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庭园细见VOL.13│京都・平安神宫神苑庭园

HUFUJII Lab. 胡藤井研究室 2023-08-30


引言

庚子年荷月,应作家洁尘之邀,东京大学胡昂教授在轻安讲授「日本庭园细见」。一个周日的午后,他怀揣着15万字讲义,471幅精致“书页”步入洁尘书房,由此开始了四期共20小时的集中讲义。讲述循日本庭园的千年流变之线,赏名园、论名家、析名作。或回游、或坐观、或舟游了22座名园,拜谒了那些时代剧人物与作庭巨匠。蛰伏于这些主题,流淌于细节中的则是更为内核的观看态度、美学意趣与哲思构想。
时隔两年,这堂课在许多参加者心中仍记忆犹新,未能参加的朋友也多次表达了遗憾。本公众号将摘选集中讲义精华篇章,以系列推文形式面向广大读者,借此分享与传播庭园文化。


平安神宫


幕末,明治骚乱,维新天皇离开首都京都,迁移至东京,人心失稳街道荒废。自794年的平安迁都至京都后,繁荣了千年的京都瞬间衰退,令人不敢正视。即使这样的状况下,京都的人们还是不服输,他们展开了复兴事业,充实教育及文化生活面,试图摸索、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京都。此后,京都取得了平安迁都千百年纪念祭和1895(明治28年)第四回内国劝业博览会(明治政府在推进近代化时,进行的产业改革政策一环,所举办的博览会)举办地的机会。借由博览会,复原平京迁都当时大内里的一部分,创建的就是这个平安神宫。

· 平安神宫神苑平面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平安神宫神苑历史平面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平安神宫建筑


社殿是平安时代天皇居住的皇宫正厅,至今仍保留着平安时代初造时的气氛。其特征是,正面的大门模仿朝堂院的应天门,用大红的朱色,内侧的左右殿舍模仿朝集堂。


应天门原是平安京大内里的正厅朝堂院的南面正门,名称取自洛阳紫微城应天门。要前往平安神宫参拜的话,首先得要穿过这座「应天门」,由于平安神宫是以八分之五的比例再现了古时日本首都「平安京」的「朝堂院」的建筑。应天门虽然仅仅是八分之五的规模,但根据人像和大门的比例对照,也可得见古时的朝堂院是多么雄伟的一座建筑了。


· 应天门(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从应天门回头大约300米的距离立有一座高约24米的大鸟居,这是昭和4年(公元1929年)时为了纪念前一年在京都举行的昭和天皇上任典礼所建造的。在日本,如此雄伟的红色大鸟居是相当少见的,即使远观也能明显感受到其无可抹灭的巨大存在感。


穿过应天门之后正前方就是大极殿,「大极」在日语中是指宇宙本体暨万物生成之根源的词汇,而这周边就是朝堂院的正殿区域,在平安时代时是举行即位及朝礼等仪式典礼的地方,又被比喻为亘古不移的北极星,象征天皇所镇坐的殿堂,能视之为国家中枢。大极殿前面种植着右近的橘和左近的樱,相传这是平安时代的右近卫府和左近卫府布阵的地方。吊在太极殿到应天门走廊上的钓灯笼是明治38年(公元1905年)纪念日俄战争胜利的奉纳品,境内共有145个,灯笼上头也有刚才在平安守介绍的四神图样。


· 大极殿(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大极殿里有分为内拜殿及本殿,参拜时记得要遵循「二礼二拍一礼」的参拜礼节。参拜完之后,别忘了到大极殿的「授予所」来看看这里的御守,有几款特别受当地人欢迎的人气御守。第一款就是上图中的「身守」,是用来保佑身体健康及疾病康复的。接着这款平安守比较精致,上头有镶嵌代表守护京都东西南北的四神(苍龙、朱雀、白虎、玄武)颜色的「京都蛋白石」,具有开运招福、无病息灾的保佑效果。


面向大极殿东西两边的苍龙楼及白虎楼都是经过对平安京当时的建筑进行严密考证后复原建成的,被指定为京都重点文物。是参考江户时代的仪式官里松固禅的书和从事皇家关系的建造工程的木子清敬和以筑地本愿寺而闻名的伊东忠太的设计而建造的。白虎楼是神苑的入口。


· 苍龙楼(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白虎楼(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平安神宫神苑


平安神宫神苑作为明治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庭园,围绕着神殿的周围,由东、中、西、南四个庭园组成。社殿加上分布在社殿周围的庭园总称为「平安神宫神苑」,总面积33000平方米(约10000坪)。


由明治时代有名的造园家第7代小川治兵卫(植治)所造。这座集结了平安京千年造园技法精华的庭园,于昭和50年12月被指定为国家名胜。


南神苑


南神苑又名「平安之苑」(为了效仿平安时代的王朝文化),走进入口后马上可以看见,是一处相当有名的八重红枝垂樱名所。春季一入赏樱期,穿过南神苑入口的就是一片绝美的八重红枝垂樱林。朱红色的宫殿和粉色的樱花交相辉映,不管从哪个角度拍都是绝景。入口处有休憩亭名叫“东屋”。


· 红枝垂樱(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东屋(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平安苑作为南神苑另一大看点在庭师的眼中也是趣味盎然。「野筋」(坡度较缓的土丘或山腰)、「遣水」(人工细流,引水而成的小河流)这样带有明显平安时代造园特色的技法,在这个庭园中灵活呈现,与整个园景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平安苑中所栽种的植物也都源自平安时代所著书籍《伊势物语》、《源氏物语》、《古今和歌集》、《竹取物语》、《枕草子》所记载的200多种植物。平安神宫创建的同时(1895年)开始运行的日本最古老电车-京都电器铁道的后继车,由京都市所赠与,存放在平安神宫南神苑保存、展示。


· 京都电器铁道的后继车(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西神苑


西神苑有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就像是植物园一样。沿着小径前行眼前可以看到许多紫花映入眼帘。这边就是梅雨季的主角西神苑中央的白虎池。白虎池会映照出周边的四季美景,池的西边是出岛.北边是神苑里唯一的瀑布,西南边的筑山上头还有茶室「澄心庭」。


· 白虎池(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池边有200种2000株日本原始品种的花菖蒲互相争艳着,有各种颜色和形状。每年莫约六月上旬一株一株不同的花一齐盛开,看到的就像是这样壮丽的景色。白、桃、紫色等的花海,宛如大自然所编织出来的彩巾。每年唯有5月下旬到6月中旬西神苑会特地架设「栈桥」,让游客行走池上花丛间,用最近的距离欣赏拍摄美丽的花菖蒲。


中神苑


在中神苑中,种植了光格天皇心爱的植物「折鹤」(杜若:中文名为燕子花/鸢尾科鸢尾属)。在初夏的时候,苍龙池中的睡莲、杜若和河骨在水面上绽放,形成富含风韵而有趣的景色。白底上印着紫色的花纹像千代纸折成的纸鹤一样。庭园中央的苍龙池东侧建有珊瑚岛。从珊瑚岛至北岸由卧龙桥(水中汀步)相连。从苍龙池的北岸渡过卧龙桥,经由珊瑚岛能到南岸。卧龙桥,在日本庭园汀步的做法中非常出名。使用的石材是白川石,选自天正十七年间丰臣秀吉所造的三条、五条两大桥的桥墩石。


· 苍龙池(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卧龙桥(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珊瑚岛(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珍珠滩(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东神苑


东神苑在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建设,中央广大的栖凤池周边有从京都御所移筑而来的泰平阁及尚美馆。隔着栖凤池边的尚美馆和泰平阁(桥殿),可以看到东山顶的雄伟景色。泰平阁周边景色就像是风景明信片一样,是个风光明媚的地方。坐在泰平阁眺望池子。才刚停的雨又继续开始下起,就连听雨声身心都可以很放松,就像是听音乐一样。


· 尚美馆(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泰平阁(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宽阔的栖凤池里,容纳了鹤岛、龟岛二岛。岛周边栽培了八重红枝垂樱、五月花、山茶花等多种花木植物。水面上绽放的莲花酝酿出非常别具一格的风情,借景东山的神苑更是明治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庭园。春天的红枝垂樱,初夏的杜若、花菖蒲,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四季交织展现不同风光情趣。时至今日,已过百年,这个由人之手创造出来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的庭园,在流逝的四季中不仅能时时让人感到趣味,更是让到访的人心中变得平静安宁。


· 栖凤池(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END


往期回顾

「庭园细见」

庭园细见VOL.12|冈山·后乐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11|水户·偕乐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10|金泽·兼六园庭园

庭园细见VOL.9|京都·修学院离宫庭园

庭园细见VOL.8|京都·桂离宫庭园

庭园细见VOL.7|京都·南禅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6|京都·醍醐寺三宝院庭园

庭园细见VOL.5|京都·银阁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4|京都·龙安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3|京都·鹿苑金阁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2|京都·天龙寺庭园

庭园细见VOL.1|宇治·平等院庭园


「建筑文化」

成都双年展特辑 | TOD引领城市更新——涩谷站再开发20年

建筑家妹岛和世VS胡昂对谈录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20 | 也门境内顺应自然的「求心型聚落」

聚落探访VOL.19 | 客家人的建筑艺术——遵循风水文化的「八卦城堡」

聚落探访VOL.18 | 摩洛哥山谷里的「泥土结晶」

聚落探访VOL.17 |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上的「荒野之家」

聚落探访VOL.16 |  印度尼西亚的「岛上住居」

聚落探访VOL.15 | 巴里埃姆峡谷的「桶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14 | 墨西卡利岛上的「符号之城」

聚落探访VOL.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家」

聚落探访VOL.12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两性住居」

聚落探访VOL.11| | 印尼群岛上的「三界住居」

聚落探访VOL.10| | 印尼群岛上的「船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9|西非「一夫多妻制度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8|喜马拉雅山上的「小宇宙」

聚落探访VOL.7|两河流域的「线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

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

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

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

聚落探访VOL.1|1972年·圣托里尼岛


「建筑家」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思考创造 改变世界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下)|让建筑有趣些吧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中)|文学是灵感的缪斯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上)|聚落是创作的源泉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