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其他

献给五月的“芳华交响曲”丨23级动画专业创作展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奔跑而来。生命在地底下颤动着,从地表的缝隙钻出来,顺着树木的枝丫渗出来。树木要捧出大把大把的花来证明,春天的的确确是在这里呢!在冯俊熙老师的指导下,2023级动画专业学生以画笔奏响了一支“芳华交响曲”,拥抱斑斓而生机的五月!
5月1日 上午 10:06
其他

学史·悟思·力行 | “中国精神”系列动画短片⑯ :《红旗渠精神》

中国精神,传承有我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强调“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民族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构筑起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员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本期为大家展映“中国精神”系列动画短片中的《红旗渠精神》。作品简介河南林县(今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林县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一直土薄石厚、水源稀缺。据《红旗渠志》记载,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307个村饮水困难,100多个村的群众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又被称为“人工天河”。为解决人民群众用水难问题,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正式动工。红旗渠修建历时近十年,全长1500公里,先后有30万修渠大军鏖战太行,用一钎一锤绝壁穿石,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道。1969年,红旗渠终于全线竣工。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不依赖国家,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林县人民始终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每一块太行山石上、流淌在每一滴红旗渠水间,在实现“清水到处流”的梦想之外,更为后人树立起一面永世流传的精神红旗。“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作品呈现红旗渠精神阐述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旗渠精神,必然会通过自己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发挥出代代赓续的精神动力,闪烁出更加耀眼的精神光芒。2019年9月,红旗渠建设者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红旗渠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凝心聚力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创作感言在撰写动画解说词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并深感到红旗渠精神不仅是一种精神象征,更是一种行动指南,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收集资料时,我直观地看到了林县人民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艰难,不惧困苦,用自己的双手开凿出一条通向水源的道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像红旗渠人民那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尹雪晨,2020级,设计学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红旗渠精神经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如何传递好精神火把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一个紧迫课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红旗渠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心怀梦想,坚定信念,铭记历史,展望未来。——陈熳珈,2021级,艺术设计很高兴能够参与“中国精神”系列动画短片——红旗渠精神的创作,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我能够主动学习红旗渠故事,理解红旗渠精神。林县人民汇集力量,艰苦奋斗,凿壁修渠,引漳入林。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催人奋进,是我们力量支撑和行动指南,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坚定理想信念,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做到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参与此次创作,我得以学习精神、感悟精神、传递精神、传播精神,以亲身学习实践融入和构筑一堂有魅力、有张力、有活力的“大思政课”。——高畅,2021级,设计学供稿|
3月23日 上午 8:00
其他

喜报! 我院学子参与的中法建交60周年徽标设计方案荣获正式采用

2023年11月24日,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上,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徽标揭幕。来自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设计创意学院、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共同组建的中法师生团队设计的方案获得中法两国终选。
3月19日 下午 3:07
其他

简讯丨硕果再结!我院编撰《计算、智能与传播》第二辑问世!

我们特别感谢来自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作者团队的支持和贡献。期待与他们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计算、智能与传播领域的进步与发展。1
3月13日 下午 2:14
其他

纪录城乡,行体百味⑥ | 都市艺术添融生活美韵,多元创造构建乐居盛景

行体百味湖南浏阳四川成都浙江义乌上海松江供稿
3月12日 下午 4:07
其他

院线电影《孔秀》同济大学首映暨导演王超现场讲座交流会圆满举办

3月8日晚,第六代著名导演王超携其当天上映的新作电影《孔秀》来到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惟新影院举行路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盛宴,用影像带领大家回到60—80年代。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学校各个专业的二百余位师生观众共同观看了影片《孔秀》。放映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随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教授简要分享了他初次观影的感受,对王超导演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王超导演颁发了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兼职教授聘书,送上了学院纪念品。王导也对能够重新走入校园与青年学子交谈感到非常期待,希望后续能够与同济、与艺传碰撞出更多的创作火花。映后交流环节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导演黎小锋老师主持,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老师,电影理论学者、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李蕊老师作为与谈嘉宾,在观影后与王超导演一同交流、对谈,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看法与读解。王超导演在对谈中向观众揭秘了影片创作背后的故事,分享其对人物与创作的理解、对人性和时代的洞察。在之后的师生互动环节中,台下的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抒发《孔秀》带给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同时,从电影内容、角色塑造、表现手法等多方面向导演提出疑问。王超导演一一耐心作答,与同学们畅谈创作理念。本次路演丰富了同济师生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让同济学子得以面对面与电影人展开探讨和交流。同时,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纪念各国妇女百余年来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我们在影片女主角“孔秀”的身上看到了经济自强和精神自立的女性形象,看到了一位摆脱婚姻桎梏、勇敢坚定地追寻梦想的独立女性,从中感受到了女性蕴藏的强大而坚韧的精神力量。文稿
3月12日 下午 4:07
其他

打破课堂“次元壁”!表21大戏《暖·光》剧组走出校园,实地探索演艺产业新业态

为将课堂与实践充分结合,加强表演专业学生对演艺产业新业态的进一步了解,3月6日下午,表演专业教师董逸带领同学们前往了上海市上生·新所与静安嘉里中心“漫”选空间,实地考察调研演艺新空间。同学们先后来到了上生·新所与“漫”选空间。董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上生·新所的前身以及通过城区发展规划后上生·新所被改造成为时尚潮人聚集地的发展史,同时大家讨论了该场地可实施的各种演艺方案,对不同风格类型的店铺所能发展的戏剧类型作了具体分析。而这样一座位于长宁区中心地带的商业街区,更新置入的功能也呼应了商业氛围的营造,整个园区将内部小空间设置为若干个供人群活动的小广场,除了供观景打卡外,对于沉浸式话剧的打造提供了重要的元素,让观众成为“玩家”,互动关系的改变,更能促进文商旅演艺的融合。新型演艺空间的涌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文商旅演艺融合的新趋向,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沉浸式戏剧的探索热情。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此次实践调研对于高校人才的输出以及社会对新的演出模式的需求相匹配并精准衔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推动
3月11日 下午 7:35
其他

惟新前沿|徐翔:推荐算法平台“兴趣领袖”:内涵、功能与模式

算法多级传播及其中间用户的兴趣影响。算法的推送并非直接作用于受众兴趣,而是受到受众的算法抵抗、算法想象、算法厌恶等反作用,这需要中介性的平台“兴趣影响者”在算法和受众之间进行连接与中转。2.
3月6日 下午 8:35
其他

“专家进课堂”以美育人系列主题交流会暨同济版话剧《暖·光》《简·爱》建组会

“专家进课堂”以美育人系列主题交流会将于3月4日开展。交流会邀请到了两位专家将分别为学生们开展不同主题的讲座。讲座后,两位专家将就21级表演专业毕业大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并提出指导,共同拉开同济版话剧《暖·光》与《简·爱》的创作帷幕。欢迎各专业同学参加本次交流会!讲座时间
3月2日 下午 6:06
其他

学史·悟思·力行 | “中国精神”系列动画短片 ⑬:《抗震救灾精神》

中国精神,传承有我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强调“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民族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构筑起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员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3月1日 下午 11:40
其他

纪录城乡,行体百味③ | 市井烟火绘锦江,望平新颜映街巷

纪录城乡“认识一座城,相逢一处乡。”这个寒假,“百城百行,百乡百味”艺术与传媒学院2024年返家乡特色专项实践17支团队将奔赴9省15市发挥专业所能洞察城乡变迁。他们将深入社区、行走村镇,以全媒聚焦审思地方转型之路;他们将走街串巷、访察调研,以艺术创造服务城乡融合新探索。唯有亲历,方能品咂其中百味。在实地调研中、在交流座谈中、在协同创造中,实践团队都在社会大课堂中习得了怎样的专业所长?都体会品味出了怎样的发展意蕴和生活滋味?为此特推出【纪录城乡,行体百味】特辑,持续展现各实践团队实践风采和中期成果。实践省市(区):四川省成都市概况简介一条锦江水,串联繁华景。猛追湾街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曾是当地傲人的工业门户,是锦江上最后的渡口,还有着成都市内曾经最大的游乐园、最早的大型游泳池和曾居全国高度之冠的摩天轮等。居临工业化发展转型的当下,猛追湾街道正着力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实践重塑滨水生活图景。望平社区则是其中着重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也是当地社区更新的典型案例。该社区秉持公园城市营建理念,主要依托猛追湾市民休闲区、锦江公园、锦江绿道建设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资源整合、一体营建、场景塑造、品质提升等方面深度发力。更新改造中既保留了具有片区记忆的商户街区并进行硬、软件提升,比如沿河剃头铺子、古戏园等;又定向引进特色小店、网红首店等,一体建设滨河商业街区,经由多年努力打造出了独特的街巷文化场景和地域文化地标。(猛追湾故事馆内设计模型)(猛追湾街道香香巷街景)实践记录实践团队在猛追湾街道实地调研的第一站,来到了猛追湾故事馆。团队成员们在模型与投影中寻觅猛追湾的烟火气息,拼凑老成都的记忆样貌。老茶楼、川剧院、游泳池、钵钵鸡、国营厂...耳听讲解员的叙说,眼观数字技术展示的老成都画面,实践团队成员们徜徉在这份独特的历史中,对当地的文脉传承和社区日常生活图景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实践团队一行参观猛追湾故事馆)旧貌换新颜,离不开社区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和努力。为深入了解社区更新的群众参与机制建设情况,实践团队一行经由前期接洽联系还采访到了78岁的布坝子院落自管小组负责人——秦植彬老先生。自2018年来,成都市成华区纪委监委不断扩展群众监督新渠道,在猛追湾街道设立了廉情观察员队伍,秦老先生作为队伍中的一员,六年如一日地收集院落中的“烦心事困难事”,监督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廉洁情况,并积极宣传布坝子9号院落的党风廉政建设。他凡事亲力亲为,秉持公正态度,有序组织居民自治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在居民中赢得了广泛认可和支持。通过对秦老先生的采访了解,实践团队对社区更新中院落改造等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有了进一步了解,对秦老先生在社区事务协调参与中贯彻的“说理、讲情、讲法”等工作方法要点也有了更深体会。(实践团队专访布坝子院落自管小组负责人秦植彬老先生)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望平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发展诉求,实践团队一行还前往布坝子、祥和里院落进行了社区调查。在社区党委工作人员的支持帮助下,成员们身穿红色马甲,分组进行了调研走访,了解了居民对于生活出行以及社区设施配备等的具体需求,倾听居民的改进建议,并逐一记录反馈。走访过程中,居民富有热情积极配合,纷纷提出日常生活中遇见的有关社区提升的各类问题,并给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社区走访结束后,实践团队一行发挥专业所长,将其中的要点性内容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向社区进行了反馈,助力当地社区进一步做好“建设为民、发展为民”。(实践团队一行在祥和里社区进行专项调查)正值年节期间,猛追湾望平社区还联合成都市仁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邀请居民共同组织开展新春主题文化活动,旨在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展演为载体,为辖区商企、居民增进沟通交流“搭台”,营造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活动现场文艺汇演、非遗与民俗体验游园会等接连开展,实践团队一行一方面作为现场志愿者深度体验参与了当地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另一方面大力发挥专业所长,将镜头对准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年味”活动,同步开展了影像记录采拍等工作。(实践团队一行体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据实践团队介绍,本次实践调研将以社区更新为主线,以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为调研样本,沿循“以文塑形、以人为媒”这一路径探讨基层社区如何依托地域文化实现在地更新改造,如何通由机制建设广泛纳入群众参与,以及如何以节庆民俗活动为载体促进社群交往等,进而由点及面地为更广区域内的社区更新建设提供借鉴参考。(实践团队合影)实践团队实践团队项目名称:《“天府锦城”望平社区实践之探索共融——筑梦未来》项目团队成员:冯湘芮、罗心妍、王笑然、陈志禹、卢雨伶项目负责人说
2月21日 下午 1:30
其他

纪录城乡,行体百味① | 将诗歌写在田间溪旁,用艺术焕新乡村建设

纪录城乡“认识一座城,相逢一处乡。”这个寒假,“百城百行,百乡百味”艺术与传媒学院2024年返家乡特色专项实践17支团队将奔赴9省15市发挥专业所能洞察城乡变迁。他们将深入社区、行走村镇,以全媒聚焦审思地方转型之路;他们将走街串巷、访察调研,以艺术创造服务城乡融合新探索。唯有亲历,方能品咂其中百味。在实地调研中、在交流座谈中、在协同创造中,实践团队都在社会大课堂中习得了怎样的专业所长?都体会品味出了怎样的发展意蕴和生活滋味?为此特推出【纪录城乡,行体百味】特辑,持续展现各实践团队实践风采和中期成果。实践省市(区):上海市松江区概况简介上海市松江区腰泾村近年来依托区镇统一规划,持续推进“三治融合”,奋力打造和谐有序、“强富美高”的活力乡村样本,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更着力立足乡村文化振兴沿循“乡风—民风—家风”这一路径多层次发力,大力培育出“稻香腰泾”乡村文化品牌,以文化唤醒田园生机,通过多年深耕创造了乡村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特色样本。村庄成功举办了泖港镇首届“田园艺术节”,为艺术与乡村邂逅“夯基搭台”;打造出了上海首个村级诗社“白鹭诗社”,将浓厚诗意写在田间溪旁,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松江区腰泾村一景)实践记录在持续全天的调研实践中,实践团一行由点入面、由访促研,先行与腰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向应等开展座谈会,了解到了腰泾村村情村史和当前发展情况,围绕“泖港艺术村”项目进行了专项调研了解,并前往隐禾泥舍、“美厨玩家”等品牌文创项目点位了解腰泾村艺术乡村重点建设和实施推进情况。(实践团队一行与腰泾村党总支书记陈向应开展座谈)在隐禾泥舍,实践团一行与陶艺工作者林永祥老师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到他作为腰泾村引进的文艺“创客”之一,在区镇政府和村集体立项支持下,租下村中房屋建立起陶艺工作室的具体过程。“这里的村民热情好客,让我能在宁静中专注于陶艺创作”,林永祥老师介绍他选择扎根腰泾村开展艺术创作的原因时说道。在这一方“创作田园”中,林永祥老师不仅从事陶艺创作,还涉猎篆刻、文物修复等领域,既为乡村带来了浓厚“艺术味”,更在这里寻求到艺术创作取得突破创新的深切滋养。(实践团队一行采访隐禾泥舍陶艺工作室负责人林永祥)“美厨玩家”文创点位坐落于腰泾村小掘石村民小组,以复合型艺术文创园区为建设方向,集乡村艺术创作、文化交流展示、文创商业项目、影视拍摄等功能于一体。这里原先是闲置农宅,2016年由郭悦卢森夫妇租下,并由自己动手改造,最终历时400天完成了500平方米的空间改造,建立起“美厨玩家”工作室。屋内一物一品都有着村落生活的真实痕迹,也是立足乡村的一次艺术创作。在访谈中,工作室负责人郭悦老师向实践团一行介绍了房屋改造的全过程和将屋舍作为空间服务附近村民开展系列活动的具体情况。例如,日本烧酒广告和2019宜家春节系列广告都曾在此取景,此外众多文艺工作者的油画、土布、剪纸、诗歌等也在此依托“泖港·年味”艺术展平台面向村民公开展览。“期待用持续投入和专业艺术来焕发乡村的活力。”席间,郭悦老师结合自身的亲历实践分享了对艺术与乡村融合的独特见解,并表达了自己对乡村艺术建设的进一步期待和憧憬。(实践团队一行采访“美厨玩家”文创工作室负责人郭悦)实践调研团一行还前往拜访了《腰泾村志》编写小组成员俞留云老师。作为村庄发展变迁的亲历者和村志编写的参与者,俞留云老师为调研师生详细介绍了腰泾村的发展历程、村志编写的立意和主要特色,以及编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在编写小组共同努力下,历时多年编写,目前《腰泾村志》已完成21万字左右的内容,并多次组织召开评审会,邀请到区史志办等部门专家来村指导。“要让后代人通过村志记得住我们村的发展历程”,俞留云老师介绍村志编写意图时动情地说。(实践团队一行与《腰泾村志》编写小组成员俞留云老师座谈)据实践团队介绍,本次实践调研着重围绕艺术服务乡村文化创新发展这一主线深入推进,注重凝练挖掘地方文化价值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专业所长开展系统性艺术赋能设计,团队选取了上海市松江区腰泾村作为特色样本进行深化专研,将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理论研究和建设案例基础上,聚焦新农人赋权、艺术在地创新可持续制度设计等问题进行重点探讨,旨在为实现“向往的生活和故乡”这一愿景诉求贡献有益参考。(实践团队行程获“上海松江”关注报道)实践团队实践团队项目名称:《村民主体共励共创型艺术乡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为例》项目团队成员:李克、楼建豪、刘欣妍、卢雨伶、赵柯博、付霈哲、卞士果随队统筹:陈寅
2月5日 下午 7:42
其他

启一元复始,待四序更新

新年快乐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钟声敲响,2023年的尘埃渐渐飘散,2024年昂首迎风而来。站在时光的岔路口,我们怀揣着梦想和希望,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这是激情满怀的回望——风雨兼程又一年;这是奔赴远方的号角——凝心聚力再出发。我们眺望喷薄的朝阳,为了共同的梦想砥砺前行。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朝朝暮暮,岁岁平安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一月二月如果大地早已冰封,就让我们面对着暖流,走向海。她们是候鸟,爱海,爱花,消磨掉一整个夏。三月四月简单,而有丰沛的爱。平常,而有深刻的心。遥闻碧潭上,春晚藤萝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五月六月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七月八月我和我18年的青春。夏天的结束。九月十月我的房间,是记忆里金黄的夕阳,和清冷的冬。想传达予你
2月2日 上午 10:00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乐声飞扬——同济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基础教育联盟新年音乐会圆满落幕

伴随着2024年的第一场寒气降临,同济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的建设迎来了丰硕的成果,我院师生应邀携手环同济基础教育联盟,用音乐共迎新年。1月19日,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在大礼堂举办新年音乐会,我院青年教师陈佳带领同济大学学生管乐团,为大家带来《同济之歌》。《同济之歌》管乐版由我院音乐师生新编创作,参演的全部为管乐乐器,在大礼堂璀璨的光影中,陈佳老师指挥学生们高唱一曲与附校老师同学们共迎龙年。♬..♩~
1月22日 上午 10:01
其他

涵养中华美育精神 深化同济大学美育教学成效丨“大学美育”课组举行师生教学交流会

大学美育1月9日,结合“大学美育”课程近两年来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大学美育”课组在艺术与传媒学院503会议室举办了“大学美育”课程师生教学交流会并向与会同学赠予《大学美育》教材。本次座谈会由艺术与传媒学院长聘教授、传播系主任王鑫主持。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通识教育主管方小楠老师、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大学美育”课程总负责人、《大学美育》教材著主编李麟学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彬老师,以及授课教师刘世宁教授、杨晓林教授,课组张弛副教授、李蕊副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务办公室副主任李英春老师、办公室张诗雨老师等出席会议。到场参会的还有同济大学各专业、年级的学生代表。李麟学院长首先对同济大学“大学美育”课程建设的背景、意义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同济大学“大学美育”线上课程,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审美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全人培育”宗旨。李麟学也院长介绍了“大学美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课程分为“人文艺术美学、艺术鉴赏提升、工程科技美学、美学全人培育”四个板块,体现同济特质,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和融合性。尤其是各学科老师讲授的“工程科技之美”,将各专业领域的美学形式进行了生动呈现,在国内大学美育教学中具有独特性。“院士访谈”板块,从科学、工程、医学等大家的人生成长与专业突破中展现美育的重要价值。课程内容丰富,紧密结合课程思政,尤其突出“中华美育精神”的引领作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科技与生活中蕴含的“中国之美”,对于引领学生文化自信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重要意义。李麟学院长还介绍了课程授课教师团队。授课教师中有多年从事美学理论教学的学者、艺术家、科学家,充分展现了美之于生命的丰富性、立体性和生动性。课程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尤其把个体的美学体验和艺术鉴赏融入对审美实践和创造的讲述中,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为了更好的配合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由李麟学教授、王鑫教授担任主编的《大学美育》教材顺利出版,这也为后续“大学美育”课程更好地实施,提供坚实支撑。随后,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根据自身对大学美育课程的体验,对课程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学们一致表示这门课程内容质量很高,拓展了自己对美的理解,比如马晓辉老师对二胡艺术的讲授、刘世宁老师对舞蹈欣赏的讲解和演示以及秦川老师讲授的音乐鉴赏以及现场弹奏等,让同学们逐步了解如何进行艺术欣赏,听课的时候能够沉浸其中。同学们尤其对院士访谈印象深刻,听院士们讲述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与人文艺术、审美有关的故事,体会到美育意义重大。同学们也对线上课程师生见面较少,现场感受教师授课魅力的不足表达了遗憾,并对增进师生互动和交流提出建议和建议,也对如何吸引同学们高质量的进行视频课程学习献计献策。周彬副书记、王鑫教授、张弛副教授、李蕊副教授对同学们分享的意见和建议表达感谢并做出回应,也对同学们的困惑做出解答。方小楠老师代表本科生院对大学美育通识教育课程的运行和管理情况充分肯定,并对如何更好地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提出建议。李麟学院长在总结时对如何增进线上课程师生交流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包括每学期同步举办“美育大讲堂”的构想,并介绍了首届“中华美育大赛”的启动情况,期待师生互动共建,以期拓展课程的持续性影响。最后,方小楠老师、李麟学院长、周彬副书记、王鑫教授对与会同学赠送了《大学美育》教材,并鼓励大家在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把美育作为自己一生的课程。编辑丨穆思羽责编丨程倪萱
1月21日 上午 8:00
其他

立项结果公布!9省15市,这个寒假他们将去到这些地方...

经由立项评审,“百城百行,百乡百味”艺术与传媒学院2024年寒假“返家乡”特色专项实践项目共立项17项,现将相关立项结果公布如下:认识一座城、相逢一处乡寒假实践即将启程团队成员们都关心哪些议题又将如何“行走城乡”一图速览走近不一样的寒假实践以热火青春书写不一样的2024↓↓↓供稿
1月19日 下午 4:59
其他

2023数据内容年度案例征集——数据内容类业余组年度案例

光污染问题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缘于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对天文观测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被称为“噪光污染”
1月15日 下午 8:27
其他

重磅!“百城百行,百乡百味”2024年寒假“返家乡”特色专项实践招募开启!

居身都市,在流动韵律中可观现代变迁的发展轨迹洞察媒介嵌融城市、艺术焕发活力的立面;返归乡村,在传承坚守中可知文明留存的魅力瑰宝发掘媒介促进转型、艺术浸润生活的风味(往期“纪录城乡”品牌实践展示)认识一座城、相逢一处乡寒假即将开启不如与我们一起“行走城乡”用一项热火实践书写不一样的2024↓↓↓关于开展“百城百行,百乡百味”2024年寒假“返家乡”特色专项实践的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化实践育人成效、持续深耕学院“纪录城乡”实践品牌,引导广大专业学子去到社会现场、实践一线,从党的伟大奋斗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前进动力,从城乡融合发展和社会治理前沿汲取成长智慧,经学院统筹部署,结合寒假“返家乡”行程安排,特开展“百城百行,百乡百味”2024年寒假“返家乡”特色专项实践,鼓励广大专业学子发挥优势特长融入城乡发展大局,找准青春可为的切入点、把握专业所向的着力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青春之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实践主题为鼓励广大专业学子以“行在城市”“品咂乡村”的方式审视洞察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独特路径,特以“百城百行,百乡百味”为主题,推动大家在“返家乡”中行走城乡、记录生活、体味风情,以全媒聚焦洞察城乡变迁,以艺术造就服务城乡融合。实践对象以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为主体,鼓励学院学生结合实践要求跨年级、跨专业和跨学院组队,但项目负责人须为本院在读学生。已申报学校等各级社会实践项目的可参与本次申报,但需符合本次实践项目申报要求和规定方向,并遵守最终实践成果的提交要求。实践内容本次实践围绕“百城百行,百乡百味”主题,拟定鼓励在以下五大方向开展实践内容设计:方向一: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立足媒介融合和艺术观察等视角聚焦政务服务、商业消费、公共治理、教育培训、产业赋能、社区建设等领域展开专项实践。方向二:创意设计和文化传播紧密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突出共融、共享,聚焦动漫广告、艺术展演、工艺与设计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展开专项实践。方向三: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聚焦文化振兴和技术融入在乡村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数智乡村赋能、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领域展开专项实践。方向四:艺术乡建和疗愈兴乡探索将艺术作为特定方式和方法挖掘、转化乡村社会中的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和美学品质,聚焦样例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艺术融入、空间设计、品牌传播、疗愈实践、社群交往等方向展开专项实践。方向五:其他有关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主题,但未包含在上述方向内的其他实践方向,将视实践具体策划和设计确认是否立项。实践工作原则1.严守安全至上,发挥专业所长。获批立项的实践团队应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团队成员应自觉遵纪守法,及时关注实践地各类突发事件,做好安全等各类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应与学院及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汇报行程并及时获取专业指导,充分在实践开展过程中运用专业所学、增进专业所长。2.强化组织动员,落实主体责任。各获批立项的实践团队要严格落实学校、学院关于社会实践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始终绷紧安全弦。指导教师应强化带队指导,一旦紧急情况发生,应及时联系学院并反馈具体情况,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调整或中止相应社会实践。鼓励各系、各专业瞄准专业建设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强化和督促专业教师的带教责任,营造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浓厚氛围。3.洞察城乡变迁,积累丰硕成果。各获批立项的实践团队应根据实践设计和策划扎实开展实践,妥善安排具体行程,主动发挥团队集群优势深入城乡发展变迁一线,结合亲身经历、亲为参与了解国情社情、洞察前沿趋向,面向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和社会创新进步总体需求,以专业创有为、以担当增实效,积累丰硕实践成果。实践工作要求1.各实践团队应当配备1-2名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必须是我院在职教师,在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需在实践过程中对团队实践所在地情况、身体健康及出行安全做到动态精准把握;团队负责人需配合统筹所在实践团队的全过程安全保障工作,和学院保持动态联络,履行相应安全责任。2.本次专项实践鼓励返家乡开展实践,单个团队人数控制在3-5人;每名学生作为负责人限报1个项目,作为项目团队成员最多可参与2个项目。对于确需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的实践活动,须由指导教师做好行程审核与追踪,并向学院进行安全备案,实践过程中控制活动范围,将健康安全放在首位。3.鼓励强化多学科交叉优势,实现“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自由组队,倡导本研结合、教研结合。各实践团队要注意经验总结与交流,鼓励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为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整体宣传提升传播效益。实践推进安排2024年1月9日-2024年1月14日学生自行组队报名,填写报名表(可见附件一)并经指导老师签字确认后于1月14日24时前发送至ycxg@tongji.edu.cn,邮件主题命名为:“百城百行,百乡百味”实践报名+申报方向序号+团队负责人姓名。(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报名表)2024年1月19日前发布最终立项结果,确定立项等级;建立实践安全联络体系,并完成实践安全备案。择日组织召开实践启动仪式,预计线上线下相结合。2024年1月22日-2024年2月23日实践安全开展,配合完成实践中期报道展示。2024年3月初汇总提交项目成果并进行院内评奖。实践成果要求1.中期实践展示在实践开展期内,以“纪录城乡,行体百味”为主题配合进行实践过程展示,预计需形成1-2篇新媒体图文报道,将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等进行推送展示,并择选部分向学校和校外媒体等进行报送。2.项目结项成果(1)实践总结报告1份。应包含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感悟等部分。报告应不少于2000字,充实深刻、材料翔实,各部分内容相对均衡,有适当配图。报告应真实反映实践团队的所见所闻、真实思考。(2)实践照片集1份。应提交精选照片15张,包括在重要地标地点合影、实践过程、人物特写等,应做到场景真实、人物鲜活,记录如现场采访、发放资料、座谈交流、参观调查、宣传报道等。(注:图片为jpg格式,像素不低于1280×960,以描述性语言命名照片,以文件夹形式打包上交。)(3)影像成果记录1份。需提供3分钟以内的团队实践记录视频,如有与实践相关的影像创作还需一并提交。视频比例以横屏16:9为佳,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需一并提交有字幕版和无字幕版。(4)如有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学术研究论文、设计作品等其他相关成果还需一并提交。补充说明1.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经费支持。拟为立项的重点项目每项提供5000元实践经费支持;拟为立项的特色项目每项提供3000元经费支持;拟为立项的一般项目每项提供2000元经费支持。并将在项目成果评审结束后视获奖情况增加一定经费奖励支持。2.实践活动应注重成果凝练及总结,社会调研类实践应形成调研报告,社会服务类实践应通过总结服务过程形成服务成果。完成结项的专项社会实践项目,项目参与成员将进行劳动教育学时认定。3.实践成果突出的团队、个人及指导教师将推荐申报至学校申报社会实践相关奖项;获批立项的项目将纳入“挑战杯”“互联网+”等相关赛事院级孵化库,需配合完成项目申报推选工作,鼓励优秀的实践项目持续深化,同等条件下获奖项目优先推荐至学校参与各类评选。如对专项实践项目申报有疑惑,可咨询:甘老师,021-65981381(四平)/021-69588702(嘉定)。艺术与传媒学院学工办、团委2024年1月供稿丨学院学工办编辑丨苏莹莹责编丨程倪萱
1月9日 上午 10:26
其他

灵感共栖:“生态影像工作坊”成片展映活动将于一月八日举行

Sniadecki(史杰鹏)教授讲座;■14:30~17:00灵感共栖:生态影像-粗剪工作坊,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惟新馆B23。“生态影像-剪辑工作坊”
1月8日 下午 2:36
其他

济往开来,乐声盈途丨2024同济新年音乐会拉开新年的序幕

喜辞旧岁,东方既白。2024年1月1日,同济大学新年音乐会登台献演。阔别两载,同济人用每一个音符每一声歌唱拉开新年的序幕,开启每一个同济人闪耀的未来。我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郑庆华、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副书记吴广明、副书记彭震伟、副校长娄永琪与师生欢聚礼堂,共庆新年。方守恩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和海内外校友致以新年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同济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他说,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书写了“强国建设,同济作为”的璀璨篇章。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对未来五年学校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24年是学校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任务的开局之年,希望同济师生继续勇担使命任务,努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年音乐会由学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管弦乐团和1907师生合唱团共同献演,并通过学校各媒体平台同步直播。音乐会在李焕之的经典作品《春节序曲》中拉开帷幕,营造出浓郁的节庆氛围,听众仿佛置身于喜气洋洋、热闹欢腾的节日现场。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充满活力、明亮辉煌的管弦乐合奏《威廉·退尔序曲》与《卡门序曲》使现场激情澎湃。穿插其中的女声独唱《月亮颂》以及男声独唱《斗牛士之歌》更是深切绵远与刚劲宽壮相得益彰。同济大学学生管弦乐团原创交响乐《坚守》,生动展现了一代代同济人同心砥砺,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世兴邦,为强国富民而奉献的坚定追求和赤诚信念,彰显了同济人“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初心和使命,“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铿锵誓言。在长笛协奏曲《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演奏中,听众领略到青春活力;吴爽带来的女声独唱美声花腔歌曲《为祖国干杯》,旋律慷慨激昂,歌词铿锵有力,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赞美和真挚祝福。管弦乐合奏的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代表作《威风堂堂进行曲》,华丽的旋律中充满着无尽的激情和活力,激励着人们壮志凌云、坚定前行。由李彦泽带来的女声独唱《我爱你中国》让听众热泪盈眶,情难自禁管弦乐合奏《第一交响曲》铿锵有力,呈现出勇往直前的姿态,再次点燃了观众的热情。由特邀校友徐森带来的男声独唱《女人善变》,飘逸含蓄又大气磅礴,生动展现出“南北两地景不同,天各一方情相思”的画面,让听众为之动容。音乐会的最后,同济大学1907室内合唱团带来《青春中国》以及《呼唤》。真挚动人的合唱与气势恢弘的交响巧妙结合,生动表达了同济学子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与无限赞颂,高歌了同济人用青春孕育硕果、谱写东方赞歌的青春誓言。返场演出的《拉德斯进行曲》以及交响乐版的《同济之歌》更是将演出推向高潮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落地,音乐会在听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圆满落下帷幕乐声久久回荡,余音绕梁,这场听觉盛宴预示着美满与成功的新年。日迈月征,朝暮轮转。济往开来,乐声载途。2024年,让同济循着音轨,与祖国同频,伴祖国同行。编辑丨袁金玉责编丨毛苒玉焯
1月2日 下午 10:31
其他

济艺风华,共绘未来丨2023年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迎新晚会暨惟新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共绘未来2023年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迎新晚会暨惟新奖颁奖典礼2023年12月1日晚19点
2023年12月9日
其他

大学生优秀公益广告作品社会展示进行中!

近日,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同济大学、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等联合组织开展,我院参与承办的第八届“上海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社会展示正式启动。本年度的社会展示不仅在上海地铁9、10号线开通了“公益广告”专列,在车门、车壁、车把手上展示平面类优秀公益作品,而且在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六万多个移动终端展播了视频类优秀作品,覆盖全上海的地铁、公交、楼宇、候车亭、观光巴士等。此外,部分学生优秀作品还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进行了展示。作为“上海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的特色环节,社会展示不仅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风采,也向全社会宣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正能量。平面类优秀作品在上海地铁内展示视频类优秀作品在上海公交车内展示“学习强国”平台优秀作品展播《上海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集(2019—2021)》据公益广告研究中心主任鲁普及老师介绍,大赛组委会本年度还在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杉达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历届优秀作品回顾展;而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学院领导的关心下组稿的《上海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集(2019—2021)》也在同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进一梳理了大赛成果、总结了办赛经验,也希冀通过书籍的出版激发更多的人关心公益、支持公益、践行公益。广告学专业刘畅、聂品、许立榕三位同学参与了作品集的编辑工作。供稿丨王智丽编辑丨唐芳责编丨高士云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全媒体设计工作坊丨艺术、时尚及数码设计:一个创新的、技术的和整体的观点

11月22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全媒体工作坊邀请到马德里理工大学(UPM)时尚设计中心(CSDMM)团队的五位成员进行系列讲座,主题为:“艺术、时尚及数码设计:一个创新的、技术的和整体的观点”。马德里理工大学(UPM)坐落于西班牙王国马德里,是隶属于西班牙教育部的重点公立大学。CSDMM马德里高等时尚设计中心1984年建校,隶属于马德里理工大学。CSDMM致力于时尚的创造、管理、生产和推广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更新。马德里理工大学(UPM)时尚设计中心(CSDMM)团队参观惟新馆本次讲座共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场首先由我院王建民副院长对马德里理工大学以及CSDMM进行介绍及开场致辞,对CSDMM专家团队进行了欢迎和感谢。王建民教授介绍主讲嘉宾首先,CSDMM院长Dr.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同济大学与澎湃新闻新一轮共建拉开帷幕

PROFILE2023年11月21日下午,同济大学和澎湃新闻新一轮为期五年的合作共建在嘉定校区惟新馆拉开帷幕,双方签约合作共建“同济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当天启动“上海相册”新媒体创意海报展,宣介“百村安居图”第3季“在希望在田野上”乡村振兴调研活动,举办了“上海相册”创作者分享交流会。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澎湃新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丁波,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杨婷,上海萌芽杂志副社长吕正,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管委办主任谭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顾旭峰,澎湃新闻总编助理、编委高剑平,澎湃视觉影像部总监许海峰,澎湃新闻记者吴栋,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院长李麟学、副院长徐翔等出席活动。PROFILE“同济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吴广明书记表示,澎湃新闻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注重新闻原创、重视思想分析、文风通俗个性、创新表达方式为主要特色,是很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感谢澎湃新闻在长期合作中对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给予的大力支持。吴书记肯定了艺术与传媒学院近年来在智能传播、城乡传播、媒介文化等领域做出的开拓进步,推动大量理论与实践成果转化落地,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传媒人才。他指出,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助力城乡产业升级、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发展基石。他表示,此次“上海相册”进入同济大学校园展出活动、“百村安居图”与艺术与传媒学院品牌实践“记录城乡”深度合作,正是以助力建设“美好城市、美丽乡村”为目标,推动院媒进一步深入合作,让更多师生进入中国基层场景开展社会实践,从新闻传播学视角介入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他期待双方未来紧密合作,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领域产学研一体化。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澎湃新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丁波先生在致辞中感谢同济大学师生对澎湃的持续关注,肯定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媒体融合和交互媒体发展贡献的智慧和力量。他指出,2024年是澎湃成立的十周年,在澎湃十年的发展中,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名列全国新闻原创互联网平台的前茅,是做新闻和原创的领头羊。目前澎湃从原创新闻本身衍生出内容生态建设,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如目前的AI技术的应用与交互设计开设24小时直播室。“上海相册”与“百村安居图”项目在记录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社会变迁的同时拓宽人文衍生,讲述照片背后的温度与人情。他鼓励同济大学师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澎湃,了解新闻媒体目前的发展,用思维和创意为自己、为澎湃、为上海整个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他期待在澎湃的十周年之际,可以与同济大学开展更多合作,做出更多作品,共同澎湃向前。李麟学院长回顾艺术与传媒学院与澎湃新闻长期以来的共建与合作历程,介绍在新媒体时代下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继续拓展和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培养能说、能写、能做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期待双方共建创造新平台,实现合作新跨越。澎湃新闻总编助理、编委高剑平和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李麟学院长进行签约,丁波社长、吴广明书记、杨婷总编、吕正社长、许海峰总监、谭武主任、张艳丽书记及在场的嘉宾师生共同见证签约仪式。“上海相册”新媒体创意海报展揭幕当天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惟新馆展览区,举行了“上海相册”展览开幕仪式。澎湃新闻总编助理高剑平介绍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数字引领 交流互鉴” 两岸青年携手探索“文旅元宇宙”

2023“情系青春”活动集锦11月9日—11月12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同济大学、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协办的2023“情系青春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台湾世新大学赖建都教授及博士生团队来我院展开学术交流

台湾世新大学数位多媒体设计学系兼任客座教授赖建都教授率博士生团队一行5人,近期来我院展开学术交流。此次活动由崔巍老师和由芳教授组织。11月8日,作为院级高端讲堂,赖教授报告名称《元宇宙传播艺术再进化》。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薪火赓续,奋楫笃行,原创话剧《铸诗成剑》回归献演

用诗歌做微光里的一枚响箭,穿过茫茫的黑暗森林,直到直面敌人的狰狞嘴脸,以笔为戈,铸诗成剑!11月13、14日晚,同济大学原创话剧《铸诗成剑》于嘉定校区艺嘉楼成功献演,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松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大章,嘉定校区管委办主任谭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院长李麟学,以及学校职能部门、兄弟学院领导和同济师生、校友、附小附中等上千位现场观众,以及线上三万余位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同济大学原创话剧《铸诗成剑》以我校著名校友、“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投身革命报国的人生成长故事为主线,在鲁迅以及同济党员的引领帮助下以笔为戈,成为了“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的成长历程。全剧以其所作的多首代表作诗歌为篇章串联,通过“‘孩儿塔下、五卅血路、风暴之围、直面死神、吴淞晨曦、微光响箭、血沃龙华”等七幕,深入人心地演绎了殷夫在老家象山体会到了孩儿塔所投映的社会惨象,并在五卅运动中目睹帝国主义践踏同胞生命的暴行后彻底觉醒,最终踏上革命道路的风雨历程。在每一幕灯光暗下时,现场都会不自觉的响起掌声,为了殷夫在孩儿塔下立下的誓言,为了五卅惨案中殷红的鲜血,为了字字喋血、声声泣泪的《别了,哥哥》。随着剧情一步步推进,观众们被演员生动又富有张力的演技带到剧情中,因为年少懵懂的情愫忍俊不禁,因为屡次被抓漂泊无依、社会形势暗无天日潸然泪下。剧情推向高潮,台上演员们的演绎愈发亮眼,观众们不约而同地翻开手中的宣传册,寻找着演员的名字。未等到大幕拉开,台下的观众已经为这场酣畅淋漓的剧目鼓掌叫好。待演员们款款走出谢幕,鲁迅先生的扮演者于志毅老师以其优秀的表演功底和惟妙惟肖的神韵,收获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在主角殷夫的扮演者登台谢幕时,有很多观众都忍不住起立鼓掌,发出由衷的赞叹。从文学青年到革命烈士,最终血洒龙华……殷夫的一生短暂而璀璨,如耀眼明星,照亮历史的夜空,指引着后来人前赴后继。演出现场久久不息的掌声是对殷夫烈士的深切缅怀与致敬,也激励着全校师生学习并弘扬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吴广明副书记在演出后慰问演职师生,并赞扬同学们:“同学们越演越好、越演越精,把殷夫的革命精神演绎了出来,也是对同济精神很好地赓续,期待这部戏能够走出校园,成为同济的品牌。”作为此剧的发起人之一的朱大章老师深切回忆了《铸诗成剑》从酝酿筹划到成功演出的过程,肯定了艺传师生的辛勤付出,也期待此剧在进一步打磨完善之后走上更广阔的舞台。该剧作为“同济校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于2021年成功首演,目前已经过多次创编演出,这次在全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再次隆重推出,也是本剧的第三次回归。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与表演系副主任钱正任该剧艺术总监、总导演,编剧海力洪和导演董逸均为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担纲演出。现场精彩的演出给观演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被既是同济校友,也是革命前辈的殷夫的革命经历和决心所震撼和感动。2251777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全媒体设计工作坊丨神经认知实验方法的应用

2023年11月2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全媒体设计工作坊系列讲座”系列学术讲座第二期在惟新馆小影院举行。本次讲座由艺术与传媒学院陈静茜副教授主持,主讲嘉宾是北京恒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吕沛森,本次讲座主题为《神经认知实验方法的应用》,主要介绍神经认知实验方法及相关设备操作原理。吕沛森工程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人与世界的交互方式、神经反射回路、神经元放电过程、能量代谢过程、血氧浓度变化等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给人以量化指标的技术原理,从而提升研究的科学性。接下来,吕沛森工程师讲解了“眼动追踪”、“脑电信号检测”、“功能性近红外成像近”和“生理多导信号检测”这四种测量手段。眼动追踪技术“眼动追踪技术”是通过设备记录人眼反射的近红外光纤,来测量人的注意力分配情况。其依据的方法是瞳孔-角膜反射法,眼动数据的可视化形式有轨迹图、热点图;在解释眼动数据时,可以配合对被试开展访谈法来进行数据矫正。脑电信号检测“脑电信号检测”是脑细胞自发性、节律性、综合性的电活动。吕沛森工程师介绍了脑电产生和采集的原理以及脑电数据频谱分析,“脑电信号检测”常见设备有脑电波形图、能量激活地形图等。功能性近红外成像“功能性近红外成像”是一种利用近红外光的穿透性,使用激光发射和接收的方式在特定脑区形成香蕉型通路,通过计算两种血红蛋白吸光率的差异生成脑激活成像图的技术。吕沛森工程师向大家介绍了近红外的成像原理及其采集数据的过程。生理多导信号检测“生理多导信号检测”通过设备对人体的生理信息进行数据化采集,便于医生和研究者对人体的生理信号进行定量分析。他介绍了常用的生理信号,包含: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信号)、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星期音乐会丨沈婷学生专场——德沃夏克的浪漫情怀

2023级音乐表演小提琴专业本科生,师从沈婷老师。曾参加浙江省青少年交响乐团,并随团前往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进行演出,在团期间曾担任第二小提琴副首席。罗梓瑜
2023年11月12日
其他

“四力”实践作品展③:深入小区听民声,奔赴远郊“接地气”,艺传学子的媒体初体验

上海·同济大学根据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办公室的安排,在各区委宣传部、各区融媒体中心的积极支持下,2023年度暑期大学生“四力”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数名学生分别前往上海市不同的区融媒体中心,冒着酷暑参与“四力”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2023暑期01刘小莉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新闻传播学本硕年级:硕士二年级实习单位和部门:上海市嘉定区融媒体中心
2023年11月6日
其他

“四力”实践作品展②:深入小区听民声,奔赴远郊“接地气”,艺传学子的媒体初体验

上海·同济大学根据上海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办公室的安排,在各区委宣传部、各区融媒体中心的积极支持下,2023年度暑期大学生“四力”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数名学生分别前往上海市不同的区融媒体中心,冒着酷暑参与“四力”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2023暑期01周雪怡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广播电视学本硕年级:本科二年级实习单位和部门:上海市黄浦区融媒体中心
2023年11月4日
其他

活动预告|同济动画季·冲破次元壁 行业分享会

同济动画季·冲破次元壁11月11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惟新馆快来听业界大咖们分享行业话题与经验!行业分享会2023时间:09:30-11:25地点:惟新馆-127惟新影院01入场签到时间:09:00-09:25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光影交错 伴乐起舞 | 对话·生命——沉浸式艺术疗愈音乐会圆满举行

10月27日晚,“对话·生命”——沉浸式艺术疗愈音乐会在我校嘉定校区艺嘉楼音乐厅顺利举行。由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疗愈研究中心出品,上海心理学会艺术疗愈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彬策划,我院留德青年钢琴家隋歆老师及团队携手魏亮老师、王伊达老师、康奇老师和表演专业学生等共同以生命为线索、以音符为主线,串联起舞蹈、绘画、光影艺术等多元形式,创造出沉浸式的感知空间,为在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余韵十足的沉浸式疗愈体验。其间没有文字言说,观众们得以卸下角色束缚,充分调动五感六觉,同艺术家、疗愈师在音乐会中触碰内心的真实情感,感知生命的跳跃流动。音乐会由我院周彬副教授与南方科技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总督导金天担任活动带领者。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致辞音乐会正式开始前,我院院长李麟学教授作为场馆主持建筑师就其设计理念等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及艺嘉楼以“垂直校园,生态塑形”为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建筑本体的结构美感,一方面在建筑内外设置了大量的漫游式学生自主活动空间,形成了立体而有节奏的游线系统;另一方面与周围济海水系等相呼应,融合丰厚的景观资源与自然相对话,实现内外融合、人景合一。对于本场音乐会所在空间,李麟学院长则表示,举办本次音乐会是该空间的“首秀”,空间设计理念与音乐会主题相贴切,希望通过场所设置推动观众在走入场馆内与所在空间相互融合,消融感知的边界进而沉浸其中。最后他表示,期待大家在空间使用中、在聆听感受音乐会中收获愉悦的体验。启幕:感受呼吸
2023年10月28日
其他

活动预告|同济动画季·突破次元壁 精彩来袭!

关注合作单位账号,更有惊喜好礼相赠!【路透】精美周边:金属徽章、钥匙扣、立牌,主周边吧唧定制周边:副周边吧唧,透卡纪念周边:明信片、便签、贴纸动画集市活动布局
2023年10月25日
其他

惟新课堂|2023暑期工作坊之艺术与疗愈

暑期实践工作坊闭幕式经过2轮课程的学习后,9月8日上午9点,2023年《媒体实验与实践工作坊》结课汇报于惟新馆127影院顺利进行。工作坊部分课程教师、工作坊全体学生以及2023级动画专业新生共同参与了此次闭幕式活动,活动由实验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芸老师主持。六门课程的课程代表一一上台向大家展示了凝聚汗水与智慧的课程成果,分享苦涩又甜蜜的创作过程和宝贵的经验教训。在场师生们认真欣赏各课程的优秀作品,用热烈的掌声赞美创作者们的辛勤付出。04.影视特效拍摄实践01.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惟新课堂|2023暑期工作坊之初探元宇宙

暑期实践工作坊开幕式8月30日上午9点,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23年媒体实验与实践工作坊开幕式于惟新馆127影院顺利举行,工作坊课程教师和来自广告、动画、音乐表演、广编专业近70位同学共同拉开了暑期实践工作坊的帷幕。首先,实验中心的刘芸老师介绍了暑期工作坊的初衷和目标,并向同学们阐明了课程安排。她希望同学们在为期十天的工作坊中,通过学习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提高动手能力,促进横向拓展的能力,进而综合提升自身在媒体领域的基础素养。今年暑期工作坊共开设六门精彩课程,分别是:动画专业金云水老师《元宇宙虚拟人制作初探》、实验中心厉嘉臣老师《国潮虚拟时装秀》、广告学专业赵勇智老师《积极体验设计实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红峰老师《影视特效拍摄实践》、动画专业张建永老师《绘画与综合材料艺术的鉴赏与实践》、音乐表演专业朱洋老师《音乐疗愈体验及实践》。01.元宇宙虚拟人制作初探01.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管弦专业教学成果专场音乐会回顾

“上海之春-同济大学音乐表演艺术成果展示周”系列之七-管弦专业教学成果专场音乐会于3月30日在南校区小剧场上演,由管弦专业陈佳老师担任艺术总监,王清漪老师担任艺术指导。本场音乐会同时也是同学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汇报演出。《D大调嬉游曲No.138》拉开了音乐会序幕,弦乐团的演奏展现了当时16岁的莫扎特心中活泼的音乐世界。之后为大四学生樊树芬、李冬清、贾子慧、韩轶桐、彭雅睿、张明轩、侯欣聆带来的一组独奏作品。《降E大调第四圆号协奏曲》是莫扎特最后一部圆号协奏曲,被公认为圆号作品中最好的作品。乐曲温暖深邃,具有诗一样的情感,充分展示出莫扎特非凡的音乐个性,以及他在调性上的想象力以及组合音乐素材上层出不穷的技巧。《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于18岁创作的、流传于世的唯一一首大管协奏曲,是大管这一乐器的作品典范,整首作品振奋辉煌。《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是巴赫小提琴音乐的巅峰之作,具有厚重的情感及丰富的对位技巧。埃玛努尔·夏布里埃的《广板》是一首优美的音乐小品。《单簧管奏鸣曲》是普朗克唯一一首为单簧管与钢琴谱写的奏鸣曲,反映了作曲家晚期的创作于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融合。《柔板与快板》是舒曼将诗意的内在情感外化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所创作出的经典名作。《莱内科长笛奏鸣曲》通过长笛的音色起伏以及与钢琴的对话讲述了
2023年4月5日
其他

光明的赞颂——“金色幻想”齐欢钢琴独奏音乐会回顾

暖春三月,万象更新,正值同济大学樱花盛开之时,“上海之春-同济大学音乐表演艺术成果展示周”系列之五-“金色幻想”齐欢钢琴独奏音乐会于3月29日晚在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上演。本场音乐会以“幻想”为主题,齐欢老师先后演奏了莫扎特c小调幻想曲(作品K.396)、舒曼C大调幻想曲(作品17)、拉赫玛尼诺夫《幻想小品》(作品3)以及斯克里亚宾b小调幻想曲(作品28)等四首幻想曲作品。借由其形式与内容的内在关联,透过乐音去完成一组设问和思想之旅,它关乎彷徨与信念、对抗与隐忍、压抑与爆发、晦暗与光明、反思与新生。缠绵、抒情、阴郁、激昂……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将各种情感元素对比并置、交织糅合,又异曲同工地将璀璨金色般的音乐色彩指向对温暖与光明的期盼与赞颂。幻想曲(Fantasia),一词来自于希腊文的Phantasia,意为“想象”,是一种极具即兴性的创作体裁。大胆的形式以及自由的风格是幻想曲最根本的艺术特征。这种体裁突破了传统技法的束缚,不拘于固定的曲式结构,尽情、自由、真切地表达出了作曲家的情感、精神与思想。01莫扎特《c小调幻想曲》(作品K.396)是莫扎特众多作品中,为数不多地运用幻想曲体裁,结构相对自由,并且以小调为基调的作品,在莫扎特晚期创作的键盘音乐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该曲在力度、速度、和声、调性等方面对比强烈,使得全曲的戏剧性色彩更加明显。此外,尽管全曲的基调为c小调,音乐整体都笼罩在阴暗的情绪下,但平和细腻的旋律和温暖的低音为全曲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使全场观众感受到了一种在逆境中求成长、在阴暗中求阳光的力量。02舒曼《C大调幻想曲》(作品17)创作于1836年,此时正值舒曼钢琴创作的鼎盛时期。与此同时,同年正处于热恋当中的舒曼与克拉拉遭到克拉拉父亲的强烈反对,舒曼处于十分痛苦和绝望的境地中。在此背景下,1836年6月舒曼创作出了这首《C大调幻想曲》用来表达对克拉拉无尽的爱恋与思念。这首作品曲式结构自由大胆、内心情感丰富多变、演奏技术卓越精湛,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之一。作曲家舒曼将爱人克拉拉专属调性的C大调与最利于表现理性思辨精神的奏鸣曲式框架结合,借以表达他对这份爱情的认真态度,传奇曲题材的插入是他对这份忠贞爱情注定成为传世佳话的大胆宣告。第一乐章题为“内心的废墟”,结尾处直接引用了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当中《请你收下这首歌》的旋律片段,以引用修辞倾诉衷肠。第二乐章题为“凯旋门”,在降E大调吹响了爱情保卫战必将获得最终胜利的自信号角。第三乐章题为“星座的华冠”,是最具幻想特质的乐章,再次回到代表爱人克拉拉专属的纯洁无瑕的C大调上,但音乐游离于其他调性、又历经多次出人意料的阻碍中止,翱翔于星空的赤诚之心时而碰壁、时而迷失,但最终得以稳定回归光明且平静地C大调。在本场音乐会中,“爱情”主题借寓为我们心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与情怀。03拉赫玛尼诺夫《幻想小品》(作品3)包含了五首独立的钢琴小品——《悲歌》、《升c小调前奏曲》、《旋律》、《小丑》和《小夜曲》。这五首小品具有独立的标题、不同的风格以及不同的音乐形象。作为晚期浪漫派作曲的继承者和标题音乐的倡导者,拉赫玛尼诺夫这几首小品的标题既形象又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使得形式与内容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前奏曲》中有着古老、神秘又略带晦暗的钟声与合唱因素;《悲歌》则是俄罗斯音乐传统中非常典型的长线条挽歌;第《旋律》气息绵长、音乐转向温暖抒情、柔情缠绵;《丑角》中搞怪夸张的动态是作曲家对其生活的时代中封建束缚的讽刺;《小夜曲》具有西班牙色彩,运用中古和民族调式营造神秘氛围,再次将时空拉远,回溯传统,最终以光辉的高音区强奏,给这段原本始终下行哀婉陈述的音乐写上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叹号,添上了明亮的一笔金色。拉赫玛尼诺夫《幻想小品集》第一首《前奏曲》04斯克里亚宾b小调幻想曲(作品28)创作于1900年,是其从浪漫主义至神秘主义之间的“过渡性”作品。相比起斯克里亚宾以往的独奏作品,《幻想曲》Op.28不仅在情感上有着更为强烈的表达与宣泄,同时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与变化上也有着一定的神秘性与戏剧性。音乐表达着黑暗与压抑、苦难与挣扎,打破秩序的躁动、对于和声进行规律毫不留情的阻断、大量突如其来的意外插入是对结构规则的艰难解构。b小调无情冷峻,在看似热情的音乐织体中隐藏着锋芒。音乐多次在迷失中呼唤着光明,却总又回到最初艰涩绝望的起点。这是关于苦难的音乐作品,但没有止步于一般性客观描叙或主观抒情。乐曲临近结束时挣脱了尼采式悲剧情绪,忽而转至同主音大调,从至暗时刻迎接金灿灿的光明,炽烈阳光驱散了笼罩许久乌云尘霾,经历人性拷问后的信念火焰最终被点燃和爆发。在中场休息时,齐老师用亲切的语言为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对所演奏曲目的理解和感想,也用质朴的语言回顾了同济大学音乐系建系以来师生们同舟共济的往事,表达了对同事、同学们和到场嘉宾的感谢,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现场观众真切美好的祝福。本次音乐会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齐欢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在长江CGF-X1九尺音乐会演奏用琴上带领全场观众一同领略了从18至20世纪的多首幻想曲作品。音乐会最后,齐欢老师饱含热情地加演了一首恩师李民铎教授所作的《幻想曲1975—献给我的母亲》,表达了其对艺术领路人的深深敬意。出席本场音乐会的领导、嘉宾有: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老师、柏斯音乐集团华东与西南区域总经理吴福海先生、柏斯音乐集团华东区市场部经理陆婷女士、柏斯音乐集团文化推广及艺术家发展经理李佳昕、上海柏斯琴行有限公司音乐推广部主管胡欢。供稿丨王维兮摄影、摄像丨邱中元编辑丨陈茗、程倪萱
2023年4月3日
其他

“钢琴视奏中的乐趣与挑战”讲座回顾

2023年3月30日晚7点,“上海之春——同济大学音乐表演艺术成果展示周”系列之七——
2023年4月3日
其他

黑白键上的绽放——“钢琴的黄金年代”讲座音乐会回顾

钢琴的黄金年代✦2023年3月28日晚7点,“上海之春-同济大学音乐表演艺术成果展示周”系列之五——“钢琴的黄金年代”讲座音乐会在同济大学南校区第三教学楼七楼音乐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音乐会由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副教授张弛担任主讲,并由她的硕士生、本科生演奏,吸引了众多校内外音乐爱好者前来观摩,包括同济大学师生、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同济大学钢琴协会,以及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多年的校友等。音乐会开场,张弛老师对钢琴、钢琴作品、中外钢琴家以及钢琴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们做了详尽的介绍,让听众更深层次的欣赏不同时期与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感受钢琴音乐的丰富与美妙。本次讲座的主题为“钢琴的黄金年代”,在茫茫的音乐历史长河中,贝多芬便是钢琴黄金年代的开端。张弛老师介绍了贝多芬是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巅峰的伟人,也是开辟浪漫主义风格的先驱,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狂飙运动的影响,音乐作品催人奋进,极具斗争性。《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的代表性杰作,也是他自认为最好的一首奏鸣曲。他用音乐鼓舞自己、激励世人,在失望中重建希望,在悲剧中获得坚强的意志和不朽的激情。随后,由2019级音乐表演本科生卿怡乐为现场观众带来该曲的第一乐章演奏。接下来,张弛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肖邦以及他创作的各类体裁作品。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创作于1831-1835年,是西方音乐中第一首采用叙事曲体裁的器乐作品,上演率极高,也是钢琴史上将技术与音乐结合最完美的作品之一。肖邦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描述具体的情节,只是从总构思出发,选取基本形象来表现英雄以及爱国主义思想。2020级音乐表演硕士研究生张子汇用动人的演奏向观众倾诉了一段令人感怀的往事、一位少年的成长、以及这位少年最终报效祖国、壮烈牺牲的宏大场面。李斯特所处的时代恰逢社会的变革、钢琴技术的革新,他不但是作曲家,“钢琴之王”,还是指挥家、钢琴教育家。李斯特从肖邦的二十首艺术歌曲中选取了六首,并融入自身的再创作进行改编,使钢琴兼备器乐化和声乐化的特点,并且让这部作品有了更高的传播度。2021级音乐表演硕士研究生马蓉演奏了李斯特改编的《六首肖邦波兰艺术歌曲》的其中三首。之后,2022级音乐表演本科生叶雨萌献上李斯特的另一首经典乐曲《弄臣》。《弄臣》改编自威尔第的同名歌剧。李斯特充分发挥钢琴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响,完成了声乐艺术到钢琴艺术的形象转换,使《弄臣》表现出更强的器乐化特点,同时也提高了钢琴音乐情感表达的效果。勃拉姆斯在浪漫主义时期并没有跟随标题音乐的潮流,而是坚持恢复古典主义精神,提倡纯音乐的创作,创作了奏鸣曲、变奏曲、协奏曲等古典时期、巴洛克时期盛行的体裁。b小调狂想曲作于1879年,是他创作成熟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由2020级音乐表演本科生周朵捷为大家带来该曲的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俄国的贵族家庭,分别就读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二十岁便以钢琴和作曲双专业的金奖毕业。在他的作品中,钢琴占据了核心的位置。其中,练习曲、前奏曲和协奏曲最常出现在舞台上。2021级本科生蒋文瑄依次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练习曲(Op.33No.7)与音乐瞬间(Op.16No.4)。本场音乐会介绍的最后一位作曲家是印象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拉威尔。拉威尔的作品有着严谨的结构、均衡的乐句、明快的语言、绚烂的色彩以及精美的细节和完美的技巧。《夜之幽灵》创作于1908年,堪称拉威尔最优秀的钢琴作品。全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水妖》,是贝尔特朗的同名诗,张弛老师在讲解到该作品内容时放映出原诗的大意,让观众感受拉威尔惊人的想象力。随后,2022级音乐表演硕士研究生陈雅诗通过演奏该乐章为我们展现了神秘的意境、诗一般的画面。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钢琴的黄金年代”讲座音乐会圆满落下帷幕。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肯离去,继续与演员们交流探讨、切磋技艺,表达了对音乐、对钢琴的热爱。我们身处一个开放的时代,技术发达、信息便捷,正如张弛老师所说,每一个时代都有自身的光环,所以钢琴的黄金年代并未消逝,而是看我们如何将它延续。✦✦文字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同济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艺术与传媒分论坛成功举办

同济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艺术与传媒分论坛成功举办2023年3月21日,同济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艺术与传媒分论坛在线上线下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6名青年学者,围绕国际科研前沿、热点研究领域等展开了热烈探讨与交流。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音乐表演、表演等各专业的12名专家参与此次论坛。院长李麟学教授致开幕辞,他向与会学者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专业和学科构成、成绩与特色、学院和学科发展定位与规划等,对高层次青年人才加入学院表示热烈期待。16名青年学者从新闻传播、城市传播、交互设计、动画、电影美学、媒介技术、艺术理论等方面前沿学术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论坛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徐翔教授主持,并致闭幕词,他感谢各位学者对同济青年论坛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希望此次论坛只是一个开始,期待与各位学者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编辑丨路腾责编丨程倪萱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持续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我院召开2023寒假务虚会

2月25日,我院召开2023寒假务虚会。会议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为题,聚焦新形势下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并对年度工作进行了展望。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教授、副教授,中层管理干部和青年教师代表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张艳丽和院长李麟学共同主持。李麟学院长结合学校寒假务虚会会议精神,以“新动能、高质量、创新拔尖—新形势下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主题,从双一流高质量发展、学科与科研发展新动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和学院发展再定位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报告。李麟学指出,要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要求来推进深化改革,推进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在“新赛道、新领域、新动能、新优势”的新形势下,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以跨学科发展和平台型优势,以及人工智能为机遇,提升育人能力,创新培养路径,建设一流课程,面对学科评估取得的成绩,提出“以‘全媒体+大艺术’为目标,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为主线,以‘跨学科新型传播’为特色,以新闻与传播、戏剧与影视、交叉设计专业培养为支撑,贯通专业与学科边界,打造国内一流的传媒与艺术高地”。着力跨学科新型传播建设,包括:媒介文化、智能传播、城乡传播等传统方向,和视听传播、艺术传播、健康传播、环境传播等创新方向,推进美育教育、校园文化、艺术疗愈等方面的建设,树立危机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追求卓越。王建民副院长以“人才培养新动态”为主题,对学院教学类项目申报、全英语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赛促建、教学状态评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通报,并指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徐翔副院长以“科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为主题,以大数据的方式梳理了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期刊论文、学术专著、实验教改等进行了分析,指出成绩的同时,也找到与同类院校的差距。张艳丽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的关键一年,这次务虚会主要通过三个主题报告让教师们了解学校的发展定位、大形势和新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来谋划学院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提升,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要围绕
2023年3月6日
其他

星期音乐会丨爵士音乐讲座

四平校区一二九礼堂主讲人:瞿辛佳节目单一、巴赫:意大利协奏曲BWV971演奏:卿怡乐指导教师:张弛二、贝多芬:F大调第1号大提琴奏鸣曲作品5
其他

荣誉再“+1”!《国之英豪》入选2023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舞台剧类!

再添荣誉★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示了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同济大学2个项目入选。其中《国之英豪》入选2023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舞台剧类。这也是继2022年入选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部委联合开展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之后,该剧再添“国字号”荣誉。(2023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单公示截图)(《国之英豪》演出现场图)《国之英豪》舞台剧是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学院党委共同统筹策划下,由我院钱正老师担纲导演、海力洪老师担纲编剧、董逸老师担任表演艺术指导,我院于智毅、饶丹云老师担任语言艺术指导,以我院表演专业学子及校友为演职人员主体的一部大型原创大师剧。该剧历时4年倾力打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高度凝练的舞台艺术表现艺术再现了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教授毕生心怀爱国报国赤诚、为国奋斗不息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其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祖国科教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形象。该剧先后公演三轮五场,直接观众超33万人次,曾入选上海市教委“名校大师剧创编巡演计划”以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第四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等。(组图:学院举办的各类特色活动)以系列精品剧作为依托,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凝练学院学科办学特色、集聚师生共创合力,聚焦一流大学文化建设发挥中坚作用、承担重要职责、彰显育人特色,着力弘扬“同济天下”文化传统,深耕挖掘同济百余年兴教办学的历史人文资源,先后创编排《同舟共济》《国之英豪》《铸诗成剑》“同济校史剧三部曲”和红色歌剧《江姐》《志丹,志丹》等代表性高水平艺术创作,以部部原创力作打造聚心育人的“澧水清泉”,以师生共育打造沉浸式育人情境,以全向引领打造打响“同济出品”文化育人品牌。系列原创剧作不仅在校园舞台上精彩演绎,更为同济代言,走出校园丰富繁荣社会文化,在文艺浸润中积蓄育人的强大精神力量,持续推动着“同济故事”传唱经久不息、“同济人物”脉动时代当下、“同济出品”响亮教育阵地。英
2023年3月2日
其他

惟新前沿 | 以“人”为媒,助推中华文化的国际互鉴与传播

以“人”为媒,助推中华文化的国际互鉴与传播作者:王鑫作者介绍王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主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媒介文化、跨文化传播、传播理论、传播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新近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日前审议通过的《共青团中央二〇二三年工作要点》,22点中的第7点就是“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如何以更立体化、多元化、普适化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多层次文明对话”,成为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留学生、华商等海外华人作为“行走的文化符号”,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融通,他们不仅扮演着中华文化的“使者”角色,也成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助推者”。以“人”载道,以在地性体验推进中华文化的“入乡”得益于交通技术的推动,“流动”成为个人、机构和国家交织在一起的行为。一些跨国流动者以及身处当地的华人,以“普通传播者”身份融入当地的日常生活,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2023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优秀人才招聘启事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举办通知

2023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优秀人才招聘启事学院简介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原有传播与艺术学院(建于2001年)、电影学院(建于2003年)和音乐系(建于2004年)的基础上于2012年整合成立。确立“全媒体+大艺术”双轮驱动、跨越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技能的艺术与传媒领域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依托同济“双一流高校”建设,依托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动画、数字媒体专业领域教材规划与建设发展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主办

2022年11月18日,动画、数字媒体专业领域教材规划与建设发展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主办。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动画专业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数字媒体艺术虚拟教研室、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码艺术专委会联合策划和组织,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智能传播与媒体艺术虚拟教研室承办,上海市动画、数字媒体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在各高校联合协办。会议是在近年动画、数字媒体、元宇宙、VR/AR,数字游戏等方向日益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就动画、数字媒体专业领域的教材建设经验,教材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之间的衔接关系,教材思政内容建设,教材的规划与出版形式等内容展开了积极的研讨。在演讲嘉宾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获得者,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吉林动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学者,也有来自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同仁。会议通过在线方式开展,教育部动画专业虚拟教研室和数字媒体艺术虚拟教研室各高校教师180余人参加。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教育部《高等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相关文件的指引下,制定了一系列的教材建设规划,成立了学院的教材建设委员会、教材审核委员会等组织,逐步加强了学院学科、专业相配合的教材建设,制定了教材建设资助办法。教材建设工作逐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在建的以动画专业为核心的《智能媒体交互设计》系列教程、以音乐专业为核心的《音乐专业》系列教程,以新闻和传播学科、专业为核心的《新时代创新传播》系列教程,累计五年内规划出版大约30本教材。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正当其时,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能够快速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专业教材,为我们的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的贯彻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演讲嘉宾演讲摘要:1张艳丽: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介绍了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教材建设方面的管理机制、教材策划和教材建设成果。2黄心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动画专业虚拟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介绍了教指委在课程思政育人指南制定工作,动画虚拟教研室教学探讨进展情况,以及教材在育人中的价值和作用。3吕欣:博士,教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未来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网络科技与智能媒体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教研室:(高子晗博士代讲)围绕着产学协同育人经验,以及数字化育人中的虚幻引擎系列教材建设规划做了介绍。左右滑动查看4田少煦: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二级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数字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以视频的方式对于动画、数字媒体专业类教材建设方向提出了建议,并结合2021年教指委推荐教材情况进行了分享。5李四达:吉林动画学院动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系教授,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获得者从全国优秀教材《数字媒体艺术》优秀教材建设经验展开分享,特别是围绕高水平教材建设应该具备的相关的工作做了详细的介绍和经验分享。6蔡新元:华中科技大学,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从数字媒体艺术和技术快速发展中,教材的使用、教材的形式遇到的困难探讨出发,从教师、课程和育人之间关联角度阐释了教材应该具有的职责和作用。7胡洁: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介绍了2023年中国好创意比赛中“教材教辅类”竞赛组织情况介绍。8周宗凯: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围绕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教材建设中的困难、机遇和挑战,以及在艺术类课程中教材采用的经验和体会。9谢清风:教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介绍了中国好创意学科竞赛发展情况,以及介绍了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专业工作委员会首届会员大会和组织架构建设情况。10金英伟: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博士,研究员,博导围绕出版社教材建设的思路、机遇和挑战等做了研讨。11华长印:中国纺织出版社艺术与科学图书分社社长介绍了艺术与科学图书分社在动画、数字媒体等领域展开的省部级教材建设成果,以及与各高校展开的教材建设的相关的建设经验。12曲昕:电子工业出版社,科技图书编辑,副编审介绍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工作,特别介绍了依托教材建设展开的数字形式教学成果建设的规划,以及与同济大学在交互设计和智能汽车交互设计领域的教材、著作合作的经历。13薛杨: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介绍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媒体技术等相关领域出版教材的工作和成果。14王建民: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智能媒体设计”系列教程组织工作介绍主办单位:教育部动画专业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数字媒体艺术虚拟教研室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码艺术专委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智能传播与媒体艺术虚拟教研室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支持单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空间显示分会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筹】元宇宙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筹】编辑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艺传薪火,共赴华章丨2022年艺术与传媒学院迎新晚会成功举办

春天去荡秋千,夏天去海边散步,秋天去听窸窣的落叶,冬天去看皑皑白雪。由陈珂妍、黄枳菲和岳叶三位同学带来的歌曲串烧《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爱》,就像四季美景驱散心中的阴霾,给emo的你我带来沁人心脾的感动。
202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