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国家三番四次给你提醒风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

小巴 理财巴士 2023-06-07



小巴发现,监管对于私募基金、城投债的监管行动和风险提示,越来越多了。


在不久前的文章《又有雷!这两个轻松暴利的品种,往后要注意了》里面,咱们提到私募基金出了一个“史上最严”的运作新规,从里面的一些要点来看,禁止通道和结构化发行,限制集中度......


针对的实际就是,投城投债的高收益私募基金。


然后上周,深圳证监局又出了个监管情况通报,说要严禁私募基金从事债券交易违法违规行为,直接公布了现在的一系列典型问题:


-高集中度接盘弱资质信用债,而且是重仓持有单一弱资质信用债;


-暗箱操作,不正当交易;


-不公平对待投资者,早期和后期投资者到期收益率差异较大;


-利益输送;


-以“固定收益名义”向大量高龄老人公开宣传推介私募基金,流动性风险和涉众风险突出。


(来源:深圳证监局)


基于种种风险,监管给大家做了风险提示:


不要想着能保本保息,一旦发生债券兑付违约,存在损失部分甚至全部本金的可能,大家要正确识别风险,谨慎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选择私募基金管理人。


监管表示,后面还会持续加大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力度,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就依法处理。


(来源:深圳证监局)


其实对于监管来说,下面那些偷偷摸摸搞猫腻的,一直都看在眼里。


当监管越来越密集,并且频频风险提示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乱象太多,影响太广,风险剧增,不管不行了!


就如当年的P2P,咱们一开始是很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但没曾想,很多P2P平台竟然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噱头,去搞各种诈骗和非法集资。


于是监管2015年着手规范P2P行业,从互联网金融繁荣的深圳开始,调查抓人,风险提示,开启了一波轰轰烈烈的P2P监管风暴。


于是P2P平台的雷一个接一个暴露出来,那些没来得及脱身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至今提起都是一个让人胆寒的教训。


那么现在对于城投债和私募这块也是,开始严格规范和风险提示了,而且也开始抓违规了。


比如,基金业协会就对雪杉基金的高管做了纪律处分,暂停受理雪杉基金私募产品备案6个月,并且对雪杉的合规风控负责人作出公开谴责。


原因就是这家私募基金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括债券投资违规。


还有山东济南的某个城投公司,以“收益权定向融资产品”的名义,吸引群众投资,承诺到期8.5%-10%的收益,然后被群众举报到当地的处非办,被定性为涉嫌非法集资。



都和处非办扯上联系了,可想而知后果有多严重。


当然,私募基金和p2p还是不同。


p2p是产品模式上的创新,后来整个模式都被玩烂了,所以被监管全部清零。


而私募基金这个品类本身,不能说是违规的,它像一个大大的黑箱子,里面可能会放进一些资质比较差的标的,但又被包装得光环加身,所以监管要对其中的一些高风险违规动作踩踩刹车,否则暴雷后,又是影响广泛的各种财富毁灭惨案。


对咱们投资者来说,当监管三番五次对某个东西进行风险提示,并且监管动作越来越多的时候,咱们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这里面风险挺大,要小心,最好就不要碰了。


除了城投债私募之外,还有另一个品类,目前也是风险积聚,而且监管也多次出手干预了的,大家也需要注意,那就是增额终身寿。


不知道大家的感觉如何,反正小巴最近的朋友圈,都是“复利3.5%增额终身寿即将全部停售”的消息。


还有一些财经大V,也在推荐此类产品,让大家赶紧下手抢购,说如果再不买,就又错过高息产品了。


包括咱们理财巴士的小伙伴,这两天也纷纷在后台发来消息,咨询储蓄险和增额终身寿的问题,可想而知最近这个“寿险告别3.5%时代”的消息,是有多火。



这种火爆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是大家现在的存钱热情很高,但所有的国有行、股份行都下调了存款利率。


现在3年期定存利率2.6%-2.9%左右,5年期定存利率2.65%-2.95%左右,剩下的中小银行,也都在陆续下调存款利率。


高波动的股票、基金,大家放进去就等于亏钱,所以能给大家“锁定3.5%利率”承诺的寿险产品,怎么能不火。


但监管不是第一次压寿险的利率了。


2019年的时候就已经把4.025%利率的停掉,相关产品全部退出市场,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预定利率上限调整为年复利3.5%。


现在3.5%的也高了,还要继续压。


为啥?


相比于我们这些小投资者总想着各种薅高收益率的羊毛,监管眼里盯的是宏观的整体风险。


保险公司拿到你的钱,它要去搞投资,用实际收益率来覆盖给你的预定收益率。


但咱们都知道,未来利率往下走就是大趋势,如果大家都蜂拥购买承诺“高息”的产品,集中赎回的时候,保险公司兑付压力就很大了。


但一些销售为了完成kpi,反而借着监管降寿险利率的噱头,加码卖产品,甚至以“稳赚不赔金融房产”等说辞,来引导投资者购买,颇有和监管对着干的意思。


后来精算师协会也专门发文,做风险提示了。



当然,小巴并不是说,增额终身寿这个产品本身有问题,也不是说之前已经买了的,是个错误的决策。只不过咱们从金融风险的角度去考虑,如果现在还继续违背监管原意,疯狂追捧的话,那么搞不好会让所有人一起背黑锅。


所以,对于现在增额终身寿的火爆现象,建议大家要谨慎。


如果真想为自己的闲钱找更好存放之处的话,还是需要回过头去,做一个整体的财务分析和规划,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去决定,要做什么样的资产配置,是不是真需要买增额终身寿,有没有更合适的替代品等等,不要把眼光只是局限盯在某个单一产品上。


最后还是推荐大家看看孙明展老师的一篇相关文章。


在火爆的增额终身寿之外,孙老师给了大家一个更有现实意义、思路也更开阔的解决方案,咱们可以作为参考。


点击查看文章:

《刷屏的3.5%储蓄险“停售”,真的值得我们这么疯狂吗?》



【完·小巴PS

1、并非推荐提到的具体产品,请注意风险;

2、个人观点看法不一定都对,请适当参考;

3、最终的理财投资决策权,请掌握在自己手上。




相关热文推荐给你
(点击以下图片直接查看)



加上星标防丢失


可以更快找到理财巴士哦~



理财巴士发布时间 20230524


本公号原创内容版权归理财巴士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理财巴士

微信公众号:LicaiBUS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目录

 觉得有收获就点亮星星,

或点个赞给小巴鼓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