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落探访VOL.22 | 卡罗高原上巴塔库族的「歇山屋顶住居群落」

HUFUJII Lab. 胡藤井研究室 2023-08-30


2022年是东京大学开启『世界聚落研究』的第51年,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同名系列文章。『世界聚落数据资料库』也将同步公开,带您穿越时空,探访聚落经典。谨以此纪念这项跨越半个世纪的宏大事业,向所有曾经参与聚落调查与研究并作出杰出贡献的研究者致敬。




卡罗高原
Plateau
探访地点:东南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卡罗高原


在最单纯的建筑模型中,屋顶作为阻挡风雨的遮蔽物,是建筑原始功能的具体实例。同时,屋顶也是整合墙壁、地板等建筑或都市构成要素的工具。因此,屋顶带有物理性,同时也是一种比喻,象征了赋予区域特色的秩序。


拜访某聚落时,不论是聚落的远貌,或在聚落内与各种场景相会,我们透过各种路线认识不断变化的聚落场景。然而,当各色场景相互堆叠,形成聚落的完整风貌,我们了解了一件事,那模糊指出聚落全象、维持聚落整体秩序的,正是屋顶。


聚落的形态若能明确归类,聚落的屋顶也会比较容易辨识。例如,由数个群集组成的聚落中,屋顶的数量也对应了群集的数量,而聚落在这些屋顶上则架设了更大的“屋顶”来整合。“屋顶”的架设方式通常非常明确,就像在印度聚落中,一旦我们理解了与无形的种姓制度相对应的律法,便会发现,律法就是“屋顶”。


相反地,难以明示秩序来源的地方,例如现代都市,我们可以将之假设为“没有屋顶的都市”。但实际上,现代都市之所以能建立,必然也遵循了某种秩序,也就是说,应该是“看不到屋顶的都市”。


位于斯玛托拉岛西北部的卡罗高原,海拔平均1200m。这里的卡罗族的聚落内的住居沿着一个方向排列,而这种景观的形成原由于流经附近的河流,聚落是以河流的上游/下游为主轴而布置住居的。并列着的住居共同体也是利用上部/下部这两个相对概念来布置要素的。


^ Dokan聚落的全貌
A full view of the Dokan settlement

^ 聚落的住民

The inhabitants of the settlement


在卡罗族聚落的内部存在有多种不同性质的元素,比如安置聚落内有功之臣及聚落里权威者头骨的纳骨堂、粮仓、磨房等,它们分别散于聚落当中。与船形住居形似的粮仓还兼作未婚男子以及旅行者的卧房,底层有露台的粮仓是男人们的聚集场所。有的建筑物在屋顶上还放一个小型的屋子,这个小屋是神灵居住的地方。


^ 最前面的是粮仓兼集会所The forefront is the granary cum assembly hall


拥有巨大歇山屋顶的底层架空式住居的地板大约有2m高,入口开在两侧山墙的中央部分,前面是一个平台,有竹梯通上来。圆木的通天柱直接放在基石的上面,柱子上部是横梁,下部在地板下由横木固定,也有的住居的地板部分是床架式的。横梁上的壁板稍微向外倾斜,使人联想到船缘。


底层架空式住居

Ground floor elevated living

入口处的竹子的平台

Bamboo platform at the entrance

地板部分的细部

Detail of the flooring part


连接这个壁板的绳子被编织成象征着壁虎的锯齿形,由于壁虎吃蚊子,所以被视为有益的小动物。巨大的屋顶突出山墙,山墙的封顶檐板上装饰着用色彩鲜艳的竹子编织的几何纹样,住居栋的两端挂着用以避邪的水牛头骨。


^ 连接山墙上壁板的绳子被编织成壁虎的纹样
The rope connecting the wall panels on the mountain wall is woven into the pattern of a gecko

 ^ 住居细部 ^Residence details

住居的内部是矩形的,在中央设有通路,炉灶左右对称地摆放在通路的两侧。炉灶是由5块石块组成,两侧都能够使用它,因此,一个炉灶供两个家庭共同使用。在住栋内没有分割房间的隔墙,只是在靠外墙一侧用矮墙隔出睡觉的地方。在炉灶上方从梁上吊下来一个两层的架子,用来晾晒谷物或是劈柴。屋顶内的一部分也被用来储藏物品。


大量使用竹材的屋顶部分

^ Roof section with extensive use of bamboo


根据炉灶的位置,室内被分割成偶数个领域范围,然后决定各个家庭理应占据的位置。在卡罗·巴塔库族的社会里,根据婚姻关系决定亲属之间的顺序。户主家属的位置占据主要入口的左前侧,这里是最上位,其次是左侧深处的位置,是户主亲家的位置,充当户主的代理。其他的领域也相应地根据血缘关系决定各位亲戚应该占据的位置,并决定他们应承担的责任。


^ 炉灶和吊在它上方的架^ The stove and the shelf hanging above it


很多时候,炉灶在住居室内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通过炉灶的位置,居住在那里的家庭关系便被非常直接地表现出来。炉灶常常是女性生活的范围,以它为中心形成女性的区域。当炉灶是复数的时候,说明生活在一起的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当炉灶只有一个的时候,说明是一个标准家庭。卡罗·巴塔库族独特的炉灶的位置关系,表现出的是由标准家庭的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家庭,应该说表现出的是住居共同体的家庭构成。


住居平面图

Residential plan

拥有巨大屋顶的住居群
Dwelling complex with a huge roof


苏门答腊岛的聚落,家族各自独立,屋顶的风貌为血源共同体的象征。屋顶整治了所有混乱,呈现了共同体的象征。


END


往期回顾

「庭园细见」

庭园细见VOL.16|京都·大德寺瑞峯院庭园

庭园细见VOL.15|京都·东福寺本坊庭园

庭园细见VOL.14|京都·无邻庵庭园

庭园细见VOL.13|京都·平安神宫神苑庭园

庭园细见VOL.12|冈山·后乐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11|水户·偕乐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10|金泽·兼六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9|京都·修学院离宫庭园

庭园细见VOL.8|京都·桂离宫庭园

庭园细见VOL.7|京都·南禅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6|京都·醍醐寺三宝院庭园

庭园细见VOL.5|京都·银阁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4|京都·龙安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3|京都·鹿苑金阁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2|京都·天龙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1|宇治·平等院庭园



「建筑文化」


成都双年展特辑 | TOD引领城市更新——涩谷站再开发20年

建筑家妹岛和世VS胡昂对谈录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21 | 曼达拉山地上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20 | 也门境内顺应自然的「求心型聚落」

聚落探访VOL.19 | 客家人的建筑艺术——遵循风水文化的「八卦城堡」

聚落探访VOL.18 | 摩洛哥山谷里的「泥土结晶」

聚落探访VOL.17 |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上的「荒野之家」

聚落探访VOL.16 |  印度尼西亚的「岛上住居」

聚落探访VOL.15 | 巴里埃姆峡谷的「桶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14 | 墨西卡利岛上的「符号之城」

聚落探访VOL.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家」

聚落探访VOL.12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两性住居」

聚落探访VOL.11| | 印尼群岛上的「三界住居」

聚落探访VOL.10| | 印尼群岛上的「船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9|西非「一夫多妻制度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8|喜马拉雅山上的「小宇宙」

聚落探访VOL.7|两河流域的「线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

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

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

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

聚落探访VOL.1|1972年·圣托里尼岛


「建筑家」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思考创造 改变世界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下)|让建筑有趣些吧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中)|文学是灵感的缪斯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上)|聚落是创作的源泉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