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如只能采访十分钟,记者该怎么办?

林春茵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

记者在工作中可能遇到如下情景:当焦点人物出现,众媒体蜂拥而至,单独访问时间几乎没有;有独家访问机会,却不知从何开始交流;写“大事”“大人物”内容泛泛,缺少特色......


本期推送中,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得主、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记者林春茵将以自身报道经历为例,聊聊如果采访时间有限,同质化报道如何出彩?


▲本文作者林春茵


“当记者实在是太辛苦了哈?”

 

问出这样话的人,往往还能自带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一串修辞手法。但其实懂的会懂,做记者吧,除了职业理想外,突破“防线”采到别人没抓住或者抓不住的料,出差时能痛快写稿,签稿老师给出的高分,都是别的职业不多见的“明显而即刻”的激励。


不过,最让我心下一惊往往也经常是,哦对!这个月离完成绩效还差三分,而此刻距离本月截稿时间只剩三个小时了。

 

我想,有三个小时,当然尚存一线生机。但有时候面临一个难以复制的采访机会,却只有短短十分钟,如何狂飙突进,做出有自己烙印的好文章呢?来,三个关键词带你进入重度拖延症比较擅长的这个领域。


共情:进入对方的坐标


我认为作为记者,在倾听采访对象讲述故事时, “无动于衷”是三流反应, “破防”是二流反应,一流的反应应该是“我懂”。“懂得”,并有所回应,是共情。

 

共情是一种能够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当我们的采访对象刚刚经历创伤性事件,或许他能给我们的时间连十分钟都不到,更多时候,我们出于采访伦理,最好是不乱提问乱发问去触碰人伤疤。

 

然而,一言不发,并不意味着旁观,也可以是陪伴。我们依旧能在只言片语中,或用细微动作、微表情,向受访对象传递“陪伴”的温暖。当我们以共情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令受访对象感觉情绪得到回应,作为回馈,我们就有机会扫描并记录下最真实最饱满的细节和故事。


▲林春茵在泉州塌楼事件现场采访


我记得有一次,台湾复兴空难发生后,两位福建籍遇难者骨灰被接回福州,凭借福建分社刘可耕老师长期积淀的人脉,我们自殡仪馆准确获悉了返榕航班和行事流程。

 

当天,我特地换上庄重的黑衣黑裤。我跟随殡仪馆工作人员,进入候机大厅,自然而然走到那位家属身旁。摄影和摄像记者因为有“家伙”,没有入内,也确实没有谁会喜欢心如槁木时还被镜头怼着吧。

 

他们说话,流泪。我想受访者并不知道我是记者,而我也在某一刻放下了记者的身份,上前握住她的手,啊,我想我一辈子都难忘被她紧紧地回握住手的那种感觉。这段不到十分钟的采访,我就此写了《台湾复兴航班失事追踪:一把黑伞 撑过海峡》。(在文末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此文章)


2015年2月11日,于当年2月4日台湾复兴航空空难中遇难的福建南平政和人何永生的骨灰,由其儿子何远彬、女儿张桂珠护送从台北桃园机场乘坐厦门航空MF880航班抵达福州长乐机场,回到故乡。 

 

这是我第一次写灾难。稿件完成后的一个周内,我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感觉自己辜负了对方的信任。也因此,在后来至今的采访中,每一次采访我都自亮身份,哪怕因此被挂了电话。


如何从共情中抽离,是另一个亟需讨论的重要话题。在此前过去的福建疫情报道中,我对定点诊疗医院和中高风险区的采访,有时候会演变为受访者的情绪出口。经历生死时速的医护人员们,在电话里情难自禁,还好,这次我没有失措。


疫情风暴下的孩子们:“等再见面,我要抱抱你!”

作者笔下的福建疫情稿件


放弃围堵:每个采访对象都是独家


一些重要人物在演讲前后,会有短暂的接受采访时间。因为他们演讲的内容往往足够出彩,而那些短暂的面采时间大多是出于方便视频报道需要,那么我的建议是把面采重任交还给视频记者,让我们勇敢地断舍离,把目光转向那些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


譬如,当杨振宁先生被团团围住的时候,我们站到翁帆女士的身旁去。如果翁帆愿意说几句,无论什么内容,都会是非常重要的独家。特别是,当一些巡回演讲的报道,可能就因为有了他身边人的采访内容,加入新的采访对象,而成功实现 “我们不一样”。


杨振宁出席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大人物从“神”变为“人”,才更为丰满、立体、真实。有时候,把大人物写“小”就更好写 ,也更好看。这个“小”,包括他与家人的互动、与弟子的相处,所谓细微之处见风范,越“小”才越见其人性。

 

在有的采访场合,大人物有细节有情感就已十分出彩,叠加普通人的个体经历,更易发出回响和共鸣。在《俞正声开故事会:三件小事妙喻两岸关系》中,国家领导人的家族故事和普通台湾年轻人的两岸家庭故事,交织出两岸水乳相融的时代感。

 

在有的采访场合,也不怕露怯地坦承吧,很多大人物的言论特别专业,我都听不懂,但是他们之为“人”的部分,家长里短的,也颇见其真性情的,我们还是可以出稿的。


▲林春茵赴福建三明采访记录当地村庄因观鸟活动而致富

 

我曾记录过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厦门投洽会上一场经济学演讲(确实听不懂)中,和他女儿的偶发性互动,写下《林毅夫现身投洽会:我最满意的身份是父亲》;也在华人大侦探李昌钰被话筒团堵之时,和他夫人攀谈起来,写了《“当代福尔摩斯”李昌钰笑谈人生:要听妈妈的话》。


他者视角:捕捉“潮流资讯


中新社的工作任务是立足于海外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为海外华人华侨传递中国声音。我觉得,我们在报道中适当采用他者的视角,有助于突破报道方式的定式思维,有助于剥离报道内容的刻板印象,有助于破除对外传播“自说自话”的弊端,是个很好的出发点。


2018年1月1日,福建平潭,林春茵与台青、台湾民宿“石头会唱歌”主理人苏奕儒共同直播“登陆”台青的新年愿景。


记得前几年,中国新四大发明提法刚出,手机支付刚刚普及三四线城市,我们开始享受到了共享单车和美团的便利,但君子居于室不闻其香,最初还get不到这些点。


在一次采访台湾到福州实习的台湾高校准毕业生时,我们常规的问题一般都是“对福州有什么感觉呀”“毕业后有没有想来大陆工作呀?”那次,我非常偶然地问了一句:“你来福建这段时间,都装了什么APP呀?”

 

结果,这正好是对方最有获得感和最惊艳的大陆生存法则,话匣子就打开了。也可能,那是朋友间真正的对对方感兴趣的聊天方式。


▲林春茵采访菲律宾华侨

 

有很多“潮流资讯”,比如直播带货、疫情中摆渡的外卖小哥、非遗的活化甚至市民着装的变革,我们因为司空见惯到不以为然,但对想要融入这片大陆的台湾人来说,处处伏有商机,对海外来客来说,那真是日新月异。而对我们来说,都是可以讲述的中国故事。


作者:林春茵

策划/编辑:苏碧滢

推荐阅读:

霸陵刷屏,当年改变秦兵马俑命运的中新社记者说……

“海味十足,侨情更浓”——中国新闻战线的“奇兵”奇在何处?

眼观六路、抢抓空档   老题材也能喜提中国新闻奖!

高原缺氧、走掉鞋底   南疆“上山入漠”采访全揭秘!

会议报道总被“套路”?625字获奖特写带你跳出“会八股”!

长枪短炮中“追月”,女记者化身“追星星的人”!
没完成采访却获中国新闻奖!840字短通讯揭晓来龙去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