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译研究] 刘和平:AI背景下笔译的学与教

刘和平 翻译跨学科研究 2022-04-2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AI背景下笔译的学与教

刘和平

翻译与传播

本文刊发于:《翻译与传播》,2020年第2期,总第2期,第77-8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此文首发《东方翻译》,2019年02期。


摘 要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MTI毕业生能力评价不高,这说明翻译教育培养存在问题。分析高校目前的翻译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后不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一是同化现象严重,二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三是以翻译产品为评价内容和标准。人工智能时代已来临,翻译教育如果仍囿于传统方法,其结果难免令人担忧。MOOC、翻转课程、线上线下、创新思辨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怎样才能贯穿于翻译职业教学?引入职业翻译流程,探索教学中的人机合作,是翻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部分先决条件。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流程;人工智能;笔译

作者简介

刘和平,翻译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翻译理论与教学、中法跨文化研究。

一、引言

2018年6月8日至9日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246所培养单位中除个别学校外全部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这些学校绝大多数开设的是笔译课程,其中有5所还增加了本地化管理课程,部分学校同时开设口译和笔译课程。中国译协举办的暑期教师研修班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参与人数从最早的几十人发展到今天的300余人,其中参加笔译培训的人数超过150人,其中不仅有汉英翻译教师,最近几年还有非通用语教师的参与。培训内容分为口译/笔译实战、口译/笔译教学法、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和项目管理、翻译专业负责人研讨等。可以说,AI的发展速度让人始料未及。一方面,有厂家或商家不断宣传人工智能的超级能力,称“机器将代替人”,尤其是最近,有厂家借助人机耦合技术,在未征得译员同意情况下,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译员的译入语处理后变为机器“朗读”,混淆视听,让听众误认为听到的是机器自动翻译的结果。在某些厂家的“误导”下,有学校的新生感觉翻译专业和外语专业前途渺茫,竟然提出了退学要求。招生宣传中也不乏家长和学生质疑:“既然机器很快就代替人了,为什么还要招外语和翻译专业?”另一方面,不少教师被传统教学模式“套牢”,深陷其中无力自拔。外语学习演变成“知识”获得,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考试看谁记忆力好,彻底忽视了对学生基本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相去甚远。不可否认,机器翻译技术日益更新、势不可挡,这对人类翻译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但人工智能和机器自动翻译技术的出现也同样给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机会。AI时代并不意味着翻译职业的消失,这一点从《2017全球100强语言服务提供商》发布的信息中便可得到证明。Common Sense Advisory 2017年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语言服务外包市场增长率为6.97%,市场规模达到430亿美元。另一项调查表明,全球翻译服务市场的整体规模为450亿美元,其中机器翻译所占的市场规模目前仅为3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0亿美元。相对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内用人单位对MTI毕业生的能力评价却不尽如人意(崔启亮,2017:88)。用人单位的MTI学生能力评价如下:“原文与译文理解力均有待提高”占16%,“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占16%,“专业知识缺乏”占14%,“实习和实践不够”占14%,“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使用不熟练”占10%,“笔译能力不足”占9%,“其他”占9%,“口译能力不足”占7%,“办公软件操作不熟练”占5%。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这种背景下笔译还要不要学?怎么学?怎么教?


二、中国译协:笔译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

中国译协网站2017年9月29日公布了《口笔译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其中对笔译人员的要求描述如下:“按照T/TAC 1-2016第5.3.1条的规定对源语言内容进行翻译,在语言内容理解和生成过程中恰当处理相关问题,按照客户与翻译服务提供方所签协议及其他项目规范交付目标语言内容,做到忠实原文、术语统一、行文通顺。”同时译者还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①使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理解源语言,熟练使用目标语言,掌握文本类型惯例的一般或专业知识,应用相关知识以完成翻译或生成其他目标语言内容。②研究、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高效拓展必要的语言及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内容,并翻译成目标语言。研究能力还要求拥有使用研究工具的经验,并具备制定恰当策略来有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的能力。③文化能力,运用符合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特征的行为标准、最新术语、价值体系以及区域特性等相关信息。④技术能力,利用技术资源,包括使用工具和信息技术(IT)系统支持整个笔译或口译过程,来完成翻译过程中的各项技术任务。⑤领域能力,理解所翻译领域中由源语言生成的内容,并使用目标语言以适当的风格和术语予以再现。正如俞佳乐(2006:4~5)所言:“翻译活动并非独立于社会,而是服务于社会。……翻译行为也包括语言运作、技术运作、社会运作和规范运作四个层面。”“翻译不仅仅是在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进行,因此翻译的基础并不在于语言符号的表达能力,而是取决于人们建构社会关系,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这其中也包括人类使用工具的能力,及翻译的技术运作。”(俞佳乐,2006:43)

三、职业翻译流程

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诸如学习方式、阅读方式、写作方式、交流方式、表现方式等。职业翻译也出现了知识专业化、技术现代化、任务快速化、质量标准化和工作团队化等特征。面对任务紧急、翻译量大、专业化程度高等情况,机器自动翻译是很好的辅助,即将可程序化、重复率高、记忆量大的任务交给机器完成,其效率和质量相对更有保证。然而,在认知能力方面机器目前还是无法与人比拟的,在涉及全新的专业和高端技术、对修辞和文笔风格要求高、情感色彩浓厚、文化差异较大的文本和讲话时,机器尚无法取代人。职场上的笔译并非从文本到文本的简单转换,机器能做的只是整个翻译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口译也并不是“嘉宾说话、人类同传译员说出译文、某软件识别译员的译文、其译文被投放到屏幕和直播中、直播中投放语音合成的人声”,即使是人机耦合,人的作用也是不能被抹杀的。现在的软件在译员发音准确时识别都还经常出错,更不用提复杂的汉语了。汉语的多音字(如“晓”“小”“笑”“校”“效”等)是很好的例子,另外同样的一个字在不同场合会被组合成不同的词语,人会根据交际背景、场合,交际人体态及表情和上下文进行判断,选择恰当的词语。目前机器依靠的是大数据和初步的学习能力,在无法穷尽数据、无法像人一样依托经验和知识进行情感交流的今天,人工干预还是有必要的。用“人机耦合”概念抹杀人在其中的作用是荒谬的,因为“人机耦合”本身是两者的综合作用,机器无法独立完成翻译任务,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在语言服务市场上,职业翻译流程化已代替大部分手工作坊的“单打独斗”。梁爽在2016年暑期教师培训班上使用了几个流程图,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翻译流程和标准。首先是学术视角下的翻译流程(见图1)。

其次是项目管理角度的翻译流程(见图2),翻译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ISO 17100国际翻译服务流程标准如图3所示。


葛岱克(Gouadec,2009:128)提供的笔译任务流程与上述翻译流程基本一致,具体如下:•寻找翻译项目•获得翻译材料•对翻译工作进行准备、计划和分工•译前准备(预转换和预翻译阶段)•语言转换,在必要时对已译文本进行编辑•对译文进行质量监控及修改,分批次交稿•结稿•后续工作(结项)•译者对翻译产品的实时跟踪如何将这些流程引入课堂,如何将这些流程与训练相结合,是值得分析的问题。


四、笔译能力培养:渐进程序“12步曲”

上面的几张流程图显示,笔译只是整个翻译项目的文本处理过程,笔译任务还包括文本翻译外的诸多流程。进一步讲,笔译不仅仅是将译出语文字转化为译入语文字,转化过程中不仅有文化转换,还需要借助译协提出的其他相关能力。借助思维导图框架模式,我们试着勾勒出一个与翻译流程同步、交叉或渐进的“12步曲”翻译训练流程。需要说明的是,该流程可根据学生能力进行调整,先后顺序也可根据教学进度和遇到的难点进行微调,即根据教学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方法)引入该程序。(1)明确学/教什么。学的对象不仅是语言,还包括分析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转换能力。同时,对语言服务公司等的翻译流程要充分了解,确定自己不同阶段的目标。(2)了解并掌握学/教工具(可与翻译学习同步进行)。——Word等文本编辑软件的使用(如编辑、修改、设计、插图等);——PPT等的制作(可以借助网上信息自学,含简单和基本的图表制作等);——文本翻译和编辑软件;——平行语料对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如有可能,还可以学习编辑剪辑软件;——如有兴趣,还可以学习有关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软件制作工具,含多语网页翻译与制作等。(3)学会信息的筛选、提取和归类,将有价值的信息变成自己的“语料库”内容,存档备用,这是译者要完成的译前准备工作(包括文本作者、客户要求或翻译合同、读者期待、译出语材料、译入语材料、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建立或完善术语表等)。(4)阅读与视译,阅读后综述、概述和转写。主要训练对文本/图表主要信息的抓取、分析、记忆和表达能力。(5)译前准备。关于信息的查找(搜索)工具,建议大家上网搜索,网址为“http://stimooc.blcu.edu.cn/course/28/notes”,有些需要在学习翻译前获得,有些为同步应用。译前准备应该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简单的单词查找和对应。(6)借助翻译软件开始试译(初稿),但须保证基本信息的准确无误,对理解有困难、表述拿不准的地方要做出标注。(7)在翻译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术语库,对不能顺利翻译或把握不准的内容继续查找并完成译文修正。(8)请审校1对初稿进行审阅,根据审阅意见对译文进行修改。(9)请审校2 对修改后的译文进行审阅,根据审阅意见再次对译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如果有回译(back translation,即客户让他人把译文翻译成其掌握的语言,并对译文表达提出质疑),译者则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或做出说明。(10)定稿,根据客户要求对文本进行编辑处理,形成符合客户要求的版本形式。(11)整理、完善术语库。(12)售后服务,即提供“产品”后要等待反馈,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直至完成翻译任务(项目)。需要说明的是,中间的翻译和审校环节有可能出现多轮次,需要译者与客户保持沟通,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和对文本的要求调整、修改译文。需要强调的是,在翻译训练中,以上程序可以顺时完成,也可以根据已获得能力交叉或同步完成,但基本原则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翻译任务各个环节的训练,彻底改变传统的只靠字典完成翻译的方法。


五、翻译能力培养分析

很多人说,翻译是一种技能,而技能是教不会的,必须练。翻译能力为什么靠“练”?怎么练?1.心理运算是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着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这里的运算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没有内化过程,外在的知识再多也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运动员训练讲究“肌肉记忆”,翻译训练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和大脑记忆。2.内化需要持续训练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有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育才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把能力训练当作知识传授,最终的结果肯定不尽如人意。3.天才来自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K.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这种练习的主要特征是:大量重复性练习、(教师/教练/个人)持续有效的反馈和高度集中。4.练习是“分块的”(分阶段的)我们都知道,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笔者在《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一文中曾对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际上,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得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如此重要。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使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大家也都知道心理学上讲的“舒适区”(已经掌握的各种技能)和“恐慌区”(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就是“学习区”。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地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的每个阶段任务都十分明确,须逐个完成,实现子阶段目标,然后进入“自动化”训练。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意味着不学或害怕学,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动机和兴趣,一旦进入学习区,有计划地训练便成为关键。除此之外,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老师最大的作用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一些东西。但聪明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的作用是提供即时反馈。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每次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有提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第一次见面也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指导。翻译学习是对翻译职业和各种能力的内化过程,注意力、感知觉、记忆力、思维方式、情绪控制能力、认知灵活性等六大认知能力是翻译能力训练的核心内容。训练是内化的基本保证,训练需要分阶段(分块)、逐级“爬楼”并交替“滚雪球”式进行,需要持续强化,需要“长者”反馈,也需要自我反馈。翻译训练也是认知训练,是指将心理学专业理论、范式与游戏化思维相结合而设计的一套训练系统。该系统结合被训者的现状及心理发展特点,对六大认知能力进行训练,帮助被训者提升认知水平,即大脑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作用下不断塑造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适应环境需要的能力。从神经元联结角度讲,学习是形成新联结的过程,练习则是巩固已有联结的过程。训练和教育一样,也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也许有人要问,课堂上经常涉及的文本种类、风格、韵律、特定表达等诸多语言问题为什么这里没有体现?应该说,理论和原则是为学和教服务的,或叫指导,不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即需要根据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理论高度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六、结论

AI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机器和软件可以帮助人类完成部分翻译工作,但不能代替人完成整个翻译任务。中国译协对译者提出的基本能力要求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将职业翻译流程和质量检测标准引入教和学并启动过程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掌握。“练”是能力提升的基本条件,在翻译流程中反复训练,将知识融化在训练中,实现内化和认知结构的调整,这不仅符合成年人心理特征和认知培养要求,也是AI时代人机融合的需要。“12步曲”的设计源于职业翻译流程,顺应能力提升的阶段性特征,融译者五项具体能力为一体,符合心理学和认知学原理。要特别强调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不是知识传授,而是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其核心是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美〕罗伯特·普尔,2016,《刻意练习》,王正林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崔启亮,2017,《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就业调查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刘和平,2011,《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中国翻译》第1期。

俞佳乐,2006,《翻译的社会性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

Gouadec,Daniel.2009.Profession traducteur,La Maison du dictionnaire,Paris.

Quah,C.K.2006.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Palgrave Macmillan,Houndmills.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讲座] 李正仁:跨学科能力——未来口译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视频] 李军:新业态视角下的会议口译实践:问题与实践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

[集刊] 《翻译跨学科研究》征稿启事

[集刊]《翻译与传播》征稿启事(含格式体例)

[观点] 林巍:中国元素的文学性译述

[观点]黄忠廉、张潇:舍词传曲:歌曲对外变译探幽

[跨学科导读] K. Malmkjoer: Theories of linguistics and of T & I

[跨学科导读] J. Munday & M.F. Zhang: Discourse Analysis in T.S.

[视频]许渊冲百岁寿辰精彩演讲:把“中国的美”变成“世界的美”

[会议] 第七届翻译认知研究国际研讨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