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落探访VOL.31 |青海安多藏区聚落活化石——郭麻日村

HUFUJII Lab. 胡藤井研究室 2023-08-30

引  言2011年胡·藤井研究室设立后,世界聚落研究的重心转向中国。开启中国居住文化调查,足迹遍布广袤中国大地,调查形态千差万别的聚落。这些中国历史文化村镇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有着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居住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中国聚落与民居调查系列,这些聚落兼具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地域文化本土性。在丰富的民居形态、顺应环境的建构方式、朴素的生存状态的表象下,隐藏着独特的空间结构、营建秩序与空间图式、族群共同的空间概念与文化,赋予了聚落历久弥新的顽强生命力。


· 郭麻日村(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郭麻日村隶属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隆务河贯穿全境南北,郭麻日村位于河西河谷最宽处的反弓形缓丘上。村域范围内地势平坦,地形由隆务河向东西两侧平缓高升,形成相对开阔的冲积阶地,总体呈西高东低态势,平均海拔约为2430m。郭麻日村为多民族聚居村落,以藏族与同仁土族为主,长期的民族变更、拉锯、分化、对立、交融的状态,让它成为一个在文化上极不稳定的区域。

村落主要由郭麻日古堡和郭麻日寺两大部分组成。古堡位于隆务河西侧台地上,郭麻日寺位于古堡西南相对较高的地势之上。二者之间由郭麻日沟进行分割。形成“一河两团”、 “上寺下村”的村落布局形态。

选址类型与地理特征

· 郭麻日村卫星图(图源:Google Earth)

郭麻日村西侧与山体底部连接,从山体上流下的溪流横穿郭麻日村后汇入隆务河,东侧与山体隔河相望。村落东部边界紧邻203省道,交通便利。整体呈现出山体-耕地-聚落-道路-河流的布局模式。

· 郭麻日村选址剖面示意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郭麻日村的选址类型为山麓平原类型中的洪积平原型。从郭麻日村地形图可以清晰辨别出郭麻日古城堡的轮廓范围,寨内建筑肌理清晰,巷道布局星罗棋布,错综复杂,如进入迷宫一般。外围住居依附古城堡外墙呈组团式扩张。

聚落结构的发展演变

从历史发展来看,郭麻日古堡起初为军事用途,后在新的社会形制下,古堡不再具有强烈的军事防御作用。军事古堡自此转为普通聚集型聚落。由于郭麻日村的界体并不明显,所处位置具有较大的生长发展空间,所以现今我们看到的村落空间结构与以前的郭麻日村的村落空间结构差异巨大。郭麻日村建村之初只有堡寨,而寨墙之外为农田,规模也要小很多。军屯堡寨边界清晰,空间结构井然有序,可概括理解为点状。而现今村民自建住宅区邻接古堡向外围呈组团状扩散,外围建筑的布局和古堡内的住居相比更为零散,密度较小,道路体系也欠缺完整性。

· 郭麻日村选址剖面示意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住居建筑向外围扩散的原因有三点,最为主要的是人口的增长,古堡内人口达到饱和后,大量居民陆续搬出堡寨向外扩展。其二是在清朝彻底废除了军屯制度后,堡内的社会形态也发生转变,从原来能够自给自足的军户变成了按时按量向政府交纳粮食的普通居民,因此不得不走出堡寨扩大耕种。其三,藏传佛教传入并兴起后,逐渐在堡外地理位置较高的地方修建了郭麻日寺,成为整个聚落发展过程中另一个结构中心,并且无论住居建筑如何扩张,其朝向始终面对寺院分布,并逐渐靠近寺院。

由此可见郭麻日聚落生长是由线性延伸到团状、由单核向双核的逻辑顺序发展而来的。

郭麻日古堡

郭麻日古堡地处隆务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郭麻日古堡更被誉为“中国两千年屯垦戍边史活化石”郭麻日古堡的修建时间大约在公元7世纪,正值吐蕃攻打吐谷浑,有近千名的官兵驻扎镇守,为这些官兵提供居住条件,在达加山下修建了最早的军事住所,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原始的居所。人们一边在这里镇守,一边繁衍生息。公元1328年吐谷浑解体之后,郭麻日内的领头人带头迁至现在古堡的位置,总共耗时5年的时间,才将全新的郭麻日古堡建成,建成后依然保持着严格的防御机制。

· 郭麻日古堡城墙示意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郭麻日古堡城墙现状(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古堡占地76亩,东西向长220米,南北向宽180米,高为11米,根基厚为4米,墙体是夯土板筑。古堡城墙共设西门、南门、东门三处,每个宅门顶部都建有嘛呢房,因东门为古堡正门,因此以红铜铸造,即“郭麻日”为红色铜门。古堡之内的道路相互贯通,没有多余的空间,古堡中的住居为二层土木结构,也就是“庄廓”建筑。


· 郭麻日古堡入口门楼(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堡内以二层建筑居多,建筑结构为土木结构。不同于堡外普通住居的是,建筑二层设有宽阔开敞的晒台,并且每家每户的平台相互连接,构成了堡内的立体交通体系,防御性极强。这种立体交通体系也大大提高了堡寨内部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连接了交通空间与院落空间。 

· 郭麻日古堡内部街巷(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堡内巷道平均宽度为1.2米,最宽2.8米,最窄的地方仅可通过一人一骑。既错综复杂,又相互勾连、呼应。巷道两侧的庄墙高达4-7米,即使借助器械也不便翻越。敌人进入其中,不论躲在何处,都会遭到埋伏在二层之高庄墙后的士兵攻击,无处可藏。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古堡内的道路非常狭窄,曲折延绵,甚至有些路还是断头路,很容易就在古堡内迷路,只有一条主要的道路连接着古堡的东门和西门。但堡内的水系能够判断如何走出古堡,受地势的影响,向着水流的方向(水流自高向低处流)便能找到古堡的出口。

· 郭麻日古堡内水系(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郭麻日寺

古堡以南0.5公里处的郭麻日寺,全称名为“郭麻日噶尔噶丹彭措林”,意为“郭麻日具喜圆满洲”。寺前的时轮塔为安多藏区最大的佛塔,被称为“安多第一塔”。郭麻日村内在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一般选择在郭麻日寺内举行。仪式内容包括伏拜礼佛、转颂经文、煨桑互动。郭麻日寺外墙颜色明亮,建筑别具一格,造型极具民族特色,在修建之时耗尽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郭麻日寺(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郭麻日寺内最初是建有大经堂、弥勒殿、护法殿3座主殿,共有3院昂欠,僧侣用房105院,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1958年以后,仅剩下了大经堂、弥勒殿和2院昂欠。

· 大经堂(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大经堂在藏语中又叫“措钦朵康”,目前是全寺的主殿,更是日常举行集体宗教活动仪式或者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的专用场所。为了能够保障整个寺院能为僧侣和凡俗信徒提供最大的伏拜礼佛空间,大经堂的体量非常庞大,这也让其在寺院内部的地位一目了然。

· 弥勒殿(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还有用来供奉佛像、菩萨和神的弥勒殿,僧侣以及信徒可在此处进行伏拜。修建于1741年的弥勒殿,这里供奉的是青海目前体量最大的弥勒佛像。弥勒殿的建筑风格以及它的内部空间和隆务寺的弥勒殿非常相似,建筑全部采用汉朝传统宫殿的飞檐斗拱,通体有三层,屋顶采用青瓦铺成的三重檐歇山顶,大殿的正面空间添加了一开间,因此整体平面形成了5开间5进深的正方形,中间供奉弥勒佛像,两侧供奉着释迦牟尼像和文殊菩萨像。

· 镇寺宝塔(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寺院周围通常会修建镇寺宝塔,称为镇寺塔,始建于1994年,历时五年建成。郭麻日寺的镇寺塔就修建于寺前广场,名为时轮大解脱塔。未见寺院,先见其塔。郭麻日寺镇寺塔体量庞大,高度也是首屈一指,因此被誉为“安多第一塔”,这充分地体现了热贡文化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以及当时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

郭麻日寺是由寺院住持和信徒共同修建,该塔是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五层,高33米,底层基座为正方形,外设一圈转经长廊。该塔在造型上有古印度波罗奈城释迦牟尼初转法轮所在地佛塔的影子。塔身由底层基座层叠而上,塔内珍藏着十世班禅的袈裟等衣物及生活用具。塔内有盘旋式阶梯,由此可登高,塔外壁设有菩萨、观世音和三十五座般若佛像。主殿周围有12座小塔,塔刹为圆拱鼓形,塔拱内部设有佛堂。塔基周围环绕藏式平顶房屋,内置玛尼经纶。

民居建筑

郭麻日堡外的住居建筑的围墙均是用素土夯实,再用白土草糠和泥抹光。多数住居都有院落,院落平面布局和北京四合院有异曲同工之处,有一合院、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整体院落的朝向和郭麻日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早于郭麻日寺修建的古堡内的住居建筑是坐北朝南的,外围住居建筑朝向都是偏向郭麻日寺。院落中间还会立起带有经蟠的嘛呢旗竿。因此看似院落平面没有严格的定式,宗教文化对其营建思想的影响还是极其深刻的。

· 郭麻日村选址剖面示意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住居内主要由正房、厢房、院落、角房等构成,平面略像北方四合院。正房一般用来做主室、卧室、客厅或具有辅助功能的储藏间、阳光房等,正房上面的空间称为上房,主要用作日常礼佛的佛堂或客房,也会兼具储藏功能。角房为辅助型用房,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起居没有较大联系,主要作为厕所或存储日常生产生活资料的场所。

· 郭麻日村选址剖面示意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郭麻日传统住居房屋的承重系统由木构架与夯土墙组成,屋身的体量是受建筑结构开间影响的。墙体自身存在收分和挑檐做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还能提高抗震性。郭麻日传统住居外墙没有过度的装饰,只是展现着所使用的的建筑材料的本来面貌,再用白泥抹面,涂抹平整光亮后的墙面可以反射光线,增加街巷空间的亮度,不仅能给人以亲切明朗的心理体验,而且还增加了墙体抗风蚀的性能。

· 郭麻日寺前非遗匠人作坊和妇女们打阿嘎土(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用阿嘎土修筑屋顶(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同时藏族有一种沿用至今的修筑方法——打阿嘎,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
传统技艺的代代相传,承载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使得郭麻日村成为了青海安多藏区聚落的活化石。‍‍‍


END


往期回顾

「建筑设计」

胡昂院士工作站新作|成都金牛茶花片区建筑策划设计方案

「建筑文化」

胡昂院士讲座|日本TOD枢纽站设计迭变——从京都站到涩谷站

胡昂院士:关于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的几点思考(下)

胡昂院士:关于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的几点思考(上)

成都双年展特辑 | TOD引领城市更新——涩谷站再开发20年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建筑家」

建筑大师面对面|胡昂《大师之芒·日本现当代文化建筑巡礼》

建筑大师面对面|妹岛和世《建筑与环境》

建筑大师面对面|竹山圣《缺失的想象力》

建筑大师面对面|原广司《原广司×京都站》

建筑大师面对面|藤井明《从聚落到城市》

建筑大师面对面|山本理显《建筑创造未来》

建筑家妹岛和世VS胡昂对谈录

建筑家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建筑家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思考创造 改变世界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下)|让建筑有趣些吧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中)|文学是灵感的缪斯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上)|聚落是创作的源泉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30 |世界罕见蜂窝状建筑群——俄亚大村

聚落探访VOL.29 | 纳西族古都——白沙镇白沙村

聚落探访VOL.28 |长江第一湾畔的纳西古村落——石鼓镇海螺村

聚落探访VOL.27 | 危岩上的天空之城——宝山石头村

聚落探访VOL.26 | 滇西回民聚居地——曲硐村

聚落探访VOL.25 | 《小河淌水》之源——文盛街村
聚落探访VOL.24 | 马背上的回族村落——东莲花村
聚落探访VOL.23 | 千年白族村——诺邓村
建筑家梦想的传承 | 纪念东京大学世界聚落调查与研究五十年
聚落探访VOL.22 | 卡罗高原上巴塔库族曼「歇山屋顶住居群落」
聚落探访VOL.21 | 曼达拉山地上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20 | 也门境内顺应自然的「求心型聚落」

聚落探访VOL.19 | 客家人的建筑艺术——遵循风水文化的「八卦城堡」

聚落探访VOL.18 | 摩洛哥山谷里的「泥土结晶」

聚落探访VOL.17 |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上的「荒野之家」

聚落探访VOL.16 |  印度尼西亚的「岛上住居」

聚落探访VOL.15 | 巴里埃姆峡谷的「桶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14 | 墨西卡利岛上的「符号之城」

聚落探访VOL.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家」

聚落探访VOL.12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两性住居」

聚落探访VOL.11| | 印尼群岛上的「三界住居」

聚落探访VOL.10| | 印尼群岛上的「船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9|西非「一夫多妻制度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8|喜马拉雅山上的「小宇宙」

聚落探访VOL.7|两河流域的「线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

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

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

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

聚落探访VOL.1|1972年·圣托里尼岛

穿越时空的探访——世界聚落研究50年

「庭园细见」

庭园细见VOL.21|日本室町时代的庭院美学转向

庭园细见VOL.20|中日庭园文化“异质”探寻

庭园细见VOL.19|高松·栗林公园
庭园细见VOL.18|京都·高台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17|京都·西芳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16|京都·大德寺瑞峯院庭园
庭园细见VOL.15|京都·东福寺本坊庭园
庭园细见VOL.14|京都·无邻庵庭园
庭园细见VOL.13|京都·平安神宫神苑庭园
庭园细见VOL.12|冈山·后乐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11|水户·偕乐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10|金泽·兼六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9|京都·修学院离宫庭园
庭园细见VOL.8|京都·桂离宫庭园
庭园细见VOL.7|京都·南禅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6|京都·醍醐寺三宝院庭园
庭园细见VOL.5|京都·银阁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4|京都·龙安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3|京都·鹿苑金阁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2|京都·天龙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1|宇治·平等院庭园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