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期内的5%

寻瑕小姐姐 寻瑕记 2023-06-29

预期过高本身就是预期的风险,则预期回归可能是预期的机会。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炉,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都出来了:


1、GDP增长5%,虽然合理,但是略低于市场5.5%的强预期(还是那个问题,是谁的预期,哪儿来的预期)

2、赤字率仍然控制在警戒线3%以下,可见政府对债务控制的决心。


3、广义货币M2和名义GDP增速匹配,预计2023年M2增速将跌落至10%以下,低于2022年水平(休养生息之年,不搞大水漫灌)


4、中国2023年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3.8万亿元人民币,低于2022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4.76万亿元水平(去年地方债已经放巨量了,从预算到发行,到支出,到实物工作量,花钱也需要时间)


5、国防预算增长7.2%,前值为7.1%(相比全球2.4%的军费开支GDP占比,目前中国军费GDP占比还处于1.3-1.4%)


同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的表述也并未出现超预期的内容:


1、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3、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至此,关于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强预期”交易结束。与此同时,两会前的指数行情还在延续。

 

《3300点的长坂坡》的结尾,我们说“若干年后回看3300点的长坂坡一役,不仅有小盘成长的七进七出,还有大盘价值的一夫当关”。

 

冲刺3310前高,真的就动用了今年从李蓓到董承非都在说的“大盘价值+小盘成长”组合。


但是,在没有任何一个宽基指数创新高的情况下,上证指数在中字头的带动下独自新高,也让指数的协同性变得非常纠结。

 

《3300点的长坂坡》里,我们还探讨了从土地财政到数据财政的转移路径,本质是试图解决,如果房地产这个灰犀牛没有再次膨胀的可能性,土地财政无法持续成为地方财政的吃饭来源,那么通过什么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要让数据资产具备价值,前提是这一资产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可以参考土地使用权的链路:

 

第一步,定义一类资产,第二步,给资产发证,即确权,第三步,允许其流通交易,第四步,通过一二级交易,实现价值发现。

 

当然,这只是数据财政的第一个层面,在这个层面,我们可能会去纠缠,资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供求关系、定价逻辑、附加条件这样的问题,就像我们会讨论为什么北京的地价和上海的地价不同,各地参与土拍的主体和条件不同、不同城市的土地供应情况不同,不同土地供应的附加条件不同等等。

 

数据财政的第二个层面是,如果每一个经济主体的每一个经济行为,在一个巨大的数据系统中都可以被标注(也就是被追踪),那么被赋税就是自然而然甚至伴随经济行为同步完成的事情,这种“数字税”会跃过“金税四期”这样致力于整治跑冒滴漏的“器”,跃过“房地产税”这样致力于转移定价的“术”,成为另一种“法”,成为当下财政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从这个探讨意义上来说,可以看出,①这是一项浩大而漫长的工程,从纲要到第一层面落地,伴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规则制定,而从第一层面到第二层面的落地,还意味着新的税种、新的税制、新的立法流程。②因其浩大而漫长,也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等到成型落地的时候,未必会像我们今天模拟的沙盘一样展开,也可能呈现出其他更为妥协中庸的方案。③因其浩大而漫长,炒作的过程也会充满反复,不断在大板块内部轮动调整,直到市场确认政策-估值-基本面有望形成共振,主题投资才能成为主线投资。

 

如果说数据财政是土地财政的远期解决方案,那么股权财政就是土地财政的近期解决方案。

 

如李迅雷所说,国资有300万亿,如果提升1%的盈利水平,每年产生的利润增量就可以填掉财政的缺口,甚至可以摆脱土地财政。

 

以2014年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为开端,2021年一系列政策(教培互联网房地产)的举措为转折,以去年开始的央企分红潮为标志,到今年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央企股权,这条路上铺满了行政干预的色彩。

 

这轮央企估值重构的考核体系,从原来的两利四率向一利五率转变,并将净利润指标改为ROE,营业收入利润率改为营业现金比率。

 

从提高ROE的角度,三大法宝是高周转、高杠杆、高利润。对应的展开思路包括,①提高运营效率和资产周转率;②分红-股权再融资-降低负债率-再加杠杆,③降本增效,提质增效,可能存在的交易机会包括股权激励、引入战投、并购重组、加大研发投入、业绩承诺、股份回购、持续分红等等。

 

下周我们会看到市场在“强预期”交易结束后的真实想法,在自然复苏成为一种既定的事实后,大家不再因此对于政策有过高且不切实际的期待,才会慢慢从博弈政策的内卷状态下解脱出来,从不关注技术壁垒只关注PPT的自我欺骗中解脱出来,去看看一些行业确实在转好的基本面,去找一些不那么拥挤的产业逻辑,去清醒的认识到当下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今年最大的鬼故事,就是大家觉得今年没有鬼故事了”。


用两会工作报告的话说,“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猜你想看

3300点的长坂坡

基金经理,困在负债端

230210-社融大爆炸

2023|天亮后会很美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