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食鱼到底有多讲究?

苏杭日记 2024-03-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苏杭日记”


秋意渐浓,日子也变得慢了起来。

最慢的,莫过于溪边的垂钓者们,他们气定神闲,一钓便是几个小时,游走于时间之外,乐尽天真。看他们钓鱼的慢趣,不禁就想到吃鱼的乐趣,也是这般天真而安然的。
江南有一张“吃鱼表”: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在合适的时间,吃上合适的鱼,需要运气,更需要细致的心。

▲鱼纹彩陶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慢慢吃鱼,总有一种回到老时光的感动,很讲究很温柔,也很安心。或是掐好“吃鱼表”,“众里寻他千百度”般遇到一条“好鱼”,以最为精巧的做法,尽可能保住它的鲜味,呼朋唤友,邀大家一起尝尝鲜。吃鱼时,慢条斯理的,一壶好酒一条鱼,一吃就是一个慢悠悠的午后,好不惬意。吃完鱼呢?只感到全身清清爽爽,日子是可以被安慰的。
木心说,“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我想,速食年代,还能慢慢食鱼,就已是那个似粥温柔的人了……


食鱼有多讲究



古人吃鱼,关键不在于吃,而在于乐,图得就是个意象。
古人的吃鱼之俗,不少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
一、食鱼无反

早在秦汉时期,“食鱼无反”已成了餐桌上的“讲究”。
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曲礼上》中记载:“毋啮骨,毋反鱼肉。”
所谓食鱼无反就是吃鱼时不要翻转,因渔民忌讳,担心捕鱼时翻船。
“食鱼无反”本义与“治大国如烹小鲜”一语一样,最早也是谈治国之道的。
《晏子春秋卷五》记载,当年齐景公在纪地(今山东寿光境内)得到一只金壶,壶内有“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红字。
齐景公理解,是说吃鱼不要翻动,因为讨厌鱼的腥味;外出不骑劣马,否则走不远。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但晏子告诉齐景公不是这个意思,其中暗含了治国之道。
“食鱼无反”,是比喻国家不要耗尽老百姓的财富;“勿乘驽马”,是提醒君主不要将小人放在身边。
二、吃鱼顺序有讲究
古人吃鱼时不仅不能“翻”,先后顺序上也有讲究。
要从鱼头吃起,顺着吃到鱼尾,寓意“头尾顺利”。
而过去在中原地区,结婚时吃鱼只能吃鱼的中段,头尾都要留下,这叫“有头有尾”,以此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
三、鱼头朝尊贵者
鱼端上餐桌,鱼头朝哪摆放同样有讲究,最流行的是“鱼头朝尊贵者”。传此俗因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于陈桥兵变而起。
当年赵匡胤在陈桥设宴,酒过三巡,端上一盘大鲤鱼。
谋士赵普提议,鱼头朝谁谁带头吃鱼。
大家一看,鱼头正对着赵匡胤,于是赵匡胤端起酒杯,说:受之有愧,却之不恭,说完,他连干三大杯。
酒罢,手下将黄袍披到赵匡胤的身上。
其实,赵匡胤请手下喝的叫“鱼头酒”,上鱼时鱼头朝他,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如今主人上鱼时,也有意将鱼头朝着辈分最大的、职务最高的人摆放,由他带头饮酒吃鱼。
可见,在古人眼里,吃鱼并不简单,里面包含着治国之道和人生哲学,有时甚至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博弈。
毕竟,在当时中国人极度崇拜鱼。

▲汉画石像中的“鸟食鱼”代表生死崇拜
今天虽然没有了如此浓重的意象,但鱼仍象征着平稳、喜庆和繁荣。
人们喜欢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福之意。
所以在各种场所,总能看见这些代表着传统审美情趣的身姿,在观复博物馆就有好几个鱼池。




食鱼有多生鲜

 


食鱼这件事,全在一个“鲜”字上。
鲜,是时间上的不早不晚。就拿有“长江第一鲜”的刀鱼来说,吃它的黄金时间可谓是极短的。只有在清明前才时鲜。清明节前,刀鱼的鱼骨软如绵,而到了节后,鱼骨就硬得像铁一样。所以这刀鱼的价格也一样,清明后便一落千丈,少有人问津。
吃刀鱼,清蒸为佳。清蒸的火候也要不大不小,多一分火候,肉会老会裂,少一分火候,又恐肉不熟,鲜味难出。刀鱼未蒸熟时,便已香气四溢。蒸熟后,更是色香味俱全,晶莹剔透,肉质细腻,入口即化。据说清朝袁枚当年吃这刀鱼,用锋刀刮取鱼片,用钳抽去刺,烹饪过程些许繁杂,但吃的时候却有了“食时竟不知有骨”的欢喜。

▲彩陶鲵鱼纹瓶 甘肃省博物馆藏
最简单的食物,往往最讲究,比如鱼生。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脍”,指的就是鱼生。鱼生,也就是生鱼片。有朋友打趣道,鱼生虽然不是鱼的一生,但对食客而言,却是鱼最好吃的时候。
吃鱼生,还须到广东的顺德。顺德鱼生,吃的不是鱼,而是艺术。有多艺术呢?鱼,得是模仿野生环境养的淡水鱼,3斤左右最为适宜。买回家后,不能心急,得用清水饿养几天,消耗脂肪,吐尽泥沙。做鱼生,要“一刀”放血,腥味同血一同排出。而片鱼生最考验刀工,一般厚度不超于0.5毫米,薄则鱼骨隐,厚则鱼骨现。片好的鱼,仅仅用盐和食用油相佐,清甜鲜爽便以淋漓尽致。吃鱼生,要趁新鲜,即捞即吃,吃的是讲究,更是本味。
吃鱼讲究的“鲜”,其实是一种提醒,提醒日渐迟钝的我们,要时时敬重食物,珍重眼前的馈赠。


食鱼有多规矩

 


鱼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平常吃饭,宴请嘉宾都少不了鱼,所以吃鱼也就形成了很多的“规矩”。
吃鱼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和方式,只要是在盘子里,随便夹着吃就好了。有讲究的是整条鱼。

▲南唐人首鱼身俑 南京博物院藏
一:鱼头朝东,鱼肚朝北。中国人的房屋大多是坐北朝南的,来客人在吃饭时,按照风俗习惯客人要坐在“上手”(即桌子的东边)陪客的要坐在西边,主人坐在南边作招待服务(即把席口),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上来的菜都要照顾客人,尽量让客人舒服地夹菜吃,鱼作为在席上特殊的菜(鱼借意为年年有余),自然也要以客人为先,把鱼头朝向东一是对客人的祝福,二是对客人的尊敬。在家里吃饭则应让鱼头对准长辈。
二:一箸定乾坤,二箸开阡陌。箸就是筷子。在餐桌上主人不动鱼,其他人是不能先动的。古代以及现代重要的场合往往都是商人宴请官员,因此主人第一筷子将鱼鳃上的肉夹给最尊贵的客人,鱼鳃上哪一点肉是最好吃的,鱼头尊贵,鱼鳃上的肉就显得格外的尊贵,乾坤就是天地,夹给官员代表他能步步高升。第二筷子就是夹给自己了,古代开阡陌代表着做生意的人,因此二箸代表自己能够生意兴隆。另外一个有地位的人是不会去吃鱼尾巴上的肉的,鱼尾巴是留给跟班的吃的,比如古代的师爷,古代的马夫或者在餐桌上地位较低的人。如果没有官员在,那就把给官员的给领导就好了。
三:鱼头不能吃。在高规格的宴席之上鱼头是不能吃的,即便是最尊贵的客人也不会去吃鱼头,把鱼头剩下代表着年年有余(专门做的鱼头那就随便了)。
四:鱼不能翻过来。很多时候上面的鱼吃完了,下面的还没吃,这时候不要去翻鱼,用筷子把下面的鱼肉抠出来就好了。翻过来代表会出不好的事情。
五:鱼身上不能动的位置。鱼眼睛是不能动的,鱼头代表尊贵的客人,难道要吃掉他的眼睛吗?所以大家谨记,餐桌上整条鱼的鱼头一定不能吃。
▲北宋 刘窠 《落花游鱼图》
“一箸定乾坤,二箸开阡陌”。这一点至今没有在哪本典籍中看到过,可能是口口相传的,亦或是野史里面的。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感觉有点封建迷信,但这些确实是我们的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了,大家可以不按照这样去做,但一定要知道。
还有其他的一些“规矩”,在各大搜索网站能搜到,比如:
1、鱼眼给领导,叫高看一眼。2、鱼樑给贵客,叫中流砥柱、3、鱼嘴给好友,叫唇齿相依。4、鱼尾给下属,叫委以重任、5、鱼鳍给后辈,叫展翅高飞。6、鱼肚给新识,叫推心置腹。7、鱼臀给失意者,叫定有后福。8、鱼肉随意吃,叫年年有余等等,这里就不多言了。


食鱼有多温柔



张爱玲曾感叹过:“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鱼多刺,增加了吃的难度,但也增加了吃的耐心。吃的节奏变得慢慢,慢慢中品尝食物真滋味。也是因为这般慢慢食,吃鱼也就多了几分温柔。
温柔是有美景相伴的,吃鱼的好地儿,通常亦是山灵水秀的。
张爱玲“二恨”的鲥鱼,便盛产在富春江畔。那里的景色灵秀得像一幅画,古往今来,沉醉了多少文人墨客。而那的鲥鱼,又让多少食客流连忘返。东汉名士严子陵便是这样一位墨客,因为难舍富春江的垂钓之趣和鲥鱼之味,而婉拒了汉光武帝刘秀的徵召。与妻与子,隐居于这江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终老林泉,鲥鱼也因此名满天下。有鱼,有景,有家,夫复何求呢?

▲唐代 三彩双鱼壶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吃鱼温柔,在鱼片粥里更甚。
记得有一次生病难受,妈妈熬了生滚粥,绵细的白粥里尽是鲜香的鱼片、鸡肉、牛肉、猪肝……一碗喝下去,妈妈希望的营养尽在其中了,我的胃也暖了,我和妈妈的心都暖了。在这滚滚红尘中,得一碗生滚鱼片粥,定是还有人念着你,想着你,如此温柔,又夫复何求呢?
慢慢食鱼,好生温柔。温柔的,不仅是美味与营养,更是那一种闲情,那一抹温情,足以支撑我们在尘世间,缓步前行,无畏无惧。


食鱼有多吉利



年夜饭吃鱼是为了吉利,有些地方的年夜饭上必须要有鱼,并且还不能吃完,寓意着“年年有余”。因为鱼的谐音是余,代表着盈余,吃鱼讨个好彩头。而且鱼的谐音“余”不仅代表着有盈余,同时也象征着降妖除魔。在古时候,人们会将鱼的图案画在门把上,大门上,柜子门上,箱子门上,以用于驱走鬼怪。

▲圆明园石鱼 圆明园遗址公园藏
在中国文化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而吃鱼则是年夜饭中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个传统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而这个传说则赋予了年夜饭吃鱼以特殊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据传,古代有一位贫苦的渔夫叫阿六,他有一条非常能干的鲈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能治愈疾病。有一天,阿六听说国王病重,便带着鲈鱼去见国王,并为国王煮了一锅鱼汤,最终治愈了国王的病。为了感激阿六和他神奇的鱼,国王下令每年的年夜饭都必须有鱼,以示祝福和吉利。
年夜饭吃鱼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习俗,因为鱼与“余”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祝福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财源滚滚,富足有余。同时,鱼还象征着丰收和富足,因为它是水中最出色的猎手,能够捕捉到丰富的食物。因此,在年夜饭上吃鱼还寓意着迎接丰收和富足的新年。
一般来说,年夜饭上的鱼通常选用整条鱼,寓意着“有头有尾”,象征着完整和团圆。首先,将鱼洗净去鳞,去掉内脏和头尾,然后在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入调料和清水煮至汤汁浓稠,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观复博物馆鱼池
吃鱼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首先,鱼的品质要新鲜,无鳞鱼则更为吉利。其次,年夜饭上的鱼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处,不能煮糊或者过生。此外,与鱼搭配的食材也很重要,一般来说选用香菇、冬笋、豆腐等寓意着“有头有尾”、“年年有余”的食材最佳。
总之,年夜饭吃鱼这一传统代表着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祈愿,寓意着希望新年能够富足、丰收、完整和团圆。同时,制作鱼的过程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品尝年夜饭时,我们不妨留意一下这道美食,感受它所传递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可以将祝福传递给家人和朋友。


食鱼有多安心



旧时人家,鱼是一道压轴菜,是最好的一种款待,也是最好的一种祝福。过年有鱼,希冀年年有余,有余了,就有了安心。
就拿广州人来说,吃鱼生,可能是极致讲究。吃鱼饭,则是日常里的心安。鱼饭鱼饭,只有鱼,没有米。唤名“鱼饭”,是要像煮饭一样煮鱼,像吃饭一样吃鱼。潮汕的鱼饭,只需将腌制好的鱼加入海盐水蒸煮即可,爱的就是那一种海水的咸味。鱼饭肉色洁白,保留了最为淳朴的鲜甜味,营养丰富,确乎是像吃米饭一样安心啊。

巴蜀食鱼,则是有一番“下饭”般的安心。老坛酸菜鱼,酸辣可口,汤泡饭都可以好几碗;泡椒鱼皮,鲜辣爽口;炸鱼骨,香酥干脆,下酒好菜;万州烤鱼,麻辣安逸,几瓶啤酒,天南地北说说笑笑,也就明白了“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的意味……
老唱片里唱着,“有了你开心啲,乜都称心满意 ,咸鱼白菜也好好味。”我想,愈是平淡的事物,陪伴愈是细水长流,与食鱼的安心一样。
鱼味虽美,可鲜味易逝。
是啊,趁着鱼味还鲜,就珍重那份讲究,那份温柔,以及那份习以为常的安心吧!
吃鱼,不仅仅吃的是味道,而更多的是礼俗,是文化。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如果刚好遇见你,能不能陪我去看中国这最美的50个秋色?

刺绣非遗传承人姚惠芬:落针成画,探寻苏绣当代性。

恒大歌舞团第一任团长林丹丹,许家印也留不住的女子有多传奇?

“南唐北陆”:民国头号名媛,美丽一生却活得风轻云淡。

越来越多人怀念八十年代,实质是对觉醒、宽容和人性回归的期盼!

陈独秀先生三段婚姻及子女后代的故事

聂卫平到金庸家吃饭,一连吃掉13个大闸蟹,结果女佣直接被辞退。

民国名媛盛七小姐

民国上海阿婆闵蕙君:无论富贵贫贱,始终保持微笑。

法海湖边:爸爸和女儿用四十载打卡人世间

中俄曾约定:海参崴1995年归还中国,斯大林亲笔签名同意,为何黄了?

民间故事:陆游与唐婉的千古虐恋

真的要打仗了么?

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

蔡澜:人心不古,我决定以貌取人,从这几类人脸上就可以看出深浅好坏。

这30句都堪称是千古绝唱,还原整首诗,看看它们有着怎样的风采?

人民日报:把领袖个人的作用夸大到极端的程度,就会出现对个人的迷信

语音短篇:蔡澜《男女之间》

秋天的回忆:59张名人与母亲的珍贵瞬间

钱钟书犀利语录秒杀所有段子手:跟谁结婚,都会发现对方变了。

女性摄影师眼中的美女

100张照片讲述:唯一富过15代华人家族的贝聿铭100岁人生

民国五大才女,留下真实又扎心的五句话,看完后让我们能活的通透,看的深远。

从笑声到质疑:惊人蜕变的“海派”周立波突然回归,何去何从?

民国故事:上海滩首次“上海小姐”选美大赛

名人夫妻合照,稀世罕见,实属珍贵!

揭秘历届政治局常委的不同命运

形形色色:美女行长和情色院长的魔幻人间

骑驴带你朝鲜深度游

只有在上海,才懂的50种神奇体验,真的怀疑你在窥视我的生活!

周日书摘:人生有六个坎,跨过去路就顺了,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断亲现象”正崛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和亲戚来往!

漂亮女子下乡说话太难听?被灾民拖进洪水中,底裤扒掉狡辩是路人。

刀郎的娱圈恩恩怨怨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32000名科学家正式移籍,背后什么原因导致?

“咱还是分房睡吧,我实在受不了你了!”姚明的妻子叶莉抱怨

全球10大混血美女,每一个都很惊艳!

催人泪下的66张照片,一次次被感动!

不去感受世界,怎知世界如此奇妙!

外蒙独立的千古罪人博克多格根:4岁成活佛,42岁称帝,43岁成盲人,55岁被毒死

这个国家为啥讨厌中国人,路牌上贴满警示牌:碰到中国游客就打?

中国两千多个县城生活实录:除了性生活,只剩打麻将?

看《罗刹海市》的连环画,品刀郎的神曲!

"今夜有暴风雪"--黑龙江农场知青大返城

看了文革后果,只有改革开放,奋起直追!

118张珍贵的老照片,看看哪一张,值得收藏?

69届知青: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群体

尴尬的上海人

聊一聊刘亦菲。

民国时期消失的中国九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骄傲

惊奇!偷走亿万富翁用过的避孕套人工授精勒索两千万美元!

人世间殷桃,二度被封金鹰视后,迷倒七个男人,她的故事真不简单。

盛恩颐:民国第一“败家子”,一晚输掉上海一条街。

40年前的恶魔之夜:内蒙古红旗沟农场血案的背后故事

难得一见,清朝小学的语文课本,简直美得不得了!看看与我们小学课本的差别

江南美女俞飞鸿的“丈夫迷”:我有固定伴侣,他陪了我20年。

28岁健身教练娶50多岁上海富婆,获赠套房和保时捷,网友:我不想努力了!

1949年,一张汉奸被枪毙照片的故事。

压在老百姓身上“四座大山”不搬走,30年后出生人口将被美国超越。

那一年的卢湾区,被称为“上只角”,全上海最舒适的地方。

美国官方曝光抗美援朝真实数据,令人震惊!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不是吵,而是这几点!




    微信号:suhang-styl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