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亿私募,上市券商,因为这档子事,都上了“黑名单”

券业点评 创新业务平台 2023-03-24

百亿私募,上市券商,因为这档子事,都上了“黑名单”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入2022年下半年,中证协监管力度空前。不到两周时间,已经发布了三份“打新黑名单”,涉及多家百亿和准百亿私募,以及上市券商华西证券。


打新“黑名单”更新


7月1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主页通知公告栏,发布了两份“打新黑名单”。


其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黑名单公告(2022年第6号)》,将2022年5月的3个主板IPO项目网下申购过程违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规定的11个股票配售对象列入黑名单。包括10个自然人账户和一家非金融领域的机构——北京正华宝意控股有限公司自营账户,受限期限分别为半年和一年。


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公告(2022年第5号)》,针对的是在科创板“三一重能”等新股发行项目网下申购过程中违反《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第二十条规定的14家配售对象。“黑翼”系列共计13只私募基金产品,以及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均被“拉黑”半年。


稍早之前,中证协在7月5日曾发布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限制名单公告(2022年第3号)》,上海大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大朴资产)和上海锐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锐天投资),两家私募均被禁一个月。(截图)


百亿量化私募受罚


行家注意到,本次被“拉黑”的黑翼系列,均为上海黑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黑翼资产)旗下产品。而这家证券投资类私募早就位于行家的关注列表中,管理规模超过百亿。


中基协信息显示,黑翼资产成立于2014年5月,同年8月备案。注册地位于崇明,办公地址则是陆家嘴的中心地带。目前,黑翼资产在管基金163只,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


官网显示,黑翼资产为国内顶尖量化对冲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之一,以量化股票策略及CTA(管理期货)策略投资为主,曾获多项奖励。公司投研团队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核心团队6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


从高管名单来看,黑翼资产法定代表人、合规风控负责人王磊,此前曾在一家高新企业——北京品创联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品创联拓)技术部门任职。2014年9月起,他跨界金融领域,任职于北京首赫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首赫投资)股权投资部门。2015年7月,他加入黑翼资产,曾任量化研究部负责人等职。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黑翼资产的收益率为4.30%;回撤为-4.74%。从行业排名来看,黑翼资产最近一年收益率为11.39%,排名第970位。而其主打的管理期货策略领域,排名第154位。


据企查查信息,黑翼资产此前曾有一起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具体内容因”调解结案“,外界不得而知。行家猜测,这或许与坊间传闻私募领域的禁业协议有关。


顺便说说月初被“禁”的两家私募。大朴资产现有67只在管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锐天投资规模在50-100亿区间,在管基金145只。由于这两家私募的”刑期“较短,预计下月可重返业界。


华西证券回应


而华西证券的自营账户被“拉黑”,让行家有些意外。


据媒体报道,华西证券已对本次打新被禁做出回应称,因新股申购转账划款出现操作失误,致使申购款项未能及时到账。对此,公司高度重视,已采取相应整改措施,避免今后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因香火之情,行家没少关注这家川籍券商。2021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两位数。而华西证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8%。净利润同比下降14.11%。这一情况让行家颇为在意。


由于合并利润表仅显示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行家查看了2021年度华西证券分部门的营业利润情况。投资业务收入8.43亿元,同比下降17.54%;叠加同比翻番的营业支出,毛利率从2020年的86.04%降至64.94%。


彼时,华西证券表示,投资业务创收和创利双双下滑,主要是权益类投资收益减少和减值增加所致。


风控指标显示,华西证券自营权益类/净资本从20.99%降至19.35%,自营固收类/净资本从153%增至164.61%。以此计算,2021年底华西证券的自营权益类规模为34.17亿元,同比下降7.66%;自营固收类规模为290.71亿元,同比增长7.77%。


截至2021年底,华西证券共有4,149名员工,同比增加2.88%。从专业类别来看,自营业务和合规风控增幅最大:自营业务人员65名,同比增加18.18%;合规风控人员144名,同比增加18.03%。


以“三张表”计算,华西证券2021年度人均薪酬为49.52万元,同比增幅约为27.02%。


在人手明显增加,待遇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华西证券的自营业务,无论是业绩表现还是合规管理,似乎都还“差了火候”。


2022年下半年,“缺席”打新这一较为稳定的利润来源,华西证券的自营业务,是否能逆势翻盘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券业行家,服务券商二十年,携手业内顶尖精英,汇聚国内一流商务智慧,与您共同:


探讨财富管理行业格局变化

解析未来券商业务转型“新赛道”

探索打造差异化优势“新机遇”


券业行家·走近券商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精彩回顾

北交所首例,七家券商信披违规,一家警示记档

券业行家·监管

降薪、撤点、离职……营业部老总被太平洋证券起诉

券业行家·讨薪

长江证券盐城营业部贴心服务客户,架不住全员违规

券业行家·监管

金盆洗手未遂?券商人员主导非吸案

券业行家·热文

上半年11份罚单“领袖群伦”,浙商资管为何成为监管常客?

券业行家·监管

双罚!百亿私募“盛世景”的券商背景,是加分还是?

券业行家·监管

又是风险披露违规,准百亿私募雪杉基金“双罚”

券业行家·监管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戳这里,与券业行家一起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