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扎根山村40载,乐平这对夫妻接力诠释“扁担精神”

乐平之窗 2024-04-21



他是九十年代的全省十佳营业员,她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他叫邹希跃,她叫朱春霞。他们扎根山村40载,倾情服务“三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扁担精神”。


▲邹希跃、朱春霞夫妇


随着城市化发展与高速公路的畅通,后港镇义方村也由曾经的闭塞落后村一跃成为交通便捷的富裕村。一幢幢新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只有一栋老旧的青砖瓦房蜗居在林立的新楼当中,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这就是供销人有着几十年历史情怀的后港镇供销社义方分店。因为供销社职工邹希跃夫妻40余载的坚守,使得这个在市场经济中艰难生存的老店营业至今。


初入职场崭露头角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后港供销社成立后,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先后在大一点的行政村建立了11个分店,其中最偏远的当属与鄱阳交界的供销社义方合作分店。最初分店设在大队办公点。邹希跃担任分店经理后,为分店重新选址建房并保留至今。当年从后港供销社通往义方村只有一条弯曲狭窄的乡村土路,晴天尘土飞扬,下雨泥泞难行。

1980年,高中毕业的邹希跃成为后港供销社的一员,被派往义方分店担任营业员。正值风华少年,邹希跃聪敏好学,干劲十足。为了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他认真跟老员工学习基本技能,并很快熟练掌握。

为了进货到义方村,在后港供销社派不出车辆的情况下,一辆独轮车或者一根扁担,便是邹希跃常用的挑运工具。“帮忙运货推货是常有的事,一个星期总有两到三次吧,一车两三百斤的货物推起就走。”天晴还好,每当天公不作美下雨时,这些路便会变得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蓄满浑浊的泥水。即便再小心谨慎,鞋底上还是会粘上厚厚的泥巴,裤腿上溅着点点泥水污渍。此时,邹希跃总是小心翼翼,宁肯自己一身泥污也不让货物受到损伤。

邹希跃的老家横源村与义方村相邻,虽然家在城里,但由于兄弟姐妹较多,父母便将他留在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在义方上的小学,亲朋旧故较多,故而他能很快融入当地,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并由此打破了义方分店与当地关系比较僵硬的局面。


▲邹希跃、朱春霞夫妇的坚守,让后港镇供销社义方分店营业至今


年轻肯干,吃苦耐劳,业务精湛,再加上与当地群众关系好,邹希跃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供销社领导的认可。1984年,20岁的邹希跃就被后港供销社任命为义方分店经理。


诚信踏实收获爱情


“我的妻子是我的丈人介绍给我的,是他先看中我,然后将女儿嫁给了我。”言及于此,邹希跃不无得意,亦庆幸此生娶得贤妻。

邹希跃的岳父是村里的大队书记,他非常喜欢这个淳朴上进的后生,便有意将在城里工作的女儿朱春霞介绍给邹希跃。两个年轻人原本就认识并有好感,进一步了解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决定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有了家庭的邹希跃依然不改敬业本色,反而因为妻子的支持,更加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一个月只回家一次是常有的事,服务的都是乡里乡亲,我为他感到自豪。”朱春霞说。即便是女儿出生,她也没有拖过丈夫的后腿。

一个年轻小伙子如何领导三个年龄比他大一截的同事?邹希跃说,没有秘诀,就是以身作则。作为基层供销社分店负责人,他处处为员工考虑,任劳任怨,长年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他在忙于店里工作的同时,还要每天骑车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奔波往返,只为将当天的营业收入及时存入后港农业银行。妻子戏称他是治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因如此,她更加敬重丈夫的为人。


▲店内销售的各种物品


作为基层供销社分店负责人,他还肩负着营销和统购统销农民土特产的重任。义方地处山区,除了棉花、鸡鸭等,还有山区特产板栗。每到板栗的收购季节,他起早贪黑,热心服务好每一位送货上门的乡亲,让乡亲们满载而来满意而归。计划经济时代,他每年都完成约两万斤的收购任务。邹希跃向我展示了家中抽屉里的厚厚的一叠奖状,并表示“家中用的热水瓶、床上四件套都还是那个时候的奖品。”


激流勇进获评最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各种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多样的商品和灵活的价格冲击着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供销社也在所难免。商品销售渠道的增加使得供销社的统购统销优势逐渐丧失,销售量急剧下降,利润也直线下滑。在这种大环境下,供销社十有九亏。而唯一一家没有亏损仍处于赚钱状态的便是义方分店。后港镇供销社给义方分店定的销售额为一年9万元,但邹希跃勇于自我加压,超额完成15万元。

邹希跃能够与当地群众融为一体,想群众所想,物资比较齐全,商品质量有保障,与义方相邻的鄱阳县芦田、神山等乡镇的村民都慕名而来。邹希跃说,那个时候芦田、神山等乡镇的村民大多认识,他们都喜欢到义方来购买商品。


▲邹希跃所获荣誉


由于他出色的销售业绩。1991年,在江西省总工会、供销合作社、粮食厅、商业厅等七家单位发起的“中行杯”全省十佳营业员评选活动中,邹希跃获评最佳营业员称号,获评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工作者。1993年获得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一线工人荣誉称号。


砥砺前行永不言弃


1992年,邹希跃提拔至镇供销社担任副主任,仍担负着义方分店的管理工作,之后又调往洎东复合肥厂担任副厂长。这一年,妻子朱春霞从城里调到了后港供销社义方分店,从此开启了她的接力人生。

1993年,市供销社为遏制亏损,激发职工经营积极性,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基层供销社承包制,并优先考虑以原有职工为主要承包者,实行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邹希跃与妻子共同承包了义方分店,开始了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每年上交一定的承包费用,并为本店员工交纳养老保险金。

很多基层分店承包后,为开源节流,便辞退了原有职工。义方分店原有的三名员工,邹希跃夫妻一个也没有辞退。“他们都是和我一同奋斗过的兄弟姐妹,宁愿大家在一起苦一点,也不能让他们失业。”除了一名员工因有更好去向自动离职外,其他两人都干到了退休。而后邹希跃因工作变动与身体原因,店里经营全权交由妻子朱春霞。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与员工的陆续退休,义方分店也日渐萎缩,由品类齐全的百货缩减至单一经营农资。尽管农资经营也早已放开,但当地的老一辈乡亲还是习惯了找朱春霞购买农资。农资产品销售是件良心事儿,不仅义方及周边甚至鄱阳县凰岗镇东山村的村民都在朱春霞这里购买农资。这是彼此之间长久合作建立起来的诚信与信任。

朱春霞每天早上六点准时从城里骑车出发,晚上六点才下班,通常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到家。三百六十天,风雨无阻。因为在她心里,农资对农民的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乡亲们认可她,她就不能让老百姓失望而归。农村干农活的大都是老年人。每到庄稼打农药的季节,他们的喷雾器坏了,她都是免费给更换零配件,免费修理。长期跟农药、农具打交道,朱春霞的手经常被腐蚀和磨得褪了皮。到了施肥的时候,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比如芦坪村80多岁的熊水林老人、70多岁的卢德焱老人搬不动化肥,朱春霞都会利用中午或者晚上快下班的时候亲自送货上门。尽管朱春霞已近花甲,额上发间都是岁月之痕,但在老一辈乡亲眼里,她还是那个他们看着长大永远不会变老的霞仂。

也正因此,当众多基层供销社产权或出卖或损毁时,由于年近花甲的朱春霞退休不退岗,坚守经营义方分店,使得后港供销社义方分店的固定资产完好无损。走进义方分店,给人一种历史的年代感和亲切感,还是当年的样子,还是当年的老水泥台子和老柜台,墙上“礼貌待客,诚信经营”的字样清晰可见。所不同的是,货柜里面整齐码放着各类农药物资和化肥。当我见到她时,她正在给分店的房子修缮屋顶。


▲礼貌待客,诚信经营


朱春霞说:“我是义方人,也是供销社人,我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乡亲服务。”她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供销合作文化,生动诠释了“扁担精神”。


注:凡属于本公众号原创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推荐阅读

林卫春调研乐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

景德镇市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在乐平召开

【全力推进水利枢纽建设】我市开展文艺助力乐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采风创作活动

这里有个温暖贴心的“家”!——乐平市“5+2就业之家”建设纪实


欢迎向《乐平之窗》投稿

投稿邮箱:lpzc2016@163.com

新闻热线:13767856365



值班领导:汪益达
责任编辑:吴羽婕
作者:罗卫平/文、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