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点评!中新社这组稿件为何能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庖丁解news 2022-03-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传媒茶话会 Author 黄楚新

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能不能向世界及时、准确展示国家形象。
在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楚新为大家解析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作品——中新社的“近观中国”之“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

作品:


代表作一:(近观中国)全球战疫,习近平展现中国的“同理心”
中新社北京4月6日电 题:全球战疫,习近平展现中国的“同理心”
作者 钟三屏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多国蔓延,其不仅成为全球共同挑战,也再次凸显各国制度、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如何在理解尊重各国不同国情、不同“打法”基础上形成全球战疫的最强合力,是一道难题。
从国内动员到国际合作,从双边外交到多边舞台,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全球战疫时刻的一系列动作,展现了中国的解题思路——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始终保持一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站在中国看世界,这份“同理心”首先体现在“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理解他国感受和处境。
在习近平与多国领导人的对话中,“感同身受”成为关键词。他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目前德国面临疫情严峻挑战,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他对韩国总统文在寅说,“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韩方目前遭受的疫情和困难感同身受”。
相互“理解”,也一直是习近平与世界互动的一个重点。一方面,在与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印尼总统佐科等人交流时,他感谢对方国家对中国及其抗疫努力的“理解”;另一方面,他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等均表达了对这些国家困难处境和严峻形势的理解,愿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更向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相信战胜疫情后,中英相互理解会更深入”。
在他国面临困境和挑战时,选择并肩作战还是隔岸观火、同舟共济还是幸灾乐祸?从中国给出的答案来看,无论“感同身受”还是增进“理解”,这些朴素的外交语言代表了习近平增进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共同疗愈疫情创伤的努力,也是在为国家之间深入开展战疫合作夯实基础。
——站在中国看世界,这份“同理心”还体现在“推己及人”,与国际社会开展建设性合作。
中国抗疫最艰难时期曾得到来自世界的大力援助,在国际疫情加剧蔓延的当下,习近平告诉世界,“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在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互动中,他呼吁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先后十余次表示中国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信息分享到病毒检测,从物资供给到疫情趋势预测,他一一部署,督促落实;从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到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他发出倡议,更积极推动。
中国外交部3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向80多个国家,以及世卫组织、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支持其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并向多国派出专家组支援抗疫。
这些努力,有利于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也有利于降低疫情境外输入风险、巩固本国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同理心”正为中国和世界战疫凝聚合力;对国际社会而言,“同理心”还是对抗干扰和杂音的一剂“良药”。舆论场一直不乏试图“甩锅”他人、污名化他国合作抗疫努力的论调,甚至出现类似“寻求抗疫领导权”“搞慷慨政治”的极端言论。多一些“同理心”,少一些“私心”和“口水仗”,将显著降低国际合作成本。
——站在中国看世界,这份“同理心”还体现在“换位思考”,及时回应外界关切,合情合理表达中方关切。
在双多边舞台,习近平及时向世界介绍中国抗疫第一手经验和进展。“中方已经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要携手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这些表述直接切中国际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同时,对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重要问题,习近平直言不讳表明关切和中方诉求。在与中国公民尤其是留学生比较集中的英美等国领导人沟通时,他都强调希望对方国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好这些人员的“健康安全和正当权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据报道,目前中方正增加临时航班,为确有困难的海外学子归国提供便利。
通过换位思考回应外界关切,中国展现了一份“同理心”;而表达中方关切并呼吁他国采取行动,则需要相关国家也拿出“同理心”,以增进理解扩大共识。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曾在《同理心文明》一书中呼吁,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建立起同理心文明的全球意识。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秉持“同理心”绝非“唱高调”,而是被一次次危机所证实的必然选择。迈过意识形态鸿沟、放下制度和社会偏见、包容历史文化不同、真正将彼此视为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人类方能汇聚战胜疫情的最强合力。(完)

代表作二:

(近观中国)联合国时间,习近平表达的“不能”与“不要”


代表作三:

(近观中国)“中国减贫奇迹”——习近平为世界展示的一种可能


作品背景:

中新社“近观中国”专题2020年策划推出“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践治国理政思想这一主轴展开,以国际传播效果为导向,选取2020年受到外界高度关注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议题话题,通过阐释解读总书记重要思想,不断回答中国在大变局中“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外部关切,讲透中国理念主张,讲清中国行为逻辑,努力消减“理解赤字”,帮助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作品点评:


国际传播的关键在于内容本身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本作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进行国际传播的融合新闻实践。

在主题选择上,本系列报道立足于中国发展建设的伟大成就,紧密贴合时事发展,面向国际传递时代强音与中国声音。具体而言,本系列报道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表述进行高度凝练,围绕全球战疫、世界发展、脱贫攻坚的时代议题,深刻聚焦中国发展的现实成就与世界价值,在国际话语场域中传递中国发展的精神内核。
在内容编排上,本系列报道在内容材料选择过程中,积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创新材料选择方向,在高度凝练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表述的基础上,借助数据资料进行全文的谋篇布局,实现内容层面的信息盈余、精准表达。
具体而言,本系列报道援引多方信息,例如在第一篇报道中,报道引用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同理心文明》中的表述,呼吁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建立起同理心文明的全球意识。此外,报道还具体列举了中国抗疫对外援助的具体数据,在国际舆论场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
在形式创新上,本系列报道并未将重点集中于浅表性的形式创新上,而是在谋篇布局的结构上高度组织化,将观点寓于文章整体架构,高效传递中国负责担当的新时代声音。
在“中国减贫奇迹”的论述中,文章站在历史的视角组织全文,展现过去、当下、未来的纵贯视野,凸显中国发展的动力与潜力。整体而言,本系列报道多维度展现中国治理与发展成就,在时空交错与历史纵深方面展现国际传播的全新模式,实现中国声音的充分、多样、精准传达。
国际传播的关键还是在于内容本身本系列报道的国际传播实践已充分说明传统新闻报道体裁叠加全新传播理念,将在多维度迸发出国际传播的活力与效果。
对于其他媒体而言,做好国际传播首先需要专注于内容建设本身,充分挖掘我国现有的新闻报道资源,例如本系列报道的主题、资料等都来源于公开渠道,但却能生产出质量高、传播广的新闻作品,值得其他媒体学习借鉴。
其次需要把握国家主流价值与前沿实践,对于关切世界共同发展的议题予以重点关注并呈现,例如全球战疫、世界发展、脱贫攻坚等时代议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国际传播实践。
做好国际传播与讲好中国故事是互为表里的密切关系,做好国际传播关心的重点是国际声量,而讲好中国故事关心的重点是中国内核。
然后需要注意引入情感的要素,在转变叙事口吻与传播语态的基础上,实现共情传播的前沿实践。本系列报道在富有人文关怀的选题中展现中国责任、中国担当、中国情怀,这也是需要其他媒体学习借鉴的重要方面。
媒体需注意的是,做好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新时期开创我国国际传播新局面。
第一,做好国际传播需要强化中国形象的自我塑造,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还处于不利位置,中国形象长期受到其他国家不实报道的损害,因此在此背景下提升危机传播能力有助于维护我国国际传播的准确、公正。
第二,做好国际传播需要关注前沿传播实践,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传媒生态,诸如NFT、机器人写作等技术都是助推国际传播的潜在动力,媒体需要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思考如何促进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
第三,寻找文化共鸣点也是做好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向,了解文化共鸣点首先需要抓住国外用户的实际需求与敏感取向,紧密围绕相应主题、人物打造富有特色的国际传播文化产品,在求同存异中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例如视频博主“李子柒”的作品,借助影像的力量塑造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样板,引发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与情感共鸣。

记者手记:


在重大报道中建构国际视域的“中国叙事” 中新社“近观中国”之“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选取2020年受到外界高度关注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议题话题,通过阐释解读总书记重要思想,不断回答中国在大变局中“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外部关切,希望通过讲透中国理念主张,讲清中国行为逻辑消减“理解赤字”,帮助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本组系列报道主题上涵盖了全球战疫、人民至上、对外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重大内容,记者在这些不同的新闻主题中,都要努力实现共同的国际传播目标。
为此,记者在创作每篇稿件时都必须做好四件事:
一、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魂”;二、找到外部对新闻关切的“眼”;三、搭建外国受众理解的“桥”;四、找准国际舆论场中的“调”。
探索和创新重点,是如何做好“中国叙事”的“国际表达”,如何让习近平总书记领航中国应变迎难的思想与故事,“中国好世界好,世界好中国好”的“中国世界观”有更多的倾听者、理解者。
如,《全球战疫,习近平展现中国的“同理心”》一文,从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全球战疫时刻的一系列动作中,记者提炼出“同理心”作为核心词汇为外界搭建了理解中国战疫和推动全球抗疫合作思路、行动背后的“桥梁”,在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实现一种有效沟通。
《联合国时间,习近平表达的“不能”与“不要”》一文,记者通过对习近平主席参加联合国75周年等一系列活动发表讲话中关于“不能”与“不要”阐述的梳理找到一种回应海外关切的“逆向表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板下,准确把握了冲突感和交锋感,鲜明传递了中国的“世界观”。
《中国减贫奇迹——习近平为世界展示的一种可能》一文,记者从创作之初,就有意识地建构与外界的勾连,始终围绕中国减贫与世界的关系展开文章逻辑,对外讲清中国实现减贫奇迹的政治逻辑起点和框架——“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经验为世界贫困国家和人们带来了希望——“中国能,世界也能”,让外界感受到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相通,实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作者系“近观中国”之“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主创之一、中新社特稿中心主任张量)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编辑:董子畅推荐阅读不会提问?找不到新闻线索?这篇业务笔记收好了!
2021年全球新闻业有啥新变化?码住这篇就够了!
小牛杯 “火眼金睛”挑战赛启幕!这些易错词你能精准“pick”吗?
媒体职位“上新”!首席内容官、数据分析师……你中意哪个?
假如只能采访十分钟,记者该怎么办?好题目从哪来?关键要有“大局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