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30331-AI完败复苏

寻瑕小姐姐 寻瑕记 2023-06-29

(原曲链接:寻瑕新歌|等冬天过去

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9,前值52.6。较上月的52.6稍有回落。最近三年,只有2020年的3月和11月,2023年的2月,PMI站上了52。

复苏的第一阶段,怀着对复苏前景的美好期许,强弱之争着眼于预期与现实的拉扯,是现实能够逐步兑现预期,还是预期远远跑在了现实前面。

复苏的第二阶段,伴随着TMT主线的崛起,强弱之争变成了虚拟与现实,现实的修复尚待时日,高频数据无法实时印证现实的强度,但被压着打了一年的主力接入虚拟世界,组织了一场主线行情的反攻。

一度,AI板块突破了行业拥挤度40%的统计规律,突破了股东减持,海外制裁,监管发函,一次又一次强势的以日内深V调整化分歧为一致,奠定了今年的主线地位。

一度,有卖方用2013年,2016年,2019年的三种情形模拟了本轮TMT行情的三种结局。

无论是乐观如2013TMT大牛市,中观如2019的TMT向新能源交棒的成长股牛市,悲观如2016的TMT无法扭转成长向价值的风格切换,三种情形的共同点是:

都是牛市第一年。

一度,我们用今年的TMT和去年的煤炭类比。

周线维度,煤炭ETF从2021年11月启动,到2022年4月阶段性见顶,用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TMTETF从2022年10月启动,到2023年3月,也是5个月左右的时间。

涨幅维度,煤炭ETF从启动位置,到第一个阶段顶部,涨幅35%;TMTETF从启动位置到第一个日线分歧点,涨幅34%,人工智能AIETF作为主线中的主线,则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走出了62%的涨幅。

去年也有过类似于“煤炭就是2016年的白酒”“得煤炭者得天下”这样的宏大叙事出现,到2022年4月,仍然有大量机构踏空煤炭主线行情。

二者最大的不同点是:煤炭真的有业绩。

一个冷知识是,3天以内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很高,7天以内的天气预报可以参考,30天以外的气候预测也很准,但在10-30天这个范围,逐日的天气预报也不准,气候预测也不准。

没有人知道主线行情能够持续多久,正如没有人知道未来一个月的每一天,天气究竟会怎么样。

在存量模型下,市场的跷跷板效应也越来越极致。

由于今年的新基金募集乏善可陈,A股一直呈现极强的存量博弈格局,在同一个时间段,截面上不同的指数常常会出现极大的分化。比如一月最强的是创业板指,二月最强的是中证1000,创业板指沦为最弱,三月最强的是上证指数,中证1000转为最弱。与此同时,个股的本年度收益中位数一直停留在-10%附近。

回不了本就解不了套,解不了套就买不了新基金,买不了新基金就没有增量资金,没有增量资金就没有赚钱效应。

存量博弈过程中,整个赛道(电动车,风光储,创新药,CXO)充当了全市场的钱包,取钱最凶的两个板块是TMT为代表的成长,和中特估为代表的价值,前者剁出来的筹码会短暂的躲进四大行三桶油这些常年低估值且不拥挤的标的里,然后再去冲TMT×中特估的交集-三大运营商,盘面上因此呈现出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的撕裂。

直到AI的加速段,掌风一偏,将一直并肩作战的中特估掀翻在地,决定吃独食了。

这种宏观弱相关,短期不可证伪,中期看不到天花板的主线逻辑,在每一个现实疲弱,预期丰满,流动性充裕,风偏抬头的时刻,我们都见过。

那是2025年的pet铜箔,是出了模型就翻倍的机器人,是后摩尔时代的chiplet,是产业革命的星辰大海。

所以,尽管大家都不愿意承认,AI的对立面不是制裁,不是封锁,不是估值高又没业绩,而是复苏的成色。

郭所回忆起周期狗都不看那年,和某大炼化的董秘吃饭,那一年,谁也没想过民营大炼化,也会有被狗大户充值成“中东特色估值企业”的一天。

酒过三巡的董秘有些许微醺的说:

“二级市场的反贼最多了,恨不得经济永远弱复苏,地产永远起不来,强刺激永远在路上,最好不要出业绩,可以一直向往诗和远方,出了业绩,大家都逃不过周期的命运...”

郭所无奈的说:

“不是我们反贼多,实在是,看得到的东西,各有各的问题,看不到的东西,才是最有想象空间的...”

写到结尾处,我问chatGPT,你知道“AI完败复苏”是什么意思吗?

chatGPT回答我:

“如果AI指的是人工智能,那么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是,AI,完败复苏;二是,AI完败,复苏。”

猜你想看

新能源的献祭

230310-社融无限好

预期内的5%

3300点的长坂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