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答】为什么诸佛世尊成佛都要在人间?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请点击查看专栏 文章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人间佛教护教文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编者按:

 常有佛教徒问一些学佛问题,因时间有限,生命无常,回答过的问题,我不再重复。现把有代表性的问题与回答,发到本平台上提供给大家参考。真诚希望有缘学佛者依佛陀教诫:“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里,提醒一句“莫贪图便宜”,以为“学佛”就是为了世俗升官发财、家族兴旺,来生富贵等,不知“学佛”是发菩提心,向佛学习,“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大悲、大愿、大行。

祈愿佛陀正法久住,一切众生得遇如法如律的善知识,趋向正法,离苦得乐!

 行愿 合十  2018.2.9


问 题

        善友问

        “天上不是比人间更好吗?佛教徒求生佛国净土,其它宗教求生天堂、天国,为什么诸佛世尊都要在人间成佛,不在天上呢?”


回答:

        人间为天的善趣

 :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未出生在人间时被称为“释迦菩萨”,菩萨住在兜率天上。以一般世俗社会人们的看法会认为:“天上比人间好”,因为其它一些宗教修行的目的就是为“生到天堂,享受天福”。

 佛教不同与一般的宗教,佛陀教导人们:解决生命当下烦恼问题,趋向生死解脱。佛陀教法最终目的是要为众生解脱一切的苦痛,所以早期佛教经典中多处记载佛陀所宣讲的教法都只有“苦和苦灭”。在南传《相应部·阿耨罗度经》第3册第119页、《中部·阿梨咤经》第2册第140页中,佛陀说:“阿耨羅度,无论过去还是現在,我只宣讲苦和苦灭。”

那么,为什么佛教说“诸佛菩萨成佛要到人间”呢?

请看《增一阿含》卷26〈34等见品〉说: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处善业?”

世尊告曰:“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得善处、得善利者,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于如来法中得信根,是谓名為快得善利。

彼云何名为安处善业?于如来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彼以学道,戒性具足,诸根不缺,饮食知足,恒念经行,得三达明,是谓名为安处善业。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为天善处,

良友为善利;

出家为善业,

有漏尽无漏。”

人间为天人的善趣,在人间可以学习佛法,广行菩萨道,福德智慧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说:“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这段佛经告诉人们“诸佛世尊成佛都在人间”,因为人间是天的善趣,是一切“菩萨道”行者最殊胜圆满菩提之路的福德地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相关其它阅读:

1、【问答】佛教徒都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吗?

2、 向农村非法宗教活动说“不”

3、【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与大乘佛教的真价值 第一课3

4、【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意义  第一课2

5、【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动机与研究方法 第一课1

6、【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

7、恭逢天台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纯圆独妙创天台,真狮子吼祈再来

8、恭迎阿弥陀佛诞辰——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9、第十五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佛学院隆重开幕

10、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正式成立

11、重磅 |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2、【重磅】12部门联合发文治理佛道教商业化问题

13、学诚会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佛教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4、恭迎药师佛圣诞——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15、2017年贵州省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安顺隆重举行

16、大悲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17、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內寮庵隆重举行大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

18、【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19、上海·浦东“都市佛教国际论坛”圆满闭幕

20、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21、太虚大师传略

22、【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欲”之苦与“灭苦”之法

忆佛念佛:

1、【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2、【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3、【念佛见佛】——“般舟三昧”见佛的原理与修习方法

4、【忆念弥陀】—汉传念佛法门的源流及其修习方法

5、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恭迎观音菩萨成道

6、【佛门礼仪】——修习念佛法门的心态

7、【佛门礼仪】——念佛的规矩

清净声呗:

1、【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2、【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3、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4、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5、《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6、【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7、【声呗】礼敬佛、法、僧三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