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燃志之师”张伯苓:国帜三易 弃戎从教

沈诤 高山流水 2022-09-09

(▲穿军服时的张伯苓。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力衰弱,国运维艰,有良知的中国人没有坐以待毙。张伯苓、周树人两人就改变职业且奋斗终身,唤醒国民、教育国民。



张伯苓(1876年-1951年),名寿春,字伯苓,天津人。1904年创办南开学校,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此后相继创办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等,形成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航母”群。西方戏剧和奥运会在中国的早期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中国话剧第一人”。


源起:国帜三易  弃戎从教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1889年,张伯苓以第一名考入北洋水师学堂驾驶班,总教习是著名思想家严复,5年后以“最优等第一”的成绩毕业。毕业这年的9月17日,甲午海战惨败,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灭。他不得不在家闲赋一年多,1896年春才去海军“同济”练习舰实习。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受日本逼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以迫使日本交还辽东半岛有功为由,厚颜向中国索取报酬。德国强租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大连,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九龙与威海卫。


1898年7月1日,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被迫将威海卫、刘公岛及附近岛屿和陆岸十英里范围内的土地租给英国。中国山东的威海卫原由日本占领,转为英国占领。“通济”轮奉命去刘公岛办理接收、转让手续。


22岁海军军官张伯苓在中国的领土上,两天内经历“国帜三易”的奇耻大辱,重创心田,多年未曾淡忘。


“苓适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在通济轮上服务,亲身参与其事,目睹国帜三易。悲愤填胸,深受刺戟!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于此时。”这是1944年10月17日,张伯苓在《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演讲中,回忆自己创校动机。


“我在那里亲眼目睹两日之间三次易帜,取下太阳旗,挂起黄龙旗;第二次,我又看见取下黄龙旗,挂起米字旗。当时说不出的悲愤交集,乃深深觉得,我国欲在现代世界求生存,全靠新式教育,创造一代新人。我乃决计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这是1947年,胡适在《教育家张伯苓》一文中的描述。


“亲身参与了这一场接收和移交仪式”,“亲自尝受了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真是目击心伤,五内皆裂。”这是其子张锡祚在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先父张伯苓先生传略》中描述。


张伯苓因此决心弃戎从教。1906年夏,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的周树人,看到时事幻灯片中,身强力壮的中国人面临同胞被杀,只做麻木看客而无动于衷,备受刺激,因此决心弃医从文,笔名之一为鲁迅。国力衰弱,国运维艰,有良知的中国人没有坐以待毙。张、周两人就改变职业且奋斗终身,唤醒国民、教育国民。


1898年11月,张伯苓离开北洋水师回到天津,应聘严氏家馆。1903年、1904年,他两次东渡日本,考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教育,对其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深受震撼,“知彼邦富强,实由于教育之振兴,益信欲救中国,须从教育着手。”1904年10月,敬业中学堂成立,张伯苓任学堂监督(校长)。1907年,定名南开中学堂。


张伯苓在多次演说中,表明对教育事业一以贯之。“教育为社会谋进步,为公共谋幸福;教育为终身事业,予于此至死为止”(《在南开学校第二学期始业式演说》,1919年2月24日);“我认定救国在教育”,“解决世界大难题,要在教育”(《在南开学校欢迎新师长新同学大会上的讲演》,1921年10月25日);“教育为改造中国之根本方法”(《在南开中学初中第十四次集会上的讲话》,1924年12月14日)。


1929年7月12日,他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发表英文演讲,重申教育救国的信念:“中国走出困境、解决面临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教育。教育可为中国提供懂得如何奋斗的有经验、有准备的人才。这是我的信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三十余年来投身教育事业、努力培养利国利民人才的原因。”


以张伯苓的声望和人脉,想当大官发大财,唾手可得,却矢志不渝,教育救国。南开校友曲有诚在《南开学校20周年纪念之真意义》中评论,“如果教育发达,官吏清廉,中国能不富强吗?”“中国的人民既然少有能创办南开这样学校的官吏,也不能爱财。惟独张校长能创立南开,甘居淡泊,这不能不说张校长是特出的人物罢。”(《南开周刊》,南开学校20周年纪念号,第4-5页)


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中热情赞扬张伯苓终生办学、矢志不渝的教育信仰。他说:“教育事业还是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张伯苓是位教育家,他宁可做校长,不当部长。……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2018年7月7日23:13,【山水微言·205】。本文为《“燃志之师”张伯苓:“中国不亡吾辈在!”──“师表校魂”大学校长系列史评之七》连载第1节。)


 点击标题阅读作者以往文章:


蒋南翔上书中共中央:质疑康生和抢救运动

25年博弈路漫漫:朝鲜拥核与反拥核

美朝峰会展望6:中国有无可能再次出兵朝鲜?

金正恩“闪电”访华:对美国强硬立场巨大压力的反弹

美朝峰会展望5:美国允许朝鲜“核导分离”吗?

韩朝峰会三大猛料:摆脱美中控制、无核化偷工减料、确认中国谈判地位

真相在细节中:金正恩首次访华24个要点

2018年新年献词:自由公民  自由力量

《监察法(草案)》第14条至29条修改建议及说明

说出真相最重要

氢弹炸响:美国“极限施压”目标已变、底线不变

火中取栗:朝鲜核导“边缘政策”和氢弹爆炸后的核地位

清华园中的纯真之爱

“不懂球的胖子”被下岗了,中国人的血性激活了!

神兽二重性的人|《窃听风暴》影评之三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的第二个“投名状”


版权声明:“山水微言”(微信ID:SSWYPL)评论均为一人原创,欢迎长按二维码图片关注切磋。个人转载请保留“沈诤”或“山水微言”署名,机构转载需先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