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实题材剧“爆火”启示录

万德福 重庆瞭望 2024-05-27

开年大剧《繁花》,成为现象级话题;年代剧《南来北往》,收视、口碑一路飘红;家庭剧《烟火人家》凭借治愈的情感底色,获得好评……


新剧“出圈”,老剧也热度不减。2014年首播的《父母爱情》,至今仍是各大卫视的常客;《山海情》阿拉伯语版在多个阿拉伯国家播出,激起共鸣……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现实题材。


一个更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在以中老年观众为主的传统主力受众群体之外,热衷于古装玄幻、青春言情等题材的年轻一代,也正在被优质现实题材剧所吸引。


深刻反映现实之外,保持温暖基调。现实题材剧站上“C位”,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繁花》结合现实主义精神,书写改革开放时代的传奇人生。/《繁花》官方微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20多年前,在方言剧《山城棒棒军》里,有这样一处细节:


精明的梅老坎为了多挣几块钱,悄悄把已经修好的下水道堵上。在拿到报酬后,又编瞎话诉苦,骗女主人送他一些给小孩穿的旧衣服。镜头一转,他抱着衣服走在楼道,狠狠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这记耳光,也打在了观众心上。它将社会底层人员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市侩、狡黠,和人性深处的自尊、歉疚,表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对生活的深入体察,没有与人民的深刻共情,是展现不出这样的动人细节的。


近些年,随着《鸡毛飞上天》《都挺好》《小欢喜》等作品的热播,现实题材剧在直面现实困境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表现人对光明和美好的追求。这类温暖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持续涌现,成为市场中的一种新风尚。


《父母爱情》的情节可以说相当简单,讲述的就是两个出身不同的人携手走过一生的故事。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在于它不回避苦情,但它又让人苦中带笑,看到希望。


比如,欧阳懿平反的那场戏,就很打动观众。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搜索《父母爱情》,最火的解说视频有超过150万的播放量,近万条弹幕。喜爱这部剧的人里,不乏“95后”“00后”等年轻观众。


《人世间》中,周家三兄妹的命运与国家和时代交织在一起。电视剧既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来反映现实世界,又以温情的色彩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剧中周秉昆一角很出彩,他并没有被塑造成“假大空”的人物形象。身处困难之际,他仍选择做一个好人;面临钱色诱惑,也不丧失人格尊严……这些都是普通百姓身上的人性之光。有“人味儿”,才能打动人心。


导演郑大圣讲过一句话:“创作者从来不是人民之外的任何人。同其情,和其体。我们本来就是他们。”


▲《父母爱情》被不少观众称为“《西游记》之后的长青剧”。/《父母爱情》官方微博

紧贴时代脉搏,才能听到时代心跳,挖掘出社会背后的精神力量。


在媒介变革和趣味分化的时代背景下,现实题材剧却在层层夹击之中“逆袭”,凭什么?从2023年的几部高分剧集中,可以找到答案:


《漫长的季节》对于东北重工业时代的描绘,让观众印象深刻;《狂飙》的剧情扣人心弦,而它的背后是对扫黑除恶、贫富不均等社会话题的深度探讨;《问心》直面医学伦理与医者仁心,没有回避对职业道德的剖析和反思。


要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唯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到实处。


不缺席历史的现场。《大宅门》以北京同仁堂为原型,将民族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史诗般的呈现。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民族的大时代,更是背后有血有肉的人。如主题曲所唱:“站住了是个人,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


不遗忘先辈的奉献。2021年,安徽合肥的延乔路“火”了,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被更多的年轻人所熟知。常见的革命题材,再次印证一个朴素的道理:年轻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先辈的光芒与今人同在。


不拒绝对奋斗的赞扬。真实、乡土、生命力……这些都是《山海情》带给观众的“泪点”。我们揪心于马得福和李水花的羁绊,也被白麦苗与马得宝的相恋而感动。脱贫攻坚有了影视化的具象感知,没有人不会被人民的坚强与奋斗所打动。


这些或正在热播、或经久不衰的现实题材剧,能够获得交口称赞,就在于它们把准了时代的脉搏,将民族、国家、人民共同的心灵史娓娓道来。


主旋律题材从不缺少“中国故事”,更不缺少有欣赏力的观众。


它们无一不证明,有深度、有厚度的现实题材剧,可以拥有跨越媒介、跨越圈层的传播力。


▲《山海情》以真实感人的情节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山海情》官方微博

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让编剧拥有更好的职业尊严。


现实题材剧虽然很“火”,但其中也不乏鱼目混珠的“搅局者”。比如,在一些负面评价中,“狗血”“悬浮”“胡编乱造”等词汇出现的频率很高。


“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表现在剧本的差劲。


2023年底,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在四川电视节新时代电视剧导演论坛上的演讲中,就点出了这个问题:“比如说《狂飙》的出现,大家就觉得这个也能写吗?这个也能反映吗?为什么不能反映呢?”


他同时也强调:“不要怕,矛盾都是发展中的矛盾,问题都是过程中的问题,关键是看结局。结局要给人温暖,给人希望,让人们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此前,在资本裹挟等因素影响下,流水线、套路化的编剧模式迫使创作者难以沉下心来搞创作。对编剧而言,比脱离时代、脱离群众更可怕的,是脱节而不自知。


有胆识,也要有眼界。《人民的名义》展现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创造了现实题材剧的一个“高点”,李达康等角色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编剧周梅森就表示,“如果一部作品能够积极地引导世道人心,那么作者就很欣慰了”。


有笔力,也要有脚力。动笔写《老农民》的剧本之前,编剧高满堂用了5年时间跑遍6个省,走访过200多位经历各样的农民;为了写好《鸡毛飞上天》,编剧申捷到义乌体验生活,花费了6年才写完剧本……要更好地鼓舞别人,首先得打动自己。


有原著,也要有创造。《繁花》取材自金宇澄的同名小说,编剧秦雯为剧集增色不少;出自梁晓声之手的《人世间》,经过同为著名作家、编剧王海鸰的改编,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又跃进了一步……好的编剧应该有与原著彼此成就的能力。


编剧是影视产业“基础的基础”,没有开拓新领域的原创精神,现实题材剧也难以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人世间》呈现了一部中国式家庭变迁的生活史诗。/《人世间》官方微博


回归大地、回归家国,培育起走向世界更足的底气。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剧集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现实题材电视剧数量达到129部4143集,分别占总部数、集数的80.63%和78.42%。


现实题材剧不仅在国内拥有数量庞大的观众群体,近年来也不断出海,佳绩频传。


《人世间》开拍仅1个月,就被迪士尼预购了海外独家发行版权;去年二月,《小敏家》成为首部迪士尼Disney+上线后,独家购入中国大陆外全球版权的国产影视剧;《漫长的季节》爆火后,被Netflix(网飞)买下播出版权……


尽管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尽管生活背景、历史文化等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以现实题材剧为代表的文化产品,构建起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助力国产片出海更“出圈”。


比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时荣指出,近段时间,《山海情》在阿拉伯国家再次掀起收视热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阿拉伯国家民众发现自己国家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都能够找到想要的答案。


现实自有千钧之力,真实的中国充满无限生机和魅力。


在优质现实题材剧的影响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外国友人有兴趣到中国走走看看,亲身感受可爱可敬的中国。这需要我们回归现实本身,创新表达方式,提振传播能级。


将目光聚焦到重庆身上。2023年底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增强全媒体传播力影响力,打造新型主流舆论传播平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新重庆故事。


前不久召开的2024年全市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重庆将建立精品创作矩阵,营造良好创作生态,强化本土题材创作,加强视听产品国际传播,全面推动内容生产出新出彩。


▲永川科技片场助力重庆影视行业由“拍重庆”变为“重庆拍”。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在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热潮之下,“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再是一句空泛口号。要设身处地地倾听人民的心声,向中国观众、世界观众传递出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价值取向,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是现实题材剧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既是它的起点,也是它的征途,更是它的归宿。



责编丨周宝琴
责校丨伏一晨 杜铠兵
审核丨饶思锐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重庆瞭望一岁了,一起看见更精彩的世界!

 从“3·15”晚会中看见什么?

● 重庆拿什么留住青年人才‍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