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漂泊者有无穷性造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摩登中产 Author 摩登中产

罗红:第一抹朝霞与月亮的辉映纳米比亚的剑羚

在高空的漂泊者罗红历经磨难不改初心:

“以大自然之大美和生命之大美,唤醒人性之大美。”


罗红|贡嘎山脉全景图:四川大地的精神山脉


漂泊者有无穷性造化


“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在这个平坦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得到了新的力量。”


——《世界是平的》


推开自家狭小而温暖的斗室之门,世界就在眼前。

世界原本很辽阔,把自己圈起来,世界就狭小了。


漂泊者,移民,是人类无数神奇造化的创造者。

当人们在一个舒服的地方住久了,就容易内卷化。举凡创新,从古至今,多是漂泊者或移民所创造。远古不说,就是现代中国,移民城市深圳,就是移民造就了以高科技驱动的城市。而且,正是一波又一波农村孩子上学,走进城市,成了奋斗者,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

移动互联网时代,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在任何地方连接世界都唾手可得。于是,人们安身立命的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李子柒在四川家乡,却一夜间成了全世界最会讲中国故事的大王。而各大主流媒体电视台讲故事的能力,没有办法跟李子柒媲美。

此前,郎咸平言之凿凿:“中国文化不养高科技”!可是华为、京东方、大疆、宁德时代等高科技公司却在中国土地上拔地而起。

每一个高科技公司后面,都有一个强势的掌舵人。他们不相信“贸工技”的逻辑,他们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去执着地去追求创造大美绝活丰富这个世界,所有的资源因为这个信仰而聚集;绝不是有价资源累积到一定程度,他们开始了高科技的梦想。

他们的追求,是从他们灵魂深处长出来的。他们大都经历了一个原力觉醒的过程。华为所以有5G、鸿蒙操作系统等一系列独一无二的高级创新,就是因为创始人任正非经历过了一个新文化创造者的原力觉醒过程。一如黑格尔所说:

 “人要经历一个不幸的抑郁症的或自我崩溃阶段。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昏暗的收缩点。每一个文化创造者都要经历这个转折点,他要通过这一个关卡,才能到达安全的境地,从而相信自己,确信一个更内在、更高贵的生活。”


此前,人们都相信,中国惟有北上广深或邻近区域,产业集群发达,有可能有高科技公司涌现。而世界锂电池第一、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却在福建一个小地方宁德崛起。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每一个土地节点或神经元足够强大,就可以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围绕在周围,就可能成为世界产业集群的中心。关键看“神经元”是不是有足够强大的聚集力。

以前,人们选择外出闯荡,是因为小地方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貌似除了公务员和事业编,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但在移动互联时代,国家大力发展县城经济,在县镇体制外的蛋糕也开始越来越香了。 

本频道小编书高的家乡就是南方的一座城市,这些年房地产和旅游业发展极快,带来许多新的商机。他的一个发小,毕业后在深圳工作了几年。看到老家新建了很多小区,就辞了工作,回去跟着人学装修。 那时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他满身灰土,顶着烈日,在搞装修。 熬过了前几年的沉淀期,后来他出来单干,请了工人,开了店铺。 在2020年艰难的期间,他买了经常给人装修的小区房子,还在新城区开了一个装天花板的新门店。小地方出去的人在大城市立稳了脚。

现在世界都平了,每个地方都有神奇的造化。很多人鄙视留在小地方的年轻人,抵触小地方的安逸生活,认为他们没有什么斗志。其实, 离开一线城市,并不意味就可以不努力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选择,选择另外一条路去实现梦想。

李子柒的旗帜作用非常之大,回归乡土,成了不少中国青年的选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线大城市辞职返乡,把偏僻乡土产品做成大美绝活,卖到了全世界。

96年出生的施林娇,辞去了大城市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 她在这里长大,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她和另外两名返乡的大学生,决定以苗族的特色文化为内容,做直播卖货,帮助销售特色产品,为乡亲们增加收入,现在已经有了近5万的粉丝。 

家乡,一个看上去和梦想不沾边的小地方,却装满了一家人平凡又幸福的团圆生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最初抵触老家的人,都会在后来的岁月流逝里,爱上曾经不屑的小地方。

世界已经被抹平了。有仙则灵。任何一块乡土,都有可能因为一个人或一群人而创造出神奇的造化。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在说:性是天地运势造化的产物;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生的大道;人性自由发展的修习就是教育的全部内容。这是《中庸》给出的俯瞰人性的总体视角。


说白了,一个人总要在世界上生存,键是要搞清楚自己究凭什么在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方式,取决于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程度。大致说来,有这样几个层次:


1、只要你觉醒了人生的意义,你自己有了真,在哪里都可以“自性生万法”;
2、在家里你成为柱子,你干活养家,你的厚德就会在子孙的承传上发光;
3、在家乡的土地上创造神奇的造化,你就可以造福乡里,你的生命造化也就连接了家乡的土地;
4、你在国家广袤的国土上创造神奇的造化,你就造福了这个国家,你的生命会连接上国家这个根脉;
5、只要你在家乡的小地方创造出造福人类的大美绝活,你的生命就连接上了无限宽广的世界的根脉。

这里大白话呈现的一条生命的大根,就是老子说的一条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勇敢推开自家狭小而温暖的斗室之门,辽阔的世界就在眼前。


只要你不把自己圈起来,就可以找到利益众生的安身立命的工作。勇敢向世界的苦处行找到目标,向自己的苦处行创造出解决人类痛点的大美绝活,你的世界就是广大的。渺小的你,就已经参与了连接着天地宇宙神奇的造化。


王育琨手记

2021.10.10

只管跳绳,孩子们创造了奇迹造化

精选阅读

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工匠精神:接近美 接近神
内在有光的科学家胡海岚
张謇士之精神与信条
老娘说:胆小不吃亏!
老娘说:“是人不要管,用管不是人”
“老娘说”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华为
在纷乱浮躁的时代,打下「活法」这根桩
稻盛和夫极致的活法(视频)
任正非:只管干活!
任正非:江山代有才人出
任正非:华为生存有无穷性空间!
正非灰度哲学三个定理
造物者的信仰

安身立命,活出真我:接近美,接近神


罗红:纳米比亚的宝石沙漠,大风一来踪影全无



漂泊者归去:大城外藏着起点


源 | 摩登中产



被抚平的世界。
 
 
1993年,杨坤进京北漂,到保利大厦唱歌,没几天被开除,转战公主坟舞厅,数日后,再被开除。
 
他脾气倔强,不爱讨好客人,背着行李游走北京,从宾馆一路住进澡堂,最后栖身地下室内。
 
那是北京五棵松附近一间地下室,出租前是小区存储旧货的防空洞,月租150元。
 
此后北漂十年,他搬家55次,地下室占半,成名多年后还常做噩梦,“梦到没钱没地方住”。
 
那些年,无光的房间和潮湿的走廊,成为许多人奋斗的起点,大城地下室内,住满追梦的人。
 
邓婕在地下室睡着门板,王小丫在地下室想念泡面,孙楠最讲究,从家借钱买二手冰箱,放地下室公用,但里面装的也只有土豆茄子。
 
相比他们,邓超住的阳光些,他在地安门附近租一间违建房,开门就是床,冬天时,牛仔裤洗完能冻折断。
 
为了御寒,邓超去废品收购站讨来海绵垫,剪成条状,一根根往墙缝里塞。
 
环境艰苦至此,但漂泊者们无人退却。那年的北京像磁石般充满引力。
 
他们大多坐着绿皮火车抵京,进站前列车减速,将肃穆感拉满。列车员用甜美嗓音介绍伟大首都,而北京站的钟声,预告着新生活开始。
 
那年的北京,足以让追梦人目眩神迷。北三环的国展占地五万平,海淀的国图是亚洲藏书之冠,玉渊潭边央视老楼内,56块荧屏组成高墙,上演着时代的欢喜。
 
从老楼向南,是高耸云天的中央电视塔,信号从这里发出,波荡全国各地。
 
那些年漂泊者心中,大城如塔,堆积着信息,纵横着机遇,无穷资源和因果都在此纠缠,前往北京,便等同有更多可能
 
少年的黄光裕,在烛光下指着地图上的北京;安踏的丁世忠,17岁背球鞋进京,蹲在王府井柜台边卖鞋。
 
刚刚触摸互联网的马云,同样进京推销黄页,屡遭碰壁后,他静坐在北京长夜。
 
多年后,他在KTV唱汪峰的《北京北京》,唱至动情: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我似乎听到了它烛骨般的心跳


信息和机遇吸引下,各路人马勇闯北京,张国立电影《混在北京》中,老迈的筒子楼楼口,走出一位位画家、诗人、编辑和翻译。
 
他们笑着拥抱北京,带着乌托邦般的美感。
 
现实中,北漂画家和文艺人士,聚拢在圆明园边,租住的村舍渐渐被称为画家村。
 
崔健在此醉酒,窦唯在此弹唱,朴树在此写了《白桦林》,音乐人、画家、摄影师闲时就去北大听讲座,讲座上有刘震云和余华。
 
有摄影师每天奔波各类讲座,至今满心留恋,“那时候眼睛睁得很大,因为一个月接触的新知识在南方十年都接触不到。”
 
清苦时,画家村众人,常熬白菜度日,但理想足以慰藉生活。他们来北京,便是寻找命运变化的可能。
 
1995年,画家村拆除,北漂们卷入商海,做雕塑的搞起装修,画水墨的开了餐馆,“诗意的时代结束了”。
 
同年,中央电视塔首办攀登大赛,人们沿着1485级台阶,向上跑去。
 
那些带着梦想进京的人,已知追梦的残酷。塔的时代,总需攀爬


 
 
1999年,高校首轮扩招,这也宣告着四年后,更多北漂、沪漂、广漂的诞生。
 
新一代漂泊者,相比于九十年代前辈,目标更踏实,只求努力留在大城。
 
四年后,他们穿过非典的肃杀,走过萧条的招聘场,扎入一个个老旧小区或城中村内。
 
在北京,新北漂聚在唐家岭、天通苑、回龙观以及后来的北京像素。
 
天通苑位于北京正北,建成于高校扩招那一年,7.7平方公里社区,吞纳着40万人。

建成当年,它被评为亚洲最大社区,也被调侃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社区。
 
1999年,天通苑漫长的故事开始。每日清晨,小区门前主路总有凝固的车龙。公交车常中途开门,人群麻木挪动,步行到两公里外的地铁站。
 
和天通苑遥相呼应的回龙观,住的则是北漂的码农,十年前,他们流向海淀中关村,十年后,他们流向望京和西二旗。
 
有码农把租住房间,称为龙字开头的火柴盒,“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2008年,北京清空地下室,同年兴建的像素社区,成为年轻一代漂泊者的新坐标。
 
北京像素的建筑风格,源自蜂巢,凹凸方块如魔方般叠加,充满科技质感。
 
那些住进蜂巢的人,努力经营自己的梦:
 

一直在写,却从未卖过高价的编剧;一直在导,却从未上过院线的导演;一直在拍,却没有什么美感的摄影;一直在演,却从未露过脸的演员......


房客说,住在这里,就像生活在《楚门的世界》摄影棚。梦想被裹在小房间内。
 
类似故事发生在各个大城,社会学家称我们正处悬浮时代,人们找不到根基,被人潮推动行进。
 
深漂住在世界之窗公园对面的白石村,打开窗就能拿对面楼的衣服;沪漂聚集在在闵行区的康城,每天穿过迷你凯旋门,衣冠楚楚面对世界。
 
广漂住在暨南大学边的石牌村内。光线是稀缺品,没有光的房子六百块一个月。
 
漂泊者很快遭遇新围城。此时,已无垄断信息和高塔,但他们命运多了无数山峦。
 
望而却步的房价是山峦,居高不下的消费是山峦,而更难翻越的山峦是职场天花板以及漂泊大城的孤独。
 
2016年,新世相发起“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号召拎包就飞。
 
有小伙领到一张北京飞往兰州机票,任务要求:认识一位董小姐,约她吃碗牛肉面,或去黄河上坐羊皮筏子。
 
两年后,逃离北上广已不再是话题。当年全国超100座城市发布人才政策。
 
在西安,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身份证就能在落户。传说中,为安排一位女博士落户,西安公安调警车接送,10分钟火速落完。

人潮开始有了新的流动方向,而绝大多数时刻,选择流动方向的是时代。

 

时代正指向一个城乡日益一体的方向,一个互联网逐步消弭壁垒的方向,一个更多人可以回到家乡并同时连接现代价值链的方向,一个重新实现自己的方向。


越来越多漂泊者,告别大城,告别山峦。他们无需逃离,从容离开
 
 
2019年,94年湖南姑娘吴秋乔,告别北京,返回长沙,开了一家淘宝店,主营给猫设计汉服。
 
这是反向漂泊的旅程,但时代总有新红利,如今,她的店铺粉丝已超2.8万。
 
和她相似,从上海漂回家乡的陈春成,也有了新职业。
 
他在泉州一家植物园上班,业余兼职网络作家,最新小说讲一个修剪云彩的年轻人。
 
北漂十年的高贵兵,33岁后,回老家邯郸,开了家书店,起名人间食粮
 
他不再焦虑攀爬,不需翻越群山,只想开家小而美的书店,受益于网络,书店已有第一批顾客和粉丝。
 
同样不再奔波的还有保定的耿帅。他曾漂过多个大城,从事最长工作是焊工。
 
而今,他是老家保定一名视频UP主,江湖人称手工耿,全网有1500万粉丝。
 
北漂时,他常伴抽风机噪音入睡,而今,长夜只有宁静。
 
归去的漂泊者,努力适应着改变的生活。短时间内,大城市的公平、机遇和视野,仍是小城稀缺品,但改变正在发生。
 
在河北巨鹿,阿里在此试点数字客服。红砖小楼里,年轻人坐在人体工学椅上,戴着耳机,听着音乐,键盘声如潮汐起伏。
 
对于大厂到来,小城人最初半信半疑,“这个阿里是不是套牌?”但很快,数字客服成为县城热门职业,有年轻人春节返乡,便去客服中心上班,再未回上海北京。
 
变化连锁出现,县城店铺用上人脸支付,当地企业学起电商渠道,连田间种金银花老农,都知薇娅和直播带货。
 
从事数字客服六成以上都是漂泊归来的人。北漂6年的杨迎肖说,最初冲击是收入,返乡后没有房租,开销降低,几乎能存下所有工资。
 
而更久冲击来自“在家门口也能上这么大的企业”,充满时代的魔幻感。
 
她喜欢坐在橙色新工位上,和年轻伙伴一起工作。巨鹿的阳光倾泻而下,大城往事和小城岁月,重叠在一处。
 
或许这就是互联网抚平世界的方式。下沉的互联网,催生新的职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小城人情社会;而快捷的移动网络,共享着全球视野。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预言:能够让个人自由参与全球竞争的不是马力,也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和网络
 
他在那本书中写道:
 

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

在这个平坦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得到了新的力量。


企业家不用前往北京探听商讯,艺术家不用聚集首都寻找多元,年轻人无需在大城也能找到心仪工作,信息的高塔已被推到,世界会是平的。

 
哆啦A梦的创造者藤子不二雄去世前,曾受采访,被问最喜欢哪个道具。答案是随意门。
 
在自家狭小又温暖的斗室,拉开门,世界就在眼前。



王育琨:在浮躁“躺平”的时代,打下「活法」这根桩

最新震撼演讲,充满领悟力和智慧!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