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停潮”下,幼儿园何以“逆潮而上”

观海 重庆瞭望 2024-05-27

擀面、摊饼、炒菜、包包子……这两天,江苏徐州徐海路幼儿园火了,其发布的孩子们在园内烧火做饭的视频引发舆论热议。


据园长介绍,视频拍摄的是幼儿园的课程,孩子们不仅烧火做饭,还养了鸡鸭兔子,家长都特别支持,还给幼儿园送柴火。有远至哈尔滨、内蒙古等地的家长千里慕名来求学,现在幼儿园的报名已经排到后年了。


放眼全国,一说起幼儿园,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受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关于幼儿园关停的消息屡见报端。3月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7.44万所,比上年减少1.48万所。平均下来,每天就有40家幼儿园关停。


江苏这家幼儿园受欢迎的“盛况”,让我们看到当前趋势下的另一种繁荣。这不禁让人深思:“关停潮”下,幼儿园该如何转型,“逆潮而上”?


▲江苏徐州徐海路幼儿园,参与做美食的小朋友。/重庆瞭望截图


被戏称为“辛者库幼儿园”“新东方幼儿园”,相关词条屡屡冲上热搜,一所幼儿园,靠什么戳中广大家长和网友的兴奋点?


主打一个与众不同,注重劳动教育,有别于常规的教育模式。相较于大多数幼儿园以“书面教育+课程辅导+游戏配合”为主的教育方式,该幼儿园更加侧重劳动教育,有助于推动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从娃娃抓起”。


在传统观念中,幼儿园主要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游戏、学习和成长的场所,而做饭这样的家务往往被认为是家长的事情。该幼儿园打破这一界限,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操作性学习需要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还能让幼儿在体验中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与善于探究的意识。


引发公众对于学前教育目标的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迭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幼儿教育应更加注重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包括他们的身心健康、实践技能、社交能力、创新精神等。徐海路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正是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尝试。


透过徐海路幼儿园的出圈,让我们看到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魏勇刚认为,该幼儿园广受大家关注,生动而鲜活地诠释并展现了“生活即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保教实践,满足了公众对幼儿园高质量保教活动的期望。


不过,物以稀为贵,少见而新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教育中劳动教育的不足,反映了家长对劳动生活的价值肯定与教育向往。


▲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练习攀爬能力。秦廷富 摄/视觉重庆

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在《论幼子》一书言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1%,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比例86.16%。不过,学前教育仍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存在不少问题和痛点。


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学前教育分会会长牟映雪指出,学前教育资源依然存在地域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家长对子女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


比如,在城市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教育质量普遍较高;但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设施简陋。


教育形态千篇一律,质量参差不齐。当前,教育焦虑下行延伸,“卷学科”“卷才艺”现象普遍,致使幼儿园实施科学保教活动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幼儿园活动形态千篇一律,喜欢追逐或被迫实施一窝蜂式的统一化或刻板化教育模式。一些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忽视教育质量的提升。


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牟映雪表示,由于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运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同时,部分机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一些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这些都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政策的制定、执行偶有“走偏”“变味”。个别地区还存在政策制定不够科学、执行不够有力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地方,评估和监督机制尚不够完善,使得部分存在违规行为的幼儿园成“漏网之鱼”。


▲重庆市丰都县中恒体育场上的幼儿园亲子运动会。熊波 摄/视觉重庆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当下,“危”与“机”并存是学前教育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变革期间,谁能脱颖而出?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特别是发展空间达到一定瓶颈的幼儿园,该如何转型、破茧重生,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外部来讲,政策支持、资源投入、队伍建设、创新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魏勇刚表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需在成本模式与质量模式之间进行科学抉择,不能片面地因为生源减少而简单按照成本模式关停幼儿园或者辞退幼儿园教师,而应站在教育强国和高质量发展立场,通过降低师生比、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财政投入等方式更加有力保障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同时,鼓励并支持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创新托幼一体化办学的体制机制,制定托幼一体化办学的质量标准与评估指南,有效推进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政策落地。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以此“倒逼”幼儿园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还能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估,还可以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从自身来讲,把握时代大势和市场规律,打造“这边风景读好”的办学特色。


变革往往伴随着新的市场需求、家长期望和政策导向,只有那些能敏锐捕捉变化、迅速作出响应的机构,才能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孩子们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学前教育机构应提升办园质量,打造品牌特色,特别是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情感培养和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牟映雪指出,幼儿园当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注重园本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幼儿园在保教活动、师资队伍、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社区资源,做好园家社协同共育工作。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所幼儿园的出圈走红,为幼儿园该如何转型发展打了个样,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教育更能打动人心。


教育改革的每一次努力和尝试,都有可能为孩子们的未来注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这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所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作出探索和努力。



责编丨周宝琴
责校丨杜铠兵 郑钰潇
审核丨王方杰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书记省长密集跨省“串门”,串出了啥?

 重庆人的“松弛感”从哪里来?

● 舆情不是洪水猛兽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