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盐水鹅输给了盐水鸭?

Aslan_Xiong 苏杭日记 2024-03-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苏杭日记”



一说到南京美食,无论是南京人还是外地的老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响当当的“盐水鸭”了。南京人最爱也最会吃鸭。在南京,有无鸭不成席的说法。

不过,在南京的郊区,却有很多“鹅菜”,像东山老鹅、六合盐水鹅、高淳“云溪”香鹅。这盐水鹅跟盐水鸭制作工艺是相同的。那为什么,却是盐水鸭风靡了南京主城大街小巷呢?



南京老字号也曾做过盐水鹅、烤鹅



“南京城里,几乎每条街都有鸭子店,兼卖盐水鹅。”这是南京作家薛冰在其美食专著《饥不择食》中的一句话。
饮食专家、南京安乐园菜馆总经理严正渝说,“盐水鸭和盐水鹅加工方法是一样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安乐园也卖过烤鹅、盐水鹅,只要能搞到货。”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计划经济,商业部门向南京市饮食公司提供多少数量的鸭、鹅,菜馆、卤菜店才能卖多少的鸭、鹅。除了南京的老字号销售盐水鹅,南京的街边小摊也卖盐水鹅。
我们在1990年出版的《实用养鹅技术》 一书上,发现了这样一段话:“1986年底,江苏南京市仅登记在册的出售烤鹅、盐水鹅等的个体熟菜小摊,就有1453家,南京人一年吃掉约1000万只鹅,平均每人每年约吃4只。”
改革开放前,国营菜馆、卤菜店销售盐水鹅这与计划供应物资有关。而改革开放后,出现大量销售盐水鹅的摊位,这可能与鹅肉便宜有关。
此外,以前民间有“穷吃鹅,富吃鸭”“家有千担粮,不养扁嘴王(指鸭子)”的说法,鹅只要喂青草料,属于“望天收式”的饲养,而鸭饲养就不同了,要喂粮食精料,养殖成本高。因为鹅比鸭便宜,上世纪80年代,南京一些卤菜摊点拿盐水鹅冒充盐水鸭。

“为什么后来南京市场上就渐渐不卖盐水鹅了呢?”
严正渝说,鹅的货源不如鸭充足。江苏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施振旦介绍,江苏大量饲养的扬州鹅、泰州鹅全年仅产50个左右的蛋,且仅在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4月产蛋。

因为夏季不产蛋,就没有鹅苗,最终导致鹅数量少,而且鹅对养殖环境要求也极高,多方面原因使鹅肉价格比鸭肉、鸡肉高。“鹅的产量少,货量供应不上,就形成不了消费趋势。”

施振旦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南京读大学时,还能在大华电影院旁边的南京市国营卤菜店买到盐水鹅,留学归来再回南京,就只能买到盐水鸭了。


“南京鸭”全球环游记

 


因为多年来研究水禽,施振旦通过走访南京大型的鸭企终于摸清楚了这其中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北某国营农场从英国引进了‘樱桃谷鸭’,这种鸭子一个半月就能长到6斤,而以前农村养的鸭子要养五到六个月才能达到6斤重。”专家说,樱桃谷鸭具有除了体形大、生长快的特点,瘦肉率高、净肉率高、饲料报酬高以及抗病力强,所以很受养殖户们欢迎。
施振旦说,因为樱桃谷鸭的饲养量多,于是当时南京的商业部门从苏北大量购进这种鸭子用来制作盐水鸭。不过,施振旦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从英国大规模引进的“樱桃谷鸭”根却在南京。
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后,南京的湖熟地区就开始大规模饲养鸭子。湖熟饲养的鸭子肉多,产量又高,吃不掉的鸭子就用盐腌制保存,这就是“咸板鸭”。

“南京鸭”变成了“北京鸭”
早在明清时期,南京坊间就流传着“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咸板鸭”的民谣。一道食物能与书院、佛塔、锦缎相提并论,足见南京百姓对它的喜爱程度。后来朱棣迁都,通过漕运把南方富饶的物产运到北京,劳工在码头搬运粮食的时候,不免遇到手抖的时候,一筐粮食就落到河中。
这落水的粮食多难捞,于是,就有人想出了一招:把南京鸭带来北京,专门圈养在码头,专门吃掉落河中的粮食。
渐渐地,“南京鸭”就成了“北京鸭”。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看到这种白羽、体格大的“北京鸭”比美国的野鸭大,认为这是良种,就带到了美国。后来又从美国传到了法国,再从法国传到了英国。英国林肯郡樱桃谷公司就以北京鸭和埃里斯伯里鸭为亲本,经杂交选育出这著名的瘦肉型鸭种——樱桃谷鸭。英国人至今还是习惯说“樱桃谷农场养的北京鸭”。
根据首农股份(2018年首农股份与中信农业联合收购英国樱桃谷鸭100%股权)提供的数据显示,南京市场上的鸭脖子、分割鸭、盐水鸭等90%都是樱桃谷鸭。


让广东鹅产蛋的法子,到江苏“水土不服”了

 


鹅,是我国的特色家禽,年出栏商品肉鹅产量6亿多只,占世界鹅生产总量的90%以上。而江苏是仅次于广东、四川的中国养鹅第三大省。
在我们印象中,广东人擅长做“烧鹅”,扬州人擅长做“盐水鹅”。其实在南京的郊区,鹅菜也很出名,“东山老鹅”是江宁人引以为傲的特色菜,一点都不老,反倒是又松又软,还被《中国名菜大典·江苏卷》收录了;“六合盐水鹅”是六合的特色,肉质鲜嫩,肥而不腻,味道清香;高淳人则爱吃香鹅(即咸鹅),而且,不疯狂吃鹅,哪有羽毛制作羽毛扇。

上文提到了,鹅因为夏季不产蛋,造成夏季难以供应鹅苗使商品肉鹅无法生产,就无法满足吃货们的需求。
十多年前,广东鹅也面临着4到8月不产蛋的困扰,施振旦研究发现通过调节日照,可以让广东鹅全季节均衡生产。后来,施振旦想再通过缩短日照来催产江苏鹅,但鹅就是不下蛋。

“广东的法子到江苏,水土不服了。”施振旦从2012年开始研究江苏鹅产蛋季节分布规律,发现江苏鹅不同于广东鹅(短日照鹅),它是长日照鹅。
如今,历时四年的研究,施振旦终于摸透了江苏鹅夏季不产蛋的原因。现在江苏地区也能够像广东地区那样,让鹅在夏季高温季节正常产蛋繁殖鹅苗了,而且产蛋性能比常规繁殖还提高了30%。这样,也就可以实现肉鹅的全季节规模化养殖。

这项研究目前已经影响到鹅肉的消费市场了,一些专门经营高档盐水鹅的连锁店已经在南京悄然开张,吸引了大量食客的消费热情。

 

内容来源:紫金山新闻
摄影:八月水牯牛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被誉为奇才的郭沫若,有着多段荒唐的感情!

36张珍贵的老照片,七八十年代的青葱岁月!

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

在战场上,遇见这些以色列女兵,你是消灭?还是俘虏?

中国的顶级黄酒在江南

“南艺女神”余敏燕和她的高官情人

两性:这六种“姿势”男女都舒服,这些“技巧”男人千万要懂。

中国特色小镇失败名单,有你去过的吗?

被英媒誉为「近千年来最美的女人」:她的性感,天下无双。

中国人食鱼到底有多讲究?

台湾杜月笙墓地:朝向上海,墓碑上方的八个字令人深思。

如果刚好遇见你,能不能陪我去看中国这最美的50个秋色?

刺绣非遗传承人姚惠芬:落针成画,探寻苏绣当代性。

恒大歌舞团第一任团长林丹丹,许家印也留不住的女子有多传奇?

“南唐北陆”:民国头号名媛,美丽一生却活得风轻云淡。

越来越多人怀念八十年代,实质是对觉醒、宽容和人性回归的期盼!

陈独秀先生三段婚姻及子女后代的故事

聂卫平到金庸家吃饭,一连吃掉13个大闸蟹,结果女佣直接被辞退。

民国名媛盛七小姐

民国上海阿婆闵蕙君:无论富贵贫贱,始终保持微笑。

法海湖边:爸爸和女儿用四十载打卡人世间

中俄曾约定:海参崴1995年归还中国,斯大林亲笔签名同意,为何黄了?

民间故事:陆游与唐婉的千古虐恋

真的要打仗了么?

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

蔡澜:人心不古,我决定以貌取人,从这几类人脸上就可以看出深浅好坏。

这30句都堪称是千古绝唱,还原整首诗,看看它们有着怎样的风采?

人民日报:把领袖个人的作用夸大到极端的程度,就会出现对个人的迷信

语音短篇:蔡澜《男女之间》

秋天的回忆:59张名人与母亲的珍贵瞬间

钱钟书犀利语录秒杀所有段子手:跟谁结婚,都会发现对方变了。

女性摄影师眼中的美女

100张照片讲述:唯一富过15代华人家族的贝聿铭100岁人生

民国五大才女,留下真实又扎心的五句话,看完后让我们能活的通透,看的深远。

从笑声到质疑:惊人蜕变的“海派”周立波突然回归,何去何从?

民国故事:上海滩首次“上海小姐”选美大赛

名人夫妻合照,稀世罕见,实属珍贵!

揭秘历届政治局常委的不同命运

形形色色:美女行长和情色院长的魔幻人间

骑驴带你朝鲜深度游

只有在上海,才懂的50种神奇体验,真的怀疑你在窥视我的生活!

周日书摘:人生有六个坎,跨过去路就顺了,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断亲现象”正崛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和亲戚来往!

漂亮女子下乡说话太难听?被灾民拖进洪水中,底裤扒掉狡辩是路人。

刀郎的娱圈恩恩怨怨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32000名科学家正式移籍,背后什么原因导致?

“咱还是分房睡吧,我实在受不了你了!”姚明的妻子叶莉抱怨

全球10大混血美女,每一个都很惊艳!

催人泪下的66张照片,一次次被感动!

不去感受世界,怎知世界如此奇妙!

外蒙独立的千古罪人博克多格根:4岁成活佛,42岁称帝,43岁成盲人,55岁被毒死

这个国家为啥讨厌中国人,路牌上贴满警示牌:碰到中国游客就打?

中国两千多个县城生活实录:除了性生活,只剩打麻将?

看《罗刹海市》的连环画,品刀郎的神曲!

"今夜有暴风雪"--黑龙江农场知青大返城

看了文革后果,只有改革开放,奋起直追!

118张珍贵的老照片,看看哪一张,值得收藏?

69届知青: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群体

尴尬的上海人

聊一聊刘亦菲。

民国时期消失的中国九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骄傲

惊奇!偷走亿万富翁用过的避孕套人工授精勒索两千万美元!

人世间殷桃,二度被封金鹰视后,迷倒七个男人,她的故事真不简单。

盛恩颐:民国第一“败家子”,一晚输掉上海一条街。

40年前的恶魔之夜:内蒙古红旗沟农场血案的背后故事

难得一见,清朝小学的语文课本,简直美得不得了!看看与我们小学课本的差别

江南美女俞飞鸿的“丈夫迷”:我有固定伴侣,他陪了我20年。

28岁健身教练娶50多岁上海富婆,获赠套房和保时捷,网友:我不想努力了!

1949年,一张汉奸被枪毙照片的故事。

压在老百姓身上“四座大山”不搬走,30年后出生人口将被美国超越。

那一年的卢湾区,被称为“上只角”,全上海最舒适的地方。

美国官方曝光抗美援朝真实数据,令人震惊!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不是吵,而是这几点!



    微信号:suhang-styl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