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来为“伪科普视频”买单?

郑钰潇 重庆瞭望 2023-12-28

“你真的会洗头吗?三甲医院医生教你正确洗头。”“养生推拿传承人传授独门医学神功。”……


如今,科普类短视频在各平台层出不穷,内容涵盖医疗健康、生活常识、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其中,仅有部分科普账号内容生产者、运营者具有相关资质、行业背景、权威认证,更多的则是不学无术、鱼目混珠的“水货”,恶意造假、指鹿为马的“造谣者”,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的“乌合之众”。


诚然,科普类短视频契合了当前的市场需求,是新风口、新赛道。然而,“李鬼”不能取代“李逵”,劣币不能驱逐良币,消费者也不应为伪科普视频带来的恶果买单


在流量至上、利益为王的驱使下,“跑偏”的伪科普视频应该如何纠偏?


▲虚假宣传。王威 作/新华社

“哎呀,防不胜防啊。


多年前春晚小品《功夫》里的一句台词,如今依然能够形容我们在遭遇伪科普视频时的心境。

互联网时代,我们在享受网络发展带来的便利与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对掺杂其中的糟粕心存警惕。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与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如何有效“避坑”,考验着每个人的“数字能力”。

伪医疗科普,借“全民健康”之名制造焦虑、违规带货。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一些流传甚广的所谓医疗科普类的视频,有着相似的表演套路:耸人听闻的标题,高饱和度的字体,“重量级”的专家解读,晦涩的医学名词,看似“权威”的数据……但随后立马画风一转,开始兜售起某种药品或医疗器械。

对于“数字能力”相对欠缺的“银发族”而言,这类伪医疗科普视频俨然成了不少人的“信息食粮”。然而,这类伪科普、真带货的虚假医疗广告,不仅涉嫌伪造、传播虚假网络信息,还极易诱导受众上当受骗,令患者贻误治疗时机。

伪常识科普,看似公正客观,实为恶意吸睛、博取流量。这类伪科普视频,既不带货,也不引流,包装成“人畜无害”的形象,实则是靠点击率博取收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往往与谣言结合在一起。重庆瞭望曾发文《岂能让谣言成为流量密码》,其中总结的几类谣言套路,放在伪常识科普视频上同样适用。

伪文史科普,罔顾基本史实,误人子弟、流毒颇深。“低级红、高级黑”的特征在这一类科普视频上体现得分外明显。比如,部分自媒体肆意夸大史实,将中华文化无节制地拔高到“高处不胜寒”的地步,过分渲染民族情绪;又如,以看似严谨却又缺乏实据的考证方式,为历史上某些尚存争议的事件“盖棺定论”。

向伪科普说不。王鹏 作/新华社

伪科普视频为什么难以根绝?

深层次地看,伪科普视频常与网络谣言、灰色产业链等相互挂钩,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且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它的隐匿性更强、发布频次更密、传播速度更快、辨识难度更大。

AI等先进技术成为“搅局者”,伪科普视频化身“六耳猕猴”。进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狂飙的时代,批量造假的成本大幅降低。尤其是快速发展的AI技术,让生成假照片、视频换脸等更加真假难辨。

比如,今年6月,浙江破获了一起团队制作虚假视频案。该团伙借由AI一键生成视频、编造谣言,发布后通过平台的流量算法返款牟利。令人惊讶的是,涉案人员之一是一个对电脑操作不熟练的中年妇女。

善于渲染焦虑情绪,伪科普视频更具“情感穿透力”。相比于文字和图片,配上夸张的标题、带有紧张感BGM(背景音乐)的短视频更直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具情绪感染力和认知煽动性。

而一旦这类视频披上养生、医学等“科学”的外衣,诸如“绿豆汤抗癌”“骨头汤补钙”等套路如出一辙的内容,就会直接命中不少中老年网民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如获至宝”,主动进行点赞、转发,甚至可以迅速发酵为一场流量狂欢。

灰色产业链更加隐蔽,伪科普视频“乔装打扮”增加监管难度。一边是国家部署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一边是别有用心者巧立名目,利用各种渠道将伪科普内容包装得更加“合法”。

比如,有的伪科普视频“藏身”在文章之中,进行软文式推广,文章前半部分多为新闻热点、健康资讯等内容,后半部分再以“神转折”的方式隐晦推介商品;有的伪科普视频利用所谓的专家进行“背书”,并借助朋友圈、好友群等进行病毒式传播,试图以此增加可信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这些虚假广告介于信息和广告间的模糊地带,一方面逃避事先审查义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执法部门监管。这些主体分散、隐蔽性强的虚假广告,对监管部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镇干部在向村民讲解网络安全知识熊波 摄/视觉重庆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对于伪科普视频这类危害网络文明的“蛀虫”,必须坚决铲除。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视频致辞中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回答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

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要让规模如此庞大的网络空间风清气正,须多维联动、多管齐下,打出一套拳拳到肉的“组合拳”。


人人提高数字素养,练成“火眼金睛”,方能让伪科普视频无处遁形。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郝作成认为,治理虚假广告,是一件成本巨大又事关社会责任的难事。如果单纯依靠平台治理,反而有可能让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伪科普视频是社会治理的一堂必修课,要想精准阻击它,广大网民特别是中老年网民群体,须提高辨别能力、提升网络素养。唯有形成全民合力,全民打假的底气才会更足。

今年4月,重庆针对“数字能力”相对欠缺的银发群体,印发了《2023年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重庆老年科技大学)工作指导意见》,鼓励社区科普大学教师、学员及社区群众,自觉开展权威科普信息资源的学习、分享。同时还明确要求社区科普大学要普及智能手机应用知识,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越过“数字陷阱”。

多方联动,既要强化监管、织密法网,也要守土尽责、精准打击。新形势下,面对不断“变异”的虚假科普内容,亟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推进我国科普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网信系统也应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一盘棋”统筹、“一张网”布局、“一条心”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相继发布实施。重庆也拿出了具体行动。今年以来,重庆累计约谈网站187家,依法关闭违法违规账号495个。只有进一步加大网络执法力度,持续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才有可能让伪科普视频无处遁形。

与此同时,各大平台也要用“技防+人防”将主体责任压到实处。平台是网络治理的第一道关口和第一道防线,更是第一责任主体。

面对“斗智斗勇”的伪科普视频,一方面,平台要建构智能风控识别体系,精准拦截高风险内容;另一方面,也应及时更新优化审核标准,加强审核人员的风险意识,在审核、巡检、召回等环节提高打假能力,全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为主流优质科普内容装上“扩音器”,正能量要有大流量。相关部门和平台要积极推出更多的优质科普视频,引导高校、专业机构、研究人员更多地站到前台,全方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出一批接地气、影响力大的科普短视频,让“正规军”在流量池中分一杯羹。如被网友称为“物理奶奶”的退休物理教授吴於人,其制作的一系列科普实验视频,就深受网友喜爱。

伪科普视频止于智者,更止于科学监管、权威发声。

天朗气清是我们每一个人对网络空间的期待与向往。主流优质科普内容不应缺席于时代,既要让受众“听我想听”,更要“声入人心”。


责编丨杜铠兵
责校丨周宝琴 冉苗俊
实习丨张琪
主播丨张硕
审核丨饶思锐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重庆要办的“一件事”是什么?

●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 重庆新能源车如何“提挡加速”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