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刺绣非遗传承人姚惠芬:落针成画,探寻苏绣当代性。

苏杭日记 2024-03-22



苏绣

世家




“太美了!根本看不出来是刺绣,

还以为是江南水墨画!”

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下面这几张图,气质安静恬淡,

一如中国水墨画的风格,

但是如果我不说,你能看出来是刺绣吗?


这是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是江南,也是苏绣。


以上的几幅刺绣,

是苏州刺绣世家姚惠芬的作品。


很多人看到这几幅画的时候,

都难以相信这是刺绣,而误认为这是水墨画。



传统的刺绣,

审美风格偏向大红大绿,

不适合烟雨江南,

所以姚惠芬创新了江南水墨绣法。


“江南的烟雨朦胧,白墙黑瓦,

不一定非要用墨来表达,用针也可以!”



在她手里,

针线可做笔墨,织布可做宣纸,

水墨画也可以用针刺出来。


看这挥毫泼墨的功底,

谁能看出来是刺绣呢?



针线,

不仅可以绣水墨画

国画对于姚惠芬来说,

也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这高超的刺绣作品,

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让人惊叹,原来一针一线,

竟可以达到这样的巅峰!



看水墨画和国画,

完全看不出来刺绣痕迹,

但是这几张彩色刺绣,

就可以看出来细致紧密的针脚。


这每一点的颜色变化,

都是姚惠芬用不同色彩的针线,

一点一滴刺出来的结果。


▲▲《泼彩荷花》


▲▲《写意太湖》


▲▲《精卫填海》


姚惠芬的刺绣技术高超,

其实,这跟她的家庭脱不开关系。


她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

自幼学习刺绣,

是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


▲姚慧芬


“我们是刺绣世家,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从事刺绣行业。

我从小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

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小的时候,

我们的玩具是泥巴和洋娃娃,

姚惠芬的玩具就是针线。


姚惠芬,

是伴着针线长大的人。


但是真正让姚惠芬喜欢上刺绣的,

则是一副《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刺绣图。


“16岁的时候,跟父亲去苏州吴县刺绣厂,

看到一位师傅,

正在绣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那一刻我就心动了,

想着要是哪天,

我也能绣出这样的作品多好!”



这时候的姚惠芬,

便下决定要当一名绣娘。


这一心动,

成就了姚惠芬的刺绣之路。


她不仅重新绣了蒙娜丽莎,

还绣了张大千和贝多芬等人的肖像。



▲▲姚惠芬苏绣作品《张大千肖像》


作品一出,惊艳了无数人,

谁也没想到,

一针一线不仅仅是刺绣,是水墨,是国画,

还可以做出惟妙惟肖的油画效果……


真是颠覆认知!


▲▲姚惠芬苏绣作品《贝多芬像》


▲▲《小布什和夫人》


▲▲姚惠芬苏绣作品《贝聿铭肖像》



铅笔简笔画,

是姚惠芬的特色之一。


武汉发生肺炎之后,

姚惠芬立刻就绣了一组简笔画,

声援武汉!


这不是姚惠芬第一次,

用针线刺简笔画了,

之前的几张,曾引起无数人赞叹。


针线这种东西,

总感觉很难描绘出自然的曲线,

可是你看姚惠芬的针线图,

每一根发须,都弯曲地恰到好处。



我怕是用铅笔画,都画不出这个效果。

更别提针线了!


这个绣法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

是姚惠芬独创的“简针绣”刺绣技艺,

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不过,姚惠芬最出名的,

还是中国古典工笔画刺绣。


中国工笔画,

讲究“有巧密而精细者”,

工笔画刺绣,有过之而无不及。


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

等工笔画常见的元素,

在姚惠芬的刺绣中,全部都有。



中国工笔画的魅力,

在她的针下全部得到了最高程度的展示。


图片的传神程度,

让人根本意识不到这是刺绣作品。



灰调的背景,有一种古画的感觉,

谁家里挂上一幅,

定能让客人回味好几天。



在这里,针线隐去了它的光泽感,

反而有一种历史的余味。



看这女子的神态,

是不是令你想起了敦煌的飞天壁画?




这样的刺绣技艺,

可谓是巧夺天工,

代表了中国刺绣的最高水平。


2017年,凭借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技术,

接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邀请,

带着34 幅当代苏绣作品,

前往威尼斯,

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技艺之美。


其中的一幅《骷髅幻戏图》,

引起了很多国外友人的驻足。


《骷髅幻戏图》,

其实是南宋画家李嵩的一幅名作,

姚惠芬不仅绣了出来,更是绣了多个版本。


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就展出了四种不同的针法,

她这样做的原因,

是为了从中寻找更合适的针法,

同时也是对传统针法的一种创新和升级。



这一次的双年展,

是中国刺绣第一次参加的双年展,

因这个国际展览,

姚惠芬也奠定了自己刺绣领军人的地位。



姚惠芬的作品,

还被英国“大英博物馆”、

“伦敦大学美术馆”、“苏州博物馆”

等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馆,

及美国总统小布什、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等名人收藏。


只要是看过姚惠芬的刺绣作品的人,

都赞不绝口。



很多人都知道,

刺绣,

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因为刺绣的艰难,

很多苏州地区的老人,

都不再传承这门技术了。


我们现在所见的刺绣作品,

大多是机器完成的。


但是姚慧芬却接过了这个重任,

还把中国刺绣,

送上了威尼斯双年展。



谈起来刺绣,

姚慧芬的表情显得很放松。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她坦言道。


在学习刺绣的道路上,

她并非因为是刺绣世家而少吃苦,

相反,

为了精进技艺,她曾经到处拜访名师。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

就在苏州市区租房,

白天在十来平米的房子里刺绣,

晚上把画稿贴在床头,

一遍遍地回想白天的针法,

思考针法该如何改进。


“很难很难的时候眼泪也会掉下来,

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热爱刺绣,它就是我的生活”


“拿起针线,就有了让一切静下来的理由。”



最开始学习刺绣的时候,

支撑着姚慧芬的,

是热爱。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

改变了她的想法。


“在苏州的一次展览中,

有一个六十多岁的绣娘,

一直围着我的两幅作品看,

看了半个多小时还不肯走。

我问她是做什么的,她说她也是做刺绣的,

但是做了几十年这些针法她都不会做。”



彼时姚慧芬感受到,

她对刺绣不止有热爱,

还有一种责任心。


姚惠芬将绣好的作品安装上绷架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会传统技术,

但是这个行业不仅需要人来传承,

也需要人来创新。


“用新的针法,唤醒刺绣古老的生命,

让它们又再一次活过来,

我感觉我要做的应该就是这件事。”

“苏绣,是一种心灵艺术。”


生于江南的姚慧芬,

传承了中华文化中最古老的苏绣技法,

并且梦想用刺绣的方式,

把江南的美丽带给世界。


“有巧密而精细者”

尽精微而致广大”

这是苏绣的要领,

也是姚慧芬想带给世界的一种精神价值。



“发现美是一瞬间,

制造美却要很长时间”

但姚慧芬的野心,

就是要用针线制造,

江南水墨画一般恬淡的美丽。

让人们从一根银针中,

窥见一场江南梦。



《千里大运河非遗大观长卷》▼▼

姚慧芬领衔十几位绣娘作品

(横过手机欣赏)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end




 大家都在看头条 


真的要打仗了么?

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

蔡澜:人心不古,我决定以貌取人,从这几类人脸上就可以看出深浅好坏。

这30句都堪称是千古绝唱,还原整首诗,看看它们有着怎样的风采?

人民日报:把领袖个人的作用夸大到极端的程度,就会出现对个人的迷信

语音短篇:蔡澜《男女之间》

秋天的回忆:59张名人与母亲的珍贵瞬间

钱钟书犀利语录秒杀所有段子手:跟谁结婚,都会发现对方变了。

女性摄影师眼中的美女

100张照片讲述:唯一富过15代华人家族的贝聿铭100岁人生

民国五大才女,留下真实又扎心的五句话,看完后让我们能活的通透,看的深远。

从笑声到质疑:惊人蜕变的“海派”周立波突然回归,何去何从?

民国故事:上海滩首次“上海小姐”选美大赛

名人夫妻合照,稀世罕见,实属珍贵!

揭秘历届政治局常委的不同命运

形形色色:美女行长和情色院长的魔幻人间

骑驴带你朝鲜深度游

只有在上海,才懂的50种神奇体验,真的怀疑你在窥视我的生活!

周日书摘:人生有六个坎,跨过去路就顺了,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断亲现象”正崛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和亲戚来往!

漂亮女子下乡说话太难听?被灾民拖进洪水中,底裤扒掉狡辩是路人。

刀郎的娱圈恩恩怨怨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32000名科学家正式移籍,背后什么原因导致?

“咱还是分房睡吧,我实在受不了你了!”姚明的妻子叶莉抱怨

全球10大混血美女,每一个都很惊艳!

催人泪下的66张照片,一次次被感动!

不去感受世界,怎知世界如此奇妙!

外蒙独立的千古罪人博克多格根:4岁成活佛,42岁称帝,43岁成盲人,55岁被毒死

这个国家为啥讨厌中国人,路牌上贴满警示牌:碰到中国游客就打?

中国两千多个县城生活实录:除了性生活,只剩打麻将?

看《罗刹海市》的连环画,品刀郎的神曲!

"今夜有暴风雪"--黑龙江农场知青大返城

看了文革后果,只有改革开放,奋起直追!

118张珍贵的老照片,看看哪一张,值得收藏?

69届知青: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群体

尴尬的上海人

聊一聊刘亦菲。

民国时期消失的中国九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骄傲

惊奇!偷走亿万富翁用过的避孕套人工授精勒索两千万美元!

人世间殷桃,二度被封金鹰视后,迷倒七个男人,她的故事真不简单。

盛恩颐:民国第一“败家子”,一晚输掉上海一条街。

40年前的恶魔之夜:内蒙古红旗沟农场血案的背后故事

难得一见,清朝小学的语文课本,简直美得不得了!看看与我们小学课本的差别

江南美女俞飞鸿的“丈夫迷”:我有固定伴侣,他陪了我20年。

28岁健身教练娶50多岁上海富婆,获赠套房和保时捷,网友:我不想努力了!

1949年,一张汉奸被枪毙照片的故事。

压在老百姓身上“四座大山”不搬走,30年后出生人口将被美国超越。

那一年的卢湾区,被称为“上只角”,全上海最舒适的地方。

美国官方曝光抗美援朝真实数据,令人震惊!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不是吵,而是这几点!




支持本号

打赏随意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苏杭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