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渝CP,“C位出道”更要“顶流出圈”

郑钰潇 重庆瞭望 2024-03-12

川渝文旅CP最近很火。

从市场反应来看,春节假期,成都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103.8万人次,重庆130家纳入监测统计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068.5万人次,“安逸四川·巴适重庆”文旅品牌叫得更响。

从行动方向来看,春节假期后,重庆的“新春第一会”再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进一步释放举全市之力推动“一号工程”的强烈信号。坚持“川渝一盘棋”,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文旅产业,不应缺席。

盛况之下,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很重要。川渝文旅CP,“C位出道”已成事实。下一步,该如何打破梗阻、提升能级,进一步“顶流出圈”?

▲2月15日,游客们在千厮门大桥上“打卡”洪崖洞。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顶流出圈”意味着既要有一流的硬件,更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充分保障。

从2011年的成渝经济区,到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再到2020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肉眼可见的是,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

伴随着经济发展,川渝两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加快聚集,特色文旅品牌的新形象加速传播,文旅市场消费的新活力不断激发……种种表现,不可谓不亮眼。

但仍须看到,在双城经济圈建设显性的合作框架之下,两地间的隐性竞争依然存在。

比如前段时间,各地文旅部门在以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上疯狂“摇人”。在川渝文旅官方抖音号花样百出的几千条视频里,有媒体观察到了“三少”。其中一个“少”,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少。

主体竞争意识强未尝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能“跳出四川看四川”“跳出重庆看重庆”,以良性竞争带动两地文旅向好、向深发展,考验的不仅是眼界、胆气、魄力,更涉及改革力度、制度保障、政策适配等种种复杂问题。

浅表地看,文旅产业所具备的流动性、跨区域等特质,需要一个更加开放、多元、交融的市场。

深层次地探究又会发现,由于主体多元、利益交叉、机制差异等多重现实因素,往往容易导致缺乏协同规划、联动运营,两地“各唱各的戏”,难以真正形成“一盘棋”的发展合力。

如何破题?

2022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提出,成为最重要的一项“破冰行动”。建立健全川渝两地合作联动机制,不断促成文旅产业融合一体化发展,成为减少内耗的关键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一点,“联合创建文化和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国家试验区”。其传递出的意味很明显:突出川渝特色,聚焦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改革创新试点。

川渝两地绝非“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唯有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协同互动、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川渝文旅CP间的产业要素,方能更加活跃地流动起来。

▲大足石刻修复完毕后的千手观音,重现了往日的光彩。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顶流出圈”要让更多的“配角”成为“黄金配角”,站上舞台中央。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明确指出,重庆和成都双核相向发展、联动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可否认,作为“双核”的两座城市,光芒实在耀眼——

比如重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致力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又比如成都,以成都为核心,建设世界文创、旅游、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

也要注意到,处于两个城市之间并且具备“出圈”潜质的城市,在成渝双城的“主角光环”之下,尚未赢得广泛深入的社会关注度。在文旅产品打造、市场开拓、口碑营销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了实打实的红利;另一方面,两个极核城市产生的“虹吸效应”,又使得中部城市面临经济体量与质量提升的双重压力。

这个难题同样作用于文旅产业。川渝文旅CP要实现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配角们”该怎样发出自己的“音量”?

将目光聚焦到重庆大足区和四川安岳县之上。

从地理位置上看,大足是联动渝西川东周边的桥头堡,安岳处于成渝中部“十”字交叉区域,毗邻的两地均位于双城经济圈腹心。

从文旅资源上看,大足拥有重庆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安岳则是全国已知的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现存有200余处摩崖造像和超过10万尊佛窟造像。

无言的石窟寺如何“讲出”动听的故事?如今,两地通过共同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共同创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共同打响“资足常乐”旅游IP,多措并举,持续共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中部地区不应成为双城经济圈的“灯下黑”。摒弃单打独斗的旧有思维,紧扣区域联合发展的底层逻辑,除了成渝两大CP外,还有不少小CP的故事值得好好书写。

▲渝中区湖广会馆,川剧变脸引发现场观众阵阵欢呼。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顶流出圈”就是要勇于跳脱出同质化、低水平的“舒适圈”。

川渝两地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不妨先看一组数据:

8项世界遗产、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个国家一级博物馆;3个世界地质公园、63个国家森林公园;66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8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这些都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底”雄厚,但隐忧仍在。

比如,当前川渝特色文旅资源的品牌形象良莠不齐,在国内外的整体知名度还不够高。

又如,部分文旅合作还停留在参加展会等浅表层面,对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文旅附加值不高。

再如,一些低层级、同质化的竞争仍然存在,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相对欠缺,川渝文旅CP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完全释放。

今年重庆两会期间,就有不止一位政协委员表达过相似的观点,“目前市场上推荐的旅游产品更多集中在主城都市区和著名景点上,线路产品规划、设计、包装、宣传还需升级,影响力也不够”。

知取舍,求同存异方能协调发展。川渝一衣带水、血脉相连,两地文旅资源的重叠性、相似性不可避免。与其陷入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不如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调配好现有文旅资源,避免由于高度一致而导致的客源争抢。

两地应明确各自站位,在“求同”的基础上寻求特色差异。比如加强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探寻川渝文旅CP一致对外的文旅形象,打造符号鲜明、个性突出的文化IP,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和消费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

▲2023年3月26日,交“响”辉映——成渝双城音乐会,在重庆大剧院激情奏响。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知轻重,以点带面促进串珠成链。“宽洪大量”与“点石成金”这两个词,被首次写进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宽窄巷子、洪崖洞、大足石刻、金沙遗址,它们既是“顶流”,也应发挥好“领头羊”的带动作用。

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要构建起“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如何以点带面,促成“三带”(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等的协调发展,还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唱好成渝“双城记”,“歌喉”固然重要,但也别忘了科学的“发声”技巧。

归根结底,只有牢固树立“一家亲”理念,突出“一盘棋”思维,坚持“一体化”思想,高位推进,人民共享,一个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渝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才会更具吸引力,川渝文旅CP才会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亮点。


   责编丨王祥

责校丨程正龙 伏一晨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传统节日“氛围感”为何越来越浓?

● 方言剧不该少了“重庆腔”

● 带货出海,中国主播如何拥抱新蓝海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川渝CP,“C位出道”更要“顶流出圈”

郑钰潇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