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新理解“中国式家长”(文末有福利)

伏一晨 重庆瞭望 2023-12-28


曾经比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如今又比“别人家的家长”。


近期,山东青岛一位中学生的“学渣”爸爸火了。这位爸爸在家长会上大方承认自己的儿子是“学渣”,但肯定儿子心态良好,相信儿子能成国之栋梁。网友评论这位父亲“温柔而坚定”“是一众中国式家长中的‘例外’”。

网络具有筛选机制,“学渣”爸爸之所以能成为家长中的“例外”,是因为其背后的更多网友,对于传统的“中国式家长”有质疑、有不解、有吐槽。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式家长”,我们又该怎样理解“中国式家长”?

▲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记者 丁磊 摄/新华社

从“海淀妈妈”“顺义母亲”“鸡娃”教育的现实争议,到《学爸》《虎妈猫爸》《小欢喜》等反映中国家庭教育的文艺作品引发的集体共鸣,“中国式家长”虽没有准确定义,但舆论场对于“中国式家长”的讨论已随处可见。

《重庆瞭望》就此访谈了多位教育领域专家,专家们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式家长”并非指特定的家长群体,而是指一种“唯家长式”的教育作风。

比如,过度关注学业的“偏执”。北京师范大学一项调查表明,学龄阶段的教育问题正日渐成为国民焦虑重灾区,而这份集中于升学和成绩的焦虑,经由家长传导至孩子,往往就变成了学业上的巨大压力。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胥兴春在其职业经历中发现,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过度关注“成才”,较少关注“成人”,在具体的学业培训上频频加码,而对孩子的社会实践、性格养成缺乏关注,这种现象加剧着教育内卷,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孩子在各种补习中超量学习、疲于奔命,家长则为无法有效提高孩子成绩而焦虑不已。

又如,有距离感的“权威”。“考98分的孩子被责备粗心丢掉2分”“准备一桌菜却被父母说是浪费”……前段时间,关于“扫兴式家长”的讨论登上热搜,有网友据此总结:“和家长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和家长分享烦恼,烦恼就会加倍。”

这类家长行为的背后,是过重的“权威感”疏远了他们与孩子的距离,无法客观评价孩子的成就。家长总带着理性的思维模式,盲目信奉“玉不琢不成器”,站在远见者、高位者的姿态,以批评教育、打击教育作为表达方式,却将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越推越远。

再如,缺少尊重的“控制安排”。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父母“再来一次”的重生愿望。部分家长过分关注“别人家的孩子”,“好比较”“好拼娃”,其实是将孩子视作自己的“私有物”,将孩子的成功与自己的幸福高度绑定。这类家长在教育实践中,很难将孩子视作拥有选择权的独立个体,往往是将自己认为的“成功”作为唯一答案“喂给”孩子。

此前曾有网络平台总结“最让人后悔的大学专业排行榜”,其中,因为父母的“强硬安排”,而被迫选择一项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甚至作为职业的学子,并不在少数。

▲家长和孩子们在亲子趣味运动会上玩游戏。吴勇兵 摄/新华社

舆论的热度反映着社会的关注度。我们仍需厘清的是,为何围绕“中国式家长”的讨论会屡屡引爆舆论、受人关注?


话语权的代际传递,让“中国式家长”浮出舆论水面。抛开时代因素谈社会问题,犹如“刻舟求剑”。应看到,“中国式家长”相关话题中的主流声音多来自90、00后,这类人群正初入社会或刚刚为人父母,处在教育成果受检验的重要阶段。而他们口中的“中国式家长”往往是自己的父母,多为60后至80后。父母的老去和子女的成年,最终形成了话语权的代际传递,父母从曾经的“控制者”,变为如今的“陪伴者”;而子女从曾经的“受控者”变为如今的“倾诉者”,一代人相似的教育观念和另一代人相似的受教育经历,构成了“中国式家长”的舆论土壤。

家庭教育重要性显著提高,父母希望成为“好家长”。2022年1月1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律体系当中。

在重庆两江新区巴蜀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黎珣看来,国家相关政策出台落实,昭示着中国教育普惠、均衡的发展方向,加之人口素质的提升,家长的身份角色和教育观念也将随之“蜕变”。“中国式家长”等泛教育类话题火爆,折射出更多家长在有意识地关注教育、学习方法、自我监督。

反思“中国式家长”,也是反思教育理念。除了网络讨论,近几年,一款由国人制作的电子游戏《中国式家长》也十分火爆,游戏让玩家模拟成为中国家庭的父母,培养一名“中国式孩子”。

有媒体调查显示,玩这款游戏的大多为80后至00后,玩游戏的目的就是希望给父母和自己一次虚拟的“重新开始”。该游戏制作人表示:在游戏中,圆梦“清华北大”看似是最高目标,需要狠狠“鸡娃”达成。但其实,考上虚拟的“清华北大”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让孩子过上自己真正想过的人生。


▲《中国式家长》游戏界面。/重庆瞭望截图

从古代的“孟母三迁”,到如今的“陪读父母”“全职家长”,时代不同,教育方法与理念虽有差异,但“中国式家长”为孩子、为教育奉献的心却永恒不变。重新理解“中国式家长”的秘诀,就藏在那句不用说出口的“爱”里。

过去,错误的方法困住了质朴的爱。“中国式家长”是被不少人误解为“严苛”“传统”的一代家长。不过,他们并非不近人情,只是“爱之深、责之切”,用错误的方式给予关爱,让亲子关系变得“拧巴”。正如《中国式家长》游戏中的一句话:“父母爱我们,总是用错方式;我们爱他们,却不主动拥抱。”一些被诟病的教育方法,既有父母认知的局限,也有时代背景的归因。遗憾或许很难弥补,但错误的教育方法却不应代代相传。

爱孩子,就不必让他们做我们的影子。近段时间,不少90后家长的“躺平式养娃”,让网友笑称其是“最佛系的一届父母”。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发展部部长曾玉凤认为,新一代“中国式家长”逐渐拥有了教育者的“平视”观念。在她看来,中国家长最需要学会的就是让自己和孩子都能“人格独立”,不必做孩子的领航者,想安排一切;而是学着做孩子的同行者,与孩子相互守望、一起成长。

时间会荡涤出纯粹的亲子之爱。教育界有一句话:教育就像放风筝,一开始,父母将线牢牢攥紧,但风筝越飞越高,父母便只能眺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爱,最终需要时间来见证。

前三十年的人生,我们在父母的支持下成人成才,之后的漫长岁月,我们也在与父母的相互陪伴中继续前行。而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更不应该只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是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人。

目前,教育也走到了“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转型节点。未来的教育,必将向着追求独立人格、丰盈个体人生的“终身教育”不断演进。当我们将目光拉远,以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或许我们真的能还孩子选择的权利、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脱离“人工”设置的轨道,勇敢奔向人生旷野。


PS:读重庆瞭望,品艺术精酿。今天重庆瞭望特别为粉丝准备了惊喜福利:艺术精酿10提(每提3瓶,价值99元)。(当月内同一账号重复获奖无效)

参与方式:在本文留言区互动留言。
1、单条留言点赞量排名前5名的读者朋友,将获得艺术精酿1提(刷票无效,统计时间截至12月10日22时);
2、重庆瞭望另根据留言质量精选5条优质留言,赠送艺术精酿1提(最终解释权归重庆瞭望所有)。详情扫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进重庆瞭望粉丝福利群了解(获奖名单将在微信群公布)。
注:重庆主城可免费送货到家,外地用户提货需自付运费。


责编丨冉苗俊

责校丨杜铠兵 周宝琴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刘海涛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院士天团”上新,重庆何以聚才?

● 华为为何如此“看重”重庆?

● 重庆借“船”出海启示录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