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视界艺术 王育琨频道 2021-11-23

罗红《国之美》

以自然之大美,唤醒人性之大美


罗红:悲天悯鹅地拍摄南极企鹅全家福

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木心先生


“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先生


“天生的是姿禀,造作的是修养;姿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

——朱光潜先生


“人因有癖,才有真性情、真心得。一个人一生要有一好,如书、画、琴、棋、诗文等。人生多苦难,有点艺术是安慰。”

——书法家林散之先生


“以大自然之大美和生命之大美,唤醒人性之大美。”

——罗红先生《国之美》


造物,就是一刹那接一刹那地参赞“造化”。当你的审美视角维次足够高,不甘平庸的你就可以把“造化”的无穷性,一刹那接一刹那地推进,以适应内在灵魂和信仰的渴求。

 

若无审美,何以对抗世俗的粗糙?

有一次我问27岁的罗昊(好利来的执行总裁和实际上的操盘手):“如何看待爸爸罗红?”

他回答说:“我爸爸在高空拍摄山川大地生命,每个当下都追求极致的美,每个当下都不满意。这种上帝视角的审美,即无极限地追求大美,对我、对好利来的经营影响很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把这样的审美力,贯彻到一刹那接一刹那的每一个细节中,才有了好利来的今天。从老爸的审美视角看过来,半熟芝士系列是这几年好利来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但也正是半熟芝士系列,成了好利来今天发展的桎梏!”

90后太可怕了!罗昊抓住了罗红的无限思维!他接手好利来后,创造半熟芝士等系列新产品,占领了90后的心智,把好利来带上年轻人喜爱的高端。站在无对手的峰巅,他却充满了危机感。而且,这种危机感不是来自市场,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他灵魂深处的审美标准!

想想还真是。乔布斯凭什么把濒临倒闭的苹果公司带成世界第一的高科技公司?就是因为乔布斯的审美力!他总是可以在精英团队几近完美的创造中,发现缺憾,不停地说“No!”由此推动团队做更高的追求。当时很受折磨,事后感觉到了真正的成长。这是需要领导者有极高的审美力,那不是后天学出来的,那是自性使然。一如六祖慧能所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造物,就是一刹那接一刹那地参赞“造化”。“人在做,天在看”。更进一步可以说,“天在做,人在看”。这就是造化。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好人有好报”的因果律。当然,不限于此。因为对生命的慈惠恻隐之心、谦卑心、敬畏心是可以自动连接内外环境源源不断的能量。

而且,这个世界的实相是混沌。混沌的自性中,包含着巨大无穷性的潜能。当你随时归零,“保持空杯,保持开放”,发自心底的敬畏“昨天最好的做法,就是今天最坏的做法”。当你的审美视角足够高,不甘平庸的你就可以把“造化”的无穷性,一刹那接一刹那地推高,以适应内在灵魂和信仰的渴求。

昨天,山东掖县一个小学毕业的一个小企业主王东莱,看了我昨天的文章《创二代承传的是什么?》说:“人一辈子,三更富,五更穷,是求灿烂不求永恒。是不是关键是花钱要花出品味来?”

这是第一次他看我的文章给我发信息。我对他说:“‘花出品味’,这是惟有企业老大才可以说出的话。老大靠审美品味,统帅千军万马。实践出真知!”

木心先生、蔡元培先生和罗红先生的观点,直入我的内心。现在是提高我们审美力的时候了!确实,“若无审美,何以对抗世俗的粗糙?”今天特别推荐这篇短而有价值的文章,以此唤醒您灵魂深处的审美标准。

王育琨手记
2021.9.23
造物之造化呼唤审美:接近美,接近神

精选阅读:

中国呼唤造物者精神!

在纷乱浮躁的时代,打下「活法」这根桩

工匠精神:接近美 接近神
创二代承传的是什么?
她建立了系统的大地秩序

一个遍地原创的逆天时代

东京奥运会海报 浓缩的艺术展

木心:我认为一切艺术都通向音乐

罗红:任正非的意义

完美艺术和罕有心灵的交融:30位诺奖诗人的30首诗

国潮之精美惊艳世界

运动之大美



若无审美,何以对抗世俗的粗糙?



 | 视界艺术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一种绝症 ” 


把审美当作一种趣味的人,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而无审美趣味的人,便觉得生活千篇一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生命中所有的美好,都来自于最耀眼的灵魂,当你用心去倾听世界,感受清风,感受细雨,感受万物。以审美的眼光,摒弃世俗的利欲追逐,病态只是别人的温床,而万物都是你诗意的源泉。若无审美,一切都与你无关。



有哲学家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生命就是一个对美顺从的过程,它随着我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而改变,但始终以美为中心。若无审美,一切都与你无关。



人性的需求本是多方面的,就像人的口腹之欲,饥则食,渴则饮,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人情中也有美的要求,也同样是人生的一种本能。正如古人以书法、以绘画慰藉生平一样,追求生活中的审美,是满足精神上的饥渴。


饮食的缺乏,可以使人身形上的消瘦,而美的缺乏,则当使人滋生精神上的病态,所以在满足物质生活的时候,还应该对审美有所追求,这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



· 自然之美 ·


中国人擅长从山水自然中,找到心性的归依,正如宋代画家郭熙在画论中说:“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一身无事,四季都是良辰。山水之中,每一个季节都能变成生活最真实的部分。



古人写过一篇《山居自乐》,便是对万物之美最真诚的赞颂。


春色佳,

有桃花有杏花。

绿杨深处莺儿骂,

天阴草色连云暖,

夜静花阴带月斜。


夏日长,

抚苍松坐翠簧。

难逢不用蒲葵扇,

放开短发迎朝爽,

洗涤尘襟纳晚凉。

 

秋月清,

白苹洲蓼汀,

芳菲黄菊开三径,

风前倚石吹长笛,

月下焚香抚玉琴。


冬景余,

掩柴门着道书。

红炉榾出煨山芋,

开窗积雪千峰白,

绕树梅花几树疏。




· 清玩之美 ·


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应该是生活中具备的基本审美情感。当审美生活由自然山水进入到艺术领域的时候,审美进入到另一个纬度。我们欣赏一张画,一幅书法,一件器物,便是对这个民族流传千年以来的文化的审视,从各个艺术与器物的源流,我们可以窥视一个民族的审美理念。



世人生活中的审美,化成了对生息的供养,从夏商周的知礼守制,到宋明的朴素典雅,这便是这个民族骨子里的审美意识。我们的诗性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始,最后生发成了无处不在的浪漫和诗意。


它是斋中古湛,亦是案上清疏;它是画里清趣,亦是亘古禅意。甚至于一本古籍、一个佛手、一盆蒲草,都是人们生活中对美和雅致生活的归省。



· 残缺之美 ·


有人说,完美即是一种缺陷。缺陷,亦是另一种完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鉴赏判断完全不以来于完善性概念。”按照康德的评判标准,残缺即使无用和不完善,也可以成为美的对象。


在这一方面,中西方是相通的,正如西方著名的雕塑断臂维纳斯成为不朽之作,中国《红楼梦》的残缺铸就了它的另一种审美高度,至于而那些残破的石碑佛像,泛黄旧书,无一不是生活中另一种美的存在。



美学家朱光潜说:“天生的是姿禀,造作的是修养;姿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资禀不是后天可以养成的,它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天赋,但素养却可以在生活中形成和培养,愿你做一个有趣的人,心存审美的种子,让世间一切为绽放美丽,摇曳多姿。若无审美,一切都与你无关。




王育琨:在浮躁“躺平”的时代,打下「活法」这根桩

最新震撼演讲,充满领悟力和智慧!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