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三座大山变成了五座?

Jason不跪 南半球聊财经 2023-07-30

  

和朋友调侃,从前有三座大山,分别叫——住房、教育、医疗。

现在不但没有减少,还多了两座,一座是养老,另一座是金融。

普通人一辈子大部分的钱,都给了这5个去处(背后是广义财政)。

时间久了会触发宏观的“流动性陷阱”——

也就是利润驱动的“真实需求”越来越弱,然后货币驱动的“名义需求”也刺激不了经济。

里面有一个拐点。

比如说一个西瓜,一直卖20元,今天搞促销,便宜5元,那么真实需求或增加;

但如果这个西瓜一直卖2000元,今天搞促销,便宜10元,那么真实需求还是增加不了。

说明什么?说明原价很重要。原价如果脱离了消费群的消费能力,脱离了基本面,就会造成“需求不振”。

此时一切阻止价格重新找市场均衡点的行为,都会付出极高的代价。

保房价就是一个例子,生育率约=年轻人可自由支配时间,而房价收入比=房价/劳动报酬=房价/(单位时间报酬*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报酬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房价越高,意味着年轻人需要付出的劳动时间越多。

劳动的时间越多,挤占了可自由支配时间,就会挫伤当下的生育率。

所以你能看到连贯的三张东亚三国的对比图表,第一张是生育率对比——

单论斜率,韩国只能排第二,日本排第三;

第二张是东亚三国的房价收入比——

记住房价收入比的单位是“年”。

韩国只能排第二,日本排第三。

第三张是财政用于“工资”开支的比例——

韩国还是排第二,日本排第三。

越倚重所谓的“投资”(实际为修饰),越会打击“人口红利”,见蔡昉的书——

人口红利消失得越快,投射到需求侧(汽车消费)领域,景气也会变差——

实体景气(真实需求)越差,就越想要通过“投资-信贷”来新增名义需求(大部分为低效),进而保住GDP增速。

所以,一个理解目前这道选择题背后逻辑的普通人,不会对GDP有太多“感情”,会更专注于让宏观优化更多的“收入分配”。这才会真正的解决“需求侧”不振的问题。不然M1-M2差一直反馈负向(提示流动性陷阱风险)——

房价是不是相对便宜了(年轻人可自由支配时间多了)、教育的费用是不是降低了、看病的钱是不是少了、养老是不是不用担忧了、金融业是不是工资合理了(产业利润持续被转移至金融工具),阶层差距是不是缩小了,普通人的流动性是不是方便了,工资开支是不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缩水了……

期待把这些大山都搬走,尤其是坐在山上的,

那些人。

 

台词太敢了,以史为鉴,房地产走向何方?

为什么他们开始对遗产税吹风?


欢迎加入星球,用书籍和数据来解读经济、思考投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