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300点的长坂坡

寻瑕小姐姐 寻瑕记 2023-06-29

(原曲链接:寻瑕新歌|螺纹山上

小时候听评书,单田芳老师那独特的嗓音:

“话说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在长板坡前一场大战,怀揣着幼主全凭跨下白龙驹,掌中亮银枪,杀了个七进七出...”

恍惚间看大盘在3300这个关口反复拉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颇有些将军踌躇的观感。

牟一凌在研报里写:“当下经济走向的问题犹如速冲向一堵“叹息”之墙,要么加速冲破前行,要么力度不够被墙反弹,并不存在中间状态。”

那堵墙上写着三个大字:房地产。

无论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都绕不开这堵无奈的叹息墙。

万科pb低于1发150亿定增了,不动产私募基金可以放杠杆借款给存量住房了,绿中介和地产自媒体在造势“疫情三年,涨回来只用了一周”,北京和成都的二手房交易爆量了,低效能城市搞出来了“贷到80岁”的接力贷,和“分手债还在”的连心贷。

在“局部城市二手房成交回暖”这样一份短期数据面前,坚持强复苏的一方认为,局部的惊喜会慢慢传导,会形成燎原之势,会走出一轮新的结构性小牛市。坚持弱复苏的一方认为,“居民有钱没意愿,企业没钱没意愿,中央有钱有意愿,要不你给我发点?”否则就是“你放出了除了降价以外的一切措施,我提供除了购买以外的所有支持。”

如果按照“强预期弱现实”的范式,定义复苏斜率为“预期/现实”的一个简单函数,斜率最大的阶段是,很低的预期(放开就行)+稍好的现实(修复就行),第一阶段随着1月天量社融的落地已经基本交完答卷了;

第二阶段,乐观版本是,现实可能会变得更好(不仅总量有修复,结构也会优化),但预期会越来越高(要求总量不要下滑,结构要明显优化),斜率会下来,悲观版本是,现实可能也没有明显变得更好,但预期依旧很高,斜率会下得非常快;

第三阶段,在现实面前预期会再次调整,会下修到更贴近新的现实,不断往复。

当下处于大切换的前夜,无法确认强复苏还是弱复苏,只能暂时选边站,就好像站在这样一个精巧的四象限模型面前,却无法确定身处哪个象限。

全面注册制的推出,游资和量化的进化,也在改变整个市场生态。

全面注册制下,打击抢一字板的通道党、价格笼子对超短手工打板的影响、异动规则对龙头战法空间的压制,都使得大体量投机资金,会更倾向于做强趋势的流动性大票,而不是继续做小市值标的,动辄被规则牵制。

游资最早的生存形态是炒作连板妖股,和机构选择的白马蓝筹是两条井水不犯河水的路线,但是早期游资经过拼杀,存活下来的一批,资金体量越来越大,方法论越来越先进,无法满足于小市值的垃圾股炒作,而和大股东联手市值管理的模式在经历了徐翔入狱叶飞闹剧之后变得更为隐蔽。“机游共振”成为新的突破方向。

如果将一个主线板块的必要条件定义为“政策鼓励、情绪支持、筹码干净”,在第一波点火到启动的过程中,小机构和小游资会选择冷门的小市值标的继续轮动,大游资已经开始找能被大机构入池并抱团的标的,伺机埋伏。

同时,量化模型会非常容易被这种强趋势的板块和个股吸引,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机械部队,在行情中段加入战局,强化冲刺的最后一波,并基于严格的卖出纪律,在头部确认之后加速止损,让整条趋势线的斜率变得更为陡峭,从冲顶到回落的速度变得更快。

预期和现实之间,类似3300点的极限拉扯,还存在于920的铁矿,4200的螺纹,20000点的恒生指数,和11000点的纳斯达克。

我们总会在行情的纠结时刻去回顾2013年。似曾相识的“弱复苏也是复苏”,如出一辙的“稳增长防通胀”,遥相呼应的TMT群魔乱舞和数字经济百花齐放,创业板的大牛市一触即发。

我们亦会在行情的梦醒时分去怀念2019年。似曾相识的前一年熊市渐行渐远、如出一辙的“强预期弱现实”,遥相呼应的创业板注册制试点和全面注册制改革,新能源的星辰大海刚刚展开。

站在存量经济时代的路口,也许我们面对的,是一轮从土地财政到数据财政,从城镇化经济到数字经济,从不动产资源到数据资源的变迁和重构,映射在A股的,就将是数据产业链的突破,和数据要素市场的估值重估,是引擎的转换,和时代的变革。

如果2023年真的是2019年,TMT真的是2019年的新能源,华夏人工智能AI ETF(515070)也许就是2019年的新能源车ETF(515030),从推出,到翻倍,只用了半年。

站在叹息墙前,遥望若干年后,回看3300点的长坂坡一役,不仅有小盘成长的怀揣真龙、七进七出,还有大盘价值的一夫当关、疑兵之计,人喊马嘶,尘土飞扬。

一声好似霹雳震,独挑大A百万兵。

猜你想看

基金经理,困在负债端

230210-社融大爆炸

230206-气球降落时

230116-抱团恒久远

2023|天亮后会很美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