大楼或校区带来的不公平”比“大学没进入之前的不公平”要严重呢?还是说有证据能表明大学带来了新的原来没有的不公平?
所以我觉得考虑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纵向比,也需要横向比。那么或许可以通过对照附近没有大学扩张进入的社区,在过了差不多时间后,看看就业与公平有多大的差异。
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等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社区是有大学扩张进入,从新建大楼到扩建新校区,另一个社区没有大学扩张进入,延续了原有的局面,接着用“差中有别DiD“法看一下一定时期后的就业和安全,这样更有说服力一些。(DiD通常译成双重差分,但的确没什么中文的味道。关于这个方法的介绍,参见:无实验,不因果?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评
最后讲一个趣事,去年十月初同事S的一个报告里提到了这本书,然后我们听完报告出来的时候遇到另一位同事在和学生聊这本书里讲到匹大和CMU的一章内容,然后我从包里掏出了这本书,大家相视大笑。感到大学美好的瞬间。
后来就想着干脆把作者请过来讲一讲,这事不到一个月就办成了。
(图为作者在匹兹堡大学演讲,2023年10月26日。)
从这方面来说,我还挺感谢匹兹堡大学的。
不过当我把自己的DiD想法和作者分享了一下,发现作者并不感冒。他认为历史上黑人和拉丁裔就被系统性歧视,所以当下更应该关注他们所遭遇的不公平问题。
我也不能说他回答的不对。因为能不能用“应然”回答一个“实然”问题,还真是见仁见智。
(感谢罗老师提供新的表情包。)
‍Davarian Baldwin, 2021, In the Shadow of the Ivory Tower: How universities are plundering our cities, Public Affairs.

2024年翻书党人札记:
奖励的惩罚


更多 #翻书党人札记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