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展专委会

其他

第二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9月22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由南方医科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所高校的近150名人才工作代表,齐聚广州,共商新医科人才的评价和发展,以加快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精神落地,大力营造各类医学人才分类发展、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为实现新医科人才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本届论坛设置领导致辞、主论坛报告和分论坛讨论等环节,让与会人员充分交流,共同探讨。主论坛由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马骊主持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熊梦辉在致辞中表达了他对新医科人才发展的看法,以及对此次论坛的期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致辞,他首先向南方医科大学对大会的支持,和对广大会员单位代表参会表示感谢,并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于新医科人才评价与发展的观点和展望。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熊梦辉致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致辞在这次论坛中,多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人才评价、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报告内容。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熊梦辉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坚持“四个面向”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深化科技内涵评价,充分激发基础研究人才创新活力,并介绍了南方医科大学在科技内涵评价方面的经验做法。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也分享了关于人才评价改革与新医科学科建设的思考。在主论坛环节中,多位嘉宾也就新医科人才培养与评价、基础医学与生物医学人才培养与评价等议题进行报告,为与会者启迪新医科人才评价思路和举措。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充分激发基础研究人才创新活力、如何构建医学人才高地以及如何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问题。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郭德银作基础医学与生物医学人才培养与评价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友鹤深入阐述“新医科人才培养与评价”,《NEJM医学前沿》全职副主编、《NEJM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教育部公布重磅名单,199个团队入选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学教师团队等199个团队入选。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启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团队创建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通知》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坚持精神奖励、典型宣传与发展支持相结合,结合现有科研计划和人才计划,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在拓展发展通道、承担科研任务、提供保障条件、加大激励力度等方面对入围的团队给予专门支持。教育部将在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把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观测指标,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加大团队建设支持力度,组织开展跨领域的学术交流、联合攻关、研修培训以及与产业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加强团队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的常态化管理,优化考评方法,形成长效机制。教育部将委托相关机构和专家,采取材料审核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结果认定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附件: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来源:教育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9月1日
其他

教育部等10部门启动实施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来看五大行动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搭建国家层面老有所为平台,挖潜退休教师资源优势,发挥其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之举,《计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总结“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试点经验,对标新形势新任务,从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组织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计划》指出,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包含五大行动。其中,银龄教师支持普通高等教育行动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有优势特色学科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民族地区新建或急需提升发展水平的普通高等学校。银龄教师支持职业教育行动聚焦深化产教融合,重点支持具有地方产业重大需求、需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的职业院校。银龄教师支持基础教育行动聚焦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在现有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银龄教师支持终身教育行动聚焦建强师资队伍,支持各级老年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机构、开放教育机构提升发展水平。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行动聚焦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发展,重点支持急需高素质教师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计划》明确,经过三年左右时间,银龄教师服务各级各类教育的工作体系基本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银龄教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数字化赋能银龄教师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开放灵活的线上线下支教方式不断完善,全国银龄教师队伍总量达12万人左右,在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发挥明显作用。《计划》强调,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经费保障,完善政策支持,注重数字赋能,健全服务保障,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银龄教师的浓厚氛围。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高校教师评职称条件,教育厅公示中!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网站发布了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四川省本科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以下为公告原文——为进一步深化我省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激发高等学校教师活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0〕100号)《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川委办〔2018〕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草拟了《四川省本科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有关意见建议请在2023年9月18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scjytjsc@126.com。附件:1.《四川省本科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2.《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四川省教育厅2023年8月18日四川省本科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征求意见稿)来源:四川省教育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8月23日
其他

高校职称制度改革,两年实现常态化评审!

近日,海南省教育厅、省委人才发展局联合印发《海南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要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分类分层,科学评价,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推进海南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实施方案》明确,深化高校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平稳入轨。据悉,高等院校职称制度改革将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深入贯彻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精神,落实高校职称评审自主权,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实施方案》提出,要创新岗位类型,保持高校教师现有岗位类型总体不变,一般设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岗位类型,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设置新的岗位类型;要健全层级设置,高校教师职称一般设置初级、中级、高级,其中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一般依次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实施方案》要求,要完善评价标准,将师德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建立并实施有利于教师潜心教学、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创新评价机制,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评价标准,鼓励采取个人述职等多种灵活评价方式,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完善信用和惩戒机制,健全聘期考核机制;要落实自主评审,加强监管服务,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评审,实行评聘结合,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自主组织评审、按岗聘用,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等学校,可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海南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本轮职称制度改革有力度有温度

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其中,解决和处理好人才评价问题最为迫切。当前正深入破题的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在优化人才评价标准、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拓展人才评价通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增强了78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群体的参与感、获得感、荣誉感和成就感。许多一线人才评价“本轮职称制度改革有力度有温度”。近年来,笔者在多地的调研发现:人才评价、职称评价问题是一线专业人才最为关心、最多讨论的话题之一。人才评价制度、职称制度行不行、好不好,关系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特别是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不仅被提到战略位置,而且被寄予厚望、给出明确要求。本次职称制度改革是我国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以来第一次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推进7年来,围绕贯彻落实2016年《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总方案,国家层面共出台27个领域系统指导意见,印发了职称评审暂行规定、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等9个配套政策,各地方共印发超过68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一个以中央职称制度改革总体文件为龙头,以各系列、各地区改革配套政策文件为支撑的“1+N”新时代职称制度总体体系框架。总的来看,职称制度改革呈现出若干特征。首先,改革瞄准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通过对职称这一关键人才评价制度的体系化变革,使之更加符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人才引领驱动发展的总要求;通过这一制度改革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形成一个突破点、撬动点,产生改革示范效应和新一轮制度红利释放效应。其次,改革围绕“谁来评,怎么评,评什么,怎么用”等核心问题,更加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职业专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更加突出分类施策、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提升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获得感。再次,改革在一些具体层面取得了重要创新、发展和进步:一是优化了制度框架,扩展了职称制度覆盖面。本轮改革明确,职称制度的定位是提供人才评价公共服务,而非传统的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围绕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努力做到体制内外、一视同仁。更新了各序列职称评审办法,扩展丰富了职称评价内涵范围。本次改革新增了一些新职业、新专业、新学科,允许新职业群体参评职称,给予了各地以自主改革探索空间。过去11个没有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全部设置了正高级职称;出台了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打破了各类专业化人才成长发展的“天花板”,使各类人才都有出彩的机会。二是优化了人才评价标准,使职称评价更加科学化。本次改革围绕“破四唯”“立新标”,进一步突出了品德、能力、业绩和贡献评价。“破”,是破除了机械性、统一制式的人才衡量标准;所谓“立”,是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特点,不同人才职业发展路径,设立不同具体评价指标。标准的优化充分体现出分层分类,对不同系列、领域给出不同评价标准导向,鼓励教师上讲台、医生上临床、工程师到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发挥自身创造价值。特别破除了“唯论文”的禁锢,对医护人员,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成果形式均可替代论文评价;对研究人员,实行代表作制度;对高校教师,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评审前置条件;获奖级别和数量也不再作为职称评审的门槛条件。同时,在有些序列上降低了学历要求,例如演员、计算机软件对学历无硬性要求,经济、会计系列放宽到高中等。三是完善了职称评价机制,使得职称评审更加专业化。本次改革强调“同行评同行、内行评内行”,针对不同系列不同行业特点,引入考试、评审、考评结合、面试答辩、实践操作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时,对偏才、怪才、奇才等进一步建立特殊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陕西省对取得突出贡献和重大技术突破的优秀人才实行了“一票决定”制;小米科技的雷军、360的周鸿祎等均通过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获得了正高级职称。此外,改革畅通了境外专业人才评价渠道,如苏州选取79个工程技术类国际职业资格,形成比照认定国内对应职称清单;广东省有900名港澳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考试或认定方式获得了大陆职业资格证书,福建省有182位具有台湾专业技术资格和职称的台湾同胞获得了大陆职称。四是坚持“谁用人、谁评价”,进一步下放评审权限,加大力度向地方、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用人主体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当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已全部下放至各类高校,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已下放到符合条件的三甲医院。重庆率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宁波全面推行技能人才企业和行业协会“双自主”评价。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在市场化、社会化评价当中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行业企业作用等。如湖北授予5个专业学会(协会)高级职称评审权;深圳市率先探索将电子技术、建筑设计等300多个职称专业评审工作转移至行业协会组织。近年来,职称制度公信力、权威性、产业行业适用性显著增强,山东省非公领域职称申报比例一度占到了69%,深圳职称申报者取得了10%-20%的增长率,全社会对职称制度的认可度显著增加,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总体上,本轮制度改革取得了如下重要创新和突破:一是基于发展导向,战略导向,需求导向,分类推进“新经济新产业新动能”领域职称制度改革;二是贴近产业、贴近行业、贴近实践,按照工作需求导向确定行业专业领域职称评价标准;三是围绕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有效性导向,使用多元方法评价鉴定人才能力、业绩和贡献,进一步解决了人才评价与人才使用相脱离的问题,评在此岸、用在彼岸的问题和评上的用不上,用上的评不上的问题。本轮这次职称制度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具体化,直面广大人才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在制度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管理服务等方面大胆破题、勇于前行,为营造“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社会氛围和风气破局开路。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当前职称评价中一些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例如“四唯”现象和论资排辈现象依然严重;原有标准打破后,新标准新指标还没有完全建立;评审权下放后,监管措施尚未完全跟上;职称评审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同时如何解决人才评价改革中官僚话语权扩大的问题,如何建立一流人才评价一流人才的问题,如何使产业人才评价贴近动态发展的产业实践问题,如何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不插手职称评审记录报告制度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深入解决。职称制度前面连着人才培养,后面接着人才使用,既检验人才培养成效,又为选人用人提供依据。未来一段时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职称评审机制模式,加强人才信誉信用体系建设,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畅通改革“最后一公里”,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制度环境仍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主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关键问题研究”(22ZDA037号)阶段性成果]作者:孙锐,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来源:中国青年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8月7日
其他

省人社厅: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执行新标准

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省直各部门,中直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精神及相关政策规定,现就做好2023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今年全省职称评审工作于7月启动,高级职称评审时间由省里统一安排(附件)。已经下放的高级职称以及中级职称评审时间由各地各单位自行安排,其中市(地)须在8月底前报送承接的高级职称评审计划安排,自主评审企事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时间须提前一周上报省人社厅事业处,全省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应于2023年12月底前结束并完成结果备案工作。参评人员所有申报材料认定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31日,任职资格从2023年9月1日开始计算。二、各级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须根据岗位管理核定的各层级专业技术岗位空额情况,研究制定推荐方案,由主管部门统筹把关,合理确定推荐考试及参评人员数量,有效解决待聘人员“存量”与待评人员“增量”问题,加快实现事业单位职称“评聘结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师学院等自评直聘单位须严格按岗位空额评审,组织实施岗位聘用工作。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督促同级主管部门抓好政策落实。三、按照我省分系列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进度安排,从今年开始,高校教师、实验技术、卫生(含非医疗卫生机构药学)、档案、新闻、出版、统计、艺术、体育、播音主持、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图书资料(含群众文化)、公共法律服务系列职称评定执行新修订的评价标准,各级评审委员会组建部门在本系列(专业)年度评审通知中要明确所执行的评价标准,做好改革前后新旧标准的过渡衔接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可登录省人社厅官网“职称评审”专栏查阅相关评价标准。四、从今年开始,整合组建全省实验技术、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体育教练员、运动防护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实验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省直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省教育厅组建;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省直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组建;公证员、司法鉴定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省直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省司法厅组建;体育教练员、运动防护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省直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省体育局组建。市(地)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各市(地)人社局商行业主管部门组建。五、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经商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从今年开始,“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应当有累计1年以上县级以下或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可结合实际单独设立中医药卫生专业基层职称评审组,对申报“基层高级职称”的基层一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六、党政机关交流或部队转业安置到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首次申报职称时可根据其学历、从业经历、工作业绩,参照本单位同类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直接申报相应层级职称(不含国家考试系列)。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含在原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下同),可申报副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大学专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7年,可申报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或大学专科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中专毕业累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可认定初级职称。工作业绩成果突出的,可按规定申报破格晋升高级职称。七、畅通新文艺群体人员职称评审渠道,非公有制组织、社会组织中从事艺术表演类、艺术创作类、艺术管理类、技术保障类等工作的文艺从业人员以及在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文艺组织工作的从业人员和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均可按规定程序申报晋升职称。各级人社部门及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要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的通知》(黑人社发〔2017〕33号)要求,做好新文艺群体人员职称申报推荐服务工作。八、进一步加强改进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服务工作,凡按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户籍、身份、档案、所有制等限制申报晋升职称,各级人社部门及评委会组建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按职称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本行业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推荐、审核、评审等环节兜底负责,确保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公平参与职称评审。在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相对集中的工程技术、卫生、会计等系列可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九、鼓励在我省工作的海外归国人才、外籍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其在境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可以累计计算,取得的业绩成果可以作为评定依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申报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十、从今年开始,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审计、卫生、出版系列(专业)高级职称以及工业技术工程、林业草原工程、党校教师、新闻、档案、图书资料、文物博物、艺术、播音主持、体育专业等系列(专业)高、中级职称统一委托我省实行属地化管理,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向相应评审委员会申报,高级职称参加全省统一评审,中级职称参加单位所在设区市(地)评审。十一、翻译系列职称评审按照中国外文局《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外文职改字〔2023〕143号,关注“CATTI中心”微信公众号,点击“备考”“职称评审”查询)有关要求执行,由省直主管部门或市(地)人社部门于9月20日前将参评人员申报材料报送省人社厅事业处。十二、严格执行诚信守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申报人员提供虚假材料信息、业绩成果及相关佐证材料或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实行“一票否决”,并记入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库,情节严重的在一定期限内取消职称及岗位晋升资格,同时追究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和领导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十三、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履行审核把关职责,对申报人员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核查,避免简单地将问题和矛盾上交;各级评审委员会组建部门要依法履行审核职责,对申报人员参评资格和评审材料进行逐一审核,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材料的工作要求,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要及时退回并告知原因。十四、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要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公布政策咨询及服务电话,根据呈报材料时间采取网上预约、分时段、分批次、分单位及分系列(专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收取材料,对于参评人员及报送材料较多的人事代理机构或用人单位可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十五、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准确把握政策标准,优化服务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做好申报推荐、材料审核、评审管理、公示确认等相关工作,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严肃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环境。以往政策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其他未尽事宜按国家和我省规定执行。附件:2023年度全省高级职称评审计划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3年7月13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来源: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教育厅:这类职称送评通过率不超过60%

近日,海南省教育厅、省委人才发展局联合印发《海南省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办法》,明确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组织评审、按岗聘用,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根据要求,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必须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受岗位职数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实行评聘分开的民办高等学校教师或公办高等学校中的编外教师,原则上送评通过率正高级不超过60%,副高级不超过70%,中级及以下在确保评审质量的前提下,暂不做通过率限制。高等学校要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岗位类型,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技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通用专业、特殊专业等不同专业门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评价标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等学校,可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各高校根据省人社部门核准的岗位职数情况,向本校二级学院下达岗位数额,二级学院须向本学院教师公开岗位数额、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评聘程序等。高等学校教师申报职称评审,由本人向所在二级学院提出申请,且通过二级学院的岗位竞聘环节后方可参评。在竞聘环节应聘请具备相应及以上职称的评委进行评价。参加岗位竞聘的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二级学院提交申报材料,二级学院要以适当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海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举措的出台是为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评委与申报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等亲属关系时,评委应当主动回避或由组织评审部门告知回避。如需该文件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来源:海南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关注!建立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其中,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特别是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是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人才评价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对人才的有效甄别、使用、支持和激励,就难以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因此,改革优化人才评价机制,特别是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一项具有引领性、撬动性的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1.12亿;中国2022年SCI论文数量超过60万篇,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均居世界第一。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基础研究世界级贡献不多,科技成果转化比例总体偏低,对外技术依存度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重要技术装备大量依赖进口。虽然我国在人才数量指标以及论文、专利、科技奖励、人才帽子头衔等指标上大幅增加,但我们看到“0到1”的原始创新、颠覆创新依然匮乏,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大量“卡脖子”问题、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状况仍未完全改变。人才评价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我国以往的人才评价范式引导了大量“1到10”“10到100”的模仿性创新,但没有有效引导和产生“0到1”的原始性创新,同时大量“纸面上”的论文专利成果尚未转化为创新的实际成效。可以说,传统人才评价方式内核是一种模仿型、跟随型创新导向定位,而非原始性创新、卓越性创新导向的评价设置。因此,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我们亟待建立起一套与夺标型人才强国战略安排相匹配的人才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竞争优势。2022年底,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方案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科技人才评价“破四唯”“立新标”不到位、评价方式创新不到位、资源配置评价改革不到位等问题,选取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开展评价改革试点,这表明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迈上体系化、实质性突破的新台阶,进入到操作化、具体化的方案试点新阶段。总体上,本次改革试点呈现出以下倾向和特点:一是进一步突出分层分类,结合数学、化学、信息、电子、农业、医学、水利等不同专业领域,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不同岗位类型的科技人才评价进行细化分类,探索形成立体化交叉型科技人才评价解决新方案。二是进一步突出破除“四唯”评价,特别是破除“论文主导”核心依赖,在引导科研人员完成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取得一流原创成果上下功夫,鼓励医生上临床、工程师下厂房、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激励各类人才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功立业,贡献自身价值。三是努力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具体化、落地化,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充分发挥各领域各行业一线用人单位的聪明才智,在基层实践探索中找办法、解难题、提方案。笔者认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要强调和把握大局观、生态观和使命观。首先,强调大局观。推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不能“就评价论评价”,要结合大局大势“跳出评价看评价”。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的人才核心要义,在于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国家战略攻关领域,解决关键科学技术实际问题,并作出实质性创造性贡献。人才评价不是要体现和突出功利导向,而是要体现和突出价值、贡献导向。真正的人才不是用所谓“头衔”、发表的期刊论文、获得的科技奖项来证明自己,而是要看在大浪淘沙之后,推动了哪些有分量的科技进步、取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成果贡献。因此,我们要围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角改革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推动孕育产生世界顶尖人才、一流人才和一流成果,进而构建起卓越一流的科技人才发展生态。其次,把握生态观。科技人才总是联系着某一职业、专业、领域内的人才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生态位。从某一方面说,对科技人才的评价就是对其在专业领域内人才生态位的识别和评价。笔者的调研显示,由于不同学科、领域间存在专业壁垒和信息不对称,对一流人才的评价往往只能由领域内的一流专家才能讲清楚。也即人才生态和人才评价中存在所谓“对数定律”:一流人才评出一流人才,二流人才评出三流人才,三流人才评出四流人才,依此类推。所以,要选育出国际一流人才,最重要的是找出具有世界水平的人来评,而不是将过多精力放在所谓具体评价标准上兜圈圈,这即是一种直接评价。对选育一流人才而言,关键在于要找出对的人来评。因此改革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需要我们放眼全球、对接一流,主动将国内人才生态引入国际人才大生态中去检视、去考量,开放性地接受世界一流人才及其生态的评价和定位,在国际人才竞争合作中培育和激励我们的一流人才。再次,把握使命观。推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要强调战略传导、使命引导、定位导向和任务导向。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布局框架下,不同科研平台、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使命不同、定位不同,其科技人才评价的基本取向、总体水准和相应人才评价愿景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人才评价本身是个相对概念、领域概念、实践概念。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地方研究机构、新型研究机构、头部企业、一般科创企业的使命定位有所差异,其科技人才承担的责任、评价的基线对应不同的标尺。对于一流机构,如果其重大攻关任务没有完成,其人才群体没有代表国家做出一流成果、解决“卡脖子”问题,那么其相应人才评价也不能认定为水平达标。所以,要形成科学、有序、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就要根据不同科研机构的使命要求和战略定位,如世界一流、全国领先、行业一流等,分解传导其人才评价的对应愿景标准,同时将人才评价的具体标准下放。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基于科研机构战略使命的人才评价标准传导机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选择。作者:孙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头条】回答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三个根本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这三个问题同样也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当前,应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基础研究人才”,落实“怎样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把握住“为谁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从而增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能力,支撑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厘清规律特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基础研究人才”在厘清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特征之前,需要明确基础研究与基础研究人才的概念。基础研究是奠定性、根本性与决定性的研究,是关系到颠覆性、变革性、原创性核心技术的研究。基础研究位于科学研究的源头与上游。基础研究包括了具有普遍性科学意义的研究、开创新领域的研究、尚未解决但具有世界重大意义的研究等。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并具有进行基础研究所需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可称之为基础研究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区别于其他一般性人才,有其独特特征。在知识层面,基础研究人才所从事的研究应是跨学科的,善于运用不同的学科范式、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解决不同领域的基础研究问题。在价值观层面,基础研究人才的思维应是独特性的,敢于求异和大胆批判,对于新事物与新问题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与探求欲,具有从事原始创新研究的科学家潜质,善于总结科学规律并开展创造性与颠覆性研究。在态度层面,基础研究人才所从事的研究面临不确定性和短期内不被认可的可能性,其研究进展与研究成果难以预测,需要基础研究人才甘于坐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剑”、敢于坚持、持久专注于某一学科领域,进行潜心钻研,从而形成较为深厚的知识积淀。在数量层面,基础研究人才是国宝性、战略性与稀缺性人才。在年龄层面,基础研究人才梯次相对年轻化,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最佳年龄集中在25至45岁之间。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特别是基础研究人才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导性与基础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进行科学设计、多方面协同配合,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发展三个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教育、人才与职业全链条的衔接。此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具有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需要长期投入,积聚合力和持续探索。2.探索中国新路,落实“怎样培养基础研究人才”走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自主道路,必须基于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的实际与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树立系统思维,推进制度供给,营造社会环境,探索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中国新路。一是树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系统思维,明确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由于基础研究牵涉面较广,因而,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应具有系统性思维,应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与系统性的布局,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具体落实过程中,需要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方向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将人才培养涉及的研究、应用与生产有机结合,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又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统筹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可能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聚焦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的科学问题,把握好全球科技发展趋势,面向体系化基础研究、探索性基础研究与应用性基础研究,有组织、成体系地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二是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制度供给,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随着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的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政策与制度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战略牵引与价值驱动作用。需要创新拔尖学生选拔机制。在稳步推进“拔尖计划”“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基础研究人才选拔计划基础上,打破传统培养定式,突破原有培养路径依赖,探索建立基础研究拔尖创新学生早期选拔培养机制,通过多元渠道,多方式、多阶段发现对基础研究有真正志趣的“潜力幼苗”,为真正热爱基础研究的学生提供探索创新的机会。需要推广落实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导师制,为基础研究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坚定学术志趣,发现自己的禀赋,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强化基础学科素养,给予其充分自由空间,个性化自主设计培养方案与课程安排。需要创新专业发展、科教协同与学科交叉培养机制。优化基础研究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根据科技发展形势,增设相关专业,将科教融合与学科交叉作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为学生提供交叉学科研究的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与关键要素投入,加快建设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区。需要创新不同学段的衔接协同培养机制。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需要重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协同,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形成科学素养,可尝试探索建立“科技学校”和“创新学校”,鼓励高校与中小学开设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课程,推动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需求。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需要创新本硕博衔接培养机制。由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见效慢、创新难、投入高、理论性强、建设周期长,故而应将成为未来科学家作为目标导向,构建起本硕博一体化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制度,对本硕博阶段的基础研究课程进行全局谋划与贯通设置;畅通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转换渠道,为基础研究人才建立在本硕博不同阶段更换专业学科的通道。需要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面向世界一流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国际交流,拓宽基础研究人才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水平,适应国际竞争的战略科技人才。需要创新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国家、地方与学校等联动的多元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经费支持机制,通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需要创新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由于基础研究存在路径不确定性与灵感瞬间性等特点,导致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需要较长周期,因此,对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需要健全长周期与差异化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构建符合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规律的评价体系,避免用实用价值或市场估值评价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破除唯成绩与唯论文等评价误区,重点考察基础研究人才的钻研力、创新力,以及对基础研究的热爱,抓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借助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存储分析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各类过程性信息。三是深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环境营造,创造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社会条件。社会层面应营造宽容失败、尊重科学与鼓励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社会风尚,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造包容宽松的社会环境。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基础研究的兴趣,保护好青年学生的求知欲,吸引更多青年学生投入基础研究,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研究储备人才。同时,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引导基础研究人才甘于坐“冷板凳”,摒弃浮夸与浮躁的心态。3.加强思想保证,把握住“为谁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一是坚持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政治引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党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政治引领与全面领导,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政治取向,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科学知识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成为党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伟大事业的忠实信仰者与实践者,引导基础研究人才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加深基础研究人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二是坚持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国家参与全球人才竞争,要以解决国家最急需、最关键、最重大的科学问题为靶标,引导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与长远需求。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只有同人民需求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因此,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应时刻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支撑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坚持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精神引领。面向基础研究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基础研究人才投身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为新时代基础研究人才高质量培养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必须大力弘扬心系人民、胸怀国家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身许国、淡泊名利、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协同攻关的合作精神;教育引导基础研究人才将科学家精神作为成长成才的不竭动力。作者:段世飞,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阚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在选拔人才时,讲文凭也要讲水平

近期,河北日报刊发《“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对人才工作,习近平指出——来源:《“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习近平在正定》,转自“大国人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7月7日
其他

甘肃:转变观念破“四唯” 分类评价立“新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作出一系列指示,要求破除“四唯”现象,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甘肃省自2017年12月启动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压茬推进,在职称评审破“四唯”、立“新标”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兰石集团邹斌完成20多项技术攻关和操作创新,培养了几十位技师和高级技师。受益于甘肃省职称改革政策,他成为“工人教授”代表。图为邹斌(右)和同事探讨工艺甘肃省委组织部供图坚决破“四唯”科学确定评价条件标准——以系统思维“搭框立架”,构建职称政策体系立足服务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关于按系列(专业)修订或制定我省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的指导意见》等16个宏观指导政策,制定涵盖中小学教师、农业、工程、卫生等系列在内的52个全省有效和10个基层有效评价条件标准,增设人力资源培训、快递工程和知识产权等评价专业,分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职称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国家标准、全省标准、全省基层标准和单位标准相结合的职称评价政策体系,精确体现“干什么、评什么”。——改革创新破除“四唯”顽症,让人才脱颖而出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何彩,先后引进50多种沙生植物及60多种药用植物,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2021年底,受益于职称评价改革,她直接从中级工程师,破格评为正高级工程师。甘肃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断丰富职称评价手段,科学设置评价点和评价权重,努力破解职称评审中“一刀切”、简单化问题。在论文方面,对申报高级职称的基层单位、省市属艰苦单位人才和全省申报中初级职称人才论文不作要求;对中小学教师、卫生、工程技术等从事社会公益性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等领域人才论文不作限制性要求;著作(译著)、高水平研究报告、技术(产品)创新、项目验收报告、教案、病历等可代替论文答辩。在学历方面,向基层一线和乡村倾斜,侧重考察实际工作能力,适当放宽学历、专业和任职年限要求,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聚集。如具有专科、中专学历并在基层工作分别满20年、25年可申报副高级职称。大学专科毕业在乡村工作满25年,可申报正高级职称。在职称台阶方面,对各类企业、非公组织、自由职业者人才,每缺一个层级台阶增加1年总专业年限,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申报相应层级职称。——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用人主体“自己说了算”从2018年起,除以考代评的系列(专业)外,全省初级职称和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职全部由用人单位(无人事管理权的由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对其德、能、勤、绩、廉全面考核认定职称,不再由评委会评审。将中小学教师、卫生、农业、林业(农口)工程4个系列(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市州,中级评委会管理权、申报资格审核权等下放到市州和省直职称系列(专业)主管部门。推进企事业单位职称自主评审,目前全省所有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和省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均已实现自主评审,正在有序推进三级医院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自主评审,由用人单位自主制定评审标准、自主审核申报资格、自主组织评审、自主下发任职资格文件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己说了算”。赋予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白银公司、兰石集团等省内大型企事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权,允许有正高级评审权的企事业单位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评价条件标准。聚力分类立“新标”改变“一把尺子量到底”尊重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改变“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人才评价模式,创新建立符合行业特点和人才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标准。对科技人才,建立以科技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重点解决片面将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数量等直接挂钩的做法,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实际贡献。对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重点评价其阐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在理论创新、传承文化、服务决策等方面的能力业绩,实现理论文章、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成果、优秀网络文章、艺术作品等与论文、专著等效评价。对教育人才,把教书育人作为评价核心,注重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建立教师由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四方评价机制,从依法从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5方面衡量评价,评价结论为“优秀”的,可作为申报个人业绩条件使用。2022年全省获评中小学教师系列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使用“四方评价”业绩的占17%。对医疗卫生人才,完善涵盖医德医风、临床实践、科研带教、公共卫生服务等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疗卫生人才引入临床病例、诊治方案、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作为评价依据,建立医护人员由病人、医生、医院三方评价机制,将日常检查、问卷调查、患者反映、投诉举报、表扬奖励等记录作为重要依据,评价结论为“优秀”的,可作为申报个人业绩条件使用。2022年全省获评卫生系列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使用“三方评价”业绩的占10%。对工程技术技能人才,重点评价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技术创造发明、推广应用、工程项目、工艺流程标准开发等实际能力和业绩。应用研究侧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及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对科技管理服务人才,重点评价其技术支持能力、服务对象满意度、行业评价认可度等,突出市场和社会评价,注重听取用户、专家、独立第三方等评价意见。探索实施多元评价提升评价科学性进一步丰富评价手段,科学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现评价体系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贡献相统一。——贯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在工程、艺术等8个贯通领域明确了“两类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具体规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符合条件可分别申报工程系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职称,“高精尖缺”人才还可参加特殊人才评价,“大国工匠”有了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兰石集团的阙卫平和邹斌都是装备制造行业中的“大国工匠”代表。阙卫平保持冷作划线38年“零失误”的纪录,被誉为“中华第一尺”,为企业培养出百余名工匠级人才;邹斌完成20多项技术攻关和操作创新,培养了40多位技师和高级技师,他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2021年获得甘肃首批“优秀创新型团队”称号。兰石集团还推荐32名一线高技能人才评聘为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人教授”形成人才梯队。——实行职业资格和职称互通继国家“以考代评”的经济、统计、会计等9个系列(专业)后,明确60项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的职业资格,可按规定认定其具备职称系列(专业)对应层级的职称,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岗位和相关任职条件进行聘用(任),职业资格证书实行一证两用,无需换发职称证书。作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实行职称与部分职业资格对应关系后,减少了人才重复评价,畅通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降低了社会用人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开展工程系列职称社会化评价2022年,确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2家单位为全省工程系列中级职称社会化评价改革首批试点单位,面向兰州市注册的民营企业开展工程系列初、中级职称评审和认定工作,有效满足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新业态职称评价需求,切实向用人主体授权。兰州良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等50多家民企在职称社会化评价试点改革中得到了便利和实惠。——开辟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2018年,出台《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对作出重大贡献人才和从国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不受学历、资历、台阶、论文、身份等限制,符合条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采取“一人一事、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全省共有332人通过该“绿色通道”获得高级职称。酒钢公司一线技术工人杜钧成为全省第一位“工人教授”,秦安县农民靳志强成为全省第一个“农民教授”,民营企业酒泉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浩宇28岁成为全省最年轻的高级职称获得者。“英雄不问出处”的特殊政策,发挥了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树立了欠发达省份鲜明的人才评价导向,有利于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探索试行“代表作”清单制度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探索在基础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行代表作制度,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的要求,印发《关于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试行“代表作”清单制度的通知》,明确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人才的“代表作”体现学术水平能力,可用“代表作”替代论文门槛,鼓励支持开展原创性研究。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王士军《白花2号绿色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苏海龙《基于ADhot+Mesh无线网络的甘南藏区救灾应急信息服务研究》、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倪胜利《甘肃省抗旱优质强筋冬小麦种质创制研究》三项“代表作”替代论文门槛,顺利通过自然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来源:大国人才(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7月5日
其他

视频:一文读懂长三角人才政策

在博士求职的过程中,除了对应聘单位的层次、学科、待遇等因素需要慎重考虑,所选单位的区位也很重要。一个发达的地区,其科研氛围、创新平台、基础设施都会更具优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发展的上限以及业余生活的质量。同时,从长远来看,好的区位也会对博士人才后续的家庭建立、子女培养有所加持。但在抉择的过程中,不少学者表示,虽然对区位有大概方向,但现在各地政府为了留住人才,都出台了不少的人才政策,“新规旧文”层出不穷,很难梳理出头绪,让人头疼不已。为了帮助青年学者在求职中更直观的了解各地政策,6月30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特别推出“青椒”领航人公益直播活动第八期。本期节目以“博士求职指南—人才政策篇之长三角”为主题,为广大青年学者详细的列举了江、浙、沪、皖以及长三角地新一线、二线城市的的各项引才政策,包含生活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创业补贴、落户条件以及人才计划等多个方面。就落户层面而言,目前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落户条件都呈现出进一步放宽的趋势。其中,浙江省规定,除了杭州市区,全面放开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杭州的落户条件为本科以上学历。上海市也在今年上半年出台了新的《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取消了“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一般应能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的要求。更多内容可观看篇首完整回放视频!往期回顾-
2023年7月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言论】新时代人才工作者要涵养“四种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者,要围绕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着力涵养“四种思维”,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涵养“站高谋远”的全局思维。抓好人才工作,不能只顾“埋头拉车”而无暇“抬头看路”,必须时刻“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抓住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加快把人才资源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要把人才工作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谋划、部署和推进,与产业发展、公共事业、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科学设计人才队伍建设长远规划,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人才队伍建设与未来发展布局深度融合。涵养“兼收并蓄”的开放思维。人才工作既与时俱进、又面向未来,这就要求人才工作者必须具备超前的观念和开阔的视野。要积极搭建人才工作交流桥梁,多邀请上级部门、人才领域专家“把脉开方”“传经送宝”,不断开拓思路、改进方法。要多到先进地区看一看,看到危机、看到差距、看到短板,积极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要全面摸清本地人才基本信息、人才政策落实现状和工作存在问题困难等有关情况,让制定的政策、谋划的措施更加接地气、重实际、有实效。涵养“真抓实干”的项目思维。人才工作者要善于将宏观的“大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小项目”,实现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确保人才工作抓得住、推得动、落得实。要将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相融合,探索“人才+项目+资本”模式,提高人才引进效益。要定期开展实地调研、现场拉练、专项推进,到现场看一看、比一比,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全程把控、实时把控、质量把控,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分线负责、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涵养“供需对接”的市场思维。人才工作不能只靠行政力量来推动,要注重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的“活”带动人才的“用”。要深化与专业中介机构、猎头公司、行业协会交流合作,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人才引进,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建立“委托培养”“订单培育”等合作方式,促进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要整合各项社会资源,为人才量身定制法律、知识产权、金融等个性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作者:南组轩来源:大国人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人才工作需处理好“五对关系”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抓好人才工作,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五个关系。1、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心有大格局。树牢“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大人才观,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狭隘人才观。比如,当前乡村振兴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企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传统意义上是大家眼中的“泥腿子”“蓝领子”,很多人觉得这些人上不了层次,算不得人才,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新时代需要袁隆平、彭士禄这样的科学家,也需要方文墨、李万君这样的大国工匠。胸有小情怀。组织部门是人才之家,组工干部是家的“主人”,也是家的“佣人”。要深入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切实将人才服务体现到“关键小事”上、关爱落实到“急难愁盼”处,健全完善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全链条服务机制,提升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打造工作上有保障、生活上有盼头的“软环境”,让人才获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2、处理好高与低的关系在人才引进上,既要突出高层次,结合主导产业,依托产学研平台,靶向招引一批“高精尖”人才,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又要适当降低门槛,考虑到基层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在一些事业单位专业岗位公开招考中,常出现无人报名或报考人数无法达到开考比例的情况,针对这类急需紧缺人才,要降低开考比例,放宽学历、年龄条件限制,直接通过面试予以引进。3、处理好外与内的关系当前,有的单位觉得引进人才周期短,见效快,而培育人才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们重使用,轻培养,对引进人才厚爱有加,对本地人才则求全责备,往往就会出现“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现象。外引是基础,内育是关键。引才好比“输血”,短时间内能快速提升本地人才存量;育才好比“造血”,见效时间虽长,但能从根本上改善本地人才结构。用好人才的核心在于效能,既需重视引进人才“输血”,更需重视培育人才“造血”。只有坚持外引和内育相结合,统筹兼顾,才能做好人才工作,不断壮大人才存量。4、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组织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要把握好上与下的关系,为党委政府和人才之间搭建感情交流桥梁纽带。上就是上接天线,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推选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通过聘请“招才大使”“决策顾问”、列席重大会议等形式,邀请高端人才参与地方重大决策,发挥“智囊”作用。下就是下察实情,坚持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定期开展专家走访慰问、健康体检、休假疗养等活动,密切思想联系,加强情感交流。加强调查研究,挖掘不同领域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人才强市把脉问诊,助力高质量发展。5、处理好加与减的关系在创业环境上做加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整合科创、金融、信息等要素资源,切实增强平台载体的引才聚才功能,放大对扶持人才创新创业的“乘数效应”。在制度环境上做减法,为人才“松绑减负”,破除体制机制对人才的束缚,赋予用人单位更多的人才引进、使用、评价、激励自主权,充分激发用人主体积极性。持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破唯文凭、学历论,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有用武之地。作者:高鑫,湖北省武穴市委组织部来源:大国人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国外工科高校人才评价现状分析与启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高校的人才发展置于了历史性的高位。高校人才评价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其导向直接关系着人才发展生态,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队伍的培养质量。经过多年探索,欧美国家的部分工科类院校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评价体系,本文总结国外工科类院校在人才评价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此为我国工科类院校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借鉴参考。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重磅!《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2)》发布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战略的龙头和方向。高校学术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职称评审是高校学术人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挥棒。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2)》。该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共同编制完成,是关于高校学术人才职称评审的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该报告分析数据涉及2022年度全国127所院校的11528名教师等学术人才,涵盖43780份详细专家评审意见。课题组首席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王云海教授介绍,2020年人社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创新评价方式,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是“破五唯”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评审和网络评议,实现了全程匿名独立评审,全过程严格保密,真正实现“程序公正,结果公平”,这也是越来越多高校委托专业机构外审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同行评价是同行评价(Peer
2023年6月2日
其他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智慧时代的教育变革”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为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从战略意义上讨论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变革背景下教育与未来的关系,是个备受关注的重大命题。5月28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主办的“智慧时代的教育变革”学术论坛在北京圆满召开。会上,来自学会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教育数字化的最新学术前沿与趋势动态,以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新理念和思考。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康宁主持。论坛上,五位知名专家学者就智慧教育背景下教育变革主题做精彩主题报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邬大光教授做了题为《重新认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三对关系》的学术报告。邬大光教授从“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谈起,简要分析了欧洲、美国、日本的高等教育本土化转型探索,他指出,“本土化和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国家的教育发展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我国教育同样面临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命题,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的“本土化”,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完成“现代化”转型,其“本土化”的定型过程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来看,中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的还是市场的?邬大光教授认为,不能无视市场经济国家中高等教育的计划性,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都是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计划当中有市场,市场当中有计划,需正确处理两者间的关系。针对“供给与需求”关系,邬大光教授表示从历史来看,需求推动改革是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规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要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做了题为《知识开放时代的高等教育》的学术报告。林建华教授阐述了从大学知识垄断时代到知识开放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回归。报告中他通过详实丰富的成功案例,提出教育的目标是解放心智、释放潜力、学以成人,教育模式是教育改革核心,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隐性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林建华强调,我们已经进入知识开放时代,这个趋势只会更强,我们需打开边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才能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体验。未来的大学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自立的人,是唯一可以沟通所有知识活动的场所——人类知识活动的中心、人才培养与实际场景结合——“学以成人”的中心、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结合——沟通知识创造与应用的中心、知识传播与信息技术结合——终身教育的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做了题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的学术报告。他从技术推进经济形态的演变谈起,数字经济发展必然对数字教育提出要求,数字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他指出,必须推进智能技术支撑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重构,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国际上对教育数字化达成高度共识”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杨宗凯校长系统介绍了我国统筹实施的系列教育数字化战略和行动,阐释了教育数字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他认为,教育数字化关键在于“化”,也就是在数字时代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通过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创新,逐步实现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杨宗凯校长还分享了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所大学的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并对教育数字化的未来提出展望和建议。清华大学李星教授分享了题为《轮回:从Internet到ChatGPT》的精彩报告。李星教授从计算机简史、互联网简史、人工智能简史出发,用丰富的漫画、图解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演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ChatGPT对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影响。他认为,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来说,ChatGPT是一个崭新的起点。ChatGPT之后,未来的教育应当是教人拥有智慧,而不仅仅是拥有知识、信息与技能。智慧是设计体系结构的能力,而技能仅仅是依照设计搬砖添瓦的能力,智慧与思维是创新真正的来源,而知识与技能则相当次要。未来的教育,应当注意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能力,并且允许年轻人畅所欲言,再给予他们充分的试错空间。李星教授还从起步发展、追赶创新、突破引领三个方面介绍了CERNET推动互联网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和实践。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一体谋划的内在逻辑》的精彩报告。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一体谋划,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李志民教授分别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科技改革与发展、学科专业调整三个方面分享了体会和思考。他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转变精英教育观念,遵循高等教育普及阶段的发展规律,调结构、控规模、提升质量,适当控制大学异地办学的冲动。在科技改革与发展上,我们应在逐步调整科技评价导向、改革科研资助模式、科研支撑平台形成合力上发力。他强调,中国的崛起本质上其实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崛起,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全面崛起,党的二十大给我们设立了路线图和奋斗目标,我们都会如期地实现这些目标。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会员以及各高校、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等300余人在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大会闭幕后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中国教育在线提供直播技术支持,微博和直播平台共达5万人次在线观看。来源: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6月1日
其他

人才发展专委会关于赴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展新时代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调研的通知

调查研究是获得直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扑下身子搞好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思路厘清、把办法找到,推进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也是如此。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工作部署,贯彻人才发展专委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议,响应会员调研需求,服务广大会员、推动人才发展相关课题研究,人才发展专委会组织开展主题为“新时代人才工作与破五唯评价改革”系列调研活动。2023年5月23-25日,人才发展专委会赴华东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常州大学开展调研和交流学习,反响良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与破五唯评价改革”系列调研活动拟继续规划华南、西部、东北等多条调研路线。其中,东北线定于2023年6月26-27日赴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展调研、交流学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研安排大连理工大学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于2023年5月2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审议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选举产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在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出席会议的会员代表表决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监事会工作报告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章程》修改报告;选举丁小浩等300人为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柯春晖等5人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在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刁庆军等98人当选为常务理事,韩进当选为会长,王蓉等20位专家学者当选为副会长,韩民当选为秘书长;经表决,同意谢维和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韩民为学会法定代表人。第二届监事会选举柯春晖为监事长。(注: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当选为本届理事会副会长)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恩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学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一级巡视员张泰青、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李建聪、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等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孙尧副部长在致辞中肯定了学会成立以来在教育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上所取得的成绩,期望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其战略部署做出新的贡献。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代表兄弟学会致辞,他表示,战略学会在几代会长的领导下逐渐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战略智库,期待与战略学会相互支持,开展更多务实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奋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张泰青巡视员在致辞中说,希望学会不断拓展办会的战略视野与战略格局,为国家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谋划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战略智库。韩进会长在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能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教育部领导、相关司局的支持以及兄弟学会的帮助,得益于学会前辈们的努力开拓和辛勤耕耘,期望学会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把学会建设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学术社团和战略智库,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28日下午还举办了“智慧时代的教育变革”学术论坛,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林建华(北京大学原校长、教授)、邬大光(原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杨宗凯(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授)、李志民(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李星发表了精彩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会员代表和理事参加了会议。来源: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自然科学基金委回应科研人员关切:“24不准”维护项目评审科学性公正性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集中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等“四方主体”明确提出24项禁止行为。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不端行为举报系统进行负责任的举报。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项目评审工作,在继续严格执行回避、利益冲突管理、保密、公正性承诺等制度的同时,还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新举措,运用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防范。例如,在会议纪律方面,严禁任何人任何单位以任何形式“围会”;除会议提问环节外,避免评审专家与答辩人员主动交流;答辩人员在答辩结束后,不得在评审专家住地和会议地点逗留。在评审专家选取方面,将进一步优化评审专家组的组成和人员结构,合理设置小同行、大同行比例等。此外,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专家库建设、项目分组、通讯评审意见“纠偏”、会议信息保密等方面也出台了新措施,提出了新要求。相关负责人强调,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对委内工作人员严管严查,对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的行为加强监督和检查,严格记录违规行为。上述调查、监督和检查的结果将作为自然科学基金委未来选择评审专家的重要参考。同时,将继续坚持正面引导,进一步加大学风作风建设宣讲力度,推动形成良好科研生态,支持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2023年5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务会议审议通过)为扎实开展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工作,更好地维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公正的评审环境,压实和规范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等“四方主体”的责任和行为,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等,制定本清单。一、科研人员禁止清单(一)打探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专家及名单。(二)打探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分组及评审结果、会议评审时间地点及讨论意见等不能公开或者尚未公开的信息。(三)亲自或者委托他人向项目评审专家、管理人员等进行游说、说情、送礼、行贿等。(四)接到会议评审答辩通知后至会议评审结束前,与项目评审规定回避关系以外的专家进行请教、咨询等学术交流和活动。(五)实施或者参与“围会”行为。(六)协助他人或者单位实施请托行为。(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二、依托单位禁止清单(一)打探、收集评审专家信息。(二)纵容实施或者纵容参与请托行为。(三)有组织地实施请托行为。(四)不积极配合、拖延、包庇、阻碍或者干扰请托案件调查。(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依托单位工作人员不得实施或者参与列入科研人员禁止清单的行为。三、评审专家禁止清单(一)违反保密规定,披露按要求不能公开或者尚未公开的评审信息。(二)主动向申请人或者其他利益相关人透露自己的评审专家身份。(三)投感情票,搞“人情评审”。(四)利益交换、收受礼品礼金、接受贿赂等,投利益票。(五)评审专家参与请托、相互请托,违规为申请人、依托单位获得项目提供帮助。(六)接受会议评审邀请后至会议评审结束前,与项目评审规定回避关系以外申请人及其相关人员进行请教、咨询等学术交流和活动。(七)接受或者未拒绝其他请托行为。(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四、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禁止清单(一)泄露评审专家、未公开的评审意见等工作秘密;未经批准或者非因岗位工作需要,打听和询问评审专家、评审意见等保密信息;超越职责和规定权限查阅或者操作他人评审过程信息。(二)参与或者接受请托,违规为申请人、依托单位获得项目提供帮助。(三)违反利益冲突回避有关规定,不按要求主动报告有利益关系或者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情形。(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包括正式在编人员、兼职人员、流动编制人员、兼聘人员以及合同制人员。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不端行为举报系统进行负责任的举报,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科技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言论 | “破四唯”后需以“四个突出”精准识别人才

坚持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评价人才是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人才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在“破四唯”和“立新标”之间还有一些情况有待探讨。笔者认为,在“破四唯”后,要以“四个突出”精准识别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使后续人才评价工作能得以顺利进行。需突出“品德”的关键性作用。在人才紧缺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为了得到人才,在引进人才和评定人才的过程中,单纯以“才”为准,缺少对其全方面的考量,特别是对品德的评定。百行以德为首,“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我们在精准识别人才时,尤其要注重突出以“德”为先。要将人才的德行情况作为评判的基础,建立动态、全面、立体的考核机制,真正将人识准、考实、考准;在评价过程中除了使用个人述职、考核测评等方式,也要引入民意调查、社会考察等其他举措,考察人才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将人才“道德修养”纳入项目申报、人才职称评审等各类体系中,不断推动各类人才德才兼备。需突出“实践”的决定性作用。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点,对人才进行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但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人才招聘及评价时,有唯学历的倾向,导致部分学历低但能力强的人才因无法通过“学历门槛”而错失工作或者晋升机会。长远来看,这种方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我们在识别评选人才时,更应重视实践水平,在选用人才时应结合岗位特点、性质以及需求,逐一细化人才选拔标准,着力树立以能力、业绩、贡献评选优秀的鲜明导向,建立与人才发展阶段、工作性质和岗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评价体系。需突出“分类”的精准性作用。对各类人才评选应破除“一刀切”行为,实行分类考评,制定不同层次人才所需的考评标准,突出精准性。对于某些科研院所所需的人才,可重点考核其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能力,强化针对研究人员的原创性、价值性、专业性、系统性的评价;对于基层所需人才,可根据基层实际工作情况,单独设置职称评审标准,重点考核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能力和服务基层的工作贡献等方面,着力识别出“实用型”基层人才。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优化整合人才计划,减少不适用的评价程序,让人才从过度评价中解脱出来。需突出“能力”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以往传统科研项目均面向所在地单位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或团队开放,但在破除“四唯”后,精准评选人才时也可采用“揭榜挂帅”制度。一方面,可以充分面向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内工作人员张榜,淡化揭榜团队负责人的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鼓励具有自主研发并有能力完成张榜任务的人才或团队申报,以便吸引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虽然淡化“揭榜挂帅”对于揭榜者的门槛要求,但是依然看重人才能力,要结合工作实际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筛选榜单识别“将帅”,对各类人才项目进行评估,对揭榜者是否具有突破性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完成榜单任务进行仔细甄别。作者:王成珍,单位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组织部来源:大国人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人才发展专委会赴上海和杭州调研高校人才工作与破五唯评价改革

调研活动现场5月23日-24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人才发展专委会”)新时代人才工作与破五唯评价改革调研活动在上海和杭州进行,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嘉兴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川北医学院、滨州医学院、丽水学院等单位代表参加调研活动。调研会上,人才发展专委会副秘书长吴报华介绍了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分享了高校人才工作和“破五唯”评价改革总体情况。华东理工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程家高介绍了学校在职称评审、人才工作和“破五唯”评价改革方面的举措和成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马香媛和人事处原处长杜伟锦分别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和学校人事人才管理与改革情况。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征稿啦!人才发展专委会邀您一起关注高校人才引进和管理

咨询电话:010-51077779,咨询微信:yeziwuyuxin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23年3月原件如下: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李志民: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大师是不尊重教育规律

有些人常常高估学校教育的作用,出不了大师怪学校教育、拿不到什么什么奖都怪学校教育。实际上,大师的产生与学校教育没有必然联系,在根本没有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大师照样层出不穷,大家都熟悉的孔子、孟子、庄子、老子等等。第二,通过学校教育产生大师的逻辑不通,如果大师是学校教育培养的结果,那么就等同于说大师的老师必须是大师,该大师老师教出的学生都应该成为大师才符合逻辑,否则,该大师老师会存在不公平对待学生的问题。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清楚,事实上大师的老师未必是大师,大师的同学成为大师的也很少。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适应工业文明的需要逐步发展成现在的教育形态,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教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说粗俗一点,就是让社会人群中少一些猴子生存现象(不识字,靠模仿);义务教育阶段后的高中和大学教育主要是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研究生教育分为两段,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可见,无论那个阶段的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让绝大多数学生受益,通过教育让多数人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更多的知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享受更好的人生,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大师,立德树人才是根本。知识学习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但仅仅靠学校教育是培养不出大师的。因而,不要期望通过学校教育就能够培养出大师来,不仅中国的学校培养不出当代大师,国外的学校教育也不会立竿见影就培养出大师。要求当今的学校教育立马培养出大师是不懂教育规律的狂想,就像妄想从今天的流行歌曲中非要指出哪一首必须成为经典歌曲一样荒唐。大师是由社会环境、时代机遇、自身的聪慧、选择和勤奋努力等因素造成的,知识教育仅仅是一方面。大师也要靠历史检验,当代人自诩为大师,或封别人为大师,都是利益的驱使。学校的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但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人生各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各个年龄段学习什么知识效率高,知识的循序渐进规律、因材施教等确实需要认真研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授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学会融会贯通,是学校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国家办教育需要理性规划,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性负责;接受教育需要理性对待,评价教育需要理性思考。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泛在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和传承与发展文明,家庭教育要培养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等,在良好品德基础上,积累大量知识后,经过社会大熔炉的泛在教育,才能体验和感悟人生。学校教育的功能不应无限扩大。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社会诚信文明的提高要靠泛在教育。不能把家庭教育的不成功归罪于学校教育,也不能把泛在教育导致的问题归结于学校教育没办好,甚至把社会产生的所有不良现象都怪教育没办好。教育工作者承担的是对知识的责任,包括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人类文明传承。社会不应把泛在教育的任务强加在教育机构的头上,教育部门要在国家和全社会支持下,尽最大努力承担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范围,控制教育成本的责任。作者:李志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来源:子民好好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人才发展专委会开展“新时代人才工作与破五唯评价改革”系列调研活动

调查研究是获得直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扑下身子搞好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准、把思路厘清、把办法找到,推进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也是如此。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工作部署,贯彻人才发展专委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议,响应会员调研需求,服务广大会员、推动人才发展相关课题研究,人才发展专委会组织开展主题为“新时代人才工作与破五唯评价改革”系列调研活动。2023年5月23日和24日,人才发展专委会将召集会员高校一起,分别赴华东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开展调研和交流学习。本次调研的主题是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人才发展专委会发布关于2023-2024年课题指南的通知

各位会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人才评价改革落实落地见实效,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现发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23-2024年课题指南。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系统推进人才评价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就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中的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时效,努力为新时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研究支持。二、课题研究要求与说明(一)申报条件1.课题指南面向会员公开发布,申报者须为我会会员且无会费欠缴情况。2.申请者可依托所在单位研究团队申报,也可以是会员个人独立申报。3.已承担我会研究课题尚未结题者,不能申报。(二)申报程序1.申请者可在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23-2024年课题指南》(附件1)择题申请,也可根据人才发展研究实际需要自拟题目申请,鼓励在课题指南框架下提出新的课题。2.申请者须填写《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23-2024年课题申请书》(附件3)。3.申报的材料包括:(1)《课题申报书》签字盖章纸质版原件2份,需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所在单位给予受资助课题提供必要保障和支持,承担相应管理职责,加强监督管理,承诺信誉保证。(2)上述材料的电子扫描件以“课题名称+单位名称+申请人”命名打包发送至人才发展专委会秘书处邮箱:office@hr.edu.cn。(三)申报时间通知发布即日起开始受理申报,2023年9月10日截止申报,逾期不予受理。(四)申报类型、资助经费及完成时限1.本年度课题分为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自筹经费课题。2.重大课题资助经费8-20万元/项,重点课题资助经费3-8万元/项,一般课题资助经费1-3万元/项,鼓励自筹经费申报课题。3.课题完成时限为1-3年。(五)课题立项、开题及相关要求1.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学术委员会组织大、小同行专家进行评审,提出建议资助名单,经相应程序确定资助课题并发布立项公告。2.立项课题负责人应于立项公告发布后1个月内开题并书面提交人才发展专委会秘书处。3.经人才发展专委会立项的课题,由人才发展专委会秘书处负责跟踪课题研究进展并在重要节点进行检查。(六)课题结题1.立项课题研究应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实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必须具有原创性。2.成果表现形式可以是论文、调研或研究报告、论著及其他形式。人才发展专委会对研究成果有优先使用权。3.课题完成后应及时向人才发展专委会报送最终研究成果及结题报告,人才发展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将对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课题颁发《结题证书》。三、联系方式联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习近平“典”亮新时代—人才篇

这是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伟大时代,这是一项汇聚人才也孕育人才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发展布局,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是推动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来源:央视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5月8日
其他

人才引进要“引育结合、兼顾新老”

4月21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新时代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论坛在洛阳顺利召开。高校作为人才工作的主要阵地,人才引进和评价机体制改革如何有效推进?论坛间隙,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在接受小编采访时表示:人才引进要“引育结合、兼顾新老”,要注重倾听教师意见。人才引进要“引育结合、兼顾新老”郝志峰指出,很多地方高校在历史发展阶段引进的老师在学术背景和人才层次上与新引进人才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留住人才,学校给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往往会比老人高出很多,当然相应的对新人才在学术上的贡献预期也很高,这就造成了新老教职工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学校应该秉持着“引育结合、兼顾新老”的宗旨,即坚持引进和培育结合,兼顾新人老人。在给新人提供机会和平台的同时,要与原有教职工及时沟通交流,对新政策进行解读,阐明学校的用意,让他们同样感受到学校的重视,避免“招来女婿,气跑儿子”的尴尬局面。那么,在推进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面对来自学校教职工的疑惑和由此带来的工作阻力?郝志峰认为,人才制度的落地、人才评价标准的制定、考核任务的分派等,肯定需要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学校在日常开展人才工作的过程中,要经常与他们多交流,比如每个月组织一次访谈活动,多与老师们交流当下学校工作中的困难和局面,他们对学校的决策大都还是理解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5月4日
其他

高校要有担当 要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出台本校的政策制度

4月21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新时代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论坛在洛阳顺利召开。高校作为人才工作的主要阵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在新时代人才工作中如何做到有担当?论坛间隙,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在接受小编采访时指出:高校要有担当,要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出台本校的政策制度。高校要有担当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李志民:在新时代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论坛上的致辞

4月21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新时代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论坛在洛阳顺利召开,人事人才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及来自全国各地近200所高校的400多名代表参会,共商高校人才大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参加论坛并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我是李志民,很高兴能跟大家在线下见面。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今天,我们的“新时代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论坛”召开了。此时正值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在这春和景明的美好时节,今天,来自200所高校的400多名代表汇聚一堂,围绕“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的主题,共商高校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大计。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李志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有勇于担当的校长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短时间内(20年)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高等教育普及阶段。40年前高等教育以本科、专科教育为主;今天的原211院校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校生基本相同,原985院校的研究生数量基本上都超过本科生数量。40年前的招生规模不足30万人;今天的招生规模月1000万人。40年前大学生毕业后以就业为主;今天一半以上的本科生考研或出国。40年前国家包分配工作转变为今天的自主择业、免费上大学转变为缴学费等等。大学校长的选拔方式,大学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变化了吗?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其实就是落实依法办学这么简单。一是精简政府管理部门,少向大学发文件要求;二是将相关经费预算直接拨付到大学,减少政府部门设立的各类“工程、计划、中心”等机动项目经费,这种机动项目越多,学校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去迎合上级部门的要求。高等教育法已经把办学自主权赋予了校长,问题是政府部门仍按传统的管理方式要求大学,一些管理部门不依法,文件越来越多,不同部门之间的文件相互打架,有哪位校长敢于对违法的部门规章公开批评和抵制的?大学校长要在《高等教育法》的授权范围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承担起本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的责任,勇于担当。一校之长不能占着位置不作为,在自己的学术上花了很多时间,不集中精力用在学校管理上。一校之长要勇于责任担当,学校工作上不去不能找借口,怪上级不放权,怪教授不支持,怪学生不好管等等,唯独不检讨自己。高等教育法已经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校长要用好高教法,集中精力用在学校发展上。与发达国家的大学校长受到尊重不同,中国的大学校长成了被调侃的对象,这与中国的官本位文化有关。既然政府部门的官员与校长可以随时轮岗,选拔和考核方式也没有明显区别,校长也就不自觉地与官员比行政级别,那么,公众自然把大学校长当成官僚看待,而不是对教书育人者的尊重。大学校长对大学去行政化的诉求很多,事实上去行政化的主要障碍是学校领导。现行的校长选拔方式与政府部门选拔行政部门负责人一样,选拔考核方式决定了校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学的去行政化可以先从改变校长的选拔考核方式开始,成立由高等教育专家组成的大学校长资格推荐委员会,获得推荐资格的候选人才能进入校长遴选程序。作者:李志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来源:子民好好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缺标评审”有利于高校教师分类发展?

职称评审是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目前的职称评审体系中,基于教师职业特征和发展规划等开展“分类评价”是高校的主流方案和发展趋势。分类评价主要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等不同通道,还有部分高校将职称细分为十余个种类。细分岗位类型,实施差异化评价,能够有效引导教师找准赛道、明确目标、精准发展。然而,在职称总数一定的前提下,晋升通道多元化也存在着职称资源分散等矛盾。最明显的是,短期内各职称通道的指标窄化,达到晋升条件的教师不一定能够顺利晋升,可能造成人才流失的隐患。因此,笔者建议,可以采用“缺标评审”的方式,作为解决职称通道拥堵、让分类发展“软着陆”的有益尝试。所谓“缺标评审”,指在指标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荣誉指标或者其他途径,给符合晋升条件的教师相应的荣誉或名分,肯定其在学术领域的成绩,但在相应配套条件上可以折价或变价施行。“职称拥堵”不利于教师成长当前,基于办学定位和发展实际,高校普遍实行的职称评审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超高标准晋升机制,即要求参评者以高标准参与职称评定。这种机制对参评者的综合条件要求较高,如要求在专业领域顶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等。另一种是中等标准择优晋升机制,多数人通过一定努力基本能够达到该晋升条件。以上两种标准各有利弊。前者晋升标准高,只要达到设定的各项标准线即可实现晋升,且人为干扰因素较少,不会导致教师出现过度焦虑等现象。但这种超高标准既不利于高校广揽青年学者,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后者标准适中,但因指标有限,参评者即便达到晋升标准,也需要“优中选优”,可能导致竞争过程的无序性,出现学术研究之外的内耗。比如,极少数学者出现“追求成果数量忽略质量”或“以行政职位绑定职称评审”等现象,甚至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极端情形,严重影响学校和学术声誉。因此,高校在推进职称评审的过程中,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弹性机制,既能通过评审发挥学术牵引作用,又能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避免无序内耗。“缺标评审”缓解职业内耗职称评审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如果失去了对学术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必然导致职业内耗。在科研领域,“破五唯”重在减少低水平重复。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减少教师因职称评定产生的发展焦虑。因此,“缺标评审”可以作为降低高校教师职业内耗的一个选项。以专业教师评聘为例,笔者建议,有需要的高校可以在正高评聘中试点“缺标评审”。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先建立人才蓄水池,副教授达到教授四级晋升的起始条件后,设置两个通道:第一个通道,淡化成果数量,主要评价代表作、标志性成果、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贡献度,成果突出者根据排序、指标数量直接晋升,特别优秀者破格晋升为教授。第二个通道,满足晋升条件但因指标限制不能直接晋升者,可申请走“缺标评审”通道,同样授予教授职称。“缺标评审”通道的教授待遇,可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校、院有合规的经费来源,就按照学校通过的“缺标评审”细则兑现待遇;如果校、院经费确有困难,可根据相关细则逐步兑现待遇。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将“缺标评审”等同于等额评审。等额评审指达到晋升条件就可以直接晋升,其弊端在于职称评审一旦彻底失去竞争成分,必然消解组织内生动力,影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兼容双通道的“缺标评审”,本质上是一种压力分解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职业内卷,是高校教师“分类发展”政策的有益补充,也是疏导教师职称评审焦虑的调节器,能促进“破五唯”落到实处。当减轻了职称的后顾之忧,教师便能够更好地沉下来,彻底放弃低水平重复科研,真正实现分层分类发展,并推动生成“科研成果不在乎多,更在乎高质量、创新性”的新型学术生态。优化机制激发“正向驱动”为实现“缺标评审”的正向驱动功能,需在标准科学化、规则透明化、评审阳光化三方面完善体制机制。首先,高校需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科学制定晋升标准。相关议事机构或组织要广泛参与调研,开展充分论证。目前,有的高校推行代表作制,选择数篇代表作参评;有的高校推行积分制,将教师完成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任务或取得的成果进行量化打分。无论哪一种标准,均应在达成广泛共识的情况下方可施行。其次,要依据晋升标准,建立合理的评审规则。具体评审规则主要涉及如何确定当年缺标晋升的指标数,缺标晋升的教师获得晋升后如何兑现待遇等。这些问题需要结合校情、学科专业特色综合考虑,由学校相关议事机构或组织在充分调研、论证后公布规则,使规则公开化、透明化,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准确规划奋斗路线图。此外,还要公开公平地开展“阳光评审”。一方面,参评对象和评审过程要受到校内教师的关注和群众监督,综合条件优秀者自然会成为工作标杆,进而激励更多的教师努力奋进。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代表作评议实名制。为保障在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时评价客观公平公正,可在一定范围内试行评审专家实名评议,促使专家的评价意见接受舆论监督。通过透明化的评审机制,切实提升评审结果的公信力。郭华桥(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员。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2722020XC004、2722022EY037]研究成果)来源:中国教育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2023年新时代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论坛成功举办

4月21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人才发展专委会”)成功举办“新时代人才工作与评价改革论坛”。有关领导、高校人事人才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及来自全国各地近200所高校的400多名代表齐聚洛阳,共商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大计!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全安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致辞。本次论坛分为上下午两个时间段进行,分别由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和西北大学人力资源部部长马向科主持。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整体规划,从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角度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的提出,对人才工作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次论坛与会代表一起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进一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对“破五唯”背景下职称晋升、人才引进、人才与团队遴选等人才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主持人夏泉-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教授、国家文科基地主任,人才发展专委会副理事长PART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国自然基金委学部主任:未来资助将把握3个重要方向

2023年4月12日-13日,由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办、武汉大学承办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题审查会在湖北武汉举行。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丁烈云院士、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卿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刘作仪副主任主持开幕式。丁烈云主任在致辞中指出,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未来资助将把握三个重要方向:一是鼓励青年学者自由开放的科学探索,二是推动高校有组织地进行创新研究,三是加大对青年学者的资助力度。方卿院长指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我国青年学者勇攀科学高峰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力促进了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大会根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所属学科属性分成两组,开展了结题审查工作。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相继汇报了项目研究计划执行、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等。与会专家针对各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进行了点评和交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并最终给出了每个项目的综合评价和结题审查意见。评审专家组、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4月19日
其他

该地启动首批杰出科技人才遴选,入选者5年最高获600万元支持

4月14日,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获悉,该厅已与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通知,启动自治区首批杰出科技人才遴选工作。对于入选的杰出科技人才,5年培养期内给予最高600万元经费支持,相关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科技攻关、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等科研活动。杰出科技人才培养是宁夏最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项目,是“才聚宁夏1134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制定出台《杰出科技人才培养管理实施办法》,明确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培养和管理考核措施。与此同时,宁夏将集聚优质资源,统筹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对杰出科技人才给予全方位支持,并将其纳入自治区省级领导重点联系服务专家范围。自治区杰出科技人才遴选培养工作遵循“四个坚持”、突出“三种能力”,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坚持实践标准;突出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科学问题的能力,突出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整合资源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能力,突出提出科技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的能力。在具体评选上,杰出科技人才采取院士专家推荐、行业协会(专业学会)推荐、单位推荐三种推荐方式,实行“两评五审”制。“两评”即推荐单位(专家)初评、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复评;“五审”即地级市、自治区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科协党委(党组)分别按推荐渠道审定推荐人选,科技厅审查推荐人选资格,科技厅会同党委人才办审议初步人选,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建议人选,自治区政府常务会、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最终人选。根据计划,到2025年,宁夏将累计遴选出约10名能够站在科技发展前沿、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具有卓越科研组织才能的杰出科技人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西部人才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来源:科技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基金委:稳步扩大青年基金资助规模!

近日,国家基金委发布《2022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综述》,部分摘录如下:1、2022年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2397个依托单位提交的14类项目申请294396项。经初步审查,全年共受理项目申请304716项;对2223项项目申请不予受理,不予受理项目数占接收项目申请总数的0.72%,在不予受理项目中:(1)“未按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推荐信、导师同意函、伦理委员会证明等附件材料”(2)“研究期限填写错误”(3)“不属于项目指南资助范畴”(4)“申请代码或研究领域选择错误”(5)“申请人不具备该类项目的申请资格”是主要的不予受理原因。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规定,共受理复审申请206项。经审查,维持原不予受理决定200项;原不予受理决定有误、重新送审6项。2、2023年工作展望部分明确:在原创探索计划实施方面,以更大力度推动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做好资助项目跟踪管理和接续支持,不断优化完善项目评审、资助和管理模式。3、2023年工作展望部分明确:稳步扩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加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统筹衔接,提升资助效益。4、2023年工作展望部分明确:进一步强化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衔接协同,避免重复申报和重复资助,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纳入联合限项审查。在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形成和项目遴选过程中,要进一步注意避免与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重复部署。5、2022年各类型项目资助情况2023年工作展望(1)持续推进科学基金深化改革。在科学问题凝练方面,充分利用专家咨询体系、双清论坛的作用,加强与国家、行业、企业等各方面、各层级需求的对接,通过凝练科学问题典型案例,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更加重视科学问题凝练。在推动科研范式变革方面,对不同领域科研范式转变的基本情况和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促进和推动科研范式变革。在分类申请与评审方面,对各领域分类申请与评审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完善分类评审相关措施和做法,强化资助真正符合科学基金资助导向的项目。在“负责任、讲信誉、记贡献(Responsibility,Credibility,Contribution,RCC)”评审机制改革方面,坚持正向引导,不断完善和统一各项指标,逐步提升项目评审的公正性。在原创探索计划实施方面,以更大力度推动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做好资助项目跟踪管理和接续支持,不断优化完善项目评审、资助和管理模式。(2)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稳步扩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加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统筹衔接,提升资助效益。优化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申请和评价机制,继续开展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考核评估及延续资助工作,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继续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依托单位青年科研人员开放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做好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组织实施工作,吸引更多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持续加大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实施力度,分层次、全方位资助优秀外国学者来华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3)强化多元投入,促进协同创新。加强统筹管理,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2023年稳步扩大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及与行业部门设立联合基金的合作范围,丰富和壮大新时期联合基金资助体系,使其成为科学基金深化改革中强化多元投入、促进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持续探索科学基金接收社会或个人捐赠的可行路径和方式。(4)加强重点/重大类型项目资助统筹。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与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统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衔接协同,避免重复申报和重复资助,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纳入联合限项审查。在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形成和项目遴选过程中,要进一步注意避免与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重复部署。此外,要做好科学基金各类型项目之间的资助统筹,在总体资助布局、指南确定等方面加强内部协调。(5)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完善经费管理。通过稳步实行包干制、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等措施,保障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二是加强在研项目管理,提升资助效能。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要求、加强监督检查,补齐项目管理特别是重大类型项目管理中的短板和弱项,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持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研究期限自动生成、完善实施主要参与者信息在线采集等,进一步简化申请材料提交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奖在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关注!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升级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2022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6%。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巩固和提升,为新的人口红利奠定了基础。人口红利指的是一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较大,人口抚养比较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抚养比持续优化,储蓄率高,资本积累率和回报率高,不断积累的人口红利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2010年后,随着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人口抚养比提高,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逐渐下降,传统的人口红利将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撑。新形势下,应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匹配度,确保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等,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为了更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形成人口质量的红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提高国民素质。通过打造精品课程,提升课程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二是高校应深入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广泛调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科学规划各专业招生人数及在总招生数中的比例,对培养方案按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积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不仅有利于解决好企业招工难题,也有利于破解劳动者就业难题。一是积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应通过中高职贯通、中高本衔接、完善职教高考等,推进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普职协调发展,为学生提供多种就业、升学发展路径。应鼓励民营企业依法投资兴办职业院校,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劳动者。二是积极发展职业培训,推动形成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和市场化培训的一体化培训格局。有关部门应指导地方组织实施政府补贴性培训,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加强重点领域技能人才培养;通过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激励民营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在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大力发展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收入分配与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挂钩,发挥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作用。确保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发挥人才红利优势。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主要是大龄劳动力数量迅速减少所致,而青年劳动力数量还是稳中有增。要更好发挥人才红利优势,对高学历人才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一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吸纳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就业。二是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加大到基层、艰苦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者的工资倾斜力度,引导劳动力在区域间有序迁移。三是鼓励高学历人才创新创业,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发挥人才红利优势。王韵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来源:中国教育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4月7日
其他

教育部2023年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项目,正式申报!

3月29日,“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发布。2023年度该专项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等进行深入研究。可在符合课题立项范围前提下,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分为如下4种:1.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拟设立10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研究。2.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拟设立2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等研究。3.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2万元,拟设立4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一批具有良好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思政课中青年教师。4.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青年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拟设立40项左右,研究年限为2年,支持青年思政课教师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研究。二、申报条件1.申请人应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社科〔2006〕2号)的相关规定,所在单位须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请人必须是专职思政课教师,实际从事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位申请人限报1个项目,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2.“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的申请人,除符合第1项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3年1月1日后出生),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少于3年。(2)热爱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经常性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和同行肯定。(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优先推荐申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者;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类活动获奖者。3.“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青年项目”的申请人,除符合第1项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8年1月1日后出生),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少于1年。(2)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经常性与学生谈心谈话,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1)在研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2)申请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者;(3)申请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者;(4)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5)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6)连续2年(指2021、2022年)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7)已获得2017年以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课研究专项资助者,不得以相同或类似选题进行申报。三、申报办法1.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地方高校以各地教育部门为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校以教育司(局)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2.本次项目申报工作全部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项目申报的唯一平台,请及时关注教育部社科司主页(www.moe.gov.cn/s78/A13/),网络申报办法和流程以该系统为准。3.申报系统自2022年3月30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申请人可登录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填写,并通过申报系统上传《申请评审书》电子文档,无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待立项公布后,已立项项目按要求提交1份带有负责人及成员签名、责任单位盖章的纸质申报材料,由申报单位统一寄送至社科管理咨询服务中心。4.项目经费按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85号),需按照研究实际需要和资金开支范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按年度编制项目预算。5.已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请及时核对更新单位信息,重点核实本单位计划内财务拨款账户等信息;未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请登录申报系统,登记单位信息、设定登录密码,打印“开通账号申请表”并加盖科研管理部门和学校公章,传真至010-58803011。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操作。6.本次项目网络申报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28日,申报单位须在此之前对本单位所申报的材料进行在线审核确认。四、其他要求1.申请人应认真阅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及以往立项情况,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2.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3.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4.各申报单位应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并确保填报信息准确、真实,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相关单位联系方式:申报系统联系方式:010-62510667、15313766307、15313766308;信箱:xmsb@sinoss.net。社科管理咨询服务中心联系方式:010-58805145;传真:010-58803011;电子信箱:moesk@bnu.edu.cn;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C区1001室,北京师范大学社科管理咨询服务中心,邮编:10087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联系方式:010-66097546。来源:教育部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4月3日
其他

“三位一体”推进高校现代化战略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整体谋划,从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角度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这一重要阐述凸显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系统、全面、深远的战略考量。深刻理解三者之间有机组成、整体构成的关系,准确把握新论断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要求,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系统推进上先行先试,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统一性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出发,可以理解与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科学认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功能属性上看,三者是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拥有比科技和人才工作更为基础性的地位,是三者中的基础。作为知识生产和应用活动,科技指导人类生活实践和推动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三者中的动力。作为教育与科技的实践和联结载体,人才是三者中的主体。三者共同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从作用关系上看,三者是互为支撑、耦合联动、一体衔接的发展共同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正向的教育发展推动促进人才成长和科技进步,正向的科技发展反哺助力教育和人才事业现代化,正向的人才工作引领推进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三者在实践中共同作用、持续循环、叠加累积以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反之,任何一项事业停滞不前都会制约和阻碍其他事业的发展。从战略逻辑上看,三者是国家顶层设计中缺一不可的三驾马车。科教兴国战略通过教育与科技一体协同,支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通过教育与人才一体发展,强调人才培养和人才作用发挥的有机统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与人才一体推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实现民族自立自强。三者协同发力,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在目标旨归和价值追求上是高度统一的。发展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校理应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三位一体”改革经验和有效模式,更好地以高质量教育涵养源头活水,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激发动能活力,以高素质人才增创发展优势,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贡献。全局统筹高校教育科技人才担当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的科学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应准确把握“三位一体”科学论断赋予的使命要求,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维,通过一体推动、协同配合、系统集成,以教育现代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坚持“四个服务”落实立德树人,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夯实成长性基础。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治理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为教育培养和人才发展输入动力源泉。高等教育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聚焦国家战略重点发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创新平台体系,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和育人优势,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坚持“三个全方位”做好人才工作,为教育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主体性支撑。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党管人才,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方略,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把更多的“四有”好老师、与时代需求相符的“大先生”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等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三位一体”塑造高校发展新优势探索打造教育“先行区”,不断建立教育培养的体系优势。当前,高校应率先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产业学院建设,深入实施“引企入教”改革,推动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近年来,扬州大学一体化推进专业优化升级、一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打造、教学形态重塑、实践教学改革等工作,积极探索一流教师教育、双创教育、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新机制,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探索打造科技“联合体”,充分激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当前,高校应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区域发展需求,大力打造国家级战略平台,加快布局建设区域重点实验室新体系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形成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聚集地、重大科研成果的孵化器、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同时,还应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集聚力量实施有组织科研,构建更高水平的校地、校企、校所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学技术联合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近年来,扬州大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从基础到应用的贯通式研究,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领域联合攻关。学校与政府、院所、企业等联合组建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为攻克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探索打造人才“示范点”,不断构建聚才爱才用才的环境优势。当前,高校应聚焦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科研、技术推广应用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多元评价机制。可以建立部门协同、校地联动的服务资源网络,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合力打造人才保障共同体;还可以推动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成人才联盟,推行科教、产业人才双向交流制度,建立人才共享库,引导人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更高格局最大限度盘活人才资源。近年来,扬州大学积极探索“高精尖缺”人才和各类高端人才的共引、共育、共用模式,持续完善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构建“引得进、育得强、用得好、留得住、评得准”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作者:焦新安(扬州大学党委书记)来源:中国教育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4月3日
其他

人才培养 | 不断创新产学研协同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产学研协同是我国自主培养人才的关键,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需要不断创新产学研协同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需要更加重视自主培养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使人才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产学研协同是我国自主培养人才的关键,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需要不断创新产学研协同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我们要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任务,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要与产业变革、科技革命深度结合,一方面要把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发展趋势纳入重要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校院所尤其是“双一流”高校要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政策指导下,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参与造就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及其后备军的全过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一体化。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把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理念落到实处,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完善“引企进校”“引企驻校”“校企一体”的多元办学机制,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有潜力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纵观近代科教发展史,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科学、人才中心,必须先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高校(院所)尤其是“双一流”高校(院所)是核心科学技术创造的主体,更是培养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的摇篮。数据显示,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明显偏低,仅为3.9%。一流大学要做一流的事,要盯住“短板”精进“内功”,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强化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快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循环互促、融合发展的格局,实现基础科学高度自主、关键技术高度自主,人才培养高度自主,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加快科技创新强化人才队伍自主培养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新时代的科技创新,需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打造体制机制作保障,科创平台为支撑,高新区为载体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创新实践的丰富场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重视企业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将“出人才”与“出成果”并重。企业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会出题”“出难题”,当好科技创新项目的决策者和组织主体,通过“出题、领题、破题、结题”,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学科链与产业链之间对接,打通科研成果从“研发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加强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重大科技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基地、创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协同创新活动,避免只讲产出不讲投入、不评估投入产出比。通过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培育能破解关键难题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擅长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持续发挥高新区作用。聚焦发展现代化产业,高新区深化“政校企”三方合作,从创新环境、创新平台、创新项目等方面综合施策,是催生新技术、构建新赛道、发展新动能的主阵地,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持续发挥高新区作用,不断打造以战略科技人才和首席研究员为引领、学术带头人(领衔研究员)为核心、科研骨干和青年人才为主体的应用基础研究人才体系,汇聚起一支以企业家、投资家、创客帮为主体的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经验积累和引领示范。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打造好自主培养人才的机制政府在育人环境中要聚焦关键环节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产学研合作和发展。聚焦选拔、考核、评价关键环节。着力解决企业科技人才政策、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科研考评指标等问题,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选拔、考核、评价与奖励体系,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为重点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制定合理的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政策和法规,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培育人才各环节政策要聚焦落实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战略任务,聚焦解决重点产业链所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加速从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走向企业“生产线”,培育人才政策衡量标准的重心要放到检验成果是否能够落地应用,核心技术任务是否实施有成效,鼓励青年人才通过“揭榜挂帅”“场地赛马”等方式崭露头角、担当重任,对“揭榜”和“赛马”的团队“挂帅人”要打破论资排辈和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真正体现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深入打造“政产学研用”融合的“生态圈”。丰富产学研育人政策内容。围绕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探索平台化、链条式发展模式,继续加大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促进核心科技人才从高校研究院所向企业汇聚。通过设立战略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建立跨界融合创新研发平台,定期制定并发布引才育才的需求目录,完善“项目+人才”“载体+人才”“平台+人才”“产业+人才”互促引才模式,探索“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共享工程师”的柔性引才用才方式,打造人才服务、人才数据、人才金融、人才产业等平台持续发展,完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推行股权激励制度,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办法。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宣传力度,营造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市场和文化氛围。探索建立各类人才的多样化社会保障年金制,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作者:赵光辉系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贵州人才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陈维佳系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来源:大国人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国家基金委超前布局一重要前沿领域的发展方向

第330期双清论坛“原子级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在京召开2023年3月23日—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330期双清论坛“原子级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在京召开。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及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举办。清华大学雒建斌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院士、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共同担任论坛执行主席。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建华院士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陆建华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原子级制造是以制造具备颠覆性性能的材料、器件与系统为目标,其发展将推动人类制造技术走向极限水平,有望催生出一批加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技术,关乎我国在下一轮科技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学术界、工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科学家勇于扛起时代的使命和重任,在原子级制造方面积极进行前瞻性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有不少难题需要进一步攻克。陆建华副主任表示,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09—2017年组织实施了“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多项突出性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且培养了一批杰出青年科学家。希望与会专家利用双清论坛的平台,积极发言,深入研讨,梳理出原子级制造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难点和技术路线。同时也欢迎大家积极为自然科学基金委改革建言献策,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效益。郭东明院士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前提是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本次双清论坛旨在超前布局原子级制造前沿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意义重大。希望各位专家围绕原子级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集思广益、贡献智慧,共同推动原子级制造基础理论的发展。本次论坛围绕“原子层制造”“原子/分子团簇与器件制造”“原子精度制造新原理新方法”“原子制造中光子-电子-声子相互作用观测和调控”四个议题,安排了5个大会报告和18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次论坛聚焦原子级制造,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交叉,坚持四个面向,期望以原子极限水平的操控技术和原子级功能基元为基础,激发出多学科的交叉合作,跨越传统制造工艺极限,创造出具有颠覆性功能的新器件和新装备;通过研讨科学问题、关键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态势,凝练和提出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副局长姚玉鹏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常务副主任王岐东主持开幕式。来自机械、材料、化学、物理、信息研究领域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共40余位专家代表,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来源:国家基金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学科与产业融合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统筹布局,突出了三者整合协同、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地位与重大意义。而学科与产业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辩证统一发展的两类最为重要的载体,二者之间的融合水平体现了一体化配置效率以及一体化发展质量。让学科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高等学校的学科组织是从事科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体,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培育载体。企业作为产业微观组织将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转化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动力,因此产业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创新载体。全球科技创新规律和经验表明,从学科到产业的发展不是链条式,更不是单向式的。回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演化历程,从半导体理论到晶体管的发明,再到催生了苹果、英特尔、微软、谷歌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而这些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活动又反过来激励了信息科学的发展,例如微软投资的OpenAI开发的ChatGPT模型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因而,有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教育部官宣!支持增设31种专业!

3月23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其中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武世兴介绍推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有关情况,提到分中央和地方赛道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支持高校增设碳储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科学、可持续能源等31种国家战略和民生急需的“四新”专业。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中国农业大学:加快打造农业领域人才创新高地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实施“315”人才引进工程和“2115”人才培育工程,系统改革人事人才制度超过50项,过去五年引进各层次人才523人,遴选支持校内人才321人,建设创新团队101个……人才引领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正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农业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全面提高农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开展校外实践学习瞄准农业领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张蓝图绘到底学校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并重,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制度激励为关键,完善“十四五”师资人才队伍规划,细化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和改革措施,加快形成现代农业、未来农业的全球人才高地。为建设顶尖人才牵引、杰出人才辈出的一流农科人才队伍,实施四项人才工程。第一,实施“315”人才引进工程升级版,“十四五”期间精准对标学科建设需求,力争引进各层次人才共800人左右,其中包含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约500人左右。第二,实施“2115”人才培育工程升级版,根据人才特点、发展阶段和人才类型,构建“横向分类、纵向分层”的系统化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发展支持体系。第三,实施学科带头人接续工程,紧紧把握“十四五”学科带头人接续的“关键窗口期”,做好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育。第四,实施博士后“倍增行动”工程,改革博士后制度,激发博士后活力,实现博士后规模倍增、作用倍增。为优化人才治理体系并提升治理能力,大力建设三大制度体系。第一,加快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体系,增强人才制度对校外人才的吸引力,有效激发校内人才活力,形成人才制度优势。第二,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教师分类发展体系,紧紧围绕国家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发挥教师专长,服务“四个面向”,促进教师在各领域内追求卓越。第三,构建校院联动的教师评价激励管理体系,落实学院用人主体责任,增强学院用人自主权。学校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校院两级联动工作机制,实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资源与条件保障的重点,将队伍建设规划任务进行分解,做好人才队伍专项规划落地落实。培育农业领域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帮助青年人才成长学校将青年人才作为资源投入和政策倾斜的重点,全力支持青年人才发展,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人才引进环节,除个别领军人才,其他类别引进人才年龄要求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将青年人才作为人才引进重点,引进人才平均年龄约33岁。考虑不同学科青年人才的特点和差异,成立人才工作专门委员会,下设农业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个分委员会,实行分类评审。强化岗位论证,提高引才精度。确保岗位设置与学院学科规划相匹配,约70%引进高层次人才进入“双一流”学科。丰富青年人才引进层次,增设青年研究员岗位,为一些年龄较小但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人才开辟了专门通道。建立引进人才层次动态调整机制,对于取得重大成果或突出业绩的人才,可申请聘任高一层次的人才岗位,待遇与贡献相匹配。聚焦青年教师需求,提供分层次、全过程、精准化青年教师发展支持。为加快优秀青年人才成长,实施“青年新星培育计划”,遴选支持一批具有冲击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潜力的青年教师,提供年薪、协助解决博导资格、稳定支持科研经费。对于特别优秀的青年人才,支持其组建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配备5名团队成员,提供团队建设经费,并保障每年博士、博士后指标,当前,学校已累计支持27个青年团队。学校在使用青年人才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青年教师知农爱农意识,增强强农兴农本领。给予青年人才充足的发展时间和自由,实行聘期管理,淡化中期检查,做实期满考核,对于期满考核未完成合同约定任务的,如果取得其他同等水平业绩同样可以通过考核,让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科研。大力拓宽青年教师破格晋升通道,除正高外,晋升副高也可以破格。2021年有12位青年教师破格晋升,有效建立发展“快速通道”。此外,还将博士后纳入人才队伍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出台系列支持措施,推动博士后招收人数、在站规模创历史新高,对全校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贡献占比首次超过50%。建设农科特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直在路上学校坚持破“五唯”导向不动摇,根据农科高校自身特点,建立分类发展通道,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协同发展、良性晋升的局面。精准释放制度红利,有效发挥领军人才作用。为充分发挥讲席教授作用,2022年4月,经学校研究决定,首届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小云教授等不是院士的讲席教授可延迟至70周岁退休,享受与院士同等的退休政策,有效激发了讲席教授的工作积极性。2022年,学校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工作中首次设置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型研究员二级岗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教授等获聘,彰显了情系三农、服务国家、追求卓越的人才评价改革价值追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建设。为加强生物育种、智慧农业、黑土地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方向人才储备,学校明确新兴前沿交叉学科进人指标单列,以各学院现有学科为基础,开辟新方向,按各学院现有教师人数10%进行增量核定,共下达200个进人指标。2022年10月,经学校学科建设专门委员会论证,第一批54个方向中28个通过论证,可以启动人才招聘。以农学领域全国唯一的前沿科学中心——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为试点单位,核定150人的人员规模,在准聘—长聘、长周期考核等聘用机制改革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探索有利于生物育种重大任务攻关的人事人才政策,着力破解种业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对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提供多层次智力资源支持。学校在延迟退休类别中新增办学资源拓展类,引导符合办学资源拓展地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急需专业的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有序迁移,为办学资源拓展地输送高端领军人才。针对全职常驻地方工作专职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学校出台校地合作博士后专项制度,联动地方合作单位,在办学资源拓展地平台基地进行博士后培养和使用,目前已批准设立了9个博士后校地合作专项,分布在三亚、成都、苏州等校地合作重点区域,进站博士后突破40人。聚焦农业强国建设,学校将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进一步深化农科特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励全校教职工勇担强农兴农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更多力量!来源:大国人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2022教育大数据公布!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

3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部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各级各类学校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学前教育:新增普惠学位50万+2022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9.55%,比2021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7%,比2021年提高1.6个百分点。在重点工作方面,教育部完成2万余所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回头看”,新增普惠学位约50万个。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就读公办校比例达95.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2022年,教育部攻坚克难,落实“硬骨头”,经过一年的努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达95.2%,比2021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比2021年提高0.1个百分点。小学、初中大班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其中,全国小学阶段教育56人及以上的大班1.38万个,比上年减少0.72万个,大班占总班数的比例为0.48%,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全国初中56人及以上的大班4522个,比上年减少2703个,大班占总班数的比例为0.40%,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1750所县域高中获帮扶在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县域高中的均衡发展是新时代的新难点。2022年,教育部通过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依托48所部属高校和相关专业机构托管帮扶115所县域高中,带动地方高校和区域内优质普通高中托管帮扶1635所县中。截至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6%,比2021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中在校生2713.87万人,比上年增长4.18%。职业教育:超半数中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近年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学历互认、普职融通……这些关键词也多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据教育部介绍,目前,有中等职业学校9752所,在校生1784.6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39.67%;高职(含职业本科)学校1521所,2022年招生546.61万人,连续4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表示,我们坚持拓宽职业学校学生发展通道,通过中高职贯通、中高本衔接、完善职教高考等,为有意愿够条件的学生提供多种就业、升学发展路径。去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继续学习。同样,高职毕业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现在每年也有接近1/5的学生实现升学深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近6成去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毛入学率达到59.6%,普及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化、现代化等普及化阶段的发展特征更加显著。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继续优化,批准甘肃设立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新增15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对口支援13所西部高校,分中央和地方赛道建设1176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协调。民办教育:占全国学校总数34.37%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83万所,占全国学校总数的比例为34.37%;在校生5282.72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8.05%。其中,民办幼儿园16.05万所;在园幼儿2126.78万人。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5万所;在校生1356.85万人。民办普通高中4300所,在校生497.79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073所(不含技工学校数据),在校生276.24万人;民办高校764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0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50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24.89万人。来源:中国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2年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体部署,对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要求,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下,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取得新成效,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新变化。一是教师队伍规模素质进一步提高。2022年,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增长1.95%。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81.02%,比上年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为76.01%,比上年增长3.78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具有中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为54.39%,高中阶段比例为60.78%,高等教育中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为41.93%。二是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创新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起,实施“优师计划”,“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本科师范生,着力缓解音体美等教师资源缺口,促进学科结构均衡,2022年招收11418人,同比增长19.8%。积极指导各地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8.5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25.4万人。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全年招聘特岗教师近6.6万人。全国718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约7.3万所乡村学校,受益教师132.5万人,带动1086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国家首次出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职业教育教师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三是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局面。改革实施“国培计划”,聚焦精准培训、自主选学、培训数字化转型,重点部署61项子项目,培训人数超过8000人次;中西部项目财政投入超过22亿元,21个省份已实施,惠及教师校长约101万人。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372.6万教师参加2023年“寒假教师研修”,约占各级各类教师的74.4%。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直播点击量6400余万次。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协调10所高水平师范大学、30所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重点支持32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薄弱师范院校的发展建设。启动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认定新一批100个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170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四是教育人才支教帮扶活动蓬勃开展。2022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启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从东部8省份选派高中校长、管理人员和教师共计2392人,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项目、“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共选派2.5万余名优秀校长、教师开展支教、支研。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强化精神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教师管理改革,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为高质量教育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来源:教育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怀进鹏深入5所双一流大学调研

3月19日至2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上海市调研教育工作,主持召开直属高校领导班子见面会暨意识形态联系点工作会议,出席教育部、上海市会商会议,召开长三角片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座谈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部市会商会议。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参加有关活动。怀进鹏指出,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上海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取得了显著成绩。部市会商机制实施13年以来,双方紧密协作,既助推了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也为全国教育现代化探索了有益经验。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双方围绕建成教育强国,着眼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继续发挥上海教育“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为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示范和样板。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市教育系统和在沪直属高校要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和书院建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深入细致抓好全年各项工作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全面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怀进鹏强调,党的二十大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教育系统必须准确识变、主动应变,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着力推动教育与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坚持目标导向,按照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找出重点、寻求突破的思路,深入做好强国建设的统筹谋划和任务布局,将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具体行动。要全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分析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科技自立自强等对教育提出的需求,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和校企协同育人,着力完善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理工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更好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面向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素质教育,实施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推进教育数字转型、智慧转型、绿色转型,坚定不移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放眼世界、把握世情,坚持立足国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把握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搭建起建设教育强国的“四梁八柱”,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龚正指出,近年来部市双方围绕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加强战略合作,成效显著、成果丰硕,立德树人展现新作为,重大改革取得新突破,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上海要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四个放在”,全面深化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更好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创新人才培育和集聚能力。要更好为全国深化教育改革服务,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双减”不断落细落实。要更好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扭住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放,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此次战略合作协议力度大、领域广,上海要全力抓落实、抓见效,全面完成好部市战略合作各项目标任务。在上海期间,怀进鹏深入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实地考察有关情况。来源:教育部网站、微言教育、双一流高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

全国人大代表俞书宏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时说说:“现在很多所谓的‘卡脖子’技术,很多情况是卡在基础原材料上,包括材料的加工精度。基础原材料很重要,没有原材料就没有办法做一些重要领域所需要的高品质材料。像碳纤维,尽管我们能制造出来,但是我们的质量跟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差一点。这需要依靠基础研究的长周期积累,才有可能突破。”俞书宏说,中国的科学家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甘坐愿坐“冷板凳”。他更希望通过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让科学家们稳坐长坐基础研究的“冷板凳”,“每一个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只有53万元,青年基金只有30万元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每年在300亿元左右,这和我国的科研体量是不相配、不相称的。”在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看来,增加投入的同时,还要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卸担子,“中国传统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但做基础研究和行政管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建议让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兴趣,取得很多学术成果的科研人员专注本领域研究,减少行政管理事务的干扰。”全国人大代表范先群也呼吁,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年轻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基础研究,“对处于科研生涯早期的优秀青年人才,应努力解决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科学研究。加强人文关怀,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获得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其从事基础研究的积极性。”此前,周忠和院士曾建议,应该改革科技工作者收入的构成,对基本保障和绩效比例进行调整,让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能过上稳定的、体面的生活。政策举措只有让科研人员过上体面的生活,才能让大多数科研人员不为各种窘迫所困,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热衷忽悠项目,不为形形色色的外部诱惑所动。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接受采访时曾说:现在有些单位的政策导向与评价机制,是给已出研究成果的科学家重复褒奖,而更多大器晚成型青年科学家研究成果都还没拿出来,‘板凳’就被人家抽走了,青年科学家想坐‘冷板凳’都坐不了或没得坐。金振民院士建议,社会应该多摆凳子、多搭台子、多营造创新环境,引导和培养青年科学家有科学精神。来源:科奖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事关科技奖!科技部重磅发文

3月20日,科技部印发《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引导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社会科技奖)规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科技奖整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社会科技奖的设立、运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科技奖指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称设奖者)利用非财政性经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面向社会设立,奖励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活动中为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的经常性科学技术奖。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本办法所称的科学技术奖:(一)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二)属于业务性质的展示交流、人才评价、技能评定、水平评价、信用评价、技术成果评定、学术评议、论文评选、认证认可、质量分级等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及依据各类标准等进行的认定评定;(三)属于比赛竞赛类、展览展会类、信息发布类的评选;(四)以本单位内部机构和工作人员为对象的评选;(五)以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为目的的评选。仅以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和图书、期刊、专利、产品、视听作品等为对象的评选,以及与科学技术不直接相关的奖励活动,按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管理。第五条社会科技奖应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家精神,遵循依法办奖、公益为本、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一)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突出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二)坚持学术性、荣誉性,控制奖励数量,提升奖励质量,避免与相关科技评价简单、直接挂钩;(三)坚持“谁办奖、谁负责”,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第六条面向全国或者跨国(境)的社会科技奖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等协助做好有关工作。面向区域的社会科技奖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组成咨询委员会,支撑社会科技奖的监督管理决策。第二章奖励设立第七条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科学技术奖,支持在重点学科和关键领域创设高水平、专业化的奖项,鼓励面向青年和女性科技工作者、基础和前沿领域研究人员设立奖项。设奖者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第八条设奖者应当委托一家具备开展科学技术奖励活动能力和条件的非营利法人作为承办机构。设奖者为境内非营利法人的,可自行承办。设奖者为境外组织或者个人的,应当委托境内非营利法人承办,并按照有关规定管理。承办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熟悉科学技术奖励所涉学科和行业领域发展态势;(二)在有关部门批准的活动地域和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三)遵纪守法、运作规范,组织机构健全、内部制度完善,未被有关部门列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承办机构负责社会科技奖的日常管理、评审组织等事宜,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委托第三方承办或者合作承办。第九条设奖者或者承办机构应当及时向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书面报告设立科学技术奖有关情况,并按照要求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书面报告原则上应当包含征询行业管理部门或者业务主管单位等对设奖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情况,并包括以下内容:(一)设奖目的以及必要性、奖励名称、设奖者、承办机构、资金来源、奖励范围与对象、奖励周期等基本信息;(二)与已有同类社会科技奖的差异说明。第十条社会科技奖应当制订奖励章程,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强调奖项学术性和荣誉性,避免与相关科技评价简单直接挂钩,并明确以下事项:(一)设奖目的、奖励名称、设奖者、承办机构、资金来源、奖励周期等基本信息;(二)奖励范围与对象;(三)奖项设置、评审标准、授奖数量等;(四)组织机构、受理方式和评审机制等;(五)奖励方式;(六)争议处理方式;(七)撤销机制和罚则等。第十一条奖励名称应当符合设奖宗旨,与承办机构性质相适应,科学、确切、简洁并符合以下要求:(一)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冠以“国家”、“中国”、“中华”、“全国”、“亚洲”、“全球”、“国际”、“世界”以及类似含义字样,名称中带有上述字样的组织设奖并在奖励名称中使用组织名称的,应当使用全称;(二)不得使用与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或者其他已经设立的社会科技奖、国际知名科技奖相同或者容易混淆的名称;(三)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侵犯他人权益,以组织名称、自然人姓名以及商标、商号等冠名的,应当取得合法授权;(四)以功勋荣誉获得者(“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友谊勋章”等勋章获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单独或者联合授予的荣誉称号获得者)姓名冠名的,还应当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有关部门批准。第十二条社会科技奖应当具有与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相适应的资金来源和规模,在奖励活动中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收取任何费用。资金使用应当相对独立,专款专用。第十三条社会科技奖应当科学设置,并符合以下要求:(一)承办机构在同一学科或者行业领域承办的奖励,应当做好统筹设计,注重精简规范;(二)下设子奖项不得超过一级,各子奖项间应当界限清晰;(三)设立奖励等级的,一般不得超过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贡献的,可以授予特等奖;(四)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严格控制授奖数量和比例,合理设置不同奖励等级授奖数量。第三章奖励运行第十四条承办机构应当通过固定网站或者其他公开渠道如实公开奖励名称、设奖者、承办机构、奖励章程、办公场所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第十五条承办机构应当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奖励受理、评审、监督等机制,并向社会公布。第十六条承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科技保密审查机制,通过不涉密承诺等方式,确保不得受理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及其完成人参评社会科技奖。第十七条承办机构应当在奖励活动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分类评价,完善同行评议,遵循科技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承办机构应当设立由精通相关学科或者行业领域专业知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科学道德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应当独立开展奖励评审工作,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不得利用奖励评审牟取不正当利益。第十八条社会科技奖应当坚持公开授奖制度,鼓励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奖励方式。授奖前应当征得拟授奖对象的同意。第十九条社会科技奖宣传应当以促进学科发展或者行业科技进步、推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等为目的,强化荣誉导向。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社会公众。第二十条社会科技奖如遇变更奖励名称、设奖者、承办机构、奖项设置、授奖数量和奖励周期等重大事项,承办机构原则上应当征询行业管理部门或者业务主管单位等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后,及时向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并提供相关的变更材料。第二十一条社会科技奖决定停办,承办机构应当在停办时主动向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书面报告。第四章指导服务第二十二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社会科技奖的设立、运行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推动社会科技奖规范化发展。第二十三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鼓励支持具备一定科技评审力量、资金实力和组织保障的社会科技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奖项。第二十四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鼓励代表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科技奖承办机构共同制定发布社会科技奖设立和运行团体标准,引导推动行业自律。第二十五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书面报告情况,编制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社会科技奖目录,向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后,在统一的社会科技奖信息公开平台上公布目录。社会科技奖目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第二十六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运行规范、社会影响力大、业内认可度高的社会科技奖适时组织重点宣传或者专题报道,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七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过定期评价和及时监督相结合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公开举报受理渠道,接受监督举报,发挥社会监督、公众监督、行业监督、部门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第二十八条承办机构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向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社会科技奖活动开展情况。第二十九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会科技奖评估,并公布评估结果。第三十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发现的异常甚至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提请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实施部门联合惩戒,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一)未按照要求提交变更报告、年度报告的;(二)未按照要求进行奖励信息公开的;(三)未按照奖励章程开展奖励活动的;(四)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尚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从社会科技奖目录移除、通报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查处等处理。(一)存在本办法第三十一条情形,拒不整改的;(二)存在虚假宣传误导社会公众的;(三)违法收取或者变相收取费用的;(四)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第三十三条以科学技术奖名义设立但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奖励活动,按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第六章附则第三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可以依照本办法,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科技奖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办法发布前已经设立的社会科技奖,应当按照本办法要求对照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政策解读问答近日,科技部印发《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国科发奖〔2023〕11号)(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社会科技奖)有关活动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科技部有关负责同志对《办法》的制定背景、基本考虑、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等解读如下。1.《办法》制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社会科技奖是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13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社会科技奖登记事项,要求切实加强后续监管。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确鼓励社会科技奖健康发展,坚持公益化、非营利性原则,引导设立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遵守国家法规、维护国家安全、严格自律管理的科技奖项。2020年10月国务院公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要求对社会科技奖的有关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并制定具体办法。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公布,明确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对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目前,社会科技奖初步形成数量规模较大、主体结构多元、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少数奖项设奖定位不够清晰、办奖运行不够规范等情况。近年来,随着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科技奖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亟需研究建立统筹规范机制。制定出台《办法》,完善制度设计、创新管理方式,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等文件对社会科技奖有关部署和要求的必然举措,也是进一步鼓励引导规范其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2.制定《办法》的基本考虑是什么?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相关要求,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贯彻落实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构建结构合理、导向鲜明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培育高水平的社会科技奖品牌,推动社会科技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三是贯彻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构建“鼓励+引导+规范”三位一体激励约束机制。社会科技奖按照“谁办奖、谁负责”的原则,自主运行、自律管理;政府部门依规履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责,管方向、管原则、管底线。四是贯彻落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做好社会科技奖与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的有机衔接。社会科技奖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有关规定设立,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接受书面报告后编制目录,并向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双方同时公布目录。3.《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办法》共六章三十五条,主要从社会科技奖的设立、运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基本要求。一是鼓励设立社会科技奖,引导扶持培育品牌。支持在重点学科和关键领域创设高水平、专业化的奖项;鼓励面向青年和女性科技工作者、基础和前沿领域研究人员设立奖项;引导社会科技奖坚持学术性、荣誉性,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突出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二是规范社会科技奖运行,促进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公益化、非营利性原则,规范承办机构资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奖励受理、评审、监督等机制;坚持精简规范原则,科学设置奖项,明晰奖励范围与对象,控制奖励数量,提升奖励质量;坚持“谁办奖、谁负责”,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三是强化指导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完善公开机制为前提,做好政策衔接,社会科技奖目录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以构建监督合力为重点,发挥社会监督、公众监督、行业监督、部门监督作用,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调查处理;以倡导行业自律为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引导推动自律发展。4.《办法》实施后的有关考虑?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办法》宣贯实施,确保平稳过渡、有序衔接。面向社会科技奖承办机构等适时组织广泛深入宣传和重点内容解读,开展《办法》落实工作调研和指导推动,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取得实效。二是根据《办法》编制社会科技奖目录,并向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由双方同时公布。《办法》出台前已经设立的社会科技奖,应当按照本办法要求对照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三是通过定期评价和及时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对社会科技奖的基本信息公开情况、年度报告提交情况、公开授奖情况等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引导推动社会科技奖健康有序发展。来源:科技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延伸阅读
2023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