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事业单位改革怎么改

饶思锐 重庆瞭望 2024-03-12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各地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备受关注。

此前,山西省河曲县186个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前不久,山西省石楼县事业单位减少了31.1%。这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动作很大,引起广泛关注。

日前,湖南省发布消息称,2024年全省将拿出1200余个基层事业编制,专门用于农技、林业、水利特岗人员定向培养,令考编群体大为振奋。

…………

那么,重庆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将如何推进?缩编还是增编?将精简哪些单位?精简出来的编制资源又将向何处倾斜?


1月9日上午,重庆市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议召开。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重庆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如何改?

此前,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机构职能体系,完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1月9日,重庆市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议再次强调,同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精简规范和优化调整议事协调机构,构建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

目前,重庆市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虽然方案暂未公布,但从中央及各地改革实践来看,本轮事业单位改革或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配合机构改革,同步划转涉改部门下属事业单位。

中央层面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各项任务基本完成,机构改革涉及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调整划转基本到位。随着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社会工作部等机构成立,以及重组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等机构改革的实施,不少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相信重庆机构改革涉及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也会同步划转、更名、整合。

二是事企分开,后勤服务社会化,让市场的归市场,实现事业单位“瘦身”。

从中央和各地事业单位改革方向来看,撤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如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一般性评审认证、评估鉴定、咨询服务、文印机构等事业单位,都将逐步撤销或转企改制,事业编制将出一收一,余编收回。

而各类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也将逐步撤销,走向市场、融入社会。有的地方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被整合为后勤集团,成为国企;有的地方则直接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替代。市场化是此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最重要方向。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中,重庆一些行政机关所属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和各类培训中心,或将成为改革重点。

三是推动职能相近、“小散弱”事业单位整合,助力事业单位“健身”。

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靶向发力推进“小散弱”事业单位整合和职能相近事业单位整合,也是新一轮改革的重点。部分事业单位只有三五个编制,虽然职责很重要,但却因“小马拉大车”,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还有一些职能相近或交叉的事业单位重复分散设置于不同主管部门,导致人财物力重复投入。如检验检测认证等事业单位,精简合并后,将发挥聚合优势,产生更大作用。

四是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统筹加强重点领域工作。

优化布局结构,精简综合保障人员编制,是为了进一步盘活编制资源,统筹用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工作和基层一线工作力量。当前,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已启动建设。作为数字重庆建设最大特色和亮点之一,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要实现一体部署、三级贯通的实体化运行,必须要倾斜足够的编制资源。

此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也是本轮机构改革的重点。今年1月1日起,重庆市乡镇(街道)将全面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此前,已有一些乡镇(街道)设有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属于事业单位法人性质。随着今年“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全面展开,全市各地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将陆续完成组建。相应的编制资源也会通过“减上补下”等方式,向乡镇(街道)倾斜。


▲2023年2月,沙坪坝区事业单位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举办公开招聘暨春风就业援助月活动。郭晋 摄/视觉重庆

事业单位改革后,涉改单位的人员编制怎么办?

对此,中央有明确要求,即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涉及隶属关系调整和事业单位整合的,将会人随事走、编随事定;而涉及机构裁撤的,将会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通过余编收回、出一收一,逐渐实现编制回收。

为什么要推进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

整体来看,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为了优化布局结构,盘活编制资源,强化公益属性,激发生机活力。因此,重庆推进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既要符合中央要求,也要体现重庆特色,既要回应群众期盼,也要适应未来发展。

向改革要编制。

中央明确要求对编制“严控总量”。当前,重庆部分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同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新任务、新要求还不完全适配。在严控总量的前提下,要因地、因事制宜,解决好编制矛盾,就必须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向改革要编制,通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简编制并合理调配、统筹利用,实现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集约利用,更好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需要。

向市场要效率。

目前,有些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属于市场服务范畴,能够被市场化替代,甚至市场化的解决方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还有些事业单位,能向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其公益性、服务性属性不断弱化。这些事业单位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厘清定位,或逐步撤销、转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或转企改制、走向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向协同要服务。

有些事业单位规模过小,业务能力受限;有些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较少,而其中从事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少,严重影响了公益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些事业单位任务量匮乏,成为存在感较低的“小透明”……通过机构重组、职能重塑、编制重配,靶向发力推进“小散弱”事业单位整合,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聚焦主业、回归本位、提能增效、释放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重庆市大数据局,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数字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事业单位改革如何向纵深挺进?

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难以一蹴而就,其中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不小。如何先“立”,考验政治智慧;如何后“破”,更考验政治胆识。

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

事业单位改革并非越简越好。对于承担重要职责使命,或较高频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就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能力建设,使其发挥更大作用。而对于那些“虚胖”或赘余的组织,就该大刀阔斧进行“抽脂”或切除。

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服务导向、效果导向,既要对比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间的效率、成本,也要分析公共服务需求的频次、效果,更要评估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能被市场替代的,要坚决淘汰;能够精简合并的,要提质增效。事有制定、业与编配,事业单位才能良性健康发展。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

事业单位处于政府和市场之间,要聚焦于公益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切实发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作用。无论是受权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二政府”,还是市场服务强于公共服务的“类企业”,都必须要“选边站”。改革没有回头路,对于这类事业单位改革,不论现实需要有多强烈,不论改革阻力有多巨大,都必须一往无前改下去。

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十分明确,该政事分开的,就必须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逐步回归行政机关;该事企分开的,能交给市场的,就要逐步转企改制,让其走向市场。当下,仍有大量的事业单位需要找准定位,改革前行,即便本轮事业单位改革没有涉及到,也是有序改革“讲先后”的需要。

解决好“上”与“下”的矛盾。

事业单位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树立鲜明基层导向。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是“铁板钉钉”的事。能否“减上补下”,处理好上级与下级之间争编的问题,事关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成败与否。当然,不仅是编制,其他资源也应逐步向基层倾斜,“上下不再一般粗”将是新常态。

与此同时,不少领导干部也会在事业单位精简合并、编制下沉的过程中,面临个人的进退留转。领导多了,位置少了,肯定有“上”有“下”。相关领导干部是否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是否服从改革发展的需要,能否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调整,关乎改革效率。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动事业单位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只要走在路上,就一定能抵达目的地。


责编丨伏一晨
责校丨冉苗俊 王祥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王方杰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如何上好美育这堂“大课”?

● 经营主体为何“偏爱”重庆?

● 我们要“春晚”,更要“村晚”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事业单位改革怎么改

饶思锐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