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

苏杭日记 2024-03-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苏杭日记”



他的出身不高,读书也不好,两次科举都不中。他想去北京捐官又把钱财全部赌输了,最终靠朋友资助才能回家。他想去投亲靠友,行至半路,囊中羞涩还得靠妓女资助才能继续前行。
但是这样一个人最终却成为了压倒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推翻了封建帝制,担任了“民国大总统”,却背信弃义,妄想复辟封建王朝,最后遭万人唾弃,落寞收场。

这个人是谁?他就是袁世凯。那么,他是怎么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人变成民国大总统,又是怎么遭万人唾弃的呢?下面来看看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是怎么说的吧。


少年立志,屡屡碰壁



袁世凯是河南省项城县的人,他生于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他的父亲叫袁保中,一生没有做过官,是项城的大绅士,其实就是大地主。
清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社会一直都不是很太平,袁保中和其他乡绅一起办过团防,跟他的叔叔袁甲三打过捻军。
袁世凯一共有兄弟姐妹九人,是袁保中的第四个儿子,庶出。袁世凯的母亲刘氏怀孕的同时,他的婶婶(袁保庆的妻子)牛氏也怀孕了。但是,不幸的是他的婶婶牛氏生下一个男婴,之后没多久,男婴就病逝了。


而袁世凯则顺利出生,但袁世凯的母亲刘氏的奶水却很少,可是牛氏的奶水却很足。因此,袁世凯就经常被抱到牛氏那吃奶,刚丧子的牛氏心中非常悲伤,看到袁世凯,让牛氏心里得到很大的慰藉。因此也非常喜欢袁世凯,视如己出。
后来时间一长,袁世凯的叔叔袁保庆因为没有子嗣,所以就过继了袁世凯成为他儿子,牛氏也就正式成了袁世凯的嗣母。
到了袁世凯八岁的时候,家里为他请了先生,让他读私塾,可是袁世凯不爱读那些四书五经,尤其对八股文不感兴趣。他虽然聪明,但是不愿意好好读书。他喜欢外出游玩,喜欢骑马、下棋、赌博等等。
袁世凯十几岁的时候,在项城参加过两次“童子试”,但是都没有考中。


我们知道,在古代开科取士是文人进入仕途,进入朝廷的唯一途径。显然,不爱学习的袁世凯并不是走这条路的料。然而,走不通这条路的袁世凯又想到去北京“捐官”。
袁世凯跟他的嗣母牛氏和亲生母亲刘氏都说了这件事情,两人为了支持儿子都拿出了体己钱让他去北京“捐官”。
可是,到了北京的袁世凯并没有“务正业”,而是被北京的花花世界迷乱了双眼。他在北京吃喝玩乐,更严重的是他在北京迷上了赌博。
袁世凯只身一人在北京,举目无亲,又带着钱财,他很快被赌局的人盯上。赌局的人看他在北京孤身一人,就设局引袁世凯入局进行豪赌,结果让袁世凯在一夜之间把身上带的钱全部输光了。
输光身家的袁世凯连回家路费都没有了,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遇见了他的同乡徐世昌。这时候,徐世昌已经在北京做官了。徐世昌知道了听他的遭遇之后,给他出资,让他回了项城老家。


等到袁世凯回到项城老家的时候,他已经二十二岁了。这时候的他心里已经非常清楚,通过科举走仕途这条路,已经不可能走通了。捐官的事情又因为他的恶习,成为泡影。
经过一番的深思熟虑,袁世凯决定去山东投奔庆军统领吴长庆。
在路途之中,袁世凯途经上海,在上海的花花世界,他结识了一位妓女沈氏。一来二去,他俩关系越来越好。后来,沈氏给他路费,支持他去山东。沈氏对他说,“你走了之后我立刻赎身,等你发迹以后回来接我,希望不要相负。”袁世凯指天发誓,最后洒泪告别。

在袁世凯从上海前往山东的路上遇到了阮忠枢,两人相谈甚欢,互诉家世,几天几夜同吃同住。阮忠枢知道袁世凯是去投奔吴长庆时,也出了一些路费,助他前往山东。


从戎发迹,身居要职

 


袁世凯到了山东,见到了吴长庆,就这样在庆军队伍中呆了下来。袁世凯特别喜欢待在军队里,他立志要在这里“成名”。他休息的时候他就去军队里面到处看,到处观察,军队的建制、训练,甚至管马厩的兵是什么性格他都知道。就这样,他慢慢的从外行人变成了内行人。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朝鲜叛乱,清朝派庆军入朝平乱。袁世凯也跟随吴长庆一起去了朝鲜,这一去,就去了十二年。
刚进入朝鲜的庆军,军纪非常不好,抢老百姓的东西,欺男霸女,还让在朝鲜的日本人也怨言颇多。袁世凯知道,再这样下去还没有平乱,朝鲜人民先反了。他找到吴长庆说明厉害,又让军队晚上巡夜,只要碰见欺男霸女的士兵,就当场枭首,慢慢的军纪就严明了起来。


后来,朝鲜平乱。袁世凯这之中立了军功,还经常代表吴长庆去和日本、俄国处理一些外交方面的事情。
袁世凯在朝鲜的这十二年,赢得了“非唯知兵,且谙外交”的名声,也让自己小有“名气”了。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清廷也意识到了自己国家兵力羸弱,要想抵御外敌是很难的。于是,清廷就想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抵御外敌。这个事情传到袁世凯的耳朵里,他想接手这个差事。但是,他也知道光有吴长庆等军机大臣保举是不够的,他需要“内线”。
那个时候,恰巧阮忠枢在大太监李莲英的弟弟的家中做事,其实那就是李莲英在宫外自己的家。袁世凯就通过阮忠枢这层关系,和李莲英取得了联系。很快,任命下来了,袁世凯接受了训练新陆军的任命,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小站练兵”。


其实,袁世凯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但是他从投奔吴长庆以来,看了很多书籍,也算是一个“有心人”。他事事留心,不论是出操还是野练,他都跟着观看。针对过去军营中吃空饷、冒领等问题,每次发放饷银他都亲自点名,按名发钱。
不光如此,他还整顿军纪。让军人绝对服从命令,服从命令的就赏官赏钱,不服从的就进行处罚。就这样慢慢的,他训练的新军在那时候也是享有盛名的。
袁世凯因为训练新军有素,慢慢地被提拔升任山东巡抚。他在任期间,平了山东的民变,抵御了八国联军。
由于他有“军功”,因此在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病逝之后,袁世凯就从山东巡抚升任到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来又升任了军机大臣。自此,袁世凯正式站到了中国政治权力的中心。


1908年,慈禧太后和咸丰皇帝双双驾崩以后,溥仪继位,溥仪忌惮袁世凯权力太大,有心让他回家养老。那时候,袁世凯还没有“大逆”的想法。他担心自己有性命之忧,于是回到老家进行“隐居”。
回家之后的袁世凯全家都活在恐惧之中,他们深怕有一天一道圣旨来了,让他们性命不保。就这样,袁世凯在担忧恐惧之中度过了一段时间。可以说,袁世凯这时还是很“老实”的,。深居简出,不敢惹事。
可是这之后,袁世凯的心就开始不安分起来。恰巧这个时候,辛亥革命爆发,朝廷派了冯国璋、段祺瑞南下平乱,他们在南下的路途中都拜访过袁世凯。当冯国璋向袁世凯请教对国事的意见的时候,袁世凯说了“慢慢走,等等看”的六字方针。


得到命令的冯国璋也是按照袁世凯的说法做的。他们的军队走的很慢,而且也不太听指令,这令冯国璋的上司很是头疼。他上书向皇帝禀告了这种情况,无奈之下,清廷只能重新启用袁世凯。
一开始,清廷先是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世凯不接受。后来又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袁世凯还是不接受。最后,清廷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他这才答应“出山”。可以说,经过这番讨价还价,袁世凯“东山再起”了。
在袁世凯出发以后,他家里突然接到消息说,第六镇统制吴禄贞要派人杀袁世凯全家。那个时候,袁家害怕极了,包括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


袁静雪的二姐对她说,“别怕,要是真的有人来,我们就头上顶花盆躲到花园池子里面去。”虽然是儿童稚语,可见,她们当时有多么害怕。
可是,还没等到吴禄贞实行他的暗杀计划的时候,吴禄贞就在石家庄站被暗杀了。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袁世凯意识到家人在老家生活并不安全。这次事情虽然过去了,可是,如果不搬家还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于是,袁世凯就让家人搬到了天津,后来又辗转搬到了北京。
袁家搬家在1912年左右,这时,孙中山先生已经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这个时期,清廷和南京政府都向袁世凯抛来了“橄榄枝”。清廷希望袁世凯可以助他们南下剿灭南京政府革命军,而孙中山先生希望袁世凯可以说服溥仪“和平交权”。袁世凯在溥仪面前表面忠诚,其实背后也在和南京政府暗通款曲。
就在袁世凯在清廷和南京政府之间居中折冲的时候,他遭遇了暗杀危机。在袁世凯回家的路上,空中丢下了三枚炸弹,死了两个车夫,马受惊了,一路跑回了袁府。最后,两匹马因为受伤过重死掉了,袁世凯毫发无损。
这件事过后,袁世凯更加深居简出,不敢出门。他和南京政府也谈好了条件,他去跟溥仪谈退位,事成之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之后袁世凯跟溥仪谈好,溥仪“和平交权”,其他皇室成员的待遇不变。自此,清王朝结束了他的统治。


背信弃义,万人唾弃

 


袁静雪说,袁世凯就任临时总统以后,她们全家搬进了背景的中南海。袁世凯对上一次的暗杀心有余悸,自从进了新华门,直到死亡,没有再出去过。
做了大总统的袁世凯,就开始幻想着当皇帝,想过封建皇帝一般的日子。而且袁世凯迷信,曾经有人给他批八字说他的命“贵不可言”,还说他家祖坟在的地方特别好,左边是龙,右边是凤。
他的大儿子,则特别想做“太子”。为此,大儿子还特别编纂假的《顺天时报》给他看,说百姓都盼着他登基。
这些,都让袁世凯的复辟梦,越来越强烈。


这个时候,袁世凯的家人也乱作一团。三女儿袁静雪和她的二哥都不赞成他称帝。袁世凯还很看重这个二儿子,并给其他儿子一并都做了皇子的服装。袁静雪的哥哥们在一起照相,可是当众人把衣服都穿出来才发现,二哥和五哥的服装和别人不一样。
这引发了袁世凯大儿子的疯狂嫉妒!他说,如果老二当太子,他就把老二杀了。
袁静雪的二哥听到这话很是无奈,袁世凯虽然看重自己这个二儿子,但是人家却没有这个意思。袁静雪则和她的二哥商量,如果父亲真的称帝,他们就跑到英国留学去。而袁世凯的姨太太们则为了谁是妃子,谁是嫔位,而争论不休。


不光袁世凯家里乱作一团,外界对他复辟的这一举动也是反戈相向。先是蔡锷在云南组成护国军,占领了四川南部,然后贵州和广西等地也纷纷宣布独立。不仅如此,连袁世凯手下的心腹大将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也不赞成他称帝,他们对于袁世凯的命令也不是认可。
1916年,袁世凯见大势已去,便撤销了称帝大典筹备处,找来了段祺瑞、徐世昌、黎元洪等人商量,发表了取消帝制的电稿。

就此,袁世凯的皇帝梦碎,就此下台。从此,他忧愤成疾,不久之后,终于身死。



小结一下



“求荣卖国千古罪,讨伐声中一命亡!”袁世凯竟然在已经实行民主的时候,出尔反尔。妄图恢复帝制,最终遭到万人唾弃。

这是历史的倒退!毕竟,民权天下必归公。心中没有人民的人,最终一定会被打倒!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中国特色小镇失败名单,有你去过的吗?

被英媒誉为「近千年来最美的女人」:她的性感,天下无双。

中国人食鱼到底有多讲究?

台湾杜月笙墓地:朝向上海,墓碑上方的八个字令人深思。

如果刚好遇见你,能不能陪我去看中国这最美的50个秋色?

刺绣非遗传承人姚惠芬:落针成画,探寻苏绣当代性。

恒大歌舞团第一任团长林丹丹,许家印也留不住的女子有多传奇?

“南唐北陆”:民国头号名媛,美丽一生却活得风轻云淡。

越来越多人怀念八十年代,实质是对觉醒、宽容和人性回归的期盼!

陈独秀先生三段婚姻及子女后代的故事

聂卫平到金庸家吃饭,一连吃掉13个大闸蟹,结果女佣直接被辞退。

民国名媛盛七小姐

民国上海阿婆闵蕙君:无论富贵贫贱,始终保持微笑。

法海湖边:爸爸和女儿用四十载打卡人世间

中俄曾约定:海参崴1995年归还中国,斯大林亲笔签名同意,为何黄了?

民间故事:陆游与唐婉的千古虐恋

真的要打仗了么?

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

蔡澜:人心不古,我决定以貌取人,从这几类人脸上就可以看出深浅好坏。

这30句都堪称是千古绝唱,还原整首诗,看看它们有着怎样的风采?

人民日报:把领袖个人的作用夸大到极端的程度,就会出现对个人的迷信

语音短篇:蔡澜《男女之间》

秋天的回忆:59张名人与母亲的珍贵瞬间

钱钟书犀利语录秒杀所有段子手:跟谁结婚,都会发现对方变了。

女性摄影师眼中的美女

100张照片讲述:唯一富过15代华人家族的贝聿铭100岁人生

民国五大才女,留下真实又扎心的五句话,看完后让我们能活的通透,看的深远。

从笑声到质疑:惊人蜕变的“海派”周立波突然回归,何去何从?

民国故事:上海滩首次“上海小姐”选美大赛

名人夫妻合照,稀世罕见,实属珍贵!

揭秘历届政治局常委的不同命运

形形色色:美女行长和情色院长的魔幻人间

骑驴带你朝鲜深度游

只有在上海,才懂的50种神奇体验,真的怀疑你在窥视我的生活!

周日书摘:人生有六个坎,跨过去路就顺了,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断亲现象”正崛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和亲戚来往!

漂亮女子下乡说话太难听?被灾民拖进洪水中,底裤扒掉狡辩是路人。

刀郎的娱圈恩恩怨怨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32000名科学家正式移籍,背后什么原因导致?

“咱还是分房睡吧,我实在受不了你了!”姚明的妻子叶莉抱怨

全球10大混血美女,每一个都很惊艳!

催人泪下的66张照片,一次次被感动!

不去感受世界,怎知世界如此奇妙!

外蒙独立的千古罪人博克多格根:4岁成活佛,42岁称帝,43岁成盲人,55岁被毒死

这个国家为啥讨厌中国人,路牌上贴满警示牌:碰到中国游客就打?

中国两千多个县城生活实录:除了性生活,只剩打麻将?

看《罗刹海市》的连环画,品刀郎的神曲!

"今夜有暴风雪"--黑龙江农场知青大返城

看了文革后果,只有改革开放,奋起直追!

118张珍贵的老照片,看看哪一张,值得收藏?

69届知青: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群体

尴尬的上海人

聊一聊刘亦菲。

民国时期消失的中国九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骄傲

惊奇!偷走亿万富翁用过的避孕套人工授精勒索两千万美元!

人世间殷桃,二度被封金鹰视后,迷倒七个男人,她的故事真不简单。

盛恩颐:民国第一“败家子”,一晚输掉上海一条街。

40年前的恶魔之夜:内蒙古红旗沟农场血案的背后故事

难得一见,清朝小学的语文课本,简直美得不得了!看看与我们小学课本的差别

江南美女俞飞鸿的“丈夫迷”:我有固定伴侣,他陪了我20年。

28岁健身教练娶50多岁上海富婆,获赠套房和保时捷,网友:我不想努力了!

1949年,一张汉奸被枪毙照片的故事。

压在老百姓身上“四座大山”不搬走,30年后出生人口将被美国超越。

那一年的卢湾区,被称为“上只角”,全上海最舒适的地方。

美国官方曝光抗美援朝真实数据,令人震惊!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不是吵,而是这几点!




    微信号:suhang-styl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