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学生阅读量相差六倍?我差点真信了

卷卷兔 谷雨星球 2023-11-16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
教育领域里经久不衰的话题,莫过于对比中美学生的阅读量。
每每看到中美学生阅读量相差六倍的标题党,我都忍不住点进去看看,简直就是流量密码。许多人也将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等都归因于此。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靠数据说话的谷雨星球调研发现,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粗暴(文末有资源推荐)。


结论哪儿来的?
大多数文章得出中国孩子阅读量不如美国孩子的结论,主要采用了三个数据。
其一是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21年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
其二是美国K12英语测评和分级阅读的专业网站Renaissance,2022年研究了22749所学校的450万名学生阅读情况发现,美国学生每人平均读了28.6本书。
这一算,也不是六倍啊?那六倍是咋来的?
无数公众号常引用这样一句话: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但美国学生的阅读量却是中国学生的6倍。”
有人说这句话是由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主任Richard C Anderson提出,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儿童早期阅读、识字和认知思维。
搜索发现,教授曾多次来过中国,曾在北师大担任教授和中国儿童阅读推广的大使,致力提高中国学生的阅读水平。
其也曾撰写、指导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写过一些跟中国儿童阅读相关的论文,均发表于十年前的2013年。而该教授与中国的合作最新报道也停在了2014年左右。
我大致搜索了这些论文,并未发现任何关于美国学生阅读量是中国学生6倍的表述。我也搜索了相关英文,也未找到任何报道和报告。(如有遗漏,欢迎读者们补充。)
稍微了解过研究的读者都很清楚,得出美国学生阅读量是中国学生6倍的结论,对于调查样本和取样类别的要求非常高,若拿着中国上海学生与美国中部较差的学区比,或拿美国硅谷学区与中国西部乡村学生比,都不公平,工程量极大。
目前相对权威性的对比研究就是知名的PISA测试。
这项由世界经合组织启动的全球范围内考量青少年在数学、阅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考试,疫情前每三年一次,随机抽样。

■中国排名第一,新加坡第二,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位居第三和第四。
这些年来,PISA测试里中国学生一路领先,不管是阅读,数学还是科学,都稳居第一。而美国学生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科学排第13名,数学第18名,阅读第37名。

做过这个测试的人都说并非应试,考察的是学生思考能力。

至于国内各个地区的巨大的学术差异水平,据PISA发言人安德烈亚思·施莱歇尔所言,在中国12个省市进行了PISA测试后,有两个发现:
即使贫困的城镇农村地区,学生的成绩也已经非常接近PISA测试参与国家的平均水平;
无论在死记硬背类型,还是考察思维能力的测试中,中国学生都获得了更好的成绩。 

换句话说,中国学生的平均阅读能力并不差。

也有人曾统计过中国学生的阅读量,仅从字数来看,咱们孩子阅读量也足够用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这几年来,阅读能力早已成为家长们在早期最为关注的能力,买书如山倒,收藏了一叠叠的书单,婴幼儿时期听书磨耳朵更不能落下。
不可否认的是,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概率还是靠家庭,而非学校。
但我也发现,虽然投入越来越大,小红书上天天都有人晒孩子读的书与身高同高,但鸡娃十余年后,不仅我身边爱上阅读的孩子仍是少数,而且从小开始的阅读可能也没有带来想要的结果——
从初中开始学习学术英文时,大部分学生仍经历巨大的阵疼,不管是语法、专业词汇还是检测语言水平的终极武器——写作能力,漏洞颇多。
到底为什么呢?
首先,这跟阅读的方式有关。
在TOP3美高读书的孩子跟我说,他的文学课一个学期就读一本经典名著,用各种方法把一本书讲透,进入作者创造的世界,受益颇大。(国内新课标也开始推广整本书阅读,期待新的变化。)
同时,学术英文里包括虚构性和非虚构性作品,尤其是那些学术大部头词汇难,语义深奥,语境晦涩。
而阅读是一个不断挑战舒适区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进行拓宽阅读视野的泛读,也别忘了死啃经典大部头的精读。
被斯坦福录取的学生在谷雨分享里就提到,他在9年级和10年级的假期就各读了一本晦涩的哲学书,做满了笔记,翻来覆去咀嚼。
相较于只读节选去分析作者意图,吃透一本好书受益可能更大。
其次,咱们孩子要同步开始中英文阅读,难度更高。
有家长说,美国孩子只要读英文,咱孩子谁家不是中英文双管齐下?方块字读起来可比英文起步难多了!如同一位家长所说:
「英文分级阅读都很薄,我家娃一天就能刷十本。」
关于双语教育的研究已说明,一个人可以通晓多种语言,却只有一种主导语言。主导语言决定了文化思维和价值观,强势语言的发展决定了深度思考能力。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提到:

双语教育就是零和游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新加坡数据显示早期强行推广全民双语政策后,华文和英文都不及格的学生大大增多。后来,经过改革,只有少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双语教育。然而高中毕业时,绝大多数孩子还是只有一门强势语言,就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那门语言。
因此,对从小兼顾中英文阅读的孩子们来说,搭建起自己思维体系的挑战难度不低。
最后,这跟阅读后是否看重输出有关。
在低年级,美国课堂最为重视的就是阅读能力,把时间几乎都用在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上,阅读不分课内与课外,而是与生活融入在一起,充分让孩童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美国调查记者Amanda Ripley在其书中《世界中最聪明的孩子》里写道:与中国相信数学运算能力是基本能力不同,美国家长大多相信阅读能力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能力。
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阅读后都有输出环节(Reading Response),高年级课堂则会用讨论写作来输出,基本每门文科每周平均200-300页,小论文周周见,大论文月月有。
不过,要做到精读、写作输出,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需要留出足够多的空白时间。咱们孩子学业压力大,课堂内外都没时间做到。
而同时,在内卷下当阅读开始变得极为功利,或者读书都成为了一门功课,可能就丧失了阅读的乐趣。
这种差异在毕业后表现得更明显。2020年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的平均读本4本书——很多自己从来不捧起书的家长,却责怪孩子为什么不读书。
所以,阅读量等数字的差异,从来不能代表学习效率,对于阅读的理解才是。

■虽然PISA测试拿了第一,但是中国学生的人均学习时长也是全球最长,远超出全球平均线。




有趣和有效并不矛盾
阅读是终身受益的能力,也是错过了培养黄金时间就不可能再弥补的能力之一。
对于关注阅读的父母来说,先要关注阅读的有趣,才能关注阅读的有效性。
有趣在一要选择适合孩子难度的读本,目前市面上有非常多分级阅读网站可以用;二是在阅读材料上不仅选虚构性,也要有非虚构性;三是不拔苗助长,若孩子看不进也没关系,可以用听书来取代。
最关键的是不能磨灭兴趣,这才能让孩子每天坚持15分钟以上的阅读。
Renaissance报告分析了990万学生阅读状况发现,每天阅读15分钟以上,阅读获益将成指数积累式增长,每天30分钟至1小时最佳,而少于15分钟的阅读获益则会低于平均水平。
而要做到阅读的有效性,低年级是带着目标去阅读。
美国一项针对420万学生的研究表明,有阅读目标的学生最后比没有阅读目标的学生读书时长长35%,理解能力高4%,也会更有意愿选择高难度的书籍。
带着目的去阅读不断促进孩子的思考,而研究发现,培养深度阅读的很好用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阅读同一主题的书籍,再围绕这本书引申出相同主题不同思考的书籍,进行拓展阅读后的主题式讨论。

■可以打印的阅读报告,读完可以填起来或画起来。


所以,光收藏书单还不够,一定要给出阅读回应。
在早期教育中,这种回应可以是父母的引导和伴读,随着孩子孩子年龄增长,可以填写一些阅读报告,做思维导图,与小伙伴和父母讨论分享等,没有正确标准答案,只要是自己的感受,都值得鼓励。
等进入初中,则可以用学术英文的标准来进行评估,从而让孩子在挑战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和胜任感。
到了高中,则不要只关注孩子的阅读量,而是深度阅读的质量。
顶尖美高学生告诉我,暑假阅读书单从不是一大叠,只会布置一本书,估计有四五百页那么厚,且一定要读细节,根本不可能蒙混过关。
Renaissance的报告显示,美国高中生一年平均读了4-5本书,但都是精读。
假期来了,我们也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资源,大家可以用起来。
大家也可以把谷雨发过的书单都拿出来看看,买本新书,或读本旧书,全家一起聊聊阅读收获,或写篇读书笔记,都好。
👉首都图书馆外文OverDriven资源中心
这是首都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馆,不限地域都能借阅,基本上知名的绘本、杂志和外文书都能找到。
图书馆也很贴心,按照主题对书籍进行了分类,而且若家长知道孩子的蓝思指数,可以直接筛选出适合孩子的书。
这里不仅可以借绘本,还有布克奖获得者的书,也适合青少年和成人读。

扫码直接进入网站

假期借阅起来

👉美国学生K12都在读什么书
Renaissance发布的报告里也搜集了K12学生最爱读的书,因为篇幅有限,我挑了几个年级的书单分享给大家。
#谷雨本期福利
美国K12学生最爱书单是什么?
完整版报告一共有54页
值得好好研究
请关注和星标谷雨星球后
回复「阅读」获取

谷雨星球是谁?
在嘈杂的信息时代下,我们愿做一股清流,回归教育底层逻辑,传播真实故事,缓解焦虑。同时,我们也落地少年在现场独家项目,解决刚需问题。

#猜你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