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售盲盒类数字藏品,法律风险有哪些?

刘红林 刘红林律师 2022-12-02

📚读者福利

关注下方公众号

回复「区块链」三个字

免费领取区块链创业法律手册

👇🏻





很多数字藏品平台方都会为了激发用户新鲜感、维持平台的流量和热度,用盲盒形式发行数字藏品。


目前比较常见的玩法有:多个盲盒合成创世的、指定编号抽取大奖的、许诺回购的、换取抽奖或积分机会等。


然而,喜闻乐见的数字藏品盲盒,往往也成为用户维权的有力武器和抓手,被安上了多个“罪名”,例如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权益等。


今天就来聊两个问题:盲盒类的数字藏品,真的有法律风险吗?如果有,到底是什么法律风险?


要谈盲盒,就不得不说起目前国内对盲盒商品的规范。2022年1月初,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以下简称为“《上海指引》”),这是国内首个盲盒商品的规范性文件。八月中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就《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虽然两个指引都是在文末写明“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没有明确指出处罚方式,但它们都指明了未来监管的重点方向,点出了平台经营方在发行数字藏品盲盒的过程中,哪些红线碰不得:


①盲盒价格应与实际价值相当;


②经营者应当把将商品种类、抽盒规则、商品分布、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以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


③经营者不得设置空盒、不得篡改后台数据调整概率、不得改变抽中结果,相关的抽取记录至少留存3年。


④经营者不得虚假宣传,不得以盲盒名义开展赌博相关的活动。


此外,上海指引的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盲盒经营者不得违法利用盲盒开展金融经营活动和类金融经营活动;不得违法开展二手盲盒经营活动,诱导非玩家用户加入投机炒作,故意造成二手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扰乱正常交易秩序。盲盒经营者不得传播虚假市场信息进行天价炒作;不应过度营销助长消费者炫耀攀比心理;不应开展饥饿营销故意调低特定商品的抽取概率。”


从上述规范文件的要点中就可以得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借助盲盒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或是盲盒经营中不合规的,很可能存在一定法律风险。


那数字藏品盲盒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我们以数藏平台经营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为例:


1.平台是否应该对盲盒藏品,进行7天无理由退货?

拆盒后再要求退换盲盒藏品,会直接影响到盲盒销售业态。因此可以参照适用《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中规定的“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无需适用无理由退货。《指引》的第十七条也提到,只要平台通过充分告知提示,并经消费者确认,一旦拆盒就不再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


据此,平台可以在充分履行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盲盒藏品关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平台规则或在商品页面设置等方式通知、告知用户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并得到用户的确认。但请注意,平台不能以默认勾选方式替代用户确认环节。


2.带有高额奖励的盲盒藏品,会被认定为带有赌博性质吗?


发行盲盒藏品中的高额奖励和隐藏款都带有一定射幸特征,但这不意味着它必然等同于变相赌博。


平台涉嫌赌博的风险高发处在定价机制和回购机制中。如若平台的盲盒定价和藏品奖励价值(如超过5万元)差距过大,刺激用户产生赌徒心理,“以小博大,赚取更大利益”,用户购买盲盒可能会资产大幅减值,或是提供特定的反向兑现回购渠道,甚至承诺保本回收或加价回收,就有可能存在一定涉赌风险。回购行为更是为用户提供了“现金——盲盒藏品——现金”的变现渠道,涉赌风险大幅加重。


3.在平台的二级市场中,交易盲盒藏品有什么风险?

上海指引中特别提出盲盒商品不能带有金融或类金融属性,尤其禁止平台方开展二手藏品的经营活动。其缘由是,一旦平台方参与,都是在为盲盒藏品的交易提供即时、流动的市场。用户购买盲盒藏品不再出于需要或喜欢,而是“坐等起飞”的投资目的。


平台方作为做市商参与、收取手续费,甚至也有平台会对二级市场中售价低于一定标准的藏品回购。这些行为都是对盲盒藏品的价格操纵,既破坏了价格机制,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如果情节严重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就要考虑是否会涉嫌非法经营的风险。


4.对盲盒藏品虚假宣传、操纵后台中奖数据有什么风险?

平台在发行时许诺高额奖励、指定编号抽奖,或是冲榜积分排名兑奖。盲盒藏品发行后销量不佳,一经核算发现还可能亏损。于是平台不再兑换曾经的许诺内容,甚至在许诺时就没打算兑换,又或者调整后台数据,篡改中奖概率,偷偷把中奖成员改为“自己人”。然而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可能还以为能够开出或兑换奖励,继续购入藏品。也就是说,平台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用户又因此陷入错误认知一再付费,此时平台就有涉嫌诈骗的风险。



如需法律咨询(需付费)

请加下方微信

👇🏻





本文作者


刘红林律师

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

公司法律师,关注区块链数字行业


刘红林律师拥有10年法律互联网从业经验,曾担任腾讯战略投资法律科技公司副总裁、某上市公司私募基金法务经理。


刘红林律师擅长处理公司法律实务,包含股权架构设计、股权激励、股权融资及商事争议解决,尤其擅长从商业模式和法律实务角度针对案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落地方案,为客户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


刘红林律师主导发布《法律行业区块链2020年度报告》,参与编写书籍《公司制的黄昏:区块链思维与数字化激励》,担任全球区块链创新50强项目评选法律顾问,为多个知名区块链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在数字资产合规及争议解决方面有丰富经验。


徐晓惠


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曾在大型医检公司任职法务,主要业务领域为区块链数字资产、网络犯罪等新兴法律服务




刘红林律师

区块链专题系列文章     


中国数字藏品涉刑第一案

FTX申请破产,中国用户该如何维权?

案例分享丨数藏平台清退真的有用吗?

数藏平台被公安立案,都是栽在这两点

曼昆律师与新加坡区块链法律专家Clarence Guo达成战略合作

经营数字藏品,到底得办多少证?

数字藏品平台如何安全退出?

数字藏品维权升级,公安加入维权群

数字藏品维权注意这5点,避免成犯罪

数藏平台老板避免被抓,注意这10点

数字藏品平台,安徽、河南大排查?

数字藏品创业者,如何缓解焦虑?

曼昆案例丨数字藏品发行方,被维权怎么办?

数字藏品平台老板被抓,如何有效辩护?

数字藏品平台开二级,真的犯罪吗?

数字藏品平台,被公安问话怎么办?

数字藏品平台,为什么要退款?

参展有感丨加密上海,确保NFT在上海发生

数字藏品平台,办公地和注册地不一致会被罚款吗?

投资数字藏品平台,股东退出怎么办?

数字藏品平台,如何应对集体维权?

买数字藏品送分红,是非法集资吗?

实用收藏丨数字藏品平台3大法律风险排查

数藏平台回购藏品,能否涉嫌非法集资?

中本聪、比特币和挖矿丨曼昆区块链

比特币和区块链,是同一个东西吗?丨曼昆区块链手册

真实案例丨数藏创业亏百万,只因这三大坑

数藏平台跑路,卖股换法人真管用?丨曼昆区块链

数藏平台被罚款,要罚多少钱?丨曼昆区块链

数藏平台,要不要办EDI许可证?丨曼昆区块链

数字藏品2.0丨新机遇,新风险

曾经的区块链炒作、行骗,多纯粹。

实用指南丨数字藏品平台,被举报到工商局怎么办?

收购数字藏品平台,特别注意这3点

NFT数字藏品,路在何方?

数字藏品行业,要凉凉了吗?

用户举报数字藏品平台,原因竟然是不炒作?!

经营NFT数字藏品,注意用户实名认证丨曼昆区块链法律实务

经营数字藏品网站,需要哪些资质?

购买NFT数字藏品,能无理由退货吗?

公司购买NFT搞营销,注意这3点

NFT数字藏品平台允许用户交易,违法吗?

元宇宙很远,NFT很近

NFT行业的嫌弃和默契

区块链骗局:稳定割韭菜的「稳定」币

深度解析丨上海高院首例比特币纠纷案

北京法院:比特币挖矿合同无效,8900万收益打水漂

律师评NFT第一案:胖虎打疫苗,还打了场官司来


点击👇🏻关注

不迷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