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恭喜利老师没有出道! | 利路修出圈背后的全民逆反

京师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2021-05-06


 作者 | 阿某


利路修,人称利老师,选秀节目创造营2021(后称创)的出圈选手,火到了但凡关注一点娱乐圈,你就会知道这个人——要知道,截止决赛前,创单凭利老师一己之力就上了 58 次微博热搜。





利老师来自俄罗斯,原本是另两位选手的中文老师,却在节目录制前五天被节目组临时拉来凑数。



利老师抱着“体验新生活”的想法上了岛,却没想到岛上不仅只有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无尽的唱跳练习课,而且还没收手机!这谁能忍啊!



最终,枯燥的岛上生活逐渐消磨掉了利老师的耐心:



别人拼尽全力想出道,利老师却只想回家撸猫;

别人都在抓紧时间训练唱跳,利老师却是“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别人都迫切希望得到创始人们的撑腰(指投票等支持行为),利老师却在努力“防爆”···



利老师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成一派的摸鱼哲学,竟引发了网友的共鸣。

 


“主要这些年看多了为了梦想疯狂拼搏的人,突然出个下班咸鱼,真的好清纯不做作。”有笋丝(指利老师的粉丝,语出“多损啊”的谐音)如是评价利老师。

 


然而,笋丝们并没打算如利老师的愿(至少决赛前不想),出于“偏不让你回家”的逆反心理,他们为利老师疯狂打投,“修想下班”成为了笋丝共同的口号。





毕竟,爱的就是他想走又走不掉的样子。



逆反心理


什么是逆反心理呢?笋丝们的逆反纯粹是出于对利老师的爱吗?



《心理学大词典》中对逆反心理的定义是:“逆反心理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1]



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对某些事物对立、抵触和反抗的心理状态



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



你可能也会好奇,究竟是什么内容不让人提前阅读?那当然是“逆反心理”啦。早已预料到一切的普拉图诺夫和读者一起推动了一次行为艺术式的逆反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过同样的感受,越是被禁止做什么就越想去做



比如学堂君中学时期的班主任非常坚决地禁止同学们早恋,甚至诞生了一些诸如“禁止男女生单独散步和玩耍”、“禁止男女生有肢体接触”等荒谬的禁令,于是班上暗戳戳的xql数不胜数,而且是在年级上出了名的猖狂,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逆反心理,叫做“禁果逆反”。





禁果逆反主要源于人们的好奇心,越是简单坚决且又没有说明充足理由的禁止,便越有可能诱发禁果逆反[2]。



禁果逆反又叫“潘多拉效应”,假想你有一个潘多拉的魔盒,越是坚决禁止你打开,你是不是就越会想:“为什么不让我打开呢,诶你不让我开,我就偏要开给你看,诶,就是玩儿~”。



可是如果明确告诉你,如果谁打开潘多拉魔盒,灾难就会降临到他身上,你还会想要打开吗?反正惜命的学堂君肯定瞬间把盒子丢掉了



还有一种典型的逆反叫做“情境逆反”。



举个栗子:下班时间到,你正收拾东西准备开心结束一天的(摸鱼)工作的时候,boss突然走过来告诉你,“马上把这个xxx做了交给我,立刻马上,要快”;

 


或者在下课铃响大家都收拾好了书包准备直奔食堂时,老师突然说,“诶还有个事情……”这个火简直是“蹭”一下就上来了啊,根本收不住。

 


当遇到的某种情境与其当时的需要不相称或正相反时,就会产生这种情境逆反[3]。比如一些家长在孩子应该休息的时间里,强迫他们读书、做练习、补习,那么孩子就会产生不满的负面情绪,表现为心不在焉、心猿意马等。

 


很显然,对于利老师而言,误打误撞被拉壮丁来到“创”的经历和自己原本期待的“体验生活”“一轮游”完全背道而驰,关键是想走也走不掉,因此而产生了情境逆反


 

他越来越颓丧,一心一意消极营业,甚至诞生了一套违背选秀节目的竞争逻辑的“利式哲学”——扮丑、躲镜头、随意选歌、装中文不好……全都是利老师想回家的套路啊。



你明明被分到了吊车尾的F班啊利老师!



而正是利老师的“利式摸鱼”行为和“修想回家”的终极梦想,激起了笋丝的逆反心理。

 


“诶?你想回家?那么我就偏不让你回家。什么?你想下班?别做梦了,还是安安心心继续打工吧。”

 


于是,越来越多的笋丝加入了“夺笋大军”,开始了“花小钱,缺大德”的逆反行为。



逆反的成因


学堂君的笋丝npy在听到说自己给利老师打投是逆反行为之后和学堂君大吵一架,大致意思是说:你不就是觉得我幼稚吗,觉得我不成熟所以才会逆反……我就不能是真心实意喜欢我们家老利吗



学堂君对此只想大呼:冤枉啊!我可没内涵您是逆反青少年啊!


 

在心理学上,“逆反”是一个中性词,因为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所以人们会误以为逆反是不成熟的表现。实际上,逆反有很多种成因,除去不成熟的单纯对抗性逆反心理,更多情况下的逆反反而建立在心智成熟的基础上



当有人试图让我们乖乖听话,或者控制我们的行为时,心智成熟的我们将产生逆反心理,以此来进行正当的防御自卫。

 


Burgoon等人提出,逆反在某种程度上讲是自我主体意识的正常表现,即逆反普遍存在于那些追求自主并且自认为有能力选择自己行为的人的身上[4]。

 




同时,逆反情绪的本质是不满和对抗的消极情绪,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逆反行为来试图消解这些逆反的消极情绪:给利老师投票便是笋丝们消解逆反情绪的好办法。

 


那些嘴里说着“我都在上班,他凭什么不上班”的笋丝,其实是因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面临着类似“想回家而不能”的困境,然后转而给利老师制造困境,看利老师“苦苦挣扎”,以此实现替代性的心理安慰,属于一种 “替代反向效应”。

 


替代反向效应,是指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个人自由意志的逆反行为。这里的替代可以是人物上的替代,比如一个被禁止吸烟的人,通过观看或者鼓励别人吸烟也能部分代替他想吸烟的愿望;替代也可以是形式上的替代,比如妈妈让我们去学习而不让我们玩手机时,那我们可能会转而选择去看电视来实现不想学习的逆反心理。

 


这种替代逆反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投射(projection),是我们将自己的认知、情绪置于外界的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本能。

 


对于打工人而言,像利老师一样直接躺平以恢复自由的成本太高、可能性太低。

 


因此,笋丝们将自己面临的困境投射到利老师身上,让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到的不满,通过观看利老师的躺平行为而得到一丝慰藉,为利老师打投的背后,或许是笋丝们对利老师替自己完成反叛的期待





全民逆反的背后?


如果说给利老师打投是出于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投射性逆反,那这样的个体逆反行为又是如何发展成这样一场全民狂欢式逆反的呢?



学堂君想,在利老师引发的这场全民逆反的背后,或许是社会“异化”之下,人们对内心真实需要的重新感知和追求。



异化(alienation,也被称为dehumanization,去人性化的),是指人作为客体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ta自身的生存状态。简单来讲就是人变得不那么像“人”的过程



在工作中,异化表现为做着循环重复的机械性工作,而失去了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就像利老师说的“最近的生活很模糊,没有什么兴奋的事情”,或许也是因为在大岛里被限制了自由才变得颓丧的吧。



其实利老师想回家过的生活,也是很多人的理想生活,和父母朋友多联系,散散步、吃吃锅包肉,如果有工作机会就去做做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或者挑战一下演员的职业,累了就去旅行放松……



总之,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喜欢、自己想要才去做,而不是由社会告诉我们“你应该想要百万年薪,你最好拥有一车一房”,因为你知道,即使拥有了这些,你很可能依旧内心空虚麻木,仍旧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极力宣言“奋斗”和“追梦”的正能量,然而好笑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奋斗和追梦的目标是什么。



于是,人们在日复一日的“内卷”和“996”之下,对重复、过度宣传的正能量价值观产生了“超限逆反”——也就是过大、过强、过于集中的刺激而引起的逆反的心理。



同时,人们在几乎无可避免的异化过程中,也容易对即将失去的人生自主权产生“自由逆反”——当人们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时,他们就可能拒绝照办本来愿意去办的事,甚至故意做与要求相反的事[2]



因此,在社会教育和大众传播极力宣扬“努力”“奋斗”等态度的当下,“丧文化”异军突起——“内卷”、“996”、“打工人”等热词下几乎全是年轻人们一边倒的反对和自嘲。



利老师“为了下班而拼命”的一举一动都完美契合了大众想反抗却又不敢、不能反抗的逆反心理



看着利老师日日垂头丧气做着自己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做的事,这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来说是种多么熟悉的体验,相较“追梦”本身,这份“丧”似乎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同时,利老师每一次对胜负的冷漠也都戳中了现实中的打工人:为什么要用工作占满所有时间呢?大家都在竞争的东西就是好的吗?



因此,利老师的出圈背后或许可以看作一次“丧文化”与“正能量”文化间的对抗。这样一场狂欢式的逆反行为,或许也可以看作人们在自我主体意识逐渐消解的今天,对被压抑自我的一种释放吧。



虽然利老师的“逃离大岛历险记”结束了,笋丝们的人生却还在继续,利老师带给我们的思考也永不会停止,直到我们找到出路的那天。



最后,再次感谢利老师给了笋丝们在“夺笋”行为中收获快乐的机会。




学堂君

网上有句梗,让利老师来说再合适不过:你们根本不是真的关心我,你们只关心逆反心理!!!🐶



 投票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 M]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第457页。

[2] 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刘宗粤

[3]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及对策,方善璋

[4] Burgoon, M., Alvaro, E., Grandpre, J., & Voulodakis, M. (2002). Revisiting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communicating threats to attitudinal freedom.



 作者 | 阿某

编辑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